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我有特殊的宅斗技巧 > ☆、鞑靼使臣

☆、鞑靼使臣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宋如锦绕着黑漆洒金的百鸟朝凤屏风转了几圈, 走到小君阳身旁坐下,笑眯眯道:“娘娘这儿都是好东西。”    宋如慧牵着她的手问:“祖母最近可好?”    宋如锦面露犹豫, 朝刘氏那儿望了一眼。刘氏叹了口气:“不瞒娘娘, 老夫人如今病得厉害,又不爱喝药, 身子一日比一日差, 怕是……”    刘氏顿了顿,没再往下说。    宋如慧连忙道:“再请几个太医好好瞧瞧, 找两个稳妥的丫头仔细照料着。”沉吟片刻,又问, “衍弟……可还养在祖母身边?”    刘氏点点头, “他也是个可怜孩子, 才三岁,又是庶出,自打老夫人缠绵病榻, 底下伺候的就没那么尽心了。”    宋如慧思忖了一会儿,轻声道:“若祖母果真去了, 您要不就把衍弟……”殿内还有几个侍候的宫人,宋如慧没有把话挑明,只是含混说了一句:“这样您以后也有个依靠, 将来锦妹妹嫁出去了,也有个娘家兄弟倚仗。”    刘氏明白她的意思,却仍皱着眉道:“娘娘说的我也曾想过,只是陈氏……”    宋如锦听得有点懵, 悄悄问系统:“她们在说什么呢?”    系统说:“你大姐姐想让你娘认宋衍为嗣子。”    “为什么呀?”    “因为你娘没有儿子,但忠勤侯的爵位总要有人继承,所以只能认庶子为嫡子,继承家业。”系统耐心地和她解释,“你和宋衍处得好,你娘都看在眼里,如果认庶为嫡,自然会优先考虑他。”    “噢。”宋如锦隐约听明白了。    系统颇为欣慰。    “生恩没有养恩大。衍弟自小养在老夫人跟前,同陈氏能有多少母子情分?”宋如慧缓缓道,“再者妻妾有别,如若您亲自教养衍弟,陈氏只有感激涕零的份儿,容不得她提出异议。”    “家宅琐事,劳娘娘挂心了。”刘氏握紧宋如慧的手,“娘娘记得保重身体,别再替臣妇和锦姐儿操心了,忧思过虑,终究于凤体有碍。”    这时兰佩走了进来,道:“娘娘,宴席快开始了。”    宋如慧坐到镜台面前,“梳头。”    乌黑如墨的长发向上盘起,绾成牡丹髻,左右各插了八支凤首金钗,宋如锦端详了一会儿,感慨道:“这一头得多重啊。”    “今天有鞑靼使者来访,总要穿戴得隆重一些。”宋如慧看着镜子里的宋如锦,她今天穿着珊瑚色刻丝锦袄,发上仅仅插了一对赤金嵌玛瑙华胜,她笑了笑,“你这一身也太简单了。”顺手拿了一朵胭脂色的绢花递给她,“戴上给我瞧瞧。”    绢花做成了牡丹的模样,有半个手掌那么大。宫制的绢花精巧得很,花瓣层层堆叠,花蕊根根分明,栩栩若生。宋如锦听话地将绢花插上发髻,宋如慧从铜镜里看了几眼——两年前,她刚出嫁的时候,宋如锦还是稚气未脱的少女,到如今,也长成了容色倾城的佳人。    “是不是过于奢丽了……”宋如锦迟疑道。    宋如慧摇摇头,眉眼温柔,“我的妹妹风华正茂,值得这世间最好的东西。”    刘氏笑道:“娘娘只管宠她,将来她都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宋如慧刮了刮宋如锦的鼻子,“我只有这一个嫡亲妹妹,不宠她宠谁呢?”    母女三人相携去了宴席。时辰已然不早,除了圣上,几乎所有人都到齐了。    徐牧之也在,看见宋如锦,便凑上来道:“妹妹发上的牡丹花真好看。”    宋如锦下意识地摸了摸头上的绢花,“是皇后娘娘赏的。”    徐牧之没再说话,只呆呆地望着宋如锦出神。    宋如锦红着脸左顾右盼,见首座上的宋如慧柔柔笑着看过来,急忙扔下一句:“皇后娘娘叫我。”匆匆走到了宋如慧的身边。    宋如慧低声笑问:“妹妹很喜欢徐世子?”    宋如锦不自觉地点头,半晌才反应过来宋如慧问了什么,垂着头羞恼道:“娘娘怎么能这么问……喜不喜欢有什么要紧。”    “千金难买心头好,妹妹喜欢当然是第一要紧的。”宋如慧抿唇笑了笑,拿了一块桂花云片糕塞进宋如锦的嘴。    云片糕有些干,宋如锦顺手拿起案上的杯子喝了一口,整张脸都皱了起来,“是酒……”    宋如慧拍了拍她的背,“没事,是果酒,没那么辛辣。”    在座的贵女将皇后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不由暗暗羡慕宋如锦——她当真有个好姐姐!身份尊贵便罢了,还这样疼爱她。宋如锦本身有什么出彩?才名不显,也不曾听闻她擅舞擅琴,也就是命好有个姐姐嫁给了天子。    宋如锦就着一口酒将云片糕囫囵吞下去,神色忽地促狭,俯下身子小声问道:“那娘娘喜欢皇上吗?”    宋如慧怔了一怔,道:“我……”这时有宫侍唱报:“鞑靼使者到——”    宋如慧便端庄地坐好,宋如锦也站直了身子。    鞑靼使者昂首阔步地迈入殿内,草草行了国礼,“也木齐拜见皇后娘娘。”    宋如慧道:“免礼。”    那个自称也木齐的鞑靼使者坐到了下首的座位。宋如锦好奇看了他几眼,这个也木齐生得人高马大,眼窝深邃,肤色很白,头发微微卷曲,总之和大夏人长得不太一样。    这时也木齐转头看了过来,一双眼睛灰中带绿,直勾勾的如狼眼睛一般,宋如锦吓了一跳,不禁往后退了一步。    宋如慧轻声安抚道:“别怕,鞑靼人都是长这样的。”    也木齐眯着眼盯着宋如锦,用不流利的汉话讲道:“盛京果然出美人。”他指着宋如锦,“你,过来,帮我倒酒。”    宋如慧微微皱了眉,“她是本宫的妹妹,不是婢女。”她唤来一个宫女,吩咐道:“去给使臣倒酒。”    也木齐抬手,“不必了。”他的眸光在宋如锦周身上下转了一圈,宋如锦一阵毛骨悚然。    “尊贵的皇后的妹妹……”也木齐冷笑了两声,抓起一只酒杯掷向了金砖地面。酒杯碎成了小块瓷片,两个宫女默然上前,把碎瓷清理干净。    宋如锦骇了一跳,神色木木的,一动未动。众人也停下了说笑,大殿渐渐安静下来。    “皇上驾到——”殿外的唱报声打破了寂静。    宋如慧推了推宋如锦,“快去娘身边坐着。”    宋如锦脚步虚浮,飘着一般走到了刘氏身边,正好圣上驾临,众人齐齐下跪,她双膝一软,跟着跪了下去。    圣上喊起之后,刘氏扶着宋如锦起身,看着她惨白的一张脸,心疼不已,“吓到了?别怕,皇后娘娘护着你呢。”    宋如锦深吸了两口气,渐渐也缓了过来,摇头笑了笑,“娘,我没事。”    端平公主就坐在宋如锦的前面,转过身来,道:“宋妹妹坐我身边,我一个人怪无聊的。”    宋如锦看了眼刘氏,后者轻轻颔首,她便搬了椅子坐到端平公主的身旁。    “他们鞑靼人就是这么无礼,你别放在心上。”端平公主压低了声音道,将案上的糕点盘子推到了宋如锦面前,“来,吃点心。”    圣上坐到了皇后身边,司礼的宫侍高声道:“传宴——”    宫女们鱼贯而入,端上一盘盘菜肴,伶人舞姬走到大殿中央,一时衣袂飘飘,珠歌翠舞,将方才冷凝的气氛冲淡了不少。    “宫宴看着热闹,送来的吃食却是冷的,不过是瞧着精致些罢了。还不如自己宫里的小厨房做的呢。”端平公主吃了几口就不再吃了,搁下筷子,“那日昱卿表姐成亲,可热闹了,你没去真是可惜。”    宋如锦转头看了一圈,“怎么没瞧见昱卿姐姐?”    “那不就是。”端平公主朝左前方抬了抬下巴。    宋如锦打量了几眼,笑道:“她梳着妇人头,我都快认不出来了。”    歌舞升平,酒意正酣,也木齐站起来,举杯道:“听说大夏有句话叫秦晋之好——我们鞑靼英勇的王子,想娶一位大夏朝公主为妻,不知道陛下意下如何。”    宫中还有两个未嫁的公主,一个是远在皇陵为先帝守孝的昌平公主,另一个便是堪堪十一岁的端平公主。    此话一出,所有人都往端平公主的方向看了过来。    端平公主的脸刷地一下白了。    天子冕旒下的梁宣神色未变,只淡淡道:“皇祖父御驾亲征,挥刀鞑靼的时候,曾下旨——大夏子孙,世代不可远嫁公主,和亲鞑靼。”    “倒也不必远嫁公主。”也木齐指着宋如锦,“我觉得她也可以。一国之母的妹妹,应该和公主不相上下。”    “放肆!”宋如慧站了起来,冷声喝道。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