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粒粒幸苦上
“快!咱们把咱们高炉护上!” 雷声特别大, 吓得李勇峰与崔玉涛, 回头看向土高炉, 与旁边两座砌一丢点儿的小高炉, 慌慌张张嘱咐道。 高炉里烈火依旧燃烧, 高炉上面浓浓的黑烟滚滚,整个山坡的半空, 都被高炉的黑烟熏得莫名乌烟瘴气。而忽起的山风, 令黑烟与热气四处乱窜。 “咳咳咳!啥子天气。” 正好现在迎风口的李娇红, 似乎呛到气管, 捂嘴咳嗽不停,听其动作,似乎快将心肺咳出来。 俩泥瓦匠学徒脸色苍白,互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眼底的几分害怕,“大早上打雷闪电, 可不是一件吉祥的事儿,要不咱们明个儿再来建炉!” “这有啥?不过是正常天气现象!” 此话一出,在众人眼前, 山坡上的一碗口粗细的树,“吱呀——”, 快速倒地,刚好狠狠砸在李娇红眼前,距离她不到一米距离,然后滚下山坡。 “啊——”李娇红被吓得说不出话, 直到被树枝砸刺到脚,感受到痛觉,她才反应过来,单跳脚,尖叫不止。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这不仅仅是封建迷信,这年代读过书的人,肯定都读过三国水浒等各类史料与。 三国志中有一段,孙坚出征之时,营内旗杆被风吹断,军师知道此兆不详,于是劝孙坚改日再战,孙坚不听,结果,他在战场上失利,还丢了性命。 当然这也不是真实史料,但在信仰风浓郁的本地,打雷与树倒,这样怪异的巧合,绝对是一件不详的大事儿。 当下,俩泥瓦匠学徒与王二狗、杨国庆、叶三叔,跪下来,放下豆丁们,对着树倒的方向,虔诚磕头,祈求老太爷与山神原谅。 李娇红脸色苍白如纸,也不知道是痛的,还是吓的,不过她眼底与脸上,一眼看上去,就能看出充满惊恐与害怕。 李勇峰与崔玉涛也弯三下腰,起身去瞅李娇红,毕竟是他们的同伴,要是出事儿,他们也都会难过自责。 “铁水变成铁渣,不烧炉就没事啦!” 甜妹儿眼睛瞪得圆溜,用嫩手堵住自己的耳朵,感觉到三叔慌张与害怕的样子,拍拍他的背作安慰状,出声嘟哝道。 众人转头看去,刚刚还黑红透亮的铁水细流,瞬间变成一小堆黑色的铁渣,虽然还在冒着热气,傻瓜都知道它恐怕废了。 “不怕不怕。”叶三叔抱起甜妹儿轻声安慰,他眉毛鼻子皱成一团,清清桑子,也不管啥炼钢什么的,上前一步道:“玉涛同志,咱们村在抢收谷,我能不能回咱们田地里瞅瞅。” 叶三叔心里焦急如焚,仍不忘安慰自己的侄女。他的傻脑子自是没想那么多,这是一种亲情的本能。 甜妹儿把头埋在他结实的胸膛,唇角弯弯,心里暖暖的。 其实,她有误解他焦急的原因。 雷劈与树倒,叶三叔是非常害怕,但还不至于脸色铁青,看起来比李娇红好不到哪去。 他心里脑里已经被一件事占据完全,根本没时间去担心其他,那就是——稻谷抢收。 按照村里经验丰富的老人看开,得出结论,今天虽是阴天,太阳没出来,但碧天如镜,不见乌云,应该不会是打雷下雨的气候。 所以,碧山村才选择在此刻收稻谷。但是,夏季的天气犹如小孩的脸,说变就变。 有时候,当你还在田间挥汗如雨,艳阳高照的天空转瞬间雷声隆隆,眼看一场雷阵雨即将到来,吓得你暴跳如雷、心急如焚。但是也经常出现光打雷不下雨的时候,害得你白白担心一场。 但有的时候,下雨根本没有征兆,乌云雷声闪电暴雨,刹那间就没心没肺地哗啦啦下,收割的稻谷遭殃,雨要是下得大点,谷粒甚至会被哗啦啦地冲走,即使扒回来也长秧。 那忙活的一年就白白忙活了,吃不饱饿肚子,常有的事儿。 但是你下雨也必须要割稻谷,不然正在收割的稻子眼睁睁看着倒下去,到时候就没法一把一把的割,收割更加艰难,收获也受大影响,同样遭难。 在没有打谷机、烘干机、收割机等现代化机械的年代,除非稻谷真正入仓,只要是秋收农忙时间,没有农民能睡得安稳安心。 从早累到晚,指的不仅仅是酸痛的身体,还有整天受累的心。祈求风调雨顺,绝对不是说说的小事而已,那是关于无数农民们,生存与未来的希望。 王二狗与王国庆,身为同样农民,自然懂这个苦,立马挺身而出,帮忙劝道:“碧山村在收谷子,万一暴雨,这一年的大米收成都白费了,公社那边也不好交代。” 泥瓦匠学徒们心里头害怕,跟着劝道: “这位姑娘同志脚受伤,需要去看大夫,不如咱们今个儿活计停止。也去田里头看看,有没有要帮忙的地方,明个儿咱在建炉。” 否管泥瓦匠,还是农民,都出自农村。 这年头虽然日子苦,但大多数的人心都存有几分善良。 要是今天雨真的下,不仅是忧心如焚的叶诚,所有碧土村碧水村的人,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都会能帮一手是一手。 况且说句胡乱猜测的坏话,这种临时抢收稻谷,若是成功,得到的报酬与良好的舆论,比干一天农活强太多,单凭面子啥的,也会有很多人乐意出动。 “当然,叶诚同志你赶紧回村,不用管我们。王二狗同志,还麻烦你帮忙将李娇红同志,背到白大夫家里头。师傅们,今天多有麻烦,幸苦你们。恐怕……” 一听准许,花瓣树枝啥的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叶三叔抱起甜妹儿,飞奔在田梗小路上,与来时悠哉慢哉的闲逛步伐,完全是两样。 “妹妹!你的花花与树!小叔,快跟上他们,我要把妹妹的东西还给他。”焦急的熊娃子,努力捡起坡地上,凌乱的树枝与粉嫩白皙的漂亮花瓣儿。 “瓜娃子。” 杨国庆无语,弹弹他的小光头,然后对其他人点点头。 他抱起自家侄子,侄子抱着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然后跟在甜妹儿他们屁股后头,往碧山村走去。 反正他今天没被派活、工分是有的。 去帮忙的话,能挣一顿饭钱也不错,听说碧山村的白老太太,厨艺贼溜? 碧山村的饭菜,馋得他们村人,背后天天流口水,但面子上还要保持着,一副我们有鸡鸭吃,你们除去咸鱼还有啥? 杨国庆:……心真累,还要保持骄傲! ** 稻谷收割是在每年夏季九月,正是太阳最毒辣时候。 为了不被稻草弄的浑身奇痒,尽量避免蚂蝗水蛭黑蚂蚁飞虫折伤,每年秋收,人们都是身穿厚实的衣服,头戴草帽。 哪怕是阴天,因全身都在幸苦劳作,田里的男女老少,全都忙得大汉淋漓,衣服帽子湿一身,然速度还不能减慢,再苦再累也要咬牙坚持。 “爷,奶,我受不住啦!” “瓜娃子,你不想吃白米饭啦?” “爸,妈,我想休息一下下。” “兔崽子,刚刚你才休息过!” “那起码一个小时哩!” …… 屁娃们被大人们骂几声,又回去苦着脸或哭着脸,继续干活。山娃娃们吃苦耐劳的性子,恐怕就是从田地里头开始的。 “累不累?要不喝点凉白开?” 思丫头轻声细语问道。 晓丫头气喘吁吁回答: “二姐,我不累,这点小事儿!” 她们俩的活计都是割稻穗,还要把田地里的稻穗割成一束一束的。 思丫头割的一束有很多根稻穗,而晓丫头割的一束却很少。前者考虑快点把这亩田割完,去下一亩。后者想得是跑去递送稻穗时,好拿一点,免得在田里滚好几次泥。 各有各的道理。 总之,令人惊讶的是,晓丫头这皮猴儿,干起活来竟然有模有样,也不哭不闹。羡慕的其他大人们称赞不已,再瞅瞅自家泥猴,果然还是别家好。 忽然,轰隆隆,雷声巨响。 梯田里所有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脸色骤变。 “快点!麻利点!先把收的护起来,那几亩没割的先……” “打谷打谷,梯田下头的粮仓空没?运过去……” …… “擦擦擦” “啪啪啪”。 年轻劳动力收割打谷的速度不断加快。 干活的老人们一边收割,一遍念叨“老天爷保佑”。小孩们也感受到紧张气氛,不再耍赖哭闹,一个个赶紧努力忙着割稻谷。 因怕雨来得快,来不及护着稻谷,保管员立马回仓库拿旧油布,以防万一。白老太太等不下田的人,赶紧去收拾梯田下头旁边,临时晒谷场的临时仓库。 否管记工员,还是张队长,只要手头没重要活的,蹬蹬蹬跑过来,抄起旁边的镰刀,踏入田里,立即就开始干。 轰隆隆—— 雷在打,电在闪,天上乌云还是没得,雨也没下,可谓‘光打雷不下雨’。 黄老爷子摇头无奈道:“老天爷这是在耍脾气儿,可能不会下雨,你们给我悠着点,谷子别洒落哩!” 旁边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瞅瞅天,没好气道:“不知道哪个瓜娃子,惹得老天爷发脾气,欠挨!” 许多老人一边干活,一边说着经验,像是在劝慰别人,也像是在自我安慰。 如此一来,刚刚的慌乱好许多,许多人心里默默松一口气。 尽管如此,在十几里的梯田坡上,到处都是的勤劳的村民们,镰刀声咔擦咔擦,人声鼎沸,你来我往,忙忙碌碌,此时无人会停下偷懒歇息。 好在雷声根本没持续多久。 当雷声差不多停止,太阳漏出脸时,抱着甜妹儿,一路小跑的叶三叔,刚好赶到梯田旁边,他们面对的就是,满头大汗的村民们,一副激动兴奋的样子。 “白奶奶!小五!” 甜妹儿脆声声招呼道。 “叶家老三,你不是在建高炉?” 背着小五的白老太太,很吃力地提着两个大木桶,往梯田走去,抬头瞧见他们,非常惊讶问道。 两个大木桶,一个木桶里是在井水里凉过的农家绿豆汤,一个木桶里是叠着的粗瓷碗,以及一个大汤勺。应该是给村民们解暑止渴喝的。 叶三叔赶紧将甜妹儿放下,接过俩木桶,一边走一边老老实实解释:“咱们建了一个炉,刚炼出点铁渣,雷就劈来,我担心田里缺人——” “雷声出来,五碧山的大树还倒啦!”甜妹儿补充,她晃了晃脑袋道,“还砸到那个娘娘的脚,所以高炉今天炼不成哩!” “咋这样?” “甜妹儿说的没错。雷电来得蹊跷,那碗口大的树也没被劈……” 此话一出,离得近的人互视一眼。 部分人开始一边干着活,一边赶紧把新的消息,与熟人们分享,涉及到老天爷生气的事儿,他们说得比叶家叔侄活灵活现多啦,仿佛就在现场。 这炼钢恐怕惹老天爷不快啦! 尽管得此猜测,他们也没法子阻止,只能加快手里的速度,把稻谷收回去,才能算得上好事儿。 “甜妹儿乖哈!” “喔!” 叶三叔将十多个大木桶,全部一一搬到每个梯田上,喝一碗绿豆汤,然后才带上草帽,下田里头一起忙活。 带着玲珑的专属草帽,坐在树荫下的‘保管员’甜妹儿,端着一大碗绿豆汤,小腿一甩一甩,不停挥着手,扯着嗓子大声叫唤,努力招呼田里所有人,都过来喝汤。 “甜妹儿,我们来啦!” 作者有话要说: 叶子:抱紧仙女们么么哒,继续码字下一章。 ** 还是现代化机械好,但是梯田一点都不好,看着漂亮,尤其是油菜花盛开的时候。看上去真的很壮观。 友情提示:不要穿黄色衣服看油菜花,那个季节,你会收到很多密密麻麻的小飞蚊……额,叶子有点儿密集恐惧症,啥时候都不喜欢嫩黄色衣服……,尤其春天,小飞蚊最多的季节,比蚊子恐怖的多。 但是现在我们家乡,很多耕地收割也都靠人,累得半死,有时候倒霉下暴雨,淋湿稻谷是小事,现代可以烘干,但是——被冲走就倒大霉。 所以梯田渐渐荒废。 好的一点,花大力气大价钱在山坡上改地,种成果树。但很多都是杂草丛生,根本啥都不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真的很苦哟,咱们要好好吃大米饭。 当然,感激科学,感谢机械,大片田地那种就好得多啦。 啥时候梯田也能不费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