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王爷种了一盆花 > 第137章

第13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赵锦带着妹妹,找了一路, 终于找到了赵煊, 当即兴冲冲地挤了过来。还不等赵煊说话,兄妹俩便先一步行了礼。    嘉敏上前拉着赵铭的衣裳, 小声道:“皇叔。”    赵煊摸了摸她的脑袋瓜:“怎么不在大殿里待着?”    嘉敏高高得撅着嘴:“大殿里人来人往的, 又没有什么人理我们, 待着也是无趣, 只好出来了。”她和兄长虽是皇家人,可父母双亡, 家中亦没什么权势, 宫里多的便是捧高踩低的奴才,这忙活的时候,谁愿意分出心思来照看她们啊。    与其在那儿体会人情冷暖,还不如出来透透气。    “所以,你们便擅自跑出来了?”赵煊收了手,静静地看着她。    赵锦将嘉敏拉回来,免得她又乱说,又与赵煊道:“皇叔,我和妹妹也不是擅自出门,之前与守门的礼官说了,人家也允了。若非如此,我与妹妹是断不敢出门的。”    赵煊笑了笑:“虽是如此, 可今儿到底不是寻常的日子,你们若是玩够了, 便早点回去。”    “皇叔,我们可不是玩呢。”嘉敏藏不住话,觉得被皇叔给误解了之后,总忍不住想要解释一两句,“我们可是特意过来找皇叔的,皇叔竟然说这样的话。”    “哦,你们找我做什么?”    赵煊也不看嘉敏,反而盯着她的兄长,直到把赵锦盯得口干舌燥,眼神不自觉地往下瞥才收回了目光。    嘉敏犹豫了好一会儿。她不过是跟着兄长出来的,兄长之前那样说,她也就跟着说了。这会儿被皇叔问起来,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她揪了揪赵锦的袖子。    赵锦干咳了一声:“皇叔,实有一件事情想去皇叔商议。”    “何事?”    “这阵子在宫里,人多手杂的,妹妹年纪小,留在这儿也没什么用处。二来,我也怕她会生事,这便想着先将妹妹放在皇叔的府上暂住。等国丧结束,再接妹妹回府。”担心赵煊不同意,赵锦又道,“我知道这事有些突然,还会给皇叔添不少麻烦。可侄儿这也是没有办法,府上那些人,侄儿并不放心——”    “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赵煊冷冷地打断他。    赵锦茫然地抬起头:“皇叔,我有哪里说错了不成?”    赵煊当即挑了挑嘴角:“如你所言,这是国丧。你与你妹妹都是皇室中人,缺了谁都不行,你若想招人口舌,尽管将你妹妹往外送去。”    “可是我妹妹年纪还小。”    “皇家,没有年纪小这一说。”赵煊懒得再跟他们废话。赵锦这点小心思,他如何能看不出来。只是碍着他父母的面子,不愿叫人太难堪。皇家这么多子弟,谁都想往上挤,又怎么会轮到他?    他就是想当第二个赵铭,也要问他愿不愿意再当第二次摄政王。    “回去,别在惦记那些有的没的了。”    言尽于此,若是他在转不过来弯,赵煊有懒得管了。说完,他便转身走了。    赵锦牵着妹妹的手,默默地在站在原地,心头涌起一股说不清的难堪。    嘉敏有些害怕,晃了晃他的手,问道:“哥哥,你还好么?”    “嗯。”赵锦点了点头,觉得自己挺可笑的,白费了心机,最后什么也没得到,反倒被皇叔给警告了一番。他想了许久,又道,“我们回去。”    嘉敏只好又跟着兄长一块儿回去了。可是说实话,她并不喜欢这皇宫里头。便是只在边上待着,都叫她觉得难受。    赵锦又如何会好受呢。但凡父母尚在,但凡身边有个依靠,他也不会沦落到要看一个太监眼色的地步。若是能安稳度日,他又何苦在这儿讨皇叔的嫌。赵锦从不觉得自己哪儿差了,皇上既已驾崩,新皇迟早都是要立的。与其拥护那些本来就有权势的,不如将他这个没牵没挂扶持上去,对各方都好。    可惜,看皇叔那样子,似乎是瞧不上他。    赵锦站在原地,盯着赵煊离开的方向出神。    忽得,他又见到一人拦住了皇叔。赵锦当即上了心,仔细地看了起来。    那人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生的瘦削,可身量却高,只比皇叔矮一点。赵锦原本以为,皇叔会不耐烦同他说话,却不曾想,皇叔竟然真的停了下来,同他说了许久。    赵锦自是万分惊讶。他认得这人,似乎是成王府的世子。皇家里头,无父无母的除了他和妹妹,便只有眼前这个成王府世子了。只不过,同人不同命,他们兄妹俩即便依靠着皇叔,依旧对府上的事儿还糊涂着。那赵铎,稍长他几岁,却能亲自打理整个成王府了。    还是不一样的。    不知过了多久,赵锦只见两人又都笑了笑,暂且分开了。    那赵铎似乎发现了他再看他,笔直地走了过来。    “安阳王世子也出来透风?”赵铎说起话来,有股亲近之意。    赵锦含笑着点头。    两人都心知肚明,这所谓的透风究竟是何意。只是人家显然是成功了,而自己,一败涂地。    这头的赵锦兄妹满心失落,那头的张太师也好不到哪里去。    他这两天一直想要去永宁宫看看,可是太后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就是不愿见他。眼下,张太师又来了永宁宫,却仍是连殿门也没有踏进去。    见张太师脸色都要沉得滴出水来了,慧心在边上说了句好话:“太师您也别恼,娘娘这阵子实在太过伤心悲痛,正在小佛堂里念经,实在不好见外客。”    “你只告诉她,我有急事。”    “这……”    “还不快去!”张太师冷冷地扫了她一眼。    慧心不敢顶撞,当即福了个身子,往里头去了。    不过片刻,慧心又从里头出来,只是对着张太师的时候,面上仍留有一二分的尴尬:“太师恕罪,娘娘吩咐了,不见客。便是张家有再大的事儿,也与她无干。”顿了顿,慧心又道,“太后娘娘还说了,那棘手的东西,还是赶紧献上去为好,该知道的人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也都知道了,这东西留在手里,终究是个祸患,万望太师细细斟酌,千万别再错了。”    说完,慧心静静地等着张太师吩咐。    张太师立在殿外,听了此话再没了别的说法,当即挥袖而去了。    半晌,慧心才重新回了里头。    她方才的那些话,可不是故意挡着张太师不让她进来,而是她们娘娘真的在小佛堂里。太后娘娘本来不信佛的,可这些年身子不好,年纪也大了,专门叫人在偏殿里弄了个小佛堂,请了几尊佛在里头供着,平日里时不时地去念会儿经。    不过,这阵子除去皇上丧礼的事儿,余下的时间,太后娘娘都是将自己关在佛堂里。    慧心私下瞧着,觉得太后娘娘这是变相地在赎罪呢。既放不下张家,又对不起皇上,连唯一的线索也烧了,心中存了愧疚,便越地诚心向佛了。    打开小佛堂的门,慧心便看到太后跪在蒲团上,从后头看,整个人佝偻地像个老人家,哪里还看得出一丝一毫的尊贵来。这近乎自虐的向佛,看着怪叫人心疼的。可慧心知道,若是敢在太后娘娘面前露出这样的情绪,她这条小命,算是彻底保不了了。    “太后娘娘。”慧心走进了些,小声道,“太师已经走了。”    太后眼皮都未掀一下,一顿不顿地瞧着木鱼。    “往后张家的事,就别过来说了。哀家不想听。”    慧心微微有些惊讶,但还是应了下来。看来,太后娘娘终究是过不去心里那一道坎,觉得是自己害了皇上。    虽说皇上暴病而亡一事交由大理寺处理,可是查到现在,还是没能查到一星半点。日子拖得越久,便越难查出来什么东西。    太后停下手,道:“国丧过后,永宁宫便闭门谢客。”    “是。”    ……    却说张太师带着一腔怒火掉头之后,仍旧在皇宫里待到了傍晚才回了府。    乍一进府,张太师便吩咐人将几个幕僚心腹都召集起来。等他到了书房,那些人也一并都过来了。    张太师坐在椅子上,脸色铁青。他知道太后疑心他,也想趁着这机会好好解释一番,可他没想到,太后竟然连见都不想再见他一眼。    幕僚们互看了一眼,中有一人站了出来,问道:“太师可是在宫里遇上了什么事儿?”    张太师烦躁地点了点桌子:“大理寺的那帮子蠢货,到现在还没有查到半点东西。”    如今所有人都认为是他做的,甚至连太后都这样认为。大理寺一日不将这悬案破了,他便一日不能洗清嫌疑。    会设计陷害他的,数来数去也不过那么几个,最有可能的,当属那摄政王赵煊。只有他,才会下这样的狠手。    可知道是一回事,别人愿不愿意相信又是另一回事。起码,在秦太傅那些老臣眼里,他就是戳了章的乱臣贼子了。传国玉玺确实在他手中,皇上确实想要灭了张家,这消息,当晚,那消息也确实送到了他手中。    他这是百口莫辩。    “这事确实棘手,此局不破,怕是太师日后也洗不清了。”    张太师倾了倾身子:“如何破局?”    “趁势而上。”那幕僚果断道。    张太师沉吟许久,未见出声。    “太师,都这个时候了,您还在犹豫什么。传国玉玺既在您手中,您便是天命所归。如今皇上未有子嗣,后头的新帝终究是名不正言不顺,不若您取而代之,有这玉玺在手,还怕您不是众望所归之人么?”幕僚所言,也非他的私心,实乃为了大局着想。站在哪一边,便会不由自主地偏向哪一边。当初他们既有谋逆之心,如今也不会觉得赵家那些王爷世子们继位是名正言顺了。    如今满朝文武,泰半都是他们的人,便是有什么变动,也都会向着他们这一边。倘若顾忌这个,顾忌那个,反而会错失良机。要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秦太傅几日,要不了多久便会推举新君的。真叫新君上位,那也再没有他们什么事了。    甘心吗,自然是不甘心的。    另一人也在旁边附和道:“自古成王败寇,若是太师您坐上了那位置,这等莫须有的污名根本算不得什么。”    “太师,还望您三思啊。如今这境况,实在是天赐良机,不可辜负。”    张太师望着几个心腹,思虑良久,终是笑了起来。    “诸位,所言极是。”    朝中那三位从来都没有信任过他,如今太后又疑上了他,他已是退无可退了。既然如此,还不如迎难而上。    众幕僚当即将悬着的心放回肚子里。能这样说,表明太师已经下定决心了。他们这些心腹,也终于有了熬出头的那一日。    如今只需好生谋划,静待良机。    作者有话要说:    张太师: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风……风……风……    风迟迟都没有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