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节
动的谋臣们混了个脸熟,以及和王粲看对了眼。 一个才子一个才女,那叫佳偶天成。 王粲也还年轻,今年不过十九岁,而月英比刘玥小两岁,今年十六岁。当王粲在刘玥面前跪拜和提及这件事后,后者震惊得失手掉了筷子。 哎哎哎,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情?难道她真的在感情上特别迟钝,还是这些古人太婉转了?刘玥拉着月英的手问了又问,看到小伙伴非但不反感,还脸上带着少女般的羞涩,那还有什么不懂的。 “这样于礼不合。”黄月英担忧道。 “没事,我给你阿翁阿母写信,我来为你们保媒。”刘玥也挺喜欢黄承彦的,这人幽默有趣,不拘于世俗。 她写信把这事说了一遍,并且把王粲夸得天上地下都没有,再加上王家也是个世族,王粲祖父时还当过司空呢,黄承彦和夫人也就应下了。 王黄两家交换了婚聘之礼,刘玥的意思是两人成了亲,就一起留在益州,并且乐滋滋地盘算着等月英有了娃娃,一定也是个小天才,她又有人才可以用了。 黄承彦和刘玥从此就有了书信来往,两人倒成了忘年交。刘玥素来欣赏他名士风流,大概是听说了刘表为闺女婚事发愁,黄承彦写了一封信问他认识个年轻人还挺不错的。 大概这种事情就是要隐晦些,黄承彦没提对方姓名,只说那人比刘玥小两岁,但身材相貌都是上等,最关键是才华横溢,性格又好。 这点刘玥挺认可黄承彦的眼光,能让对方赞叹一句性格有趣且为人可托付,那对方的人品肯定没问题,而且绝非那种沽名钓誉的酸儒。 最让刘玥动心的是那个人父母双亡,也没什么排的上号的长辈,那就意味着……省事,不用考虑大家族的枝枝蔓蔓。不然对方父母真拿孝道压她,刘玥也讨不得好。 “那人既然结庐耕读,恐怕家境一般,膝下又带着几个弟弟妹妹——”黄月英眨着眼睛。 “正好入赘。”刘玥处理公务,头也不抬地说道:“他要不愿意入赘也没问题,这种身家清白简单,家里穷又有人要养,而且还长得好性格好的男儿,简直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黄月英顿时有种无语的感觉,刘玥这挑夫君的标准。 “就怕刘荆州看不上。”黄月英说道,刘表这个人就喜欢出身名门又有名的才俊,对寒门出身的子弟,或者籍籍无名的不屑一顾。 刘玥放下笔笑了声,吹了吹竹简上的墨迹:“阿月你要知道,现在只要我肯嫁人,而且嫁的是清清白白的未婚男子,不管是谁,阿翁都会同意的。” 刘表也是被这事折腾烦了,就像贾诩说的,刘玥和他都不想为此事和对方翻脸,那么大家各退一步,找个与此无关的对象,糊弄过去就完了呗。 “我已经写信给你阿翁,说我愿意结这门亲事,就看对方愿不愿意。”刘玥一锤定音,“等定下后,就等他去荆州向父亲提亲,父亲自然会查清楚对方的底细。” 黄承彦收到刘玥的回信后也挺高兴的,就溜达着跑去找诸葛亮,这个后生他可是喜欢,本来是想把月英嫁给对方,让诸葛亮做他女婿的,谁想到王粲先一步来提亲,只能作罢。 诸葛亮正在家里看书,听到脚步声就知道黄承彦来了,立刻出门来迎。两人时常走动,关系很不错,诸葛亮请对方坐下后,黄承彦就摸着胡子,看门见山说道:“贤侄还未定亲?” “未曾。”他父母死的早,叔叔走之前也没和人家定下婚约,只能靠自己娶媳妇了,当然他对娶媳妇这事也没有很上心。 “哦,那我倒想为你做个媒。”黄承彦哈哈一笑。 诸葛亮是知道黄承彦为人的,这位性格洒脱,但从来不坑人,立刻洗耳恭听。后者高兴说道:“你也是知道的,荆拙和刘荆州继妻是亲姐妹,蔡夫人和刘荆州膝下有一女,相貌娇好,人品卓绝,和我引为书信知己。” 诸葛亮:…… 沉默了片刻后,诸葛亮慢慢问道:“可是如今的代益州牧兼骠骑将军刘婵娟?” “不错,代州牧如今正在择夫。” “您已经与她说过此事了?代州牧如何看法?” 黄承彦笑道:“代州牧自然是答应了,老夫这才来找你问问。若是你也有意,我就陪你去襄阳找刘荆州提亲。” 我答应……鬼才答应啊! 刘玥怎么能如此执着?诸葛亮都想不通了,他们小时候那会儿还能说年少无知,青春少艾什么的,这会儿她都是一方诸侯了,没道理还盯着自己啊? 诸葛亮是想娶亲,但绝对不想娶个州牧回来,那他到底算是嫁还是娶?再说他本来就有匡扶天下的追求,自比管仲乐毅,一旦嫁……啊不对,是娶了刘玥后,还能再投奔哪个主公?还有哪个主公敢要他辅佐? 除非他本身就决定辅佐刘玥,说实在的,他也确实有点心动。天下英雄这么多,但拿得出手能追随的寥寥无几,他不愿屈居人下,所以想找个急需要他的主公,将来能让他放心大胆地施展才华。 “孔明意下如何?”黄承彦看他久久不出声,又耐心地问道:“若是无意,否了就是,代州牧并非不讲理的人。”强扭的瓜不甜,夫妻之事尤其如此,与其当一对怨偶,不如一开始就问清心意。 “容亮问一句,刘荆州是否急于让代州牧成亲?”诸葛亮毕竟是诸葛亮,抛开令人无语的事实,他清晰地找到了问题的关键。 当然,这话不用黄承彦回答,他自己也知道答案。 他不答应刘玥,后者会找谁成亲?是答应刘表嫁给蒯氏蔡氏,还是再随便拉一个年轻人来凑数?如果他现在拒绝刘玥,那就等同于拒绝帮她,将来也就再没有投靠刘玥的机会了。 “君可有安民之心?”刘玥言犹在耳,让诸葛亮生出犹豫来。 长大后再回过头看五六年前的事情,往往能看出不一样的味道。诸葛亮回想自己在荆州的日子,刘玥虽然太热情了些,却没有一件事不是为了诸葛家着想。她对他的情谊是真的,对诸葛家的恩情也是真的,如今自己袖手旁观,看刘表逼她嫁给世族,恐非君子所为。 诸葛亮意识到自己此时的决定非同小可,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命运,关系到诸葛家的兴衰,也关系着刘玥的未来。 黄承彦看他为难,就先收了心思,扯开话题说了几句就打算离开。他回家再给刘玥写信,用词婉转点替诸葛亮拒绝这门亲事,他是了解刘玥的,后者绝不会计较,这也是他敢放心大胆为诸葛亮说亲的原因。 “不必放在心上,只这事涉及代州牧的名誉,孔明莫要让他人知晓。”黄承彦吩咐道。 诸葛亮神色不变,平静从容道:“劳烦世伯回信给代州牧,亮不日便去襄阳拜访刘荆州。婚事定下,亮还需要时间筹备。” 黄承彦惊讶,他还以为诸葛亮不愿意呢,没想到这么爽快,当下哈哈大笑说:“纳聘无需着急,某先得回信让代州牧知晓。” 能不能去刘表那里下聘礼,是要看刘玥自己答应不答应。不过既然这事一开始就和刘玥通过气,想来后者也会很高兴应下。 ……然而并不是。 刘玥表示自己受到了一万点的惊吓,黄承彦,你做媒的时候敢不敢把话说清楚?! 22.之子于归 这都要怪黄承彦一开始为了探刘玥的口风,连诸葛亮的名字都没告诉她,而诸葛亮又以为刘玥知道,嗯,反正最后就是一笔烂账,烂到刘玥面前时,就是黄承彦和她写信说诸葛亮答应了,而且这就要去和刘表下聘礼。 你一定是在逗我?刘玥看着那封信有些恍惚,那个父母双亡带着弟弟妹妹,才华人品相貌一流,就是家里穷了点在耕读的少年是谁?是谁他都不能是诸葛亮啊! 诸葛亮是谁啊?未来的卧龙之才,蜀国的肱骨之臣,千古来忠臣典范,那是被人供奉在神坛上,抬进祠堂里的历史名人! 这就突然和你说:恭喜你,明天你就要嫁给男神了。 看到刘玥脸色变化不断,黄月英在旁边问道:“可是那人拒绝了?”也是,不是谁都有勇气和自信娶一个代州牧做老婆的。 “不,他应了,这几日就要去和阿翁提亲。”刘玥木然道。 “那婵娟是不喜他?”月英又问。 “不,我很喜欢他,他很好。”好得超出想象。 刘玥安抚地拍了拍黄月英的手背,叹气道:“只是没想到是他,我们年幼时曾在荆州见过,他叔叔曾是阿翁的臣下,我幼时常去他家里找他玩,后来到了益州就再没联系。” “那就是故人相见情更怯?”黄月英笑道,“他知道是与你成亲,且答应了下来,想必也对你有意,这不是两情相悦的好事吗?总好过那些乱七八糟的青年才俊。” 刘玥苦笑,回答道:“我是不明白他怎么会答应的?” 如果她没记错的话,上次和诸葛亮见面,两人还是很尴尬的闹崩状态。孔明是吃错药了,还是有难言之隐,竟然答应和她成亲? 他知不知道和自己成亲意味着什么?意味他再也不能从隆中出山侍奉其他诸侯,他这一辈子直到死都将和自己绑在一起,生死进退,荣辱与共。这还是在刘玥善待重用他的情况下,要是刘玥无情些,他这一生就会郁郁不得志,甚至落得“抑郁而亡”的下场。 卧龙怎么会做出这样愚蠢的决定? “若婵娟实在不愿意,和他退婚便是。”黄月英劝道,让主公不必紧锁眉头至此。 刘玥摇头:“这件事已经让阿翁知道了,蒯氏和蔡氏说不定也知晓,我要是退了诸葛的婚,让他将来如何自处?罢了,终归我怎么都不会辜负他。” 施展才华,一统天下的舞台,刘备给得,她刘玥怎么给不得?!诸葛亮失去了当蜀国丞相的机会,那么她就让他做全天下的丞相。 过了十几天,诸葛亮带着聘礼去荆州求亲,当然不能指望他拿出什么金银玉器,但人家还是按照古法《周礼》的规矩,送上一对亲手猎得的大雁,还有一张全鹿皮为聘礼,当然还有一些银钱器物等刘表根本看不上的东西。 蔡夫人有些生气,刘玥太过固执,蔡氏子弟一个都没看上,不免驳了她的面子。只是如今的刘玥早不是当年的小女孩,也根本不会受她控制,她也只能生闷气。 然后对未来女婿横挑鼻子竖挑眼,无非是嫌弃聘礼寒酸,人更寒酸,哪怕礼数周到也没用。诸葛家虽然不是寒门,但诸葛亮这一支已经没落,也没有官职和名望,有什么资格娶一方诸侯的爱女? 刘表当然也是这么想的,对诸葛亮只维持面子上的礼仪。要不是看在同来的黄承彦面子上,他都不想搭理这个要娶自己女儿的年轻人。 诸葛亮自然不卑不亢,小小年纪言谈举止进退得意,因此获得不少荆州官员和名士的认可。而且他和刘玥你情我愿的,谁敢多嘴说什么?没看到刘表也默认这婚事了吗? 古人成亲讲究“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诸葛亮来送聘礼已经到了纳征这一步,只等双方准备妥当,觅得好日子就成了。 只是这成亲的地点又有争议,理论上刘表在荆州,刘玥自然要从荆州襄阳出嫁,但刘玥的身份又是代益州牧,哪有一州之长从别州出嫁的道理? 几个老顽固争论半天,刘玥实在受不了了,就把益州军务内政交给心腹,自己带了一些手下回了荆州,这几年她也养了一批自己的护卫,被称作“十二骑”。 女儿回家是喜事,刘表也多年没见她了,看到出落得明艳大方的闺女,恍惚间又看到了结发妻子年少的模样。他确实老了,人老了就容易想起以前的事情。 “你终于也长大了。”刘表摸着女儿乌黑的头发,看到那双清亮明媚的眼眸,不由潸然落泪。刘玥原本就生得极美,又因为常年身居高位而带着勃勃英气,彼此交融成一种让人见之难忘的美来。 “是女儿不孝,阿翁莫哭。”刘玥轻声安慰。 爱女嫁人对每一个父亲都是暴击,无论古今中外。所以岳父看到女婿总是不满意的,当然,刘表看诸葛亮就更不满意了,但他根本拗不过刘玥。 说实话,很多人都担心刘玥不会嫁人那天都穿着戎装或男装,好在这位女公子不打算再惊世骇俗一回,规规矩矩穿着蔡夫人提前准备好的婚服。 刘玥头上的金钗华胜每一支都精美绝伦,戴着的耳珰和镯子都属珍品,绣着明暗金丝的蜀绣华美无双,却完全压不住刘玥本身的明艳。 十八岁,一个女子盛开的年华,一个英雄最有雄心的年纪。刘玥这场婚事办得轰轰烈烈,连在许都的皇帝都送来礼物,当然,这也可能是曹操的意思。 荆州益州,所有抽得出身、有头脸的人物都到场了,可惜刘玥留下大部分文臣武将守着益州,他们是见不到自家主公穿嫁衣的模样了。 外面热闹得很,刘玥坐在新房里看着面前的红烛和葫芦瓢,一个葫芦切两半,用红线牵着,旁边放着一壶酒,到时候两个人喝过就算应下这一世的夫妻名分。 刘玥百无聊赖地玩着手里的团扇,上面绣着两行讨口彩的诗,无非是祝百年好合白头到老什么的。她笑了一声,白头到老对一个征战天下的诸侯来说,岂不是个笑话?像她这样在钢丝上跳舞的人,一个不慎就满盘皆输,到时候只有身首异处的下场。 门开了,她的新夫君走了进来。 十六岁的诸葛亮已经有了大人模样,不像幼年时一团白嫩嫩的稚气,眉目间青涩褪去,变得更加老成稳重。这几年躬耕于南阳让他整个人沉静下来,一双星眸中却隐藏了更深更炽热的火焰。 两人多年不见,这会儿各自穿着婚服对看了一会儿。 还是刘玥先笑着开口:“二郎这些年过得可好?” “劳代州牧挂念,亮与弟妹都无碍。”诸葛亮行礼,不像新婚夫妻,倒像是君臣。 刘玥揉了揉眉心,难道她要和自己的丈夫一辈子相敬如宾吗? “你打算一直叫我代州牧,以后是叫我刘益州,还是叫我明公?”刘玥真要被他气乐了,十指纤纤提起酒壶道:“你我合卺酒都没喝。” 诸葛亮从善如流地坐在她对面,从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