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逛杂货铺
从书院出来,杨大金担着水桶就想回家,杨淼叫住了他,“爹,谈成这样大的生意,咱们去买点东西庆祝庆祝嘛。” 刚才她看到一家杂货铺跟前散落着鞭炮碎屑,牌匾上挂着红绸,显然是刚开张,她想去逛逛,多了解了解这个时空。 “有道理。”杨大金点头,“买点高粱面,给你舅舅送回去。” 周宝山家也不富裕,半袋子高粱面得还回去。 还得再买一些点心,嗯……再买点小麦,家里已经大半年都没尝过白面了。 这么一想,杨大金领着杨淼杨大壮去逛了。 先去粮店买了半袋子高粱面和五斤小麦,三人又去了那间新开张的杂货铺。 进了杂货铺,杨淼眼睛不由一亮,这杂货铺的格局像极了后世的超市,崭新高大的货架上摆放着整齐的物品,锅碗瓢盆布巾针线肥皂洗发水牙刷草纸……嗯? 肥皂洗发水? 杨淼睁大了眼睛,有些不可置信的盯着货架上的肥皂,这个时空有肥皂? 杨家是穷人,洗浴所用的东西一直都是草木灰,她空间里放着几块肥皂,但她不舍得用所以洗澡洗头用的也是草木灰。 现在在青牛镇上的一间杂货铺里她竟见到了肥皂,也见到洗发水。 太神奇了! 这时有人走了过来,是店里的活计,类似后世的导购,他并没有因为杨淼身上的衣服对她有所偏见,很热情的介绍道,“姑娘,这叫肥皂,是猪油做的,可以沐浴洗衣,效果比草木灰好。” 肥皂? 杨淼眨了眨眼,心中拉响了警报。 竟然真的叫肥皂,这明显是也有其他的穿越者啊! 歪了歪脑袋,她脸上露出一个略显腼腆的笑,“肥皂?以前没听过有这东西啊……” “这东西出现几十年了,原本只有皇室的人用,现在慢慢流传开了,青牛镇只有我们家卖这个。今天是开业第一天,所有东西打五折,这肥皂原本六文钱一块,打五折只要三文钱。”活计张着一口白牙,极为热情的为杨淼作介绍。 “出现都几十年啦?”杨淼惊讶。 那即便是穿越者也老了? “是的,几十年了,这东西得用猪油做,大周刚立那会儿穷,圣上节俭,不准多生产,这些年百姓日子好了,这才做的多了。”活计又道,一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模样。 杨淼长长的哦了一声,又看向了洗发水,“这是什么?” “洗头发的,用皂荚熬的汁液,五文钱一葫芦,五折的话两文半一葫芦,五文钱可以买两葫芦。” 杨淼又哦了一声,这个还好,皂荚这地方也有人用,不过大部分人用的还是草木灰。 她看向了身后的杨大金,“爹,咱买点儿草纸?” 说实话,杨家的一切简陋她都能忍。 但唯独这个入厕后擦屁股,她真的忍不了。 杨家人擦屁股的用具是厕筹,就是一根棍,每次入厕后拿棍子刮一刮,这就算完事了。 这种方式真是…… 杨淼真的没用过,即使末世初空间没出现时她用的也是纸张,她真的受不了这种方式。 穿来之后她去山上摘了些大叶子,每次用叶子擦。 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她是绝对不愿用厕筹的。 杨大金不知她心中所想,见她指向纸,摇头道,“咱家没人识字,买纸干啥?” “可以先练习,买本书,让大壮几个照着先练,先会写,然后再懂意思也成,咱肯定能送他们几个去读书的。”杨淼道。 她这么一说杨大金顿时心动了。 农闲的时候杨三壮和杨四壮没事做,都是蹲地上玩石子,若是不玩石子改为描摹书本上的字,那也很好嘛! 想到此,他当即不再犹豫,“买!” 一刀纸是一百张,杨大金买了半刀,五十张,一共十文钱。 这种纸泛黄,质量不怎么样,在杨淼看来也只能够擦屁股了。 但是这些纸若是直接用来擦屁股那她肯定要被训斥的,这些纸得等写满了字成了废纸之后才能擦屁股。 不过这总算是有个盼头了,春夏先用叶子对付,等冬天叶子枯黄就可以用草纸了。 杂货铺不仅卖草纸,还卖书本,杨淼低头瞧了一眼,竟是《三字经》。 据伙计介绍,这是学堂的启蒙书籍,若是读书先读的就是这个。 杨淼握紧了《三字经》,买了。 另外又买了最便宜的笔墨砚台,这一套买下来今天所得的铜板去了一大半。 不过三人心里都很满足,特别是杨大金,他心里这会儿有股火烧着,烧的他黝黑的脸变得涨红。 孙菊花早些年还好,之所以变成现在的疯魔样子,全是因为杨玉石读书。 为了供杨玉石,孙菊花由一个普通的妇人一步步成了现在的泼妇,全是读书害的! 而且他也受够了杨玉石那副疏离清高的模样,不就是读书,有什么了不起,他儿子也能读。 他绝对不会让自己儿子也读成杨玉石那个模样! 出了杂货铺,一家三口往牛头村赶去,回到村里已经是傍晚,周月兰已经做好晚饭了,高粱面糊糊加土豆块,杨淼又累又饿,一连吃了四碗才停下来。 “哇!竟然买了书啊!”杨二壮杨三壮杨四壮三兄弟围着木桶,一个个嘴巴大张,脸上都挂着不可置信的神色。 “对,等咱家银子多了,送你们去书院读书。”杨淼笑眯眯的道。 她把碗放下,站起身到干柴堆里弄了四根筷子似的小棍,把小棍发给四兄弟,她把那本《三字经》拿了出来,“看到没有?这仨字叫三字经,你们照着在地上描。” “呀!那不就是我的名字了,三!”杨三壮高兴得嘴巴要咧到耳后根。 “是,这里面有个三字。”杨淼点头,揉了揉他的小脑袋,“你们先把这书里面的字描会了,等咱家银子攒够了就送你们去书院读,到时候你们就知道意思了。” “好!”四兄弟齐齐应声。 于是饭后趁着最后一点光亮,四兄弟开始趴在地上学写字。 三字经,他们只认识这三个字,但这并不影响他们的兴致,一个个等月亮升高了还趴在地上描。 杨淼催他们睡觉,学写字不着急,保护眼睛才是首要的。 一夜无话,翌日,一家人继续忙着做淀粉做凉粉,半晌,四桶凉粉又做好了。 杨大金和杨淼去镇上卖凉粉,周月兰带着几个孩子回娘家给周宝山还高粱面。 镇上的人家比村子里富裕,凉粉这东西是新出来的,味道好,而且正新鲜着,在镇上转了一圈之后四桶很快就卖完了,还剩下五斤,父女俩去了书院。 朱大厨不占便宜,给了他们父女俩五文钱,并约定明天再过来。 “真好呀!”杨大金瞧着麻袋里的铜板,笑的脸上满是褶子。 昨天花了那么多铜板他心里其实挺虚的,这凉粉生意刚开始做,还没挣几个钱呢就花那么多,现在又挣了一百文,他心里踏实不少。 父女俩脚步轻快的回了家,家门口,杨老汉孙菊花两人靠着墙壁坐着,周月兰还没回来。 见着这两人,父女俩脸上的神色立马冷了下来。 杨老汉站起身,拍了拍屁股上沾着的土,看向了杨大金担着的水桶,“哟,回来了?卖了多少钱?” 他说着凑过去探头往水桶里看。 杨大金把水桶放到了身后,沉着脸道,“你和娘有啥事?” “不孝子!”杨老汉哼了一声,“凉粉的事你考虑的咋样了?” “不答应,这凉粉是小淼无意中做出来的,是我家的命根子,我是不会交出去的。”杨大金道。 一天一百文进账的生意,他绝对不交! “那你就是不孝!我要去县衙告你!”杨老汉神色一下子就发狠起来,“我告诉你,等到了县衙,你不仅要挨板子,还要交罚银,到时候你亏的更多!” “那你就去告好了!”杨淼上前一步,挡在了杨大金跟前,双手叉腰,毫不畏惧的和杨老汉对着吵。 “我告诉你,你敢去县衙告我爹,那我就去书院闹!我要问问书院的夫子,看他们是怎么教学生的!” “我要问问夫子们,哪个学生会像是蚂蟥一样吸自己兄弟的血!” “哪个学生会逼的自己亲娘卖自己的亲二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