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玄门宗师是网红 > 第45章

第4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正在此时, 一个身材纤细, 戴着口罩和帽子但气质很好的女孩, 背着背包快步跑了过来。    “站住!”她把背包拿下来冲着已经骑上摩托车的人大喊。    “证明你们是孩子的亲人,不然就是人贩子!”    跨上摩托车的男人当然不会理会,开始发动摩托车。    见劝阻无效,女孩径自将手里的背包朝摩托车一扔, 竟然精准地打到了那骑摩托车的年轻男人。    男人身子一歪,差点跌下车去, 赶紧停止了发动稳住身子。    就这一会功夫, 女孩就已经跑到了路边, 眼疾手快地把摩托车一锁, 拔下了车钥匙。    “你干什么!多管闲事!钥匙还给我!”男人从摩托车上下来,恶狠狠地要来抢女孩手里的钥匙。    女孩灵巧地一转, 男人扑了个空。    “我说了,除非你们证明是孩子的亲人, 不然就别想走。”    那女孩自然就是沈若汐。    她远远看着这边的情形实在可疑,赶紧跑了过来。宁可错杀,不可放过。    此时冯秀琳已经从地上爬起来,她忍着身体的疼痛一瘸一拐地跑向马路边。    “把孩子还给我!你们这些人贩子!”    “孩子都让你给照顾病了, 可不能给你!你要么乖乖和我们回家, 要么就别想见到孩子!”车上的老太婆振振有词地道。    “你们!我根本不认识你们!”冯秀琳都要被急哭了, “妹妹,他们是人贩子,抢我的孩子, 你一定要帮我!”    周围人都被这伙人迷惑了,她只能抓住沈若汐这根唯一的救命稻草。    沈若汐见这年轻少妇的情态不似作伪,不由仔细地打量了一眼老太太怀里的孩子,白白净净的脸蛋,气息也很正常,根本不像在发烧。    “打电话报警,我帮你拦住他们!”她转头对冯秀琳道。    年轻男人和老太太,一听要报警,脸上都闪过一抹慌乱。    “家务事,报什么警!”老太太道。    而年轻男人更是奔向拨打电话的冯秀琳,气势汹汹:“老子打死你个臭婆娘!”    却突然发现自己被绊住了,一回头,见沈若汐正扯着他的衣领,转身就是一拳朝她的面颊袭来。    沈若汐抓住他的拳头,往背后一拧,男人啊地一声惨叫起来。    “怎么,听到警|察心虚了,还要打人?你们要是货真价实的孩子家长,就老老实实等着警察来!”    这时候,人群里那位穿着花衬衫的中年妇女疾步走过来:    “哎,小姑娘别多管闲事,这几个人我认识,就是一家人!”    “我不认识她们!她也是同伙!”冯秀琳生怕沈若汐信了,报警时也赶紧插言道。    “警|察来了,一切自然有分晓。”沈若汐不为所动。    老太太狠狠掐了一把怀里的孩子,孩子哭得更凶了。    “我孙子病得这么严重,耽误了病情你赔得起么你!”    沈若汐眼神多好,把她的动作看得分明,这下终于完全确定几人就是人贩子无疑。    哪有真正疼孙子的亲奶奶对孙子下这种狠手的。    一脚踢在年轻男子膝弯,年轻男子顿时不由自主地跪在了地上。    沈若汐拿出随身携带用来绑小偷的绳子,将他的手绑住。    “你这是犯法的!放开我!”    沈若汐再一脚将他踢倒在地,这样,他双手被缚根本爬不起来。    收拾完这个年轻力壮的,沈若汐走向摩托车上的老太太,在她身上一拍,老太太手上不由自主一松,就被沈若汐将怀里的孩子夺走了。    “抢孩子了!光天化日抢孩子了!大家快帮帮忙!”    “好一个贼喊捉贼。”沈若汐冷声道,然后将孩子递给了冯秀琳。    “谢谢!谢谢妹妹!”冯秀琳抱住孩子千恩万谢。    老太太腿脚没年轻人利索,此时才从摩托车上下来,哭嚎着朝沈若汐扑过去:    “你怎么这么坏良心!抢我孙子!”    沈若汐一侧身就避过了她想抓自己的手,老太太竟然顺势躺在地上:    “哎哟,我闪到腰了,她推我!你这个歹毒的女娃子,竟然推我!”    “大家快抓住她,把人家老太太弄伤了!”那中年妇女大声喊道。    她这一喊,周围人看向沈若汐的目光就有些变了。    “这小姑娘多管闲事,伤到人了,这下可好!”沈若汐听到有人窃窃私语。    看热闹的人群渐渐也围到了马路边上。    而那中年妇女竟然向趁乱去解年轻男人的绳子,被沈若汐一脚踹到在地:“不装路人了?想解救同伙,门都没有!”    “打人了!打死人了!”中年妇女撒泼地大喊起来。    人都是同情弱者的,有路人见她轻轻松松就将几个人制服在地上哀嚎,其中还有五十多岁的老年妇女,不由出声指责:    “小姑娘你这就不对了,怎么能随便打人?”    “那孩子根本没发烧,随便一个有带孩子经验的人都能看得出来!他们撒这样的谎,还抢了孩子就要跑,你们不觉得很可疑吗?”沈若汐朗声道。    警|察到场前,她必须要把群众舆论给控制住,免得被这几个人贩子煽动,趁乱放他们逃走了。    围观者中也有几个精明的,听得沈若汐这一说,往孩子脸上一看,果然见孩子没有发烧的症状,也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确实,那孩子看着健健康康的,根本不像生病!”    “就是,他们刚才那架势根本就跟抢匪一样,哪里像一家人!”    听得围观群众的风向变了,躺在地上的两个女人偷偷爬了起来,试图挤出人群,被沈若汐一把扯了回来。    “想跑?警|察没到前,谁也不许走!”    上述种种说来话长,其实也就几分钟而已,冯秀琳去上厕所的老公从商场大门出来,到处找人,终于在马路边被包围的人群中找到了自家妻儿,赶忙挤了进来:    “老婆!老婆你怎么了?”    见到她脸上的红印他紧张地问道。    “他们冒充咱们家里人,要抢我们家孩子!”见到丈夫冯秀琳终于绷不住扑到他怀里,大哭起来。    围观群众一看,很明显,这才是一家人,唏嘘不已。    “原来真的是拐子,这才是孩子爸爸!”    “天那,太恐怖了,要不是刚才那女孩看穿,孩子就被抢走了!”    “看来这又是人贩子的新套路,不行,我得马上发个朋友圈!”    秋荣路枪击案才出了没几天,黄金周期间锦城人流量巨大,锦城公安局及其旗下各分局都全员加班,再次加强了对街头的警力布置。    因此,没过两分钟,附近派出所的警力就到了。    两女一男三个拐子,此时如困在捕兽笼里的野兽,企图做最后的挣扎,被沈若汐和冯秀琳的丈夫压制得死死的,根本跑不掉。    “谁是报案人?”    一位警员问道。    沈若汐见他们到场,不着痕迹地退到了围观人群里,趁人不备,运起忽略术消失在了街头。    很快,脑海里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    【逮捕人贩子三名,新增功德值185点。】    10月8日当天,办完了过户手续,沈若汐找人换了门锁,就和陈素玲回到了蓉市。    作为疾风少女,她已经为蓉市引来了太多关注的目光,使得挣功德值的时候变得束手束脚,而且地方相对小,机会也相对更少。既然在锦城有了新房子,沈若汐想搬迁到锦城的意愿就变得非常强烈了。    “妈您看,反正学校我只需要去参加月考,每个月回来待两天就可以了,这边房子租着,锦城的房子空着,实在太浪费了,一年的房租算下来,都够我大学四年的学费了。”    “而且,我将来高中毕业了,我们就没必要继续待在蓉城了,您那份工作也做不长久,还不如直接到锦城去,在咱们小区周围,找份能长期做下去的工作。”    陈素玲听她这么一分析,也觉得有道理,考虑了一两天就同意了。    再者,有了完全属于母女两人的新房子,她也还是很想去住的。    于是,就这样决定了,沈若汐去学校拿了试卷,他们就搬去锦城。    八中考试后,十一国庆节,学校老师也还是要照常休假的,因此等试卷改完,已经是13号了。    考虑到沈若汐的特殊情况,班主任杨风祥专门去各科任老师处给她把试卷拿到一起,还拿了一份各科的参考答案。    “沈若汐同学,考得不错!”这个清癯的中年男人,脸上的笑容很亲切,似乎怕吓到她,即使只考了个全班30名,全校两百多名的中等成绩,他也依然语含鼓励。    “心态放轻松一些,老师和同学们都期望着你能早日从那些过往的阴霾里走出来,融入咱们3班这个大家庭。”    沈若汐对此很感激,这位班主任并没有因为她是插班生就对她有意见,相反还为她考虑得这样周到。    “好,谢谢杨老师!”    虽然她根本不可能按部就班地回到学校上课,但这份心意她还是领了。    走出教学楼没多远,沈若汐听到身后响起一阵急促的奔跑声,倒也未曾注意,高中生嘛,课间跑跑跳跳的也很正常。    “沈若汐同学!”一个清朗的男声从身后传来。    沈若汐回过头一看,这男生眉清目秀,有些眼熟。    仔细一想,原来是上月底来考试的时候见过的么,当时他鼓起勇气来搭讪,她没理会,还让他被众多同学嘲笑了。    她当时听那些人窃窃私语,说这是杨风祥老师的儿子,今天一看,她的班主任可不就是杨风祥。    “你有什么事?”    看在杨老师的面上,再加上这男生教养不错,这次她没完全甩冷脸。    “呵呵,听说你来学校拿试卷了,考得怎么样?”男生有些腼腆地问道。    杨旭弘自从上次见到沈若汐,简直惊为天人,即使当时鼓起了毕生的勇气前去搭讪,连一个字的回应都没得到,还是悄悄在心里将她奉为女神。    各方打听,竟然得知她是自己父亲班上的转学生,可把他高兴坏了。    拐弯抹角地从父亲那里打听到,她今天要到学校拿试卷,他就一直留意着父亲的办公室,沈若汐刚一离开父亲办公室,他就追了出来。希望哪怕是近距离地多看一眼也好。    “一般。”    沈若汐惜字如金。这男生的意思很明显,既然对他没兴趣,就没必要给他不切实际的希望。    说完,她准备迈步离开。    那男生有些着急了,赶紧挡在了她面前:“我……我可以留个你的微信或QQ么?”    他爸那里倒是有她的联系电话,可他怕被他爸发现,也不敢贸然去要号码。    被挡住了去路,沈若汐皱眉定定打量了他一眼,可就是这一眼,她发现了些不对劲。    刚才逆光,看得不太清楚,现在男生换了个站的方位,她竟然发现他脸上有一种不祥的青黑之色。    运气于目,再往男生身上一看,他全身的气,阴盛阳衰非常严重,黑色的阴气几乎已经有一部分满溢出体外,让他周身都被一层淡淡的阴气笼罩了。    这样的情况,三个月之内,必然殒命。    而他的胸膛上方有一小处,阴气浓郁得如有实质。    “这里是什么?”沈若汐指着那处问,因为她看到男生的脖子上露出根细绳,应该是戴着什么饰品。    这话问得有些突然,不过杨旭弘还是很高兴,女神有兴趣和他说话了啊。    他赶忙将脖子上的细绳扯了出来,兴致勃勃地跟沈若汐介绍:    “这是我们十一去水稻国旅游买的一块翡翠。我爸是个半吊子的玉石爱好者,当时一眼就相中这挂件,说水头超好,才两千块钱买的,没想到还真捡了漏,回来拿到珠宝市场找熟人一鉴定,值十来万呢!”    据说玉养人,好玉就更是有灵性,所以他爸让他贴身带着这块翡翠。    沈若汐仔细一看他那块貔貅状的翡翠,发现那如有实质的阴气就是上头散发出来的。    而且那阴气极具侵略性,像是有钩子似的,不住地往人身体里钻。    不像是普通的老物件或墓葬品,更像是某些邪术的载体。她在《修真基础知识大全》中看过几眼相关记录,却没仔细研究过。    见沈若汐一直盯着他的翡翠吊坠看,杨旭弘赶紧伸手去解脖子后面的细绳:    “你喜欢这个吗?我……我送给你!”    他犹豫了一瞬间,还是坚定地道。    都鉴定了值十几万的东西,沈若汐怎么可能收,杨旭弘的家庭,也只是小康水平的工薪阶层。    “这挂件上头,有脏东西,可能会让你有性命之忧。安全起见,你最好近两天就拿着它到有名的道观里,请高人为你作法化解一下。”迟疑了一下,沈若汐还是开口提醒道。    不是她不愿意出手,而是她本来对于化灾解厄就只是概念上的了解,功力应该是不如专业道士们的。另一方面,作为邪术的载体,一旦破解了邪术,这块翡翠肯定会裂掉。    道士们有权威,说的话更让人信服,而她若贸然出手,毁坏了翡翠,到时候可真是有嘴说不清。    杨旭弘从小接受唯物论教育长大,对这些历来是嗤之以鼻的。沈若汐说出这些话,他还有些惊讶:    “你怎么还信这些?”只有那些没受过教育的农村妇女才相信这一套。    “我外婆是看阴阳的,从小耳濡目染有些研究。”沈若汐胡诌了一句,见对方明显不信,又添了一句,“你戴着这个挂件,半个月后精神状态就会越来越差,晚上噩梦连连,时间再久一些,恐怕还会有生命危险。”    “我言尽于此,信不信在你。”    对方不信,现在她说再多也没有用,等到他戴满半个月,开始出现不对劲的症状时,自然会引起重视。    说完,她就转身离开了,留杨旭弘一脸懵逼,女神看着仙姿玉色,说话怎么和那些摆摊算命的骗子一样。    以沈若汐抓的5个人贩子为引子,蓉市警方在经过一系列审讯后,发觉其后涉及到一个庞大的跨省犯罪网络。于是立刻上报公安厅,与其中牵涉到的秦省,陇省联合成立了跨省专案组。    经过近一个月的抽丝剥茧,顺藤摸瓜,终于在昨日出动了大量武警特警,对犯罪人员们进行了大批量抓捕。    迄今为止,涉案的283名各层级人口拐卖嫌疑人全部落网。    当然,抓到犯罪分子只是第一步,只有将受害人也全部解救出来,事情才算完美落幕。    所以,晚上专案组和打拐办就联合对犯罪分子们进行了连夜突击审讯。    “组长!发现又一条重大线索!”李云涛疾步跑进专案组组长印勇军的办公室。    他已经连续加班一个月了,但想到自己能早一天破案,受害人就早一天逃离苦海,他浑身的疲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怎么回事?你慢慢说!”印勇军端起桌上的浓咖啡喝了一口,他作为专案组组长,身上的担子更重,眼下的黑眼圈更是深得连眼睛都凹下去了。    原来,李云涛审讯的那位二道人贩子刘永贵,为了将来能减刑,供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有些被拐卖的女孩子,在路途上经过长期奔波或者喂食的迷药过度,运到的时候已经非常虚弱了,活下去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根本卖不出。    有些二道人贩子不甘心就这么折本,想尽各种办法减轻损失,而这位刘永贵竟然机缘巧合下,认识了一位做人体器官生意的人。    于是,他那些濒死的“货物”全都能以正常价格,批量销售给那人,倒是赚得盆满钵满。    印勇军听完,怒火中烧:“马上顺着这条线索查!一定要把这些买卖人体器官的犯罪分子也一网打尽!”    又经过了三天的调查,专案组终于确定了那位狡猾的器官贩子的住址,本是准备再暗中观察一段日子,却不知怎么走漏了风声,于是专案组只能临时决定对其实施抓捕。    反正都已经打草惊蛇,与其任由这位冒出头来的器官贩子跑得无影无踪,不如抓回来审讯,还能获得些更有用的信息。    经过十多分钟的追捕,从住所逃出的器官贩子被警员们围堵在了一条小巷子里。    “不许动!你已经被包围了!”    眼见重重围堵,再也没有翻身的可能性,这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终于放弃了抵抗和逃跑,缓缓地举起了双手。    几个警员正要上前对其实施抓捕,突然发现器官贩子的额头上出现了一个小红点,只听嘭地一声枪响,那器官贩子就脑袋开花地倒下了。    很明显,附近有人对他进行了暗杀。    警员们正在对可能存在的狙击人员进行搜捕,突然听得不远处传来一声巨响,那器官贩子居住的小洋楼竟然发生了爆炸。    警员们赶到现场,见得那小洋楼已经炸成一片废墟,火光冲天,不由都红了眼眶。    “狗日的!”有人忍不住声音哽咽地骂道。    因为这洋楼里,还有五名并肩作战了一个多月的同事,刚才留在器官贩子的住所进行搜查,此刻全部遇难了。    器官贩子这条线索,至此全断了。    专案组不得不暂时对这桩拐卖案进行了结案。    秦,陇,蜀三省纸媒电视,各大网络媒体纷纷报道了这一喜讯。    “警方破获特大人口拐卖案:283名人贩子全部落网,700余名受害者获救。”    社会各界都对此给予了高度赞扬,专案组和三省公安局,得到了受害者及其家属们发自肺腑的感激。    专案组的各级人员都记了功,牺牲的五位警员也追封了烈士得到了抚恤金。    但拿着勋章和奖金的专案组人员,心情却依然十分沉重。    一个消息灵通,甚至持有枪支弹药的强大犯罪集团,依然在逍遥法外,不知还有多少人要因此受害。可线索断绝的他们,完全束手无策,而随着拐卖案结案,这个专案组也即将面临解散。    作为事情发源者的沈若汐,并不知道这一切。    专案组上报结案的时候,她正坐在锦城的新房子里陪陈素玲看电视,吃西瓜。    脑海里突然响起系统的声音:    【协助破获特大人口拐卖案,新增功德值5122点。】    沈若汐惊得瓜都掉了。    5122点?!!    人口拐卖案……沈若汐并没有忘记,一个多月前她在蓉市花了三百多点功德值去抓的那5个人贩子,系统说,事情还没完结,所以功德值未曾结算。    她以为也就是两三百点,最多回本而已。可谁能告诉她,就5个人贩子,1个受害者,5000多点功德值是怎么来的?    根据契约条款,单就个人行为来说,最穷凶极恶的坏人,也不过200点,那已经是极限了。而救一个被拐卖受害者,能得到的功德值在20-70点之间。    那天救的那女孩,才被刚刚被迷晕就获救了,按照系统的计算方式,最多30点。    第二天,看到媒体报道,竟得知有近三百位犯罪分子,七百多受害者。    可细一想,数值还是对不上。    惩恶扬善同时存在时,系统只取两者的最大值给付。她不清楚系统给付的到底是惩恶还是扬善方面的功德值。    可单就那700多受害者,就算每个人取最低值20点功德值,也有14000多点。    若被抓的犯罪分子应计的惩治功德值总和低于救助受害者的总和,那她得到的功德值就该有14000多点,若高于救助受害者的总和,那她得到的功德值就应该大于14000点.    将契约从头到尾仔仔细细研究了一遍,沈若汐这才恍然大悟。    “间接行为,视宿主发挥作用大小,给付功德值10%-50%。”    所以,她抓获5个人贩子的直接行为,对破获这起重大拐卖案件产生的作用,算是间接行为,于是不仅得到了抓获5个人贩子的功德值,还得到了整体案件功德值中的一部分。    想到这起案子破获过程中,5名警员的牺牲,以及历时一个多月的抽丝剥茧的调查和追捕,沈若汐意识到,自己额外得到的这笔间接行为的功德值,其实是警方带给她的。    其实,哪怕就是在她以往做其他诸如抓小偷,战恐怖分子等事情时,警方和其他官方机构的作用,也同样必不可少。    那么,为了更加高效率地赚取功德值,等她力量更强大的时候,她是不是可以考虑更正大光明地与官方合作?    这样的念头在心里一闪而过,却为她今后的两大玄门学院在全国范围内公开招生埋下了基础。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