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娶了那个丞相 > 第 47 章节

第 47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度, 就目前来说,他是否仍打算和刘玥维持表面的友好。    事实证明, 曹丕是个极为清醒的统治者,尽管比不上曹操这一代霸主,却极善权谋。他很快就回了信,告诉刘玥,虽然父亲仙去,但自己谨遵父命,如今妹子正待嫁闺中,只等迎亲团来人接娶。    刘玥拿到书信就笑了,看来谁都不愿意先动手啊。    南北对峙,虎视眈眈,名义上甚至分成了两个国家,却都坚称自己是正统。魏和汉,本该是有你没我的,却如今要缔结婚约,成了儿女亲家。    政治外交,从来都没有道理可言,更没有温情。    比如刘维和曹家女成亲,这两个当事人却没有一点发言权。刘维这边还好些,刘玥亲自找他知会了一声,还苦口婆心地说了一通,和他讲联姻的必要性。    刘维既然是太子,就有身为太子的职责,哪怕是牺牲自己的婚姻。再说,若是他真不喜欢曹家女,大不了在给足尊敬后,再另娶几房可心的姬妾便罢了。    至于曹丕那边是嫁妹妹,就更加没必要征询小姑娘的意见了。    曹操这个女儿叫曹茹,今年十九不到,是环夫人所生,曹冲的胞妹。因为从小聪明伶俐,又加上兄长受宠,很得曹操喜爱,可谓是掌上明珠。    曹茹生得晚,此时曹操已经坐定北方,身为司空大权在握,不像她几个哥哥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即是娇养长大,一举一动便都带着尊贵,也有自己的脾气。@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曹丕让她远嫁荆州,说没想法是假的。做女儿的,谁愿意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甚至是敌对的环境?即便嫁的是刘家太子,身份高贵,也架不住思乡情怯。    可她毕竟是曹操养大的,有几分见地,知道曹刘联姻不是她一人的事情,更是南北方短时间内不开战的表示。为了安定天下人之心,她没有别的选择。哪怕自己死了,曹丕也会换个曹家女顶替上去,更何况自己的婚事,是当年父亲亲口允诺下的。    最后,双方商议了一下,从荆州派出迎亲团,许都派出送亲团,在两国交界之地把曹茹送过去,这样对谁都好,不会刺激到任何一方的神经。    曹丕在嫁妹妹这事上自然不会抠门,为天下人耻笑。所以光是曹茹的嫁妆就装了六十四个箱子,用的是大魏公主的规格,又送去陪嫁女两个,一个是曹家分支的女儿,一个是他曾经手下校尉的女儿,也都各带了六箱陪嫁。还有若干仆妇、婢女、小戏和内侍,加上护卫的士兵,送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延绵几里,由曹茹的胞兄曹据和一员大将护送。    曹魏这么大方,刘玥能丢份吗?    当然是不能!    迎亲队伍自然不需要陪嫁人等,但光是护卫就带了一千人马,各个是玉面郎君,英姿飒爽,而正中间骑着白马的就是太子刘维。此外,聘礼也用了六十四台,所有器物都遵循太子娶亲的制式,八面等身南武镜,上百匹蜀锦,宝马良驹,金银玉器,珍贵药材,甚至还有一套青铜编钟。    这些聘礼自然不是刘玥准备的,她就搞不明白送礼的合适规格,所以都是诸葛亮置办下的。除了聘礼和迎亲团,他还要操持太子府的一干事务,包括大婚时的仪式和宾客……一言以蔽之,就是丞相又忙疯了。    等到刘维的迎亲队离开荆州时,诸葛亮才松了口气,回到府上将拉下来的公务熬夜补完。刘玥看着心疼,让给端了不少补药汤水,但丞相还是消瘦不少。    “幸亏就娶一次。”刘玥摸着诸葛亮的手腕,和自己的比划了一下,皱眉道:“下次织儿成亲,可别再来一次了。”    诸葛亮笑道:“织儿姓诸葛,如何娶得魏国公主?”    刘玥想了想,也是:“那也不能亏了我儿子,一定得给他挑个有身份又漂亮的贤妻,关键还要他自己中意的。”    既然小儿子不用继承皇位,甚至都不姓刘,自然是怎么溺爱怎么来了。    刘维带着聘礼走不快,走了几日后,终于看到河对岸的魏国,在那里安营扎寨等候了一日,才影影约约看到送亲队伍的影子,打头的就是曹据,队伍中间才是曹茹的马车,左右还有四辆偏小的马车,坐着陪嫁的人和有头脸的贴身婢女和仆妇。    曹据见到了刘维,也不得不在心中夸一声少年英姿。刘维是诸葛亮和刘玥的儿子,这两人都是人中龙凤,刘玥生得明艳无双,诸葛亮儒雅清秀,刘维又被赵云悉心传授武艺,整个人英气勃发,举手投足又带着一股贵气,这张脸更是能让女子一见倾心。    不说刘维人品如何,光是这皮相,估计妹妹就能开心不少。    曹据放心下来,打马上前和刘维攀谈起来。无外乎是把曹丕的嘱咐说一遍,然后寒暄一番,再送上祝福和对妹妹的关切。    环夫人生了两儿一女,曹冲死了,曹茹远嫁,也就只剩下了曹据一人,他对亲妹妹自然和曹丕是不同的。看着刘维谈吐不凡,性格温和懂礼,这才不情不愿将妹妹、陪嫁和嫁妆都送入刘家人手中,再带着魏国士兵和六十四台聘礼返回。    曹茹在马车上听到哥哥和自己告别的声音,她忍不住掀开帘子,看着马上的兄长,后者最终深深看了她一眼,点点头,驾马离去。    “兄长——”那一声呼唤哽咽在喉头,曹茹看着熟悉的身影离去,看着自己离开魏国的土地,来到南方,身旁骑马的人变成了未来的夫婿,她能听见马蹄声,却不敢看一眼。    一来是不合礼制,二来是害怕。    是的,她毕竟是养在后宅的女子,背土离乡来到敌国,如何能不怕?若不是贴身侍女小荷还在身边,不时安抚她,恐怕曹茹还会更紧张。    没成亲之前,诸葛亮不会让儿子见到曹茹。等迎亲队伍一到,他就把刘维赶去太子府了,自己的婚事好歹有个数。    除了曹茹、陪嫁的两女和十几个贴身奴婢外,其他人都安置在驿馆里。无论是身为丞相还是公公,诸葛亮都不合适见曹茹,所以马车稍微停了停,就直接往皇宫驶去。    在宫人的带领下,曹茹见到的第一个人,正是刘玥。    刘玥穿着天子常服,声音温和地让儿媳妇抬起头来。曹茹依言照做,抬眼便看见一个长相明艳的女子,虽然快到四十的年纪,却保养得宜,不减容颜分毫,再眉间不怒自威的气势,让人生不出丝毫怠慢之心。    这便是女帝刘玥,当世凤主?    曹茹在观察刘玥的时候,后者也在打量这个新媳妇。嗯,人还算清秀温婉,但敢直愣愣地盯着她看,显然是个胆子大的,刚才行礼的时候进退得宜,难得在陌生的地方,如此紧张都能不错规矩,不愧是魏王的女儿,倒有几分曹操的风骨。    刘玥心下满意,声音就更柔和了,还安慰了新媳妇几句:“你不必担忧,既然嫁给吾儿,从今便是刘家的人,没有人可以为难你,只好好和维儿过日子罢了。”    “大婚前,你就先住在皇宫里,宫里没有后妃,只有朕那一对双胞胎儿女,络儿性子活泼,说不定会来看看你。你不必拘束,缺什么就和身边的宫人说,想你初来荆州,吃不惯南方的菜肴,朕已经让后厨给你做些北方菜。”    刘玥这么贴心随和,倒让曹茹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有些受宠若惊。初来乍到,不可能主人家和你说不要拘束,你就真当自己家的。她是待嫁的新人,自然是老老实实待在自己房间里,随意不迈出去一步。    这让期待在宫里看到新嫂子的诸葛织很失落,刘络拉了拉双胞胎弟弟的袖子,眼珠一转道:“山不过来,我们就过去,走,我们去寝宫见嫂嫂去。”    “这……”会被大哥揍的?    “反正母皇是许的,大哥才不敢揍我。”刘络是家里唯一的女儿,,连诸葛亮都会稍稍偏向她,更不要说一向喜爱闺女的刘玥了。    在刘玥心中,刘维是长子,更是太子,刘络性格活泼,最像当年的自己,而诸葛织继承了孔明的姓氏,是她对丈夫的感情体现。所以她最重视刘维,最欣赏刘络,最溺爱诸葛织。    于是,双胞胎愉快地手拉手去“骚扰”曹茹了。另一边,刘玥下朝后找到了诸葛亮,问起太子大婚的筹备。    “应该没有缺漏了。”诸葛亮这么说,就是肯定没问题的意思。    刘玥自然放心他,她仿佛想起什么似的,笑了起来。    “婵娟想到了什么?”诸葛亮问道。    刘玥摸了摸下巴:“你还记得当年和魏王盟约时,我们谈了什么吗?”接着她自己回答道:“我说万一曹操的女儿长得像父亲,维儿是不是会恨我?”    诸葛亮:“……”哦,他记起来了。    刘玥笑弯了眼眸,拉着诸葛亮的官服袖子,爽朗道:“我见过新儿媳了——”    “儿媳长得,嗯,应该是像她阿母更多一些。”@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上天保佑,刘维不用娶一个女版曹操回家。    63.故人西辞    大婚那天, 刘玥和诸葛亮都到场, 有脸面的百官也都送来贺礼,几个和刘维相熟的世家子弟和年轻人给新郎敬酒,连十岁不到的诸葛织和刘络都喝了两口果酒。    看着差点站不稳的大儿子被扶去婚房, 刘玥对那几个官宦子弟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吓得几个年轻人连忙垂手告退, 活像有老虎在后面追似的。    故意吓唬小孩子的刘玥扭过头,偷偷笑起来,看完全程的诸葛亮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又去应付一波又一波的重臣。没能来的心腹大臣们各自派人送来礼物,连马超也送了一尊红玉雕刻的汗血宝马, 并两匹活生生的好马驹, 说给太子和太子妃出游玩的。    马超不是胡搅蛮缠的人,看到主公不理他,依旧对诸葛亮信任恩爱,时间久了也就不了了之。他毕竟手里有军队,守城守得认真,而且对刘玥也算忠心, 后者怎么可能与他计较。等到刘玥登基为皇后, 也升了他的官, 君臣关系极好。    婚房一夜颠鸾倒凤,红烛垂泪。    等第二天, 收拾妥当的太子和太子妃换上正装,在宫人簇拥下, 来正殿给皇帝刘玥和皇夫诸葛亮请安时,刘玥看到儿媳妇脸上气色极好,红扑扑的,让本来并不靓丽的五官也生动了几分,可见昨晚……咳咳。    曹茹向公婆行了大礼,也得到了见面礼,不过礼物都是小事,关键是陛下的心意。看到刘玥笑眯眯的样子,曹茹的心这才放下大半,又被陛下拉去在身边坐着,随意聊着天。    刘玥倒没想从曹茹这边打探到曹魏的什么情报,曹丕又不傻,怎么可能让出嫁敌国的妹妹知道什么机密,再说还有探子呢。她只是有一句没一句问着她家里的情况——    像是用饭还用得惯吗?以前家里都吃些什么?阿翁阿母可恩爱?家里以前有没有养小宠,如今到了宫里,想不想养只小狗小猫的?    曹茹低着头一一作答,不卑不亢,从容恬静,就连为了避嫌,拉着儿子站在旁边的诸葛亮都高看了儿媳一眼,倒不愧是曹操的爱女。    虽说没打听情报,但刘玥笑眯眯几句话,就对曹茹家里的情况摸个彻底。比如曹老板家里果然妻妾成群,有名分的都快住满铜雀台了,没名分的就更多了;不过曹操对女人是好脾气,尤其对自己的女人和女儿,平时从不见骂一句的,滥情却又温柔,也无怪长成这样都有女人真心实意爱他。    比如环夫人体弱多病,曹冲去了之后,她更是常年卧病不起。曹丕没有虐待庶母的爱好,根据父亲的吩咐,拨了一块铜雀台的地方让“太妃们”养老去,又成年儿子的就跟着自家儿子,但环夫人不愿意离开,就还留在铜雀台。    再比如曹茹爱吃甜食也是遗传她爹的,老曹一家都爱吃甜食,只不过曹操节约,而糖和细面都贵,所以隔三差五才吃一回。    刘玥听到这里,笑着让御厨以后多做些甜糕点。她一向不贪嘴也吃不多,诸葛亮更是咸党,让他吃块糖糕都要摁着才张嘴,刘维遗传他爹,也不吃甜食,也就是刘络和诸葛织年纪更小一些时,厨房才会做几碗甜酪给小主子们。    在丈夫英俊体贴,公公端方君子,婆婆爱护尊重下,曹茹仅仅用了几个月,就适应作为汉太子妃的生活,然后逐渐接受了宫务。她本揣测这么重要的事情,陛下不会随意交给敌人的女儿,没想到刘玥还真扔给她就不再过问了。    曹茹心下感动,更是不敢有一丝懈怠,生怕让人揪出错处。    如此这般,就过三年。    因曹刘联姻,加上两家都没有开战的打算,双方边境虽然小有摩擦,但总体还是友善的。加上南北贸易市场的兴起,百姓逐渐安居乐业起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于是,这几年两方内部都很有一些声音传出来,说不如就这样,大家划江而治,为了维持关系就继续联姻,现在不打,以后也别打了。    对此,刘玥只是冷笑一声。不管是天真也好,还是怯懦也罢,曹魏和他们必有一战,因为早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就容不下“分.裂”二字。    她绝不做那样的罪人,曹丕也不敢担这样的风险。    何况此消彼长,双方都蛰伏不动的原因,只是为了积累力量,等待对手犯错而已。而终有一天,总会有人先犯错的。    为了让自己的治下更有底气,刘玥很是想了些办法,学齐威王广开言路,让人进宫谏言;将务工、务农、杏林合并为“天工馆”,加设“算学”、“女工”等等新项目。    因为刘玥本身是女子,所以当她终于抬举女子做官时,人们并没有太惊讶,还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好在陛下知道徐徐图之,并没有大肆提升女子的身份,只有那些真正才华横溢、立下功劳的女性,才给了一些中低阶的职位。    而做到最高官职的,自然是刘玥从小的玩伴,黄月英。月英出身名门,又是王粲的妻子,生下絮柳后,她又生了两个儿子,后来一直在刘玥身边研究机关术,做出了一些很不错的东西。因此把蒯家拔掉后,刘玥专门空了天工馆的一个副职给月英。    此外,刘玥也学着曹操的模样,颁布了招贤令,没敢说“有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