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大赦天下

☆、大赦天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忠勤侯府的院子里零星挂着几盏灯。宋如锦信步走着, 忽然听见身后有人喊她:“二姐姐。”    是宋衍的声音。宋如锦回头一看,没找到宋衍在哪儿, 系统提醒道:“他蜷在那个回廊下面。”    宋如锦走近了些。廊下坐着一个矮矮的身影, 穿着锦缎小袄,因天气冷, 便抱着双臂缩着, 微弱的烛光照下来,连影子也只有小小的一团。    就着灯火, 宋如锦瞧见宋衍十个指头冻得通红,跟胡萝卜一样, 她上前牵起宋衍的手, “衍弟怎么在这儿?”    宋衍抓紧她的手, 眼眸亮了一亮,道:“等二姐姐……一起吃元宵。”    宋如锦揉了揉他冻得冰凉的手掌,“服侍的丫头们呢?”    宋衍摇摇头:“不知道。”    宋如锦不由皱了皱眉。老夫人病着, 那些丫头婆子们越发不把宋衍当回事了,天气这么冷, 竟然让他独自一人在院子里晃悠。    宋如锦道:“走,我们去娘那儿吃元宵。”    正房院子里颇为热闹,刘氏、二夫人、曹氏都在, 彼此说说笑笑,睦睦融融。    刘氏瞧见宋如锦,一面将自己手上的青花手炉递给了她,一面笑问:“同徐世子玩得开心吗?”    宋如锦点了点头, 顺手把手炉递给宋衍,道:“娘,我想吃元宵。”她本想说宋衍想吃元宵,但又担心宋衍不能引起刘氏的关注,干脆说自己想吃。    刘氏吩咐道:“去煮些元宵来,多煮点,大家一块儿尝尝。”    丫头们领命去了,没过一会儿就端着一大碗汤圆过来。    宋如锦给宋衍盛了几个,正想喂他吃,哪知道宋衍自己抓着汤勺,细嚼慢咽地吃了下去。    才三岁的小孩子,不吵不闹、规规矩矩的,乖巧懂事得让人心疼。    二夫人笑道:“征哥儿三岁的时候根本坐不住,逮着空就到处疯,衍哥儿倒是乖巧,到底是老夫人亲自教养着长大的,就是不一样,像个正儿八经的贵公子。”    刘氏仔细看着宋衍的一举一动,暗暗点了点头。    曹氏吃了一口花生馅儿的汤圆,忽然止不住地干呕起来。    宋如锦忙问:“大嫂嫂怎么了?”她舀了一个花生汤圆尝了尝,困惑不已:“这元宵挺好吃的啊。”    刘氏看了曹氏几眼,道:“是不是……有了?”    二夫人正打算摇首否认,便见曹氏含羞带怯地点了点头,“嗯”了一声:“花生馅儿太甜了,吃着有些腻,一时失态,让大家看笑话了。”    二夫人讶异一瞬,“怎么没听你跟我提过?”    “人家做媳妇的面皮薄,哪好意思跟你说这些。”刘氏笑道,“征哥儿媳妇,这本是一件大好事,没什么好藏着掖着的。若有什么缺的短的,尽管来同我说。想吃什么喝什么用什么药材,也别同我客气。只要库房里有,我统统给你拿来!”    曹氏眼中神采奕奕,道:“大伯母太客气了。”    宋如锦听得云里雾里,只好问系统,“发生什么了?”    系统说:“你大嫂嫂有孕了。”    宋如锦恍然大悟。笑吟吟地扫了眼曹氏的肚子,“她怀的是小侄子还是小侄女?”    系统颇为无语:“我怎么知道!”    夜色渐深,二夫人和曹氏起身告辞。刘氏叮嘱道:“路上千万小心些。得空也和老夫人说一声,她听了一准儿高兴!”    曹氏点点头应了。    回去的路上,二夫人忍不住问她:“先前不是说怀不上吗?怎么又有了?”    曹氏既气恼又得意,真想痛骂一句:“你才怀不上呢!”但最后还是笑着说:“想来年前那个大夫开的药,多少有些用处。”    想到之前那个大夫惹来的风波,二夫人心头便有些来气。念着曹氏现在还怀着身子,就没有多说什么。正好二人也走到了曹氏的院子前,二夫人道:“你好好歇着,孩子要紧,缺什么就买,别心疼银子。”    曹氏进了屋,春霖端来刚煮的银耳莲子汤,笑道:“大奶奶就是运道好,二夫人刚想让您替大爷纳妾,您就怀上了哥儿!”    “你以为我有了身子她就不给大爷塞姨娘了?她只是一时半会儿没想起来,等她想起来了,铁定又要来跟我说。”曹氏端着银耳莲子汤,不疾不徐地饮了几口,“也不知道怀的是不是个哥儿……我可不要像大夫人那样连生两个女儿。大女儿当了娘娘又如何?将来她老了,都没人服侍在左右。”    宋如锦牵着宋衍往慈晖堂走。采杏见她来了,连忙替她掀起菊纹厚棉布帘子。    宋如锦朝里面望了一眼,屋子里点着灯,两个丫头正在老夫人床前伺候。她蹲下来对宋衍道:“衍弟,你先进去陪祖母说说话。”    宋衍听话地点点头,迈着小短腿进去了。    宋如锦又对采杏说:“你随我来。”说罢便往明间走了。    采杏愣了愣,连忙跟了上去。    “我今天瞧见衍弟的时候,他只一个人待在廊下,手冻得跟冰块一样。”宋如锦性子憨,说完这一句,就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说了。    好在采杏是个明白人,立时反应过来:“姑娘也别怪那些丫头,今天上元节,她们都扎堆儿过节去了。便是姑娘房里,也不见得剩几个人服侍。”    宋如锦道:“衍弟和我又不一样,衍弟还小,身边没人跟着怎么行?”    她一向宽待下人,说不出怪责的话,想了许久,才道出一句:“若衍弟出了什么事,你们谁担待得起?”    采杏点点头,“姑娘说的是。我一定好好教训那些丫头,成天只顾着自己玩,眼里都没有主子。”    这日临睡前,采杏和老夫人说起了这件事,叹道:“旁人都欺衍六爷是庶出,也就二姑娘真心实意地待她。”    老夫人木着一张脸,喃喃说着:“锦姐儿……是个好的……”    二月初,皇长子百日,今上大赦天下,以示普天同庆之意。    这是嘉义年间的第一次大赦。    太后思念昌平长公主,恳请陛下降旨,召昌平公主回京,陛下亦允了。    下了宗学,宋如锦就一直待在凤仪宫,一边等晚上的百日宴,一边逗小君阳玩。    小君阳如今尤其喜欢趴着,宋如慧把他放在窗前的美人榻上,他就时不时抬起小脑袋看窗棂上的刻纹。    乳娘端着一个枣红釉的瓷碗进来,宋如锦问:“这是什么?”    乳娘道:“是米汤,给殿下喝的。”    宋如锦咽了下口水,“我也想喝。”    她话音刚落,小君阳就抬头看了她一眼。    乳娘忍俊不禁,“殿下听懂了,知道您要抢他的东西吃呢。”    宋如慧近日着了风寒,怕把病气过给孩子,就坐得远远的,端着一碗冰糖雪梨在吃。闻言笑望了过来,“多大的人了,还想着跟小孩子抢吃食。”    她今日穿着一件素绒刻丝长袄,梳着倾髻,斜插着一支碧玉步摇,说话的时候,步摇坠着的翡翠珠子就跟着轻轻摇晃,配上略微苍白的病容,素淡得很,但也不显得病态,反倒格外楚楚动人。    宋如锦坐到美人榻上,对着小君阳做鬼脸。    小君阳抬头看了她一眼,伸直了软软的藕臂,一把抓住了她的手腕。    小君阳的手很小,只能捏住宋如锦半个手腕。宋如锦挪了挪手腕,小君阳便急急忙忙地攥紧了。他手臂不够长,这个动作让他很费力,宋如锦轻而易举地抽出了手,小君阳呆滞了一会儿,懊恼地翻了个身,仰躺在美人榻上,垂着眼睫像在生闷气。    一丁点大的婴孩,身上穿得厚实,翻个身就像腾挪了一座小山。宋如锦把手递过去,在小君阳的眼前晃了晃,妥协道:“好,给你抓好了。”    小君阳抬起脑袋,眼睛就跟着宋如锦的手打转。半个后背离了美人榻,像是想挣扎着坐起来。但他月份不足,勉勉强强支撑了一会儿,还是坐不起来,只能软软地仰倒在榻上,最后挥舞着胳膊捞住了宋如锦的手,像找到了新奇的玩具一样,抿了抿嘴,唇角跟着一弯。    乳娘们惊喜道:“殿下会笑了!”    宋如锦觉得有趣,用食指戳了戳小君阳的脸蛋,“再笑一个我瞧瞧。”    小君阳躺在原地,眨着乌溜溜的眼睛,懒懒的不动弹。    宋如锦说:“你再不笑,我就喝你的米汤了!”    乳娘们看不下去了,道:“殿下还小,姑娘说这些,他也听不懂啊。”    乳娘话音刚落,小君阳忽然咧嘴一笑。    宋如锦乐得前仰后合:“殿下真给我面子!”    宋如慧朝这儿望着,眉眼柔和得像拂柳春风。这时,纫秋匆匆忙忙走了进来,面露焦急,“娘娘,二姑娘。”    宋如慧见她神色不对,忙问:“出什么事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