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农家子的为官路 > 第二百七十六章

第二百七十六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大夏的影响力再次跨越一个台阶, 这是举国上下无比骄傲的事,喜气洋洋的气氛由上至下持久不散。    叶君书以为这件好事会延续到年后,他们可以过个好年。    但是入冬之后,皇太后的凤体就有恙, 一开始只是寒气入体, 不想一直不见好转, 反而愈发严重。    人无论什么年纪,最怕的就是生病,尤其是老弱,抵抗力不足, 小小的一个风寒,说不得就能要了命。    更何况是医疗水平低下的古代。    皇太后如果能跨过年, 就是古稀之年,已经是罕见的高寿。    李皇后私下还和泰安帝说,明年给皇太后过寿,添添福气。    不曾想只短短一段时日,皇太后就病缠床榻, 几见油尽灯枯之兆。    泰安帝和李皇后皆在榻前, 忧心忡忡的看着昏睡着的皇太后。    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医轮流探脉, 面色不见轻松, 互相低声交流自己切脉所得。    养尊处优的脸上已见苍老灰白。    为首的张太医愣是在大冷的天惊出一身汗,太后这是时日无多了啊!    一干太医躬身站立, 垂首不敢再说话。    “张太医,太后娘娘的凤体如何?可有好转?”李皇后见张太医探完脉, 连忙问道。    “这……”张太医躬身道,“太后娘娘……”    泰安帝一脸怒容,“吞吞吐吐的作甚,还不快如实禀报!”    张太医瞬间跪地,“皇上恕罪,娘娘恕罪,微臣无能为力,太后娘娘、太后娘娘……”    张太医是皇太后的御用太医,号称国医圣手,素来都是有话直说,不会太医那套不得罪人的说辞,如果不是得皇太后青眼,即便医术再高明,也不会稳坐太医院第一的位置。    但是再怎么直心肠,张太医也不敢直白的跟泰安帝和李皇后说,太后时日无多了啊!    但是他也不可能撒谎。    太后的身体已经衰老,无法承受虎狼之药,而温和的药物,已经对如今的皇太后没甚作用了。    他也不能昧着良心撒谎,不然待太后娘娘有个万一,他之前却说有救,那不是死的更快吗?    李皇后蹙眉严肃道:“张太医,有话不妨直说,切不可隐瞒。”    泰安帝亦怒道:“不然朕治你一个欺君之罪。”    张太医在两大巨头的威胁利诱下,只能硬着头皮实话实说:“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已是油尽灯枯之相,臣等已无能为力。”    “胡说八道!”泰安帝大怒,“孟太医!你说!”    “陛下请息怒,陛下息怒……”    被点名的孟太医跪地不停地喊道,其他太医也跪了一地。    “治,给朕不计代价的医治,治不好太后,朕要你们的脑袋!”    “陛下饶命,陛下饶命……”他们医术再高,也救不起将死之人呐!    “好了,皇儿……”    不知何时皇太后已经醒来,他咳嗽几声,撑着身子就要起来。    李皇后连忙回身扶起皇太后,体贴的在背后放个软垫。    “姆后。”    “姆后,您醒了?!”泰安帝很是惊喜的凑上前去。    皇太后仅是坐起来就好似用尽力气,他重喘两声,不悦道:“你在哀家面前大吼大叫的,哀家现在还不是死人,能不醒吗?”    “姆后!”    “姆后!”    泰安帝和李皇后异口同声的喊道,对于他将那个字挂在嘴边不认同。    “好了,哀家都不怕,你们怕什么?”    皇太后很淡然,仿佛得知自己时日无多的不是自己一般。    他是个信佛的,对生死看淡,且他活到这把年纪,已经是高寿,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生死有命,哀家都已看开,你们也要看开才是。”    “姆后……”泰安帝眼眶湿润。    “太医即便是神医,那也不是神仙,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生老病死。”皇太后其实一直有些意思,大概也听到了方才他们的对话,他不想因为自己的病,让太医来陪葬,徒增罪孽。    “你们下去。”皇太后对一干太医道,“哀家和皇儿皇后说些体己话。”    “是。”一干太医看向泰安帝,见他理会他们,便应声躬身退下。    “姆后,您润润嗓子。”李皇后倒杯温水过来,细细地喂太后喝下。    温水入喉,太后顿觉精神许多,身子也有力了些,他拍拍李皇后的手,有气无力道:“我这辈子没什么可缺憾的了。”    这个世道哪家哥儿能如他这般随心所欲?这辈子,他过得很满足。    “即便是现在下去,我也有面目面对皇家列祖列宗。”太后作为妃子时,不是宠妃,和先皇的也没什么感情,能坐到太后这个位置,纯属运气,而他的运气,好了一辈子。    唯一的亲儿子是天子,儿夫郎孝顺,还看到了第四代的子孙,自己也享受了几十年的荣华富贵,这一辈子,他没受过半点委屈。    他一生都在追求自己的道。    “就是可能看不到璟儿结契生子了。”皇太后有那么点遗憾。    能入他眼的后辈不多,七皇子是其中一个。    泰安帝哑声道:“能,姆后绝对能看见璟儿结契生子。我已经选好人选了,我这就为他们赐婚,年后马上成亲,很快,您就能看到璟儿的孩子出生了。”    李皇后抬头看他一眼。    泰安帝继续道:“江阁老家的嫡小哥儿年方十六,端庄大方,蕙兰秀中,和璟儿甚是相配,您看到一定很欢喜。”    泰安帝原本就已经选好人选,只准备年后赐婚,但是没想到皇太后突然有恙,如今的情况,提前也无不可。    皇太后听了,欣慰的点头。    是个好哥儿,配得上他们的璟儿,他相信皇儿的眼光。    “定下来就好。不用为了我这么匆忙,小七的婚事不是儿戏。”年后就结契太过匆忙,没得委屈了两孩子。    “儿臣明白。”    说了一会儿话,皇太后就疲惫得昏昏欲睡。    李皇后扶着太后躺下,待人睡过去后,让几个麽麽进来随时注意着,泰安帝夫夫俩轻手轻脚的离开。    两人相顾无言。    李皇后揉揉疲惫的双眉,“陛下有政事要忙,就去忙,正事要紧。”    “姆后这边有我陪着。”    自皇太后有恙以来,一直都是李皇后任劳任怨的伺候,如今已是两天没合眼,显而易见的疲惫。    而泰安帝还有国家大事要忙,无法时刻陪在身边。    泰安帝沉默的点头。    “辛苦你了。”两人之间的气氛不太好。毕竟长辈如今这情况,他们也没心情联络感情。    李皇后想了想,问:“璟儿的亲事已经定了?”    原本该是李皇后去操心的,但自泰安帝将此事揽过去后,李皇后便没再相看,不过这不代表他不关心。    好长一段时日泰安帝都没有透出什么风声,李皇后便没多问,此时听到泰安帝说已经有人选,李皇后自然要确认一下。    “我深思熟虑过,江阁老家的嫡孙儿,有能力坐皇子妃。”泰安帝明确回复道。    对于七皇子的人选,泰安帝是仔细筛选过的。    他主要想法是在江阁老和钱阁老两家的哥儿里选。    而正巧他们家各有一适龄哥儿,如果是以前,泰安帝或许是更倾向有钱的钱阁老,但如今他们皇家也有了赚钱渠道,每年都有庞大的利润,泰安帝一点儿也不虚,底气十足,自然更侧重考虑影响力。    江阁老一门清贵,影响力虽不足明家,但能在其一手遮天之下屹立不倒,可见其实力。    玳王的王妃是名门出身,七皇子的皇妃自然不能差了。    所以权衡之下,泰安帝选了江阁老家的哥儿。    李皇后点头,江家哥儿他有印象,在一众适龄哥儿中,江家哥儿亦是十分出彩,在李皇后的选择范围内,也有这位小哥儿,所以李皇后还是比较满意的。    “皇后你若是累了,就去歇歇。”泰安帝关心道。他还有紧急政事要处理,只能先去办了再过来。    李皇后应了声,不过做不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宫里可以说是没有秘密。    基本上自皇太后有恙以来,整个后宫嫔妃皇子皇孙的视线都在太后寝宫里,不管心里打着什么主意,都积极表现自己的孝心。    但是太后生病前就喜清净,不耐应付这些乱七八糟的,现在生病了,更加随心,除了见一眼皇子皇孙,嫔妃一律不见,就连明贵妃也没能进得了殿门。    如今,除了泰安帝和李皇后以及七皇子,能见到皇太后的,也就长殿下广平侯夫人,以及李玙和叶家几兄弟了。    叶君书在得知太后病重,特地和李玙一起去探望。    李玙怎么也算是在皇太后跟前长大的,情分不一样。    叶君书偷偷看了眼皇太后的脸色,心里明白,皇太后时日不多了,不知道能不能挨到年后。    他心里有些惆怅和难过,虽然和太后接触得不多,但是这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可亲的老人家,而且他对阿玙还有几个孩子都很友善,可以说,皇太后是阿玙他们的靠山之一。    于公于私,叶君书都不希望太后有个好歹。    可是这种事……他也无能为力。    皇太后怕给双胞胎过了病气,只看了一会儿就让他们离开了。    不过看了一眼,皇太后明显就心情好很多。    一模一样的双胞胎,粉雕玉琢,聪明伶俐,看着就欢喜。    路哥儿进宫倒是频繁,他不忍李皇后劳心劳力,就住在宫里一同侍奉。    路哥儿有个慧郡主的封号,算得上是皇家人了,且太后一直很喜欢叶家哥儿,在泰安帝和李皇后的点头下,一起侍疾。    这样一来,长殿下广平侯夫人和路哥儿碰面的时间就多了。    侯夫人虽不是太后所生但是因为自小和泰安帝关系很好,和亲生的没什么差别,所以侯夫人也时常来探望给太后解闷。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是让太后安心养病,侯夫人也没拉着路哥儿说话,只是这么近距离的观察了解,他对路哥儿更满意了。    伺候老人尽心尽力不埋怨,也会机灵的说些逗趣的话让太后开心,对外行事很得章法,不比大家出来的哥儿差。    只是他已经答应了小宝不掺和他们之间的事,侯夫人按捺住心里的想法,不过言语间对其愈发亲切。    出现在皇太后面前的,都是他喜欢的后辈,皇太后每天都心情很好。    人也精神许多。    尤其泰安帝在一天早朝当众宣布七皇子的亲事,为其赐婚,还定了年初十的好日子举行婚礼。    尽管匆忙,只有半个多月的时间,礼部为其婚事忙活得热火朝天,毫无半点怨言。    就在众人以为皇太后能安然渡过年节时。    年二十二,小年未至,皇太后突然陷入昏迷。    宫里一片慌乱。    李玙自进宫后,当天没有回来。    叶君书心有所感,看来太后娘娘,是跨不了这个年了。    而自昏迷过后,太后就浑浑噩噩再未清醒,泰安帝亲自侍疾,三天三夜没合眼,但终究在第四天的清晨,永远闭上了眼。    皇宫内外一片哀恸。    太后薨逝,是国丧,上京的一切声乐娱乐都停了,每家每户挂白幡,腰缠孝带。    级别以上的官员内眷皆要去哭灵。    今年注定不能过个好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