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失踪
炉灶里的火烧的很旺,铁锅里的水咕噜翻滚着, 水开了应该就差不多了, 张霖把一包报纸包着的黑色粉末倒进锅里, 然后一边搅拌,一边手忙脚乱地往灶子里塞干豆荚苗。 豆荚烧的噼啪作响,浓烟冒出来,张霖被呛的咳嗽两声, 他拂拂面前的白烟,闭眼后退一步, 踩到一个什么东西, ‘呜汪’一声, 张霖低头看, 一团白毛,仰着头和他对视, 两只圆眼睛亮晶晶的,很委屈的样子,张霖用脚推了推它:“别老在我的脚后跟打转, 到外面玩去。” 小白狗不情不愿地后退一步,张霖忙着搅拌锅里的凉粉, 没工夫搭理它。 蒋建成抱着一把木柴一瘸一拐从后门进来,他气喘吁吁把木柴放下, 说:“小飞,你的火大了,水滚了就要小火了。” 张霖连忙蹲下, 往里头塞了连根木柴,木柴烧起来要一定的时间,火势小了些。 蒋建成疑惑:“上一锅也没做好,你是不是太久没做,都忘光了。” 张霖点头:“是有些生疏了,爸,你来弄。我到外头守摊子去。” 蒋建成把一个竹椅子拖过来扶着灶台坐下。 “行,别再把价格搞错了,现在是3块一碗了。” 张霖哦一声,他到门口水龙头洗手,蒋建成还在唠叨昨天下午的事,昨天张霖在外头帮忙卖凉粉,2块一碗卖了一个下午,没把蒋建成心痛死。 张霖拿了一个大草帽戴着,现在是7月,外头的日头很毒。 两间红砖平房外头支了个蓝色的可口可乐遮阳伞,伞下摆着两个大铁桶,一个桶是豆花,一个桶是凉粉。旁边一个简陋的木架子上摆着十多瓶土蜂蜜,边上一个纸壳上写着凉粉3块,豆花3块,红薯糖水4块,蜂蜜50。 张霖在一个藤椅子上坐着,边吃豆花边跟77说话,“蒋小飞比周橙还穷。” 77安慰他:“比小六还是好一些的。” 张霖成功被安慰到,豆花吃完了,他拿一个塑料扇子扇着风。一辆黑色的别克摇摇晃晃从山林的拐角处冒出来,经过遮阳伞时停下了,车窗摇下来,一个戴眼镜的青年笑出一口白牙:“小兄弟,到顶上还要走多久?” 张霖:“走路还要40分钟,前面是山路了,车开不进去的。” 眼镜青年左右看看,见红砖房侧边一个大空地上停着几辆车,又问:“你们这可以停车吗?” “买糖水的停,不买的十块停一天。” 眼镜青年还没说话,后座上下来的两个女孩子中的其中一个抱怨,“这橡树山又不是你家的,怎么停一下还要十块。” 张霖低头看手机,这种话一天要被问十几次,他都懒得回答了。 眼镜青年说:“你们买两碗糖水吃,我去停车。” 两女孩才看到有纸壳上写着的字,她说:“行,好久没吃凉粉了。” 张霖拿着一个塑料碗给他们盛凉粉,边上一个塑料罐里是白砂糖,他问:“加糖还是蜂蜜。” “蜂蜜。” 张霖:“蜂蜜要多加一块。” 女孩噎住,满脸的嫌弃:“加糖。” …… 今天是周日,进山游玩的人多。那黑色车子刚停好,一男两女,一边吃凉粉一边往后面的小路走去。 没过一会,又有几波人进来,一些是学生,一些看着像是附近工厂的厂妹,她们踩着共享单车,嘻嘻哈哈的。凉粉和豆花卖的都很快,张霖忙着收钱找钱,他动作慢,后头站了一堆的妹子,有说:“老板,我的钱还没找呢。”;有问:“老板,蜂蜜怎么卖?” 张霖给人找钱,又去示意纸壳上写的字,“蜂蜜50。” 那问话的女孩笑道:“是不是真的土蜂蜜啊?” 张霖把草帽摘了扇风,指指屋后那山上挂着的几个木箱子,“看到没,那是蜂箱。” 妹子们朝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几个木箱子镶在郁郁葱葱的草木间,远远还能看到不少蜜蜂围在那里乱飞。 有种人面皮薄,问了不买会不好意思,女孩说:“那我买一瓶,你们买吗?” 她问她的同伴们,同伴中有两个低头窃窃私语的妹子也买了。 张霖找袋子给她们装蜂蜜。 77突然道:“她们在讨论你长得帅。” 张霖:“……” 他好奇问:“蒋小飞和周橙比,谁帅一些?” 77:“不一样,蒋小飞是皮肤白,清秀。” 张霖:“蒋小飞和蒋小芸长得很像,毕竟孪生兄妹。” 77说:“按道理来说应该很像,我也没见过。” 蒋小芸正是张霖这次任务的任务目标,一年前就在这橡树山里、在自己家前面那个水潭边洗衣服的时候失踪了。 蒋小芸从小就乖,去哪里都会跟父母说,不存在离家出走的可能。而且当时她只是洗个衣服的时间,人就不见了。 妹妹失踪了,一家人疯了一样的找她,偌大的橡树山都快被他们翻过来了也没找着人。他们是后面才报的警,警察也出动了不少警力,搜救队带着猎犬在山里找了几天,一无所获。 蒋小飞妈妈李秀娥因此精神出了些问题,好的时候跟平日一样,吃饭干活什么都会,不好的时候常常又哭又笑喊蒋小芸的名字。 张霖的任务是要找出失踪的蒋小芸。 他已经穿过来一个多星期了,也是昨天才回来这个家里。蒋小飞高中刚毕业,没考上大学,在山外头的新开发区里的一个日企汽配厂里上班,是流水线上的一名小小的装线工。 张霖穿过来的时候,在工厂里插了一个星期的线,而且上的是晚班,白天睡觉,晚上在车间里工作。好不容易捱到周末放两天的假,才有机会回来。这次回家来,他还打算跟家里说离职的事情。 那汽配厂对于原主家来说,工资是还可以的。但是对张霖来说,时间上十分不利于他任务的完成。 蒋小飞家祖祖辈辈都在这橡树山里,之前他们是在山入口的那个村子里住的,后来,政府在这山里修了一条水泥路,进山的路好走以后,游客就多了起来,蒋建平就在山窝里修了两间红砖房,靠卖一些糖水、蜂蜜给过路的游客过日子。 橡树山并不是什么有名的旅游景点,只是这里山高林密,溪谷、瀑布非常多。夏天的时候,附近的村民,还有新开发区里那一连串的工厂里的工人,都爱进山里来游玩消暑,外地人是不知道这个地方的。 …… 中午进山的游客少了一些,李秀娥在负责看凉粉摊子。 张霖拿一个紫薯吃着,打算去蒋小芸失踪的那个水潭边看看,他后头跟着一团白毛小土狗。一人一狗穿过一个长满苔藓的石桥,转个弯下去,全是米白色的大石块,石块中间是清幽的潭水,倒影着周围的草木,潭水碧绿。 水是从山顶流下来,在峡谷里成了河。因为地形的关系,到处都是水潭,有深有浅。 张霖面前这个是浅的。有几个光屁股的小孩在那玩水,他们的家长在边上坐着吃瓜子聊天。张霖在一块大石头上坐下,一边吃一边拿着手机试试看有没有信号。 因为是在山里,手机常常的没有信号上不了网。 张霖十分的不习惯,他说:“看来我的日记要断更了。” 77说:“你可以写好,偶尔捕捉到网络信号,就赶紧发送。” 张霖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 小白趴在他的脚边睡觉,张霖站起身,它马上就醒,跟着他家主人艰难地往下走。石块间的缝隙大,对于张霖来说不算什么,对于短腿小白来说却是鸿沟。张霖走了几步,听见后面的焦灼的呜咽声,他回头训斥道:“让你别跟着非要跟。” 话是这么说,他几步走回去抱起它,下到潭水边。张霖把小白放下,他下潭水里洗洗手。 边上坐着聊天的一个大妈嘴里磕着瓜子,笑问:“小飞,找女朋友没有。” 张霖说:“没有呢。” 大妈们嘿嘿笑,“厂子里没有?你这个年纪可以找了。” “我还小,不急。” “你是不急,你爸妈该急了。” 张霖没回话,他看着从前妹妹用来洗衣服的那个光滑的石块发呆,企图用沉默来终结这个话题。 大妈们手机也没有信号,正是无聊的时候,其中一人看到他的神色,小心翼翼地问:“你妹妹有什么消息没有?” 张霖说:“没有。” 大妈们唉声叹气,“都一年了。” 张霖心里想的也是都过去一年了,蒋小芸是去年7月失踪的,那个时候也是橡树山的旅游旺季,来来往往的游客很多,有没有可能她是被拐骗走的? 拐骗走可能性应该比较小,她去年是17岁,已经是知善恶明是非的年纪,什么理由能让她丢下正在洗着衣服跟着陌生人走? 相比拐骗,有人把打她晕了带走更有可能性。 张霖看周围的地形,要从这里出去,肯定会经过蒋家前面那条马路,他闭着眼回想那一天的情形,很可惜的是,蒋小飞那天是下午才回来的,回来以后父母已经召集了亲戚村民在找人。 没什么头绪,张霖呆了一会,听到蒋建成站在桥上喊让他回家吃饭。 张霖抱着小白上去了。一家三口在遮阳伞下的小桌子上吃午饭,这样有游客要买东西的时候也兼顾的到。 张霖在饭桌上说了打算离职的事情。 蒋建成说:“怎么好好的要离职,小飞,什么工作都不容易,汽配厂至少正规,虽然辛苦一些,一个月也有三千。过年过节还有福利。” 李秀娥倒是没说什么,她认真地给儿子夹菜,她精神出问题以后,行为动作变得很缓慢,因为知道自己有问题,她能不说话就尽量不说话,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张霖做出原主任性的样子,语气不耐烦:“我就是不想上了。上夜班很累!” 蒋建成唉声叹气:“你不上了,你要做什么,难不成要跟着你爹卖凉粉。窝在这山里能有什么出息。主要是你媳妇都还没找,厂子里机会多。” 他苦口婆心,张霖置若罔闻。 李秀娥边吃边注意着儿子的碗,见他吃完一个荷包蛋,马上又夹了一个放到他碗里,夹完了鸡蛋,又夹几筷子青菜,顺便还舀两勺豆腐。 张霖好不容易把半碗菜吃完,看着又满满的一碗菜,他傻眼:“妈,你自己吃,我都饱了。” “吃,你吃。” 李秀娥护着自己的碗,生怕张霖把菜夹回去给她。 张霖只得又继续吃。 后头响起人声,是上午那个带眼镜的青年,相比刚下车时的潇洒,现在他满脸的郁闷,走的很慢。后头两个时髦女孩也是脸色黑如锅底。 张霖吃着红薯叶子,才注意那男的脚下是皮鞋,女的是高跟鞋。 张霖:“……” 张霖端起碗走到路边上,问:“怎么这么快出来了,你们走错路了吗?” 眼镜男气呼呼的,他说:“是走错了。我们不是要到顶上。” 张霖:“哦,你们是去哪里的?” 眼镜男没回话,他一脸痛苦的在边上一张长凳子上坐下,两女孩也顾不得形象了,坐下了就脱鞋,脚上全是水泡。 张霖还端着碗呢,饭吃不下去了。 他把碗筷收进厨房里去。李秀娥在厨房烧火,看到他没吃完的菜,嘀咕:“芸芸,怎么又剩饭啊。”。 话是抱怨的话,眼睛里却闪着慈爱的光。 张霖已经习惯了,自从妹妹失踪了,李秀娥不疯的时候就是把原主当蒋小芸看的时候。 等张霖再出去的时候,三人已经围着他们家的饭桌坐下,面前摆着几碗糖水。 蒋建成在招呼他们。 等他去上个厕所出来,这三人已经吃完糖水开车走了。 张霖走过去问蒋建成:“爸,那三人说是走错路了,他们原本是去哪里的?” 蒋建成摇摇头:“不晓得,没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