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农家夫妇生活 > 第53章 晋江首发

第53章 晋江首发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邵明修派来的人, 孙保财带着他们实地勘察,一共花了两天才勘测完。    据说要回去, 做个详细的章程给邵明修。    孙保财跟他们闲聊时得知, 他们是邵明修,专门从临安府请来的人。    这些人里, 有专门负责井灌的工匠, 据他说,他家打井修井的手艺, 还是祖传下来的。    在哪里打井一看便知,按他的话说, 那是打井出水一打一个准。    听了他的话, 他才意识到原来打井, 也是门能祖传的手艺!    细想他的话也有道理,看他走一段距离,就蹲下看一下土质, 猜想应该是看土里的湿度。    从而判断能不能打出井水。    也有专门负责改造稻田的,看他们不时的在纸上画画。    他看了后才明白, 原来他们是在画稻田排水沟图。    五百多亩地的排水沟,都要事先画好预留出来,这个工程可不小。    据说绍明修要求他们, 要把修建的时间都算出来!    最让他惊讶的是,竟然还有专门查看土质的人。    说是要看看这里,是否适合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孙保财对邵明修真的不知该说什么了,做事要不要这么先进!    虽然心里嘀咕他, 但对他确实真心佩服,这是妥妥的CEO人才。    这么说也不对,人家年纪轻轻可是都当县官了,而且还前途无量。    当然他也感到了,邵明修对红枣村的重视程度,所以也尽心的介绍,回答这些人的问题。    御书房景齐皇上,看完邵明修上的奏折,闭目想了下,才睁眼写下批复。    合上奏折笑道:“我倒要看看你,能折腾成什么样。”    东石县这个名字,自从邵明修去了,相信不止他记住了。    朝中很多人,也跟他一样,都忘不了东石县。    忘不了邵明修在东石县,翻起的巨浪。    而从邵明修的奏折上看,东石县将继续在绍明修的带领下,续写它的不同。    他很期待邵明修,继续在东石县翻起巨浪。    秋收时节,本来孙保财家应该先收割稻子,鱼要陆续卖,所以稻田里的水,暂时还不能放。    但他想了下,最后还是找了邵明修,让他派人过来,帮着收割稻子和秤鱼。    当然这一亩稻田所有的产出,按照市价全部卖给邵明修了。    邵明修知道这是孙保财的好意,所以也应下了这事。    他俩心里都明白,这事必须真实,不容许出一丝岔子。    孙保财能这般做,这番好意他心领了。    这样的话,一亩稻田出产多少斤稻米,出产多少斤鱼,这些都是他直接接手的,那么这个结果,就更有说服力。    邵明修在书房整理思绪,一会他要把孙保财家,稻田养鱼的具体情况写下来。    皇上已经给了旨意,这事要详细禀报,所以以后红枣村的情况,他都要详细阐述清楚,写奏折给皇上禀报。    他明白皇上,为何对这事这般关注。    就像他看到的,一村如此一县呢。    而皇上心里想的肯定是,一村如此一县如此,那么大景朝所有的村子县城都如此呢。    想罢提笔开始写奏折,孙保财家稻田养鱼,稻子收成比相同的稻田产的稻子增产一成。    根据他派到红枣村调查的结果看,孙保财家的稻田,还不是上等水田。    所以要是上等水田的话,收获的稻子应该更多才是。    鱼出产了三百二十斤,赚了一两银左右。    总体上来说,一亩水田里养鱼,收入是能翻一倍的。    写完奏折让邵平送走,等邵平出去后,看到桌上的信件,忍不住一阵头疼。    不知为何,皇上竟然把东山石矿的事,交给他处理了,还给了他很多特别的权利。    桌上的信件,都是那些听到风声之人来的信件,其中还有两封是他家里来的,无非就是想接收东山石矿,让他卖个人情等。    这些信件的主人,一个比一个有背景,东山石矿不管给谁,都是得罪人的事。    这让他不得不怀疑,这事是不是有人策划的。    当然这个念头,也是一闪而过,东山石矿的价值在那摆着呢,财帛动人心也有可能。    一会孙保财会过来,商量红枣村的事。    现在庄稼都收完,剩下的也就是晾晒了,他这工匠都准备好了,到时孙保财安排好后,就可以带走了,红枣村旱田改造水田也正式启动。    孙保财到了后,被邵安直接带到县衙书房,坐下后两人也没说闲话,而是直接进入正题。    孙保财看着邵明修道:“能发布正式公文,在村里公布出去吗。”    红枣村的村民,现在都知道稻田养鱼计划。    但是还不知道,村委会和集体用地的事。    他希望集体用地这事,和组建村委会能由衙门出公文,这样的话名正言顺,而且能把规矩直接定下来。    比如村委会成员,不得佃村里的集体用地,还要强调村民的监督权利等。    这样的事一开始就杜绝,时间长了这个村委会,才不会变质。    邵明修闻言点头同意,他最顾虑的就是担心时间长了,村委会违背他们建立的初衷。    孙保财这样的建议很好,而且红枣村就是皇上给他的特别权利之一,所以发布公文详细阐述职责这点,他可以办到。    当然村委会要想起到作用,还是要制定薪酬,两人商量的结果,就是凡是进入村委会的人,每年五十斤稻米。    成员编制加上村长一共五人,这个薪酬以后可以涨,但是要跟衙门报备审批。    两人把细节商量完,孙保财看着邵明修道:“短工在红枣村里雇,收完庄稼都闲下来了,反正他们也是要出去打短工,与其在外雇人,不如直接在村里雇人,还不用想怎么供饭的事。”    他已经让村长,协调出两个院子,给邵明修找的工匠们住。    其实今年村里人,都没出去找短工打。    现在家家都在关注,旱田改水田的事,生怕出去了在错过,鉴于此他才跟邵明修这般说的。    这样一来,他们也能赚些钱,家里的事也顾到了。    邵明修听了,自然点头同意,这样一来倒是省了不少事,反正无论是谁干活都得给钱。    低头无意中,看到桌上的信件,又看看孙保财,不由笑了。    对着孙保财笑道:“我的师爷,本大人这里有个事,正好你在,帮我出出主意可好。”    孙保财闻言眉头一挑笑道:“大人有事明说,属下定当尽心为大人分忧。”    邵明修笑着把东山石矿的事说了一遍。    孙保财听了挑眉笑道:“这事简单,大人弄个东山石矿采矿权的拍卖大会,您定好底价,凡是有兴趣的都可来竞拍,反正价高者得。”    “到时你在制定下矿场的章程出来,这样一来您轻松了,皇上那也能交代了,以后去矿场干活的人,也有保障了,这不是挺好的吗。”    这件事要想公平些,只能弄个招标会,这样邵明修才能在皇上那里摘出来。    要不然无论东山石矿给谁,皇上心里都会有个顾虑,会猜测邵明修为何要把东山石矿的采矿权给他。    所以只有这样,才能打破这种隐忧,到时皇上得了大笔银子,在他心里邵明修就是一纯臣。    邵明修又让孙保财详细说下,听后笑道:“孙兄果然大才。”    真有孙保财的,这事都能被他想到。    孙保财听了不好意思笑了笑,这个跟他有没有才没关系,他也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两人又说了会话,约定三天后,工匠进入红枣村,孙保财这三天办理成立村委会的事。    孙保财走时,拿着盖着公章的文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