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我在青楼改作业 > 第154章 关系

第154章 关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在刘拂出言阻拦前, 周行已规规矩矩弯下一直笔直不折的腰身, 回禀道:“回殿下, 臣对她处处真心,此生不敢有丝毫慢待。”    刘拂眸光微颤, 刚刚抬起欲要阻拦他开口的手悄悄放了下去。    心中的熨帖暖意告诉她,方才与其说是气周行耐不住性子, 倒不如说是她羞恼于周行那海坛般的醋意。    长长久久心心相印之类的话, 说与她要追随的未来君王听固然没错,但那是从前的没错了。    如今这些恍如情话的誓言, 只能说给一人听。    刘拂抬起眼帘,看向面色缓和些许,却仍然十分认真的秦恒。    周行如今身负举人功名,在正式的场合确实可自称一声‘小臣’,他拿出这样正式的态度与皇太孙对话, 本身就将那句承诺放大了无数倍。    而秦恒当着她的面以皇太孙的身份有此一问,亦是因为真心实意地挂心她这个好友。    大抵除了在场的四人外, 再无人能料到, 大延最得宜的一对君臣的第一次正式对话, 会是为了一场儿女私情。    得到准确回复的秦恒轻舒口气,带着点忐忑的望向刘拂:“还望云浮不要嫌我多事。”    “怎会呢。”刘拂轻笑一声,走去周行身边同他并肩而立,“不瞒殿下, 云浮的心思, 正与默存相同。”    再次受到刺激的皇太孙:“哈?”    他不敢置信的看向在场唯一一个能给他准确答复的人, 然后就看见目光沉沉的蒋存扯着一个不大自然的笑容,点了点头。    灵光一闪的秦恒突然领悟到,原来他一开始的猜测并没有错。    想起自己在听闻周、蒋二人不合,拼命从繁忙事宜中抽出空闲,赶来时火急火燎的心情,秦恒轻叹口气。    云浮其人,不论生做男女,都很难不让身边的人动心。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二人日日伴在云浮身边,又是早知她的女儿身,为她大打出手,怕是真有其事。    值得庆幸的是,他们倾慕的人是刘云浮,这才未出现兄弟相争自此决裂的惨象。    虽不知中间过程如何,但以刘拂周行的自然和蒋存仅剩的窘迫来看,三人间的情意并未遭到破坏。    也不知是该心疼替好友出头反被现了一脸的自己,还是该心疼求而不得的蒋朴拙。    想到明日将要大婚,秦恒轻咳一声,拍了拍蒋存的肩头:“辛苦了。”    蒋存微愣,摇头失笑。    觑到太孙微红耳廓的刘拂突然插话,将尚怀新府上种种与对安王在江南的布局一一道来,又在秦恒陷入沉思时建议道:“不知数日后,殿下可有空攒个局?”    成亲这样的大喜事,便是不邀同窗好友到场,婚后也该好好设宴,请杯喜酒的。    尚怀新那老狐狸此时仅是想让她做冲锋陷阵的刀,怕是只会画下大饼吊在前面,真要想取得他们的信任,接触到反王一系的核心部分将他们一网打尽,总要丢出去一个足以诱惑老鬼的饵料。    比如让他们看到,小小的一介白衣,竟能与皇太孙推杯换盏,兄弟相称。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对他们或对谋逆者来说,都是一样的道理。    唯一的不同在于,刘拂等人付出的仅是露露面说说场面话的皇太孙,而另一方,则是要赔上全部的身家性命。    有无心算无心,赢就赢在掌握了先机。    秦恒平日温和敦厚,但自幼培养出来的敏锐不是假的,在蒋存与周行还在挂心他亲自出面会不会不大安稳时,皇太孙已亲自点了头。    “也好。”秦恒语气中很是不舍,“待成婚后皇祖父将会把不少政务移交到我手上,怕是再难来书院与众好友一同读书,是该请一席酒宴,大家好好欢聚一场。”    即将压到肩头的,是整个大延的江山,和千千万万的黎民百姓。    刚才还言笑晏晏的皇太孙思及此,突觉被沉甸甸的担子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    毕竟是贴身侍奉过一代帝王的人,对于皇家承嗣人的压力,刘拂比起还未真正走入朝堂的周、蒋二人熟稔许多。    她一眼看出了秦恒的心思,摆手阻止了那二人劝谏的话。    “自是要欢聚一场。”提起石桌上早已凉透的昨夜冷茶,翻手斟了四杯推到各人面前,刘拂及不合规矩的直视着皇太孙,凝望着他的目光中满是信任,“不止是为太孙大婚,更是为日后国运昌盛繁花似锦,为我大延百业俱兴更进一步,您就得请了这一席酒。”    说的斩钉截铁不带丝毫犹疑,轻飘飘的声音,给了秦恒无限的信心。    见他神情已变,刘拂当先举起茶杯,轻笑道:“今日时候不对,先以茶代酒先浮一大白,敬我大延。”    明明是一般无二的敬语,入耳却带着让人慰贴的亲密。    明明是冷冰冰的残茶,入口却带着沁人心脾的浓厚醇香。    当看到刘拂趁着放下茶盏的间隙对着周行回眸一笑时,秦恒不得不承认,他心中升起了些嫉妒之情。    若是早知云浮是女儿身,那他身边是不是将一生一世伴着个良师益友解语花?    秦恒垂眸,看着一饮而尽后空荡荡的茶盏,在心中叹了口气。    可惜后宫的腥风血雨阴私手段,只会折辱了她。怕是这天地间,仅有这混不吝的周默存,才能夺了云浮的芳心,又能护好这份情意。    “待日后局势安稳,我便求皇祖父为你们二人赐婚如何?”    周行:!!!    刘拂:???    蒋存:………    按着规矩,皇太孙大婚流程由寅时起。    是以就算众人亦有未尽,秦恒也不得不在侍卫的催促下匆匆作别赶回东宫。    天光刚起时,全京就已陷入了久违的欢庆当中,京中百姓人人新衣新帽,只为庆祝皇太孙大婚。    顶头的皇帝由谁来做,从未是普通百姓挂心的事情,甚至有人终其一生,都不晓得自家陛下姓甚名谁年岁多大。    可是在多年前太子崩逝之后,能看到皇太孙顺利大婚,就意味着皇室稳定后继有人,不必再操心诸王争储以致民不聊生。    安稳,就是百姓所求的最要紧的事。    回宫路上,看着清洁一新的街道与早早起来劳作满面喜意的百姓,想起方才刘拂的话,秦恒唇边溢出一抹笑意。    “主子,可有什么吩咐?”时刻注意着皇太孙的侍卫自然看出了秦恒的神情变化,驱马快走两步,上前低问。    “待回宫后你去寻王公公,让他多制备一桌酒席,以国舅爷家的名义送去书院。”    好兄弟成婚,喜酒自然不能漏了他们的。    ···    皇太孙大婚的规格,是比照着二十多年前太子大婚时的样子来办的。    秦恒虽不愿比肩亡父,但在爱孙心切的祖父再三授意下,也只得接受了这个决定。    是以第二日的大婚盛景,堪称浩大非常。    拜祖庙,迎正妃,一直忙到傍晚,喜宴才正式开始,劳累了整日的皇太孙和太孙妃也才有了喘口气的时间。    正式开席后,那席比照宫中菜色送往晋江书院的酒食也成了人尽皆知的消息。    虽是打着国舅爷的名声,可谁又不知国舅与书院并没什么往来。对‘皇太孙白龙鱼服于晋江书院读书’这一消息不置可否的百官们心照不宣,仅默默在心里将晋江书院的地位又提高了些。    他们唯一低估的,只有六艺先生刘云浮在皇太孙心中的地位。    一头雾水的,仅有将将入京的工部尚书尚怀新一人。    不过仅靠一个如厕的时间,尚尚书就弄明白了事情的始末。    “听说祁国公家人来疯的小子也在晋江书院念书?”尚怀新哂笑道,“怪不得在我府上便敢随意动手,原是身后有皇太孙撑腰。也难怪……”    也难怪,他会有这样张嘴就咬的狗胆。    想起长子的伤势,尚怀新心中不由恨恨。    倒是那刘云浮,竟能降得住周家小子,看来果真有两把刷子。    只是不知道这位小先生,与皇太孙的关系如何……院长人老成精滑不丢手,怕是不好将他撬来,那么或许可从刘拂身上试试。    若能在接近皇太孙的同时挖了那直臣周家的墙脚,那离他们的大业达成就更进了一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