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晋江首发
翌日一早, 孙保财吃过早饭,就往县衙走, 今天要去红枣村, 打算早去早回。 到了县衙邵明修派邵安跟着去,让他去安排下这些工匠的事宜。 孙保财赶着骡车在前面带路, 工匠师傅们坐着县衙雇的骡车, 在他骡车后面跟着。 邵安坐在他旁边说着话。 邵安本想接过赶车的活,没想到孙师爷没让, 心里感叹孙师爷行事果然不同。 宣读圣旨那天,他可是跟着他家公子来了, 明明孙师爷现在已经是员外郎了, 但从行事说话上, 还是跟以前一样。 还在衙门里说了,叫他名字和师爷都行,就是别叫啥员外老爷, 还说他现在可没到当老爷的时候。 想他见过的人也蛮多的,贫贱富贵的都有, 但像孙师爷这样的还真少。 邵安看着孙保财笑道:“孙师爷你现在可是正七品官身了,这以后还是换辆马车。” 他这话没别的意思,就是就事论事, 员外郎的官服孙师爷也有了,换辆马车跟身份也对称不是。 孙保财听后纳闷道:“我这骡车好好的,为何要换马车呢。” 听了邵安的解释不由一乐,皇上要是赏赐给他些财物啥的, 不用别人说他都换辆马车。 倒不是为了脸面好看,跟身份对称等,就为了马车比骡车快,坐着能舒适些。 这样要是以后带着钱七出远门的话,她不至于太遭罪。 但偏偏皇上没赏赐财物,这日子不是还要继续过,而且刚有了儿子,用钱的地方多着呢。 还想先给他攒些家底呢,最少先买些地啥的,所以短时间他是不会换马车的。 一路跟邵安闲聊,到了红枣村让邵安跟师傅们在村口等会,他先去找村长。 到村长家找到他,一起来到村口商议牌坊立在哪里。 因秋收后村里修过路,当时村委会决定,把村口周边的空地全部铺平整,修成了一个小广场。 工匠看过后在离官道不远处选了地址,问他们立在这可行。 孙保财看离官道有些近,明白工匠师傅为何选在那里,这样过往的车马都能看到牌坊。 想了下在离村口最近的地方比划了下,笑道:“这里如何。” 牌坊立在这里,把整个小广场空出来,这样要是外村来的车马啥的,都可以停在这里不用进村。 以后村里有学堂后,外村的孩子估计也会来,毕竟乡里乡亲的,这每家基本上都有外村的亲戚,这跟村里人说说,一家找村长还能顶得住,这要是找的人多了,就不好拒绝了,不能因为这个结怨。 当然对于外村来学堂读书的孩子,是要收取费用的,毕竟没有拿自己村里的钱,去养别村孩子的事。 到时定个规矩外来的车马,没有特殊原因,或者没有本村人同行不能随意进村,有事步行进村,车马留在外面,这样也便于管理。 大致把这个想法说了,田村长听后想了下,觉的这法子好。 要是有路过停留看牌坊的,也可以有个停放车马的地方。要不都堵在官道上哪能行。 牌坊立在这里,官道上也能看的清楚。 工匠师傅听了点头,觉的这样也很好,他们只是给个意见,最后立在哪里还是要听他们的。 大家商量好后,这里留给工匠师傅们,现在天有些凉了,师傅们也要赶工才行,打算在半月内完工。 修建牌坊主要是在牌坊上雕刻费功夫。 这半个月能完工,还是因为工匠师傅多,才敢说半个月。 邵安留在这里的任务,就是工匠师傅们缺少什么,他就给弄什么。 田村长听后不由皱眉,那时有些冷了,这在外面摆流水席,不大可行啊。 皱眉想了下,看了眼村口的广场,想着要不在这里搭棚子… 想罢看着孙保财笑道:“先去我那待会,我有事跟你说。” 话落看孙保财点头,两人才一起往他家走。 孙保财想着一会跟村长说完事,回去看下孙老爹。 他娘还要在县城住段时间,交代他跟他爹说说,让他大嫂二嫂把茶寮摊子开了,这样咋的比以前赚的多,要不茶寮摊子不开,这钱也赚不到可惜了。 知道刘氏为何这样说,这是打算跟大嫂二嫂合伙做这营生,才会这样说的。 田村长请孙保财到堂屋坐下,才开口道:“咱村里的学堂,现在也快盖完了,这笔墨纸砚还有启蒙的书籍,钱六说可以到临安府去大量买,说是会便宜不少,就是这夫子还没有找到,想问问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他们村里的学堂,当初商量的是,夫子由村里出钱请,娃娃们来念书不用交束修钱。 后来孙保财说一本书能用好久,建议启蒙的书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也由村里买了,发给启蒙的娃娃读,毕竟村里的娃娃一共才多少,这个买书钱还是有数的。 在说可以规定到学堂启蒙的孩子,每人只给一本,如果不好好珍惜,弄坏了那么在想要,就要自己花钱购买。 这样能避免浪费,还能让孩子们珍惜书籍,当然也能彰显村里仁义。 他们村委会算了下,村集体用地的出产,足够出这钱,所以就把这点加上了。 至于笔墨纸砚等物,就要自家承担了。 不过村委会会统一购买,到时卖给学堂的娃娃们,都是最低的价格。 要是有那头年负担不起的,也可以先行赊欠。 这些已经都跟村民说过,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孙保财听是这事,想了下看着村长笑道:“请夫子村里打算给人家多少银子束修。” 这事还真得他来办,毕竟村长接触的人有限,可选性几乎没有,万一聘用了德行品质不好的,岂不是耽误了孩子们。 想到这里就想到,那天他和钱七在饭馆吃饭时,碰到的那桌读书人,就那样的德行,要是当先生,岂不是误人子弟。 后来他看那几人来县衙,问了邵安才知道,竟然是来自荐当师爷的… 让邵安把这几个人处理下,别总到县衙来晃悠… 邵安那小子还以为,他担心有人抢了他师爷的差事,还安慰了他一会! 田村长听了笑道:“今年只能给一年十两银,明年的话可以往上加些。” 他也知道这个价钱有些低,但今年村集体用地的出产,已经没多少了。 这毕竟盖了学堂,因考虑夫子可能要在村里住的情况。 还在学堂后面盖了小院,给请的夫子住,还要买启蒙书籍等,所以今年能给的束修,最多也就十两银子。 孙保财听后一笑,这束修可不高,平均下来每月还不到一两银子。 能当夫子的人,最少也要有秀才功名才行。 现在就是打短工,要是干满一个月,也能赚六百文呢,这秀才也是有功名的人,赚的是有些少。 想了下笑道:“这样,我来找夫子,我出个主意村长你看行不,第一年夫子的束修十两银子,如果第二年还留在学堂继续教书的话,那么束修就给十二两银子,以后也是这个价钱,束修钱不涨了。” 喝了口水继续道:“但是可以制定个奖励政策,只要村里的娃娃,在学堂读书考上了秀才,奖励夫子十两银子,这个奖励政策上不封顶,村长你看如何。” 这样能让夫子认真教书,考上十个秀才才一百两银子,这个价钱村里出的起。 其实只要孩子们中,有一人考上秀才,就能为夫子带来口碑声望,读书人更看重这些。 田村长听了觉的这样好,既能让夫子用心教书,要是娃娃们能考中秀才功名,甚至举人功名,那他们红枣村可就有名望了。 所以村里要是能多出几个秀才,在多给些也行啊。 当即让来福去找村委会其他人,来家里一趟,这事还要跟大家说声才行。 两人又商量了下细节,等人来了一说大家都同意,这时孙保财才起身告辞。 他回去看看他爹,然后就回城里了。 到了家看大门锁着,心道人去哪了。 想了下往后面的温室走去,看门没锁一笑果然在这。 进去看孙老爹正在给菜浇水,笑着过去接过浇水的活,一边浇水一边跟他说话。 得知他吃饭去大哥家,这样他就放心了,又跟他说了刘氏的意思,聊了会才赶着骡车往家走… 孙保财走了后,刘氏和王氏就到屋里,一边闲聊一边看孩子,偶尔跟钱七说些月子里的注意事项。 钱七也不时搭个话,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这般说着话听到敲门声,刘氏拉着王氏出去,看看是谁来了。 知道不可能是三娃子,这会他还没到红枣村呢,要是真有啥事,好让王氏进屋给老三媳妇传个话啥的。 刘氏开门看是几个小厮打扮的人,纳闷道:“你们找谁啊!” 王氏也好奇的看着,这几人身后还有两辆马车,看这几人笑的和善样,应该跟女婿认识… 柳喜上前一步笑道:“我家公子让在下给孙员外送些礼物,知道孙员外这会不在家,请问把东西放在哪里。” 尘玉公子特意交代了,这东西一定要送进院子里。 虽然他不知尘玉公子,为何要给这家人送这等厚礼。 但主子派他来,就是协助尘玉公子的,对此他也不会多言,顶多会报给主子,尘玉公子在这边的情况。 刘氏听了这话,同王氏互相看了看,这事她们可做不了主,谁知道这啥家的公子,为何给三娃子送礼啊。 皱眉道:“你家公子叫什么,我帮你问问看,我们都是乡下婆子,可不能做主收礼。” 她家三娃子虽然没跟她交代啥,但这礼不能乱收她懂。 柳喜闻言一笑,报了自家公子姓氏。 刘氏示意王氏回屋,问问老三媳妇咋办。 王氏回屋同七丫头说了外面的事。 钱七闻言眉头一挑,还真让孙保财说中了。 对着王氏笑道:“娘,你去跟婆婆说声,相公说只收邵公子和柳公子送的礼,除了这俩人送的,其他一概不收,就说等相公回来问过才行。” 这事孙保财跟她说过,他这次双喜临门,肯定有那消息灵通的,来送礼套近乎啥的。 特意交代了要是他不在,只收邵明修和柳尘玉送的礼,其他都推掉,等他回来处理。 这会遇到这事了,正好跟她们说说,毕竟以后来人送礼,孙保财不在的话,还得两位母亲挡着。 王氏听后笑着出去了,这人说姓柳,那就是能收了,出来跟刘氏一阵耳语。 刘氏闻言看着柳喜道:“你把东西放到院中,一会我们在收拾。” 也不知道送的啥东西,到时她们整理下在放起来。 当看到那几个人,从两辆马车上,各搬下一块大石头,她和王氏都看愣了。 等人走了才关上门,走到大石头旁转圈看了看,除了光滑些也没啥啊。 刘氏眨巴了下眼睛道:“这城里人送礼,送的可真稀奇。” 她还是头次听说,有人送礼送石头的。 王氏也没看出名堂,索性招呼刘氏进屋,反正又不是送给她们的,等三娃子回来处理。 两人回屋把刚刚的事说了一遍,说完坐下继续聊出去前的话题… 钱七闻言点头表示知道了,看两位娘又开始闲聊,索性躺下眯一会。 柳尘玉送的那两块大石头,她虽然没看到,但也知道那石头可值不少银子。 现在东石县的东山石矿,都在柳家手里,如果所料不差的话,那两块大石头,应该是东山石的原石。 那么大块原石,估计有钱都不一定买到。 等孙保财回来让他处理,不在多想开始睡觉。 孙保财赶着骡车回来,开门最先入眼的,就是院中放着的两块大石头。 看了眉头一挑,不用说他都知道这是谁送的。 在东石县的地界,除了柳尘玉外,谁还能弄到,这么大的东山石原石。 知道这小子会借机感谢他,但还真没想到他会送这个,这东西能做镇家之宝了! 镇家之宝在他眼里,就是在家里放着,不能随意变卖,放在家里看着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