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论如何让大喵乖乖睡觉[穿越] > 第五十九章 家学

第五十九章 家学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清晨,晓年睁开眼睛,看到的又是一个陌生的床顶。    这是离开京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又一次在陌生的房间里醒来,如果不是在宁安,恐怕这时候他们已经准备收拾东西继续上路了。    说到底,每天的行程都是如此,听上去有些枯燥,但是心里有盼头,身边又有人陪着,其实一路上并不怎么难熬。    事实上,晓年刚睁开眼睛,一个毛球球就拱了过来,在扑到他胸前的一瞬间,被晓年眼明手快抱住了,要不然一大早就能给他压成内伤。    “嗷呜嗷呜~”感觉皮这一下很开心,小虎崽被哥哥抱在怀里,高兴得直蹬小腿腿。    晓年用两只手把它捧到一边,自己则坐起身来,摸了摸它的背:“乖乖,睡得好吗?”    虽然一直住陌生的地方,但好在小家伙跟它们哥哥一样心大、不认床,每天睡得比他熟,到了点就开始打瞌睡,到了点就醒,除了冬天喜欢跟晓年撒撒娇赖床、非要他抱抱亲亲举高高才肯醒,平时比定了闹钟还准。    小虎崽这边刚落在床上,立刻爪爪齐动往晓年怀里蹭,非要坐在他腿上,然后昂起小脑袋看他,晓年点了点它的小鼻子,给它顺顺毛,才把小家伙抱到它“高冷矜持”的兄弟伙旁边,道一句“待会陪乖乖和崽崽玩”,然后起床洗漱。    穿上拂冬准备的衣服,大清早又被小姐姐狠狠称赞了一番,晓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了声谢谢,然后带小虎崽吃早膳。    由于之前他们都是一大早起来赶路,然后白天的时间又基本都在马车上度过,住客栈的话没有院子可以玩耍,即便住的官署准备的院子,也只有傍晚时分才会去歇脚,所以小虎崽也有好长时间没有在一个大院子里玩耍了。    它们非常满意这个新屋子,因为带了个不大不小的院子,起码可以活动开来。    晓年坐在石椅上看它们你追我赶地四处跑闹,偶尔上演一阵你咬我小爪子那我也要咬回去的戏码,突然觉得宁安之行有了个不错的开端。    等到了要出发的时候,他对小虎崽招招手:“乖乖,崽崽,到哥哥这里来。”    小虎崽原本已经跑远了,听到晓年的声音,马上撒开小短腿就往这边狂奔,然后被晓年兜住,抱它们到了石桌上,让小家伙并排卧好。    “哥哥今日不在院子里,拂冬姐姐和蒋大人陪你们,要听话一点,中午乖乖吃饭,不可以不午睡就跑到院子里玩,知道吗?”    他一边说话,一边拿食指轻轻地摸小家伙的额头,乖乖立刻抱住他的手指,还舔了两口,然后就拿自己的小肚肚把晓年的手压在下面,一副不想让晓年走的小模样。    晓年见状不禁莞尔:“时候不早了,哥哥要出发了,早些出发,也好早些回来。”    小虎崽歪着脑袋消化“早些出发”和“早些回来”的关系,最后觉得“早些回来”好像比较占便宜,于是开心地松开了哥哥的手。    在旁看着简大夫成功“哄”到小老虎的拂冬:“……”在简大夫面前就变得傻fufu的小公子啊,怎么办呐。    晓年顺势摸了摸乖乖的小肚子,又摸了摸崽崽的小脑袋,等拂冬和蒋长史“接手”小虎崽,才跟郑荣一起出发,前往简家祖宅。    由于是去拜访长辈,晓年没有带大药箱,而是配了一个便于携带的小药箱,还只会放在马车里备不时之需,而并不随身背着。    郑荣人高马大的,又颇得煜亲王真传,平时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初看上去显得十分严肃。    他一路亲自保护晓年和小老虎的安全,除了睡觉的时候,只要晓年抬头,或者往门外看去,总能看到他恪尽职守地跟在自己旁边。    赶路的时候,都是晓年和拂冬带着小虎崽坐车里,他和御者坐在一处,哪怕晓年请他进去休息,郑荣也会婉拒。    当然,那种不带着笑婉拒的样子,着实有些生硬吓人,只是晓年已经熟悉他的秉性,所以一点都不害怕。    再加上郑荣是刘煜的心腹,晓年爱屋及乌(雾),看他一直倍感亲切,觉得有自己人带来的安全感。    殊不知每次暗卫营的侍卫看到晓年对郑荣笑,内心都是惊涛骇浪:简大夫见到郑大人还能笑得如此灿烂,真乃神人!    原本只是去拜访本家的长辈,原不必带郑荣去,但刘煜早就安排好,晓年也就没有推辞。    他们乘着马车,提前了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到了简府,正是不早也不晚,刚好合适。    到简府门口迎接他的,除了一位自称为管家的老者,还有两个看上去二十出头、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    其中一个年轻人见到晓年就微笑起来,主动做起自我介绍来:“我等已翘首以盼多时,这是你晓奉堂兄,我是你晓钧堂兄。”    晓年规规矩矩地对两人行礼,一边行礼一边道:“晓年见过两位兄长。”    对方还礼,就在这个时候,那个一开始没有说什么话的年轻人突然开口问道:“这位是?”    晓年见他看向郑荣,于是解释道:“这是煜王府的郑大人,我此行的目的地是兴安,郑大人负责保护我们一行的安全。”    ——到本家来还带着护卫,不知道这是煜王府的规矩,还是是因为他生性谨慎,亦或者只是为了暗示自己在煜亲王心中的地位……    大概是觉得拦着晓年在门口说了太久的话似乎不太合适,简晓钧也怕这开场弄得太过尴尬,于是又开口打圆场道:“应该的,应该的,大人一看就是煜王府的精英,吾等见之皆仰慕不已。”    正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更何况是摄政王的部下……光是看这架势就不好惹,何必去招惹对方不快。    他状似无意地打断似有话要说的简晓奉,热情地请晓年和郑荣入内:“各位长辈都已经在正堂等你,晓年快随我们来。”    就刚刚对话的过程中,晓年小心观察了一下这两位堂兄的神情,发现了一点端倪。    跟他做介绍的一个,彬彬有礼中带着点若有若无的殷勤,看来对他的到来是表示欢迎的。    但另外一个就显得有些疏离冷漠了,他举手投足间还有点高傲,看晓年的时候似是在审视他,一上来就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虽然对方是兄长,这般看自己也说得出道理,但到底叫人不怎么舒坦。    ——看来本家的人,对他的态度确实有差别……有的人是欢迎的,有的人,恐怕就不怎么欢迎了。    ……    跟着两位堂兄和管家一路走进了简府,晓年全程微微低着头以示恭敬。    他能够明显感到落在自己身上的各式目光,可见对于自己的到来,这些爷爷、叔伯、兄弟,也并不能轻松对待。    由刚认识的堂兄引着,向正堂中的长辈一一行礼,晓年暗道:相比于他们家只有祖父、叔父一家和他,加上未出世的弟弟或妹妹,满打满算也就只有六口人,这简家本家还真是人丁兴旺。    就在晓年行礼问候长辈的时候,屋里的人也在默默观察着这个简三爷一支的后辈。    只见他们眼前的少年身着一件水色的交领长袍,腰间束暗色云纹腰带,与袖口、衣摆处的花纹呼应,更显得讲究。    简家在宁安极有声望,家境殷实,又多与城中显贵富户结交,识人不少,但像晓年这般气质绝佳、疏朗清隽的翩翩少年,却并不常见。    他只是往人群中一站,立刻显得温文尔雅,但又卓尔不群。    哪怕对简三爷心存偏见的人,看到他的后人有这般品貌,也不禁心生赞叹和羡慕。    有不少人注意到,刚刚跟着简晓年一起走过来的,还有一个身形高大的男子,走到门口没有跟进来,而是立在门口。    从他的气势来看,应当是王府出来的侍卫,只是他穿着普通常服,又没有携带刀剑,是以判断不出品轶。    大多数人跟简晓钧的想法一样,猜测要么是煜亲王殿下着实看重简遵友和简晓年,所以安排了侍卫对其随身保护;要么就是这个晓年自己想展现一下自家在京中的实力,那还有什么比煜王府带来的武将更有说服力呢?    就在大家浮想翩翩的时候,坐于堂中正上的族长简遵彭突然对晓年问道:“寒暑燥湿风火,在人合之奈何?其于万物何以生化?”    晓年毫不犹豫,立刻胸有成竹地答道:“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    这是内经素问中五运行大论篇的一段,晓年自幼熟记,倒背如流。    少年之音如泉水清冽自然,不疾不徐,足见他心中有数,因而不慌不忙。    在众目睽睽之下被陌生长辈突然考校,却能做到如此镇定自若,简晓年展现在他们眼前的,已然超乎他年纪所应展现的风姿。    简遵彭似乎也没有预料到简晓年竟然能如此迅速地作答,还表现得这般出众,于是他又接连出了几题,问脉之后就问处方,处方之后又问炮制,接着又提了几个刁钻难解的案例,大有不难住他就不罢休的意思。    见简遵彭一上来就对初来乍到的简晓年发难,本家的人心里有不同的盘算。    有的纯粹在看热闹,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些却在暗中观察,看看此人是否可交,还有的心有不忿,等着晓年出丑才好……总之大家各怀心思,围观着这场没有公平可言的“考校”。    然而当晓年一次次出色地回答了简遵彭的难题之后,很多人内心对他的态度,正悄然发生改变。    现在正堂中央那个不卑不亢的少年,仿佛在向所有人证明自己有这个实力成为一名悬壶济世、救死扶伤的大夫。    眼看着继续下去就显得自家有些过分了,终于有个坐在简遵彭左下手的老者开口道:“你这喜欢考校年轻后生的习惯呐,该改一改了,这孩子第一次回本家来,就被你这么一吓,还以为我们这一屋子的人都是千方局的教习,专门给人考试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萌萌刚刚弄人弄人、月白、火舞~、浩浩浩崽的地雷投喂~!(*╯3╰)    第六十 章 恶鬼    晓年闻言,不禁抬头看向为自己“解围”的那位老者。    对方抚着胡子,对他微微笑了笑,相比于没有好脸色的简氏族长,看上去倒是挺慈眉善目的。    简遵彭虽然是长房老太爷,但二房的简遵维却比他还要年长,他心中纵有被打断的不快,但也不能在满屋子的晚辈面前表现出来。    再加上简晓年之前表现得确实极好,谈吐不凡不说,年纪轻轻竟然就已经有不少治病救人的经验,他再问下去也不过是长了这小子的威风,说不定还会有人说他以老欺少,所以简遵彭干脆顺着简遵维递过来的梯子下来,结束了这场考校。    但他还是面色严肃地对晓年道:“你的基本功还算扎实,但要真正学以致用,还需多些见识,治人之事非儿戏,万不可骄傲自满、玩物懈怠。”    简遵维听他端着架子教训起简晓年来,心道:之前还说什么绝不认三房回来,现在做起长辈来却如此熟练,还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    他暗下嘲讽,面上却不提,转而对晓年笑道:“你这孩子从京城来宁安,竟然才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看来路上赶得紧呐……怎么样,觉得累是不累?”    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眼前还是位长辈,又是老者。    晓年立刻回道:“回伯爷爷的话,晓年都是坐在马车里,沿途也都有好好休息,倒不是很累。”    简遵维听了晓年的话,微微点头:“那就好,那就好……可惜,你还有事在身,要不然多留在宁安些时日,就好让你几位堂兄带你好好逛逛咱们宁安城。这里和京城,还是很不一样的。”    简遵彭见二房的竟然就这样当众与简晓年谈笑风生起来,顿时有些生气。    当初三房的人还未到宁安的时候,他们几房曾坐在一起商量过。    这些人表面说什么要观望,实则心里早就打起了见不得人的小算盘,现在被这小子带个侍卫唬一唬,就以为他在煜亲王面前有多重要,于是觉得有利可图了,竟然放下身段去结交,实在令人不屑。    于是,他又开口问道:“你祖父既已不再负责皇长子的脉案,当有不少时间,如今却叫你一个人来宁安,是何故?”    晓年已经清楚这位族长对自己的态度不太友好,但一直没有怎么放在心上。    ——反正过两天他就走了,若是还把一个形同陌路的老爷爷放在心上,未免负重太过,不利于轻装上路。    但对方现在明显在说祖父的不是,这就让晓年无法忍耐了。    “伯爷爷说笑了,我祖父虽已不负责皇长子的脉案,但他还是太医院的御医,怎么能说离开京城就离开京城呢,那岂不是玩忽职守吗?更何况祖父年事已高,恐怕也经不起这样的长途跋涉,去岁陛下还特意让晓年代祖父去秋狩,就是怕他经了颠簸。我们做晚辈的,希望他老人家能够平安和顺,就算祖父自己想要出远门,晓年也要斗胆劝上一劝的。”    听了他的一席话,在场不少人感到无比惊讶。    料想简晓年绝对不敢拿陛下的口谕来说谎,所以让他们惊讶的是,简遵友既已阴差阳错归于煜亲王门下,竟然还能得到官家的眷顾,可真是幸运至极。    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简三爷一脉的实力——能够得到官家和煜亲王两边的青睐,这简遵友也不知道是如何做到的。    看来当初他们得到的消息,实在是太不准确了,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因为宁安和京城隔得太远了,所以消息闭塞。    听简晓年左一句“职责所在”,右一句“陛下有意”,还把做晚辈心疼长辈拿出来说事……简遵彭只觉得太阳穴直跳。    ——刚刚见他文质彬彬,还算守礼,没想到这般牙尖嘴利,也不知道是不是凭着这点本事,才在煜亲王面前得到看重的!    那边简遵彭更加生气,这边简遵维却不愿意他再多说什么,要不然等他彻底得罪了三房,就再难修复关系了。    所以他抢在族长再次开口之前就吩咐自己的孙儿道:“晓年初来宁安,你们几个要好好招呼,去不了外面,那就带他去药庐和苗圃看看……身为简家人,这些是根,不可不看。”    ……    从主院正堂走出来,晓年身边就都是些同辈的简家子弟了,但并非所有人都愿意陪着这个三房来的堂弟四处晃悠。    起码刚刚来“迎接”过他的晓奉堂兄,就明显没有这个意愿,他以功课要做为由,直接带着长房的人离开了。    没有长房的干涉,简晓钧其实觉得更舒坦,于是也不掩藏自己的殷勤,为晓年介绍起族里的情况。    简家长房现在是简遵彭做主,二房有简遵维和简遵执两位老太爷,三房就是晓年家,已经在当年“分家”出去。    至于那四房,简晓钧只道了一句“还剩一个人”,就不再多说什么,他如此语焉不详,反倒让晓年感到有些好奇。    只不过主人家不愿意提,他也不会这么不知趣地刨根究底,所以等对方又开始介绍年轻一辈的简家子弟,他也就把四房的事情抛到脑后,不再去想。    期间也有二房的堂兄弟好奇,间或问问晓年在京城的情况,他基本都耐着性子一一作了答,就这样你来我往的,彼此之间的氛围渐渐变得融洽起来。    这样边走边聊,他们很快就来到了简家的药庐和苗圃。    由于简家人丁兴旺,所以所谓的药庐其实是整整一个院子,每个学有所成的简家子弟都可以拥有一间屋子做自己的药庐。    院子的主屋并没有任何人专门拥有,那里摆放了简家经历几代才搜集来的医书,以及这些大夫行医几十年留下的案宗。    这也成为晓年走进简家本家之后,唯一觉得羡慕他们的地方。    煜亲王府可以为他搜集珍贵的药材,但却无法在短时间内为他找到这种珍贵的“手稿”。    一个医药世家阖族的精华,就这样搁在了屋子里的博古架上,这让只能看表面、不能拆开看内容的晓年心中生出无限遗憾。    注意到晓年的表情,简晓钧在内的简家子弟总算有种在三房面前有了底气的感觉。    虽然简晓钧有心与晓年交好,但这些卷宗却不是随便可以给人看的东西了。    哪怕是简家自己的子孙,也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可以翻阅,更何况是要拿给简晓年这半个外人来看,那族长多半要有借口请家法了。    晓年在想,当年曾祖父离开简家的时候,恐怕也对这个地方念念不舍过。    “咱们从这里再过去,就是家中的苗圃了,”简晓钧对晓年道:“这苗圃种植的草药只是一小部分,简济堂需要的草药量非常大,所以我们有专门的园圃,在城郊的别庄,若你多待几天,就能去别庄看看了。”    经历过义诊,接触过大量的药材取用,晓年想想也知道这些苗圃肯定不够简济堂这样的大医馆消耗的。    而且据他所知,简家不仅有医馆,这些年还开始涉足草药生意,靠着院子里的几块小苗圃,自然远不足以成事。    他在宁安只会待两天,若要去城郊就有些来不及了。    “晓年在京中,不知有没有这样的药庐和苗圃?”    虽然有心与晓年交好,但简晓钧觉得有些值得骄傲的东西还是得“炫耀”一下,这样双方在一个平等的层面上交流起来,才好谈事情。    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晓年竟然点了点头:“嗯,我在家中和王府都有药庐和苗圃,平时是我和两个徒弟在打理。”    听到晓年都收徒弟了,简晓钧感到更加惊讶了。    晓年解释道:“说是徒弟,其实我自己也还在学习之中,有些东西只有我彻底弄明白了,才能讲给他们听,这个过程对我自己很有帮助。”    简晓钧和几个简家子弟听了晓年的话,都觉得眼前的少年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豁达。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们在晓年这个年岁的时候,可没有这般谈吐,也没有这样的睿智。    ……    在简府用过午膳,晓年觉得他最感兴趣的部分似乎已经看完了。    简遵维遂让二房的子侄带晓年到简济堂去看看,也好找机会进一步沟通,看什么时候能够谈谈“关键”的事情。    提及家族的医馆,连族长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想在晓年面前展示一下简家的势力,于是没有阻拦。    因为简济堂在另一条街道上,他们从后门出发更近一些,所以几个人就在背街的地方准备登上马车。    就在这个时候,晓年注意到不远处有好像什么动静。    他往那边一看,发现是几个熊孩子,正拿着石头砸某家的木门,眼看他们就要把门给弄垮了,里面的人终于打开门出来了。    晓年定睛一看,发现这位倒霉的房主本人看上去更丧,不修边幅不说,全身上下还透着一股死气沉沉,不似常人。    仿佛被男子的突然出现吓了一跳,几个孩子立刻四散开来,但他们很快又慢慢聚拢回来。    其中一个年级稍长的,胆子也大些,他对着男子丢了一块石头,叫道:    “打死你!打死你个恶鬼!”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