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别碰我的鬼 > 第73章 第 73 章

第73章 第 73 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穆王陈氏,不是封号也不是爵位, 之所以称做穆王, 实际是江湖上给他们家送的雅号。    所谓穆,其实是墓的谐音。江湖中人刀口舔血过日子, 总要讨些彩头,也总多些忌讳。    陈氏一脉, 自古神秘, 每一代总会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子孙。    他们有一双能通天彻地的眼睛,上能预知天象, 下能探查地动,前能预测未来, 后能洞悉过往。    可是有着这样的神秘力量,他们偏偏不做别的, 只做墓葬一行。    他们家修建的墓, 可以说全都建在天地之灵眼中,几乎没有能被掘出来的。    张晗回忆起当年,皇帝命令他找穆王陈来修建皇陵。    修完之后皇帝知道以穆王陈的手段, 想将他和那些工匠封在墓里, 带着帝陵的秘密永远闭嘴, 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便又令张晗带禁卫抓住穆王的家人子嗣,以此要挟穆王陈自尽于墓中。    君命不可违, 张晗当时纵然不愿意,也还是这么做了。    可皇帝并不满意穆王陈的死亡,他认为只有他才配拥有这种汇聚天地之灵的墓。    穆王陈一脉必须全部死完, 才能保证今后不会再给其他人修建陵墓。    于是他在穆王陈死后单方面毁约,下令张晗将穆王陈一家老小赶尽杀绝,一个不留。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张晗自问不算什么正人君子,可是他为人处事也有自己的底线。    既然在穆王陈死前答应要保住他的家人,那就一定要做到。    于是他不仅没有杀了穆王陈一家,反而派自己的一队精兵将穆王陈一家老小远远送出关去,并给了他们足够的盘缠让他们在关外安家落户。    对于当时手握重兵的张晗来说,这些事虽然冒着欺君之险,但只要他有心要做,也并不是什么难事,说是举手之劳也不为过。    况且穆王陈的死也可以说有他的责任。    可是就因为他的举手之劳,穆王陈的后代不仅为他修了一座墓,还只为他死前的一句话,就世世代代为他守着这个墓。    一千年,沧海桑田,陈家的继承人已经死了十一个,按照玄孟的说法,这第十二个怕是也已经没了。    玄孟送昏迷的纪开张晗回这个村子的时候,老陈一家就都不在家,面包车也被开走了,没有带什么行李,走的很匆忙。    大约是老陈奶奶心愿已了,再也支撑不住老朽的身体,已经西去了。    村子里没有医院,老陈是个孝顺的,就算是母亲在家里断了气,他怕是也要送到医院再抢救一下才肯甘心。    张晗摸出一个打火机,将手里的信点着,看着白纸黑字一点点的化成灰,就像看着千年的守望在时光的长河里一点点的化作褪了色的灰白回忆。    穆王陈守望千年是为了报恩,那自己的记忆穿越千年,又是为了什么呢?    张晗拧着眉,细细的回忆着前世的种种,试图从中找出一点蛛丝马迹。    前世的张晗,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历经百年,出了三位相国,三品以上的大官就有十几个。    可惜到了张晗这一代,不知是什么原因,子嗣上十分艰难,百年大族多少个支脉,竟然统共只得了七个儿子。    这七个儿子却又多是身体孱弱的,能活到弱冠之年的仅有三个。就连这三个里面,还有一个是个迎风倒的病秧子,别说做官,读书超过两个时辰怕是就要吐血昏迷。    张晗是第七个儿子,原本出生在旁支,却因为是儿子,被正房过继了去,当亲生的养了起来。    有前面几个哥哥早夭的例子,张家对他是格外小心,犹如看护一株珍惜的兰草一般细心照顾。    一边请了有名的大夫在家里日日看顾饮食作息,一边请了拳脚师父带他强身健体。    好在张晗并没有辜负全家的厚望,他的长势十分喜人。    不仅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而且聪慧过人文武全才。张家最后一个相国老太爷临死之前,将他叫到身边,指定成了张家的继承人。    从此,同当初合全族之力教养他一样,张家开始合全族之力送他走向仕途。    世家子弟,原本不用科考便可入朝为官,但张氏一族书香门第,虽是世家,却也出过不少状元。    张晗自然也走了这条路,并且年纪轻轻便一举中第,成了张家乃至整个国家自有科举制度以来最年轻的状元。    少年状元,金殿传胪之后原本应该入翰林,可张晗却硬要弃文从军。    时值大梁国内忧外患战乱不断之际,尽管张家人全力阻拦,皇帝却颇为欣赏张晗这种世家子弟身先士卒的勇气和胆识,于是御笔亲批,将他送上了战场。    皇帝本意,要他从三品参将做起,原也不指望他能打什么仗,只是作为大梁第一名门望族的传承人,张晗上战场就相当于是个鼓舞士气的吉祥物而已。    可张晗偏要从七品把总做起,一次次大大小小的战役中不断历练,凭借他奇高的军事才能和实战经验,短短五年,从一个七品把总,升到了正二品总兵。    不仅是前方将士不再将他当成吉祥物了,皇帝也对他另眼相看,委以重任。当初极力阻挡他参军的张氏族人也不敢再对他多加干涉。    就连大梁周边屡屡前来进犯的敌军对他也是闻名丧胆。    然而树大招风,在一次战役中他所带领的军队等不到援军,被敌军围困三天,一队精兵护送他突围出逃。    这次突围极其凶险,待他们逃到一处村落时,整队人马加上张晗已经只剩三人,且都不同程度的受了伤,马也只剩了一匹。    张晗当机立断,要受伤最轻的那个兵骑着马去寻找援军,自己则和另一个伤兵分开,各自随机躲在村民家中。    一位好心的猎户收留了他,将他藏在储存猎物的地窖中,暂时躲过了敌军搜查。    张晗临走时将自己断了的半截银枪留给那猎户作为信物,原想这场仗打完再来报答。    没曾想,他前脚刚被援军救走,后脚敌军就来屠杀了整个村子。    只猎户十二岁的儿子当时正在山中打猎,躲过了一劫。    这个儿子,正是纪开。    纪开回到村中,只见尸横遍野,父母的血早已流干。小小的山野少年,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只知道父亲曾经说过,将来遇到什么麻烦,拿着那柄银枪去京城找一位张总兵,就能得到帮助。    小男孩背着银枪,翻山越岭来到京城,却被总兵府的门房当叫花子撵了出去。    京城鱼龙混杂,纪开混迹其中,背上的银枪自然被有心人发现了。    没几天,一个杀手带走了他。    这个杀手给他饭吃,教他功夫,告诉他如何杀人,他便认了这人做师父。    纪开独立做成了第一单生意之后,师父便放他出去自由接单。    只是此后每年,师父都会叫纪开去杀一次张晗。    此时的张晗早已不是什么张总兵,纪开自然也不知道张晗大将军就是自己当年要找的人。    纪开功夫不如张晗,年年都打不过张晗,但他第一次来的时候听师父的话带了银枪。    张晗知道了他的身份,自然也不会真的伤他,只道他因为当年的事心中怨愤。    张晗心中的确对纪开的家人和那些无辜的村民有愧,便也都由着他。    几年后,因为军功过盛,战事平息之后重回朝堂的张晗遭遇皇帝和各路文臣的种种猜忌刁难,皇帝甚至要将公主许配给他。    大梁自建国以来,便立下规矩不许外戚干政。    若是尚了公主,张晗就只能交出兵权,领个闲职,在皇室园林吃吃宗亲俸禄颐养天年。    适时还不到三十岁的张晗自然不愿意此生就此终老皇家园林庸庸碌碌。    况且他与那公主,不过一面之缘。    就算是要放弃理想抱负择一人相守,也不该是公主。    然而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聪明如他又怎么会不懂,于是张晗心灰意冷,甚至觉得,有朝一日,处理好家族后事,便让纪开杀了也没什么。    死在纪开手里,总比困死在皇家后花园要强。    可世事难料,尤其感情一时,总是不讲什么道理的。    几年间,纪开和张晗之间的感情仿佛与世事变化都断了联系,自成一片净土,在暗处生了根发了芽,开出了绚烂至极的花朵。    张晗死水一般的心重新起了波澜,他决定不再受困于朝堂上的尔虞我诈,这些早已违背了他初心的抱负,放手也罢。    他要同纪开去那江湖看看,去大好河山走走,择一水草丰美之处,放羊牧马,畅意此生。    命运却在最后同他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边境战乱又起,张晗想最后再为大梁的百姓打一场仗,却没想到这一切只是皇帝不满他拒绝尚公主,觉得无法控制他所设的一个局。    目的就是要他的命。    张晗回忆起前世自己倒在战场上,最后看见纪开时的场景,纪开来的迟了,可终究还是来了。    只要他来了,那么他为什么来迟了都不重要了。    尤其是,他最后还是同他在一起的。    张晗想起石棺里那两具紧紧依偎的白骨,生未同衾死同穴,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圆满。    只是,这些就是全部了吗?    为什么他总觉得还有什么是他没有想起来的?    在战场上分明已经死了,又是怎么被穆王陈的后人运回墓里的?留遗言让他们守墓又是怎么回事?    还有,他抬起手,手中隐隐一团红光灼灼,带着炙热的温度和莫名的力量,凝聚在他掌心。    这奇怪的力量,又是从何而来?    前世的张晗,只是一个将军而已,武功再厉害也是**凡胎,并没有什么异能。    这些事,玄孟大概是知道的,可是她必然不会说。    至于陈奶奶,张晗想起他下墓之前老陈奶奶给他喝的那碗符水,大概就是因为那个符水,所以墓里的蛇才会怕他的血。    但是就算老陈奶奶再怎么神通广大,她此刻只怕也已经西归了,想问什么也来不及了。    张晗将木盒中的牛皮地图打开看了看,墨迹已经看不太清,但是大概能看出地图上画的是墓穴的位置,而现在这张图也已经完成了使命,没什么用了。    张晗有些遗憾的叹了口气,将地图放回木盒,握着木盒手心用力一捏,木盒连带地图瞬间都化为齑粉洒在了地上。    虽然知道自己身上有了不同寻常的力量,可是第一次尝试使用就有这种效果还是让张晗忍不住有点目瞪口呆。    这种感觉很难形容,他是他,又仿佛不是他了,张晗一时自我意识产生了难以抑制的错乱,不知道自己是该成熟还是该稳重,是那个将军张晗,还是原来的大学生张晗……    又或者,张晗低头看着地上的粉末,或者,是个奇怪的,不是人的品种?    从前只听哲学老师说过“我是谁”是这世上三大哲学难题之首,当时他还嗤之以鼻,觉得哲学家都是没事找事的神经病,这一刻他却深刻的理解了,哲学家真的很伟大。    “我是谁”这个问题想不明白,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了。    笃笃笃的敲门声打断了张晗的生命哲学思考,他从炕上下来,因为盘腿太久,腿有些麻,一个踉跄之后条件反射的有一股莫名的热流涌向双腿,霎时间双腿的麻木刺痛感便消失了。    张晗噫了一声,咂了咂嘴,看来这神秘的力量是个好东西啊。    随即又条件反射的觉得自己这大惊小怪的样子有失稳重,清了清嗓子挺直了肩膀,垂下嘴角将门拉开。    门口的玄孟不意外的在张晗脸上看见了千年如一日的“拒人于千里之外”表情,忙垂下头,将手中的碗递过去,“睡了这么几天,饿了,吃碗面。”    不提吃的东西其实张晗还没觉得饿,眼下一闻到面香,立刻觉得胃饿的几乎要开始自己消化自己了。    顿时也顾不上什么将军架子礼仪规矩了,恢复了大学生吃货张晗的本来面目,嘿嘿道了声谢,接过面碗和筷子就蹲在门口呼噜呼噜的吃了起来。    玄孟看着被一碗面条破了功的张晗,有点想笑又有点鼻酸,张了张嘴欲言又止半晌,最后还是只说了一句:“我给他看过了,没什么毛病,再休息一天就能走了。    我们也不便在这里多呆,我推算的不错的话,这家人不出明天就得扶灵回来了。”    张晗吃面的动作一顿,咽下口中一大口面条,舔了舔嘴角,道:“那我们离开这里再找个别的住处,我想……我想参加陈奶奶的葬礼。”    千年来,几代人的坚守,虽然灵前拜一拜并不足以报答,但张晗还是想这么做。    玄孟皱着眉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转身一边往外走一边说:“我去看看还有哪里能住。”    张晗看着玄孟匆匆而去的背影,张了张嘴,最后还是没说话。    本想叫她不必辛苦,他自己去找就行。    但想了想却又觉得,这种容易让人错以为是关心的话,还是少说为妙。    不知道她的心意倒也罢了,既然知道了,这种时候还是做将军张晗比较好。    张晗啧了一声,闷头吃面,这样看来,有两个性格也不是什么坏事嘛。    西厢房的门打开了一条缝,纪开在门缝里朝外张望,时值正午,没有要紧事他是不会冒险往外跑的,只是……    一个鬼呆着实在无聊啊!    睡了两天了,再睡实在也睡不着了,若是平时,张晗一定会缠着他跟他聊天,或者拉着他一起看电影什么的。    今天却很反常,只是在他醒来的时候冲进来埋怨了一通,就半天都不见人。    纪开实在好奇,忍不住打开门看一眼。    蹲在东厢房门口吃面的张晗听见了西厢房开门的动静,正打算抬头,又听那开门声戛然而止,竟然只开了条缝,随即一道凉凉的目光看过来,纪开竟然偷看他?    张晗想到纪开此刻小心翼翼扒在门缝上的样子,强忍着笑,装作不知道,继续闷头吃面。    他当然知道自己半天不出现纪开想必是着急了,可还是忍不住存心想逗逗纪开。    于是吃面吃的愈发认真,一根根的数着面条,吃的专心致志连眼都没抬一下。    纪开扒在门缝上看着张晗认真的吃着一碗面,先是觉得他大概是很饿了,随后又觉得不太对。    如果是特别饿,按照张晗的习惯,应该是狼吞虎咽的吃才对,为什么会一根根的数着面条吃呢?    难道是面条难吃,可看他的表情又不太像……    那是因为什么呢?    纪开抿着唇琢磨起来,面条……    对了!面条!    张晗自己虽然会做饭,但是做的饭无论是卖相还是味道,都不尽如人意,而善于煮面条的人,纪开不用细想就明白了,只有玄孟!    所以张晗这么真情实感专心致志的,在吃一碗,玄孟煮的面条?    纪开心里咯噔一下,有什么气味很大的东西被打翻了。    还是一整缸!    整个鬼由里到外的散发起了刺鼻的酸味儿。    作者有话要说: 日万第一更,第二更七点,大家注意不要跳定哦。    另外70.71两章有点修改,把残魂改成了魄,大家有时间可以回头看看。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