第220章 年代儿童曲
走出四碧山密林, 一阵寒风吹来, 探险队们打个激灵, 才觉得这是寒冬腊月。 在森林里, 春夏秋冬的怪异现象,差点让他们忘记正常气候,一个个立马把身上棉衣裹得紧实一些。幸好他们不用爬到山顶踏雪丛林,任务已完成。 甜妹儿倒是没啥特别感觉, 她将手里小粉团护好, 一边用暖流提高它体温, 一边单手将半麻袋活蹦乱跳的小礼物,从大黄背包里解下来,递给最长的六岁小弟。 她的语气与内容很有领导天分: “玩具数量足够,个个都有份, 瞅一眼咱们就回大食堂里分,大家一起玩。” “好嘞!谢谢头儿。” “甜老大最棒!” …… 小萝卜头们又蹦又跳,欢呼雀跃,在田坎溪沟跑来跑去,因溪水还很少, 大大小小石头露出来,倒不怕弄湿棉鞋。 麻袋打开,里面都是活蹦乱跳的虫子。 没错,就是虫子。 当地山娃娃们除去木头玩具、铁圈、玻璃球,铁圈、陀螺,各种各样虫子可是大家伙儿都玩过的‘玩具’。 一直持续到九十年代初, 九五后城镇娃可能玩的少一些。 女孩子喜欢竹林里的笋子虫。 通常它们在夏季暑假时候最多,把带钩的大爪爪去除,用刷把签签掇在空心的爪爪里面,摇一摇的笋子虫就飞,几只加起来是天然小风扇。 还有一种豆虫,肥肥的绿绿的,有点像毛毛虫,拿在手里凉凉的,手感柔软,菜地里很多,槐树上也可以逮到。 女娃娃们把豆虫养着玩‘过家家’。 男娃娃们放在嘴里,一口下去,满口绿汁,嘎嘣脆,香。 除去豆虫,村里男娃娃的虫子玩具更多。 蟋蟀,斗蛐蛐,装罐子里看谁打架厉害; 或美味炸蝉,可吃可叫可玩,夏季天天逮来加餐; 或害虫天牛,也不知道它有啥用,山娃娃们捉到一个可以炫耀一整天; 蚂蚱,用草绳串在一块,拿树枝逗着玩,看谁的蹦的欢,等玩腻,给村里鸡鸭吃…… 林子里环境不同,各类虫子出没。常人虽难捉到,对眼睛犀利的短腿女娃娃,真不算多大难事。 甜妹儿不忘记用小麻袋简单隔离分类,再装在一个大麻袋里。 尽管这样,好战分子诸如蛐蛐儿,还是斗得你死我活,剩下许多‘大将军’。 几个六岁左右山娃娃,心疼接过来,一边走,一边尽量地将它们分开。 “哇哇哇,我要天牛——” “蚂蚱蚂蚱。” “蛐蛐儿,豆虫。” …… 娃娃们兴高采烈欢呼,嘴里啦啦报出想要的虫名。 “快点去食堂再分,我还得有带皂角籽、山猕猴桃、野枣、地婆子、嘘嘘儿……”甜妹儿小手一挥,招呼着欢快的村里小豆丁们,快速向西边平坝大食堂奔去。 路上还不忘记介绍小家伙: “这是小粉团,它是我侄子,以后你们得帮忙看着点儿,别让人欺负了。它刚出生不久,怕冷,喂过奶后,以后咱们在一起玩耍。” “是,甜老大!” “小粉团侄子好。” 小豆丁们一窝蜂簇拥在她身后,一双双黑白分明的清澈眸子,期待盯着甜妹儿,叽叽喳喳汇报村里的大大小小事情。 思丫头与晓丫头也闻讯赶到。 前者领着几个山娃娃,逗憨厚老实的温顺大熊猫。后者跟小二黑大海宝等捣蛋鬼一起,对顽皮的小金丝猴特别感兴趣。 对于比新生猫崽大小的小粉团子,山娃娃们倒是没啥兴趣。 看甜老大小心护着的模样,万一用力伤害到侄子,会见到‘恐怖老大’,那可是连解放军叔叔阿姨都打不过的山老大。 至于乖乖跟着跑的山羚羊们,也有几个流清鼻涕豆丁,盯着它们就口水,嘴里嘀咕着一大串‘羊肉’土菜谱名儿。 有一个去过镇上的丫头,哼起今年最流行的轻快小曲儿:“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 紧接着全村娃娃都唱起来,因为曲调简单,哼唱容易,山间村落响起山娃娃们欢乐的流行童曲儿。 甜妹儿惊讶瞅他们一眼。 这歌相当熟悉。 她却憋着不太敢唱,因为她印象深刻的后半部分歌词是这样的‘叔叔拿着钱,买了一包烟,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不要脸……’,怕一不留神脱口而出。 来自瞎改词的尴尬。 一大群山娃娃边跑边闹,边笑边唱。 至于教授们与解放军等探险队,已经被山娃娃们彻底忽略,默默跟在队伍后方,根快被甩一大截。这令快速赶来的张队长以及干部们,哭笑不得。 “陈教授,温教授,李连长,新同志们,还有各位解放路同志们,山娃娃们都很喜欢甜妹儿,他们——” 不等他说完,温教授慈祥笑道: “他们能记得跟我们打招呼,已经是很懂事,有礼貌,该嘉奖。说起甜妹儿,这次碧山侦查,她可是记下头等功。因为村民们帮忙,队伍才能成功带一只大熊猫出来。” 张队长以及干部们东瞅西望,也没看清到竹熊,那可是比熊瞎子小一点点的动物,怎么都看不见。 见他们疑问的目光,陈教授神秘一笑回: “在甜甜丫头那里,她很有动物缘,大熊猫离不得她。” 因为耳朵器官还未长完整,根本没听力的小粉团,只能靠身体接触手心,收集外界信息,根本不会收到山娃娃们的惊吓。 这是教授们放他们跑的最主要原因。 张队长:??? 等他们来到大食堂,看甜妹儿熟练搂着一个巴掌大小肉团子,吸允母羚羊奶·头时,一个个长大嘴巴。 这就是大熊猫?! 想象与现实差距实在太大! 耳边传来温教授肯定的声音: “那是一只刚出生的大熊猫幼崽,也是我们这次的最大收获,有它,只要上面要建立大熊猫保护区,一定少不了碧山村。” 张队长以及小干部们,看小粉团的目光立刻不一样,记工员已转身溜走,跑去白家请德高望重的赤脚大夫白老爷子,来充当兽医,给国宝诊断一番。 ** 今夜,公共食堂再次飘出饭菜香味儿,在村子里吃简单的农家小炒,跟在野外吃山珍海味,是不一样的感觉,各有优点。 而山娃娃们幸运分得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里面还有可能有肉粒,加上林子里带回的野果野虫,乐得跟过年一样,蹦蹦跳跳,对甜老大更崇拜。 其他探险队员:……我们呢? 晚饭过后,张队长、陈温教授、李连长,坐在东边角落里,烤着火盆,一边喝姜茶,一边简单谈关于碧山护林员、小粉团、以及未来大熊猫保护区的事情。 ** 山娃娃在一旁玩野虫,啃野果。 但见,小金丝猴混在其中,桃子形面孔上,一对机灵眼睛骨碌骨碌地直转,它蹭的一下飞到甜老大身边,挠挠头,伸出爪子。 “甜老大,猴弟是想要蛐蛐儿玩,刚刚我跟牛二的大将军斗,它有偷偷围观我们。” 听到此话的大人们:……这猴子莫不是成精?! 甜妹儿挺喜欢猴子,递过去一个蛐蛐儿。 小金丝猴果然接住,并没有吃掉,而是去那边跟山娃娃们一起半蹲,露出红屁股。 兴致勃勃的山娃娃,可不管你是猴子,还是熊猫,一样必须排队玩,而且玩必须得遵循游戏规则。 小金丝猴不懂这个,直接把蛐蛐儿往两个斗蛐中间扔,被判官捡出来,并且晓丫头领着一堆山娃娃,跟它讲道理。 直到被惩罚上缴两个蛐蛐儿。 来甜老大这里可怜兮兮继续要到第三个,它才摸清楚规则。 第一次猴子pk大海宝的蛐蛐儿。 山娃娃们加油呐喊,小金丝猴学着它们上蹦下跳。 输赢不重要。 重要的是死掉的蛐蛐儿,全部进入小猴子肚子里。 在第五个蛐蛐拿走之后,甜妹儿冷漠脸: “你的量没有了,一猴一人只能五只虫与果子。”做为老大,她可是相当公平的。 小金丝猴抓耳挠腮许久。 最后被甜老大暴力撵走,只能去豆丁们身边围观热闹。 “猴弟,你挡住我视线,那边去。” “唧唧——唧唧——” “加油,加油,加油!” “唧唧,唧唧。” 恭喜小猴子第二只成功打入碧山村娃娃队伍的野生动物,成为斗蛐蛐小分队的一员。第一只动物是凭借关系的小粉团。 甜老大很公平,咳咳,但人心是偏的。 ** 蛐蛐小分队斗得热火朝天,音乐小分队同样热闹。 听到一支童曲后,崔玉涛知道碧山村没有音乐课程,顿时音乐细胞活跃起来,领着思丫头为首的山娃娃,上有趣的音乐课。 比如,一九五五年,因为儿童电影《祖国的花朵》,流行的童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再比如,在一九五七年流行的童歌: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人来这里……。” 再比如,在一九五八年流行的童歌: “月亮在白莲花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歌曲都挺熟悉的。 原来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们放了几十年,还编舞蹈呢! 话说记忆里的现代童歌是什么呢? 她隐约记得曾经小弟们,跟着手机音乐唱: “跟着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你有没有爱上我?” 见思丫头他们哼得起劲。 甜妹儿情不自禁跟着熟悉旋律哼唱,小屁股一摇一晃的,最后也用稚嫩清亮的童音,与崔玉涛、山娃娃他们,齐声歌唱。 旋律朗朗上口。 音乐魅力十足。 到最后,连斗蛐蛐小分队、蹦蚂蚱小分队、养豆虫小分队、啃野果小分队……甚至城市里的文艺青年们,以及几位解放军哥哥姐姐,也时不时跟着时不时吼两声、唱三句。 回村第一夜,竟是童年歌曲大狂欢。 “我在马路边……”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想不到我现在侄女幼儿园放的歌曲,跟我当时一样,同时也是五十年代流行的^_^。 额额额……现在童歌有什么? 爸爸的爸爸是爷爷,爷爷爷爷爷爷……摇摇车里的,噗哈哈哈-_-# ** 叶子小时候,所有虫子都玩过。 镇上竹笋虫要两毛钱一只,初中的时候五毛钱一只^_^,可以买辣条雪糕-_-#。 那时候叶子与小伙伴,捉十只,一毛钱卖一只,比大人摊便宜一半。 噗哈哈哈~~~ 原来小时候第一次做生意,竟然是虫子生意。 还有蚂蚱,一串一串的,真是很难逮,都看谁逮的多^_^ 至于豆虫,很像毛毛虫,具体可以百度。 挺好玩的,养在红色的蓝水盒里,倒是没吃过这个,我妈他们吃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