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大杀四方
在家里一通耽搁,周云娘等人到巳时才踏出府门,让陈秋轩和他两个交好的同伴一阵好等。 不过,周云娘与陈秋轩的关系在国子监圈子里不是秘密,在八绝社就更不算多隐秘了。能让陈秋轩带着一起去益阳侯府的人都是和他交好的,倒是不怕被人取笑。 益阳侯府坐落在内城玄武后街上,巍峨的门楼,小桥流水凉亭的精致景致,雕梁画栋的大气房屋,无一不彰显着益阳侯黎源在景帝面前的特殊。就他一个主子的府邸比住了偌大一个宋家的晋阳侯府还要豪华奢侈几分。 周云娘深深觉着,小侯爷这熊孩子一定是被景帝给惦记上了。回顾他一路风光史,分明就是景帝在养成的过程中宠他宠他宠他,一直宠他,这才宠成了他不可一世的纨绔性子,说不准哪天时机成熟就被收入囊中。 所以,再看小侯爷的时候,周云娘又多了几分同情,态度也好了不少,对于小侯爷抛下国子监孔监正不理,径直走到她面前来也不过是翻了个白眼,轻声嗔了句:「我们可当不起侯爷亲自相迎!」 「当得起,当得起,没人比你们更当得起本侯亲自相迎了!」可恶的是小侯爷接收不到周云娘的谦虚,根本看不到孔尊儒和宋训导等国子监里一干高层在他背后猛抽气的行为。 周云娘欲哭无泪,如此一来,云琅万一没考上还怎么走后门进国子监啊! 正想着,找场子的人便出现了!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周云娘家的老熟人林敬之林老太爷,老太爷今天是跟着孔监正来的,一道的还有林枋和林雅兄妹俩,见着周云娘脸色都不大好。 本来,林老太爷跟着孔尊儒去了几回京城高门的宴会,他这位前朝大儒无一例外受到了主人千般尊重,就是信王府上也颇受尊崇。然而!然而今日来益阳侯府,眼见着小侯爷满脸春风迎出来,老太爷一只手都伸出去准备在小侯爷拜下来之际赶紧扶他起来,不曾想小侯爷连眼风都没给他一个,径直迎向了他们一群人后面不起眼的几个小后生。 仔细一看,那小后生他还认识,不就是岭南时收的学生之一周云琅吗?两家解除婚姻后林家上京城,周云琅便退了县学不曾出现过。再听到周云琅的名字是林枋的诗社社长被夺,夺他社长之位的竟然就是周云琅! 周云琅诗词上几斤几两没人比林老太爷更清楚了,他怎么会作出那等惊才绝艳的诗句的?这一定是个阴谋!再加上小侯爷今日的厚此薄彼,林老太爷一张老脸都快被人剥下来放地下踩了,能忍住了才怪!当即便不往里走了,专门等在远处,待得周云娘姐弟俩和小侯爷上前之际重重哼了一声:「老夫倒是想听听这劣徒有何本事当得起侯爷亲自相迎!」 「这橘皮脸老头谁呀?」 小侯爷正比手画脚和周云娘说他今天收了多少稀奇对象,就被林老太爷打断了话头,转头一看,正对上比他矮一个头的林老太爷,吓得往后跳一步,拍着胸口一副被吓坏的模样。 「…」 众人一片寂静! 「咳咳,」半晌,孔尊儒才搓了搓有些僵硬的面皮,不情不愿站到了小侯爷跟前,「侯爷,这位是前朝大儒林老太爷,如今身为…」 「前朝!」小侯爷一瞪眼,「如今是大景朝,再提前朝本侯告诉皇上去,说你们惦记前朝呢!」 「哎哟,侯爷可息怒。都是老头子我嘴快。」孔尊儒可是深知小侯爷尿性,千万别和他较真,不然胡搅蛮缠能让你疯掉。作势给了自己一耳光后,扯着林老太爷就要先避开锋芒。 只可惜,孔尊儒的心情是好的,林老太爷却是不甚领情。一来,小侯爷年前到年后性子突然收敛了许多,大多时候又被景帝拘在宫中抄书,林老太爷对他过去的名声并没有什么真切得体会;二来林老太爷一家来京城后在四书五经和诗文一道上屡屡崭露头角,让老爷子有些膨胀了。甩开孔尊儒的手掌,他不退反进, 「孔监正,你好歹是朝廷三品大员,是天下读书人典范。益阳侯虽有爵位在身却不过是五品闲官,日后还要行商人低下之事!你如此示弱,岂不将天下读书人都摆在了商人之下?要知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士可是国之根本…」 洋洋洒洒一大堆读书人多么崇高、商人如何低下之后,林老太爷昂着头发出他自以为震耳发聩的声音,「长此以往,大景朝危矣!」 「危个屁!」小侯爷终于忍不住一个虎跳上前一耳光就甩了出去,「你这老头竟敢诅咒我大景朝!」他还不算蠢到家,并没有反驳林老太爷那对读书人来说极具煽动性的话语,只逮着最后一句发了狠。 眼见着局势混乱,周云娘就站在小侯爷身侧,见势不妙拉不住小侯爷只能顺手一推。小侯爷的身子一歪,扇出去的耳光便落在了紧随林老太爷的林枋脸上。停下来后,小侯爷回头撞进了周云娘腾起怒意的杏眸中身子一缩,朝莫名其妙挨了他一耳光的林枋哼道:「是你自己凑上来的可别怪本侯!」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林老太爷又是惊吓又是心疼大孙子,气得抽风似的颤抖不停。 「林老太爷,请容小女子说一句!」 都怪小侯爷不知道什么意图今日请的都是士子,此时围在周围隐隐都露出一种愤懑神情,大有林老太爷一声令下就群起围攻早就看不顺眼的小侯爷之势。周云娘不看僧面也要看未来皇帝禁脔的佛面,再说了,小侯爷这熊孩子就要为自家舅舅的发财大业保驾护航去了,可不能栽在一个迂腐老头手上。 「你要说什么?」林老太爷斜了周云娘一眼,对于这个前孙儿未婚妻,林老太爷其实是看不上眼的。可以说,就算周崇光尊敬他为他做了不少事,他骨子里还是瞧不起娶了商人妇的周崇光,连带的,也不喜欢有个商户女娘亲的周云娘。被周云娘主动退亲,这在老太爷看来本身就是个侮辱。 周云娘自然看得出来林老太爷眼神中的鄙夷,但在她认为,世人对「士农工商」理解本就有失偏颇,这四大类不应该分上下,而是平行。所以辩驳起来分外理直气壮,「老太爷方才言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小女子却是不赞同,在此小女子便想试问老太爷和在座诸君几个问题。」 「第一,读书做学问的本钱何来?老太爷千万别说小女子将读书和本钱这俗物扯到了一处。难道笔墨纸砚都不用购买?或许大家会说是工匠所制,那工匠难道直接送与诸君使用?如果中间没有买卖笔墨纸砚的商人这些东西如何从工匠手中流转到诸君案前?」 「第二,读书做学问总不会不吃不喝,这些花用从何而来?大家或许会说自有农人耕种。小女子还是会问,农人耕种后如何将粮食送到诸君手中,难道诸君能用诗词文章直接换取米面粮?农人肯吗?」 「第三,读书做学问为的是什么?单纯吟风弄月还是为官报效国家?若是单纯吟弄风月请参照一二条,若是为官报效国家还不如简单点叫升官发财。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小女子也知道读书的确能够改变人生,但也不能因此认为念书的人就该高人一等。颜如玉、黄金屋、千钟粟,那也需要农人、工匠、商人通力配合才能拥有啊。」 「最后,林老爷子说不将文人放在第一位便会国将危矣,这点恕小女子和侯爷是一个看法,简直是危言耸听!远的不说,且问一声林老爷子,边疆乱世、朝内匪患,这些都是文人上阵用四书五经平定的?路上有人吵架闹事,林老爷子敢不敢上前念一段文章将人安抚下来?这时候,指不定被您认为下九流的衙役出面效果还强一些呢!像现在,林老太爷你累得气喘吁吁,扶着你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你家中仆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一个人都有他各自的用处。林老太爷你偏见太重,这样不好。」 周云娘的话没什么大道理,但每一句都落在点上,让人想反驳都难。中途林老太爷倒是想找话来驳回去,可一直没机会,直到周云娘停下来,他才涨红着脸反问一句:「照你这么说,这天下人人都和读书人一样,那岂不是乱了套!」 「林老太爷,你好像还没听懂我的意思。人没有一样的,只是各自职责不同而已。」周云娘见周围国子监学子们大多数都面露沉思之色,不得不佩服先驱者景帝陛下,不是他在国子监推行别的多种科目,今日这番话必然没办法引起他人共鸣的。 「小云儿,你好厉害!」小侯爷双眼冒着红心,一不小心当着众人的面叫了句他对周云娘的昵称。好在大家伙的心思还沉浸在周云娘说的那番话上面并没有多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