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在古代与男神恋爱 >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七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爹爹, 您快看, 您快看!蝴蝶在那里……”清脆悦耳的童声婉转如黄莺。    一个身形高大的男子肩上顶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疾步追了上去。    后边一个妇人不断嘱咐道:“燊哥哥, 慢点,小心把她摔下来。”    那男子闻言就停下脚步, 回头朝妇人示意,让她放心。    小姑娘不停地扭动着:“爹,蝴蝶,捉蝴蝶。”她头发乌黑如漆, 肌肤雪白,年纪虽小, 但从精致漂亮的眉眼, 不难想象长大后是怎样的绝色。    男子立刻顶着她小跑起来, 小姑娘乐得咯咯笑,妇人被落在后头。    “娘!我们捉到蝴蝶了!”小姑娘兴奋得脸儿红红,手里是一只五彩斑斓的大蝴蝶。    可是,却没有人应答。    小姑娘四处张望看不到人,只不停地唤着:“娘……娘……”    叶棠莫名漂浮在空中,看着父女俩一脸的慌乱无措,焦急地原地打转。    许久,男子忽然受不住了似地,扯着脖子嘶吼出声:“棠棠!!!”    父女俩的身影渐渐模糊。    叶棠在梦中惊醒,大口喘着气,冷汗涔涔, 渗透衣被。    七天前,她一觉醒来,却莫名其妙发现自己睡在一张小小的雕花填漆床上。    她还叫叶棠,但却是泉州知府叶适的女儿,今年只有五岁。    窗外夜色正浓,不时传来吱吱的虫鸣声。    泪水夺眶而出,止也止不住。    猝然间,明蓝底绣粉红海棠花虫草纱帐被人撩起,一个容长脸,三十出头的妇人穿着中衣,探头看向帐内的叶棠:“小姐怎么了,哪里疼?”    这是她的乳母赵妈妈。    叶棠轻轻摇头,半明半暗中,她的眼睛红红,满面泪水,几缕墨色的碎发被泪水腻住,潮潮地贴在光洁如玉的脸颊上,更衬得她一张本就细白的脸更加苍白。    赵妈妈吃惊不小,连忙叫醒值夜的丫鬟玉簪,将暖窠里的热水取来。两人给她擦身换衣后,赵妈妈怜爱地将她抱在怀里,一边轻拍,一边唱着不知名的歌谣。    叶棠的心跳也平缓下来,重新在那温柔舒缓却能镇定人心的声音里睡了过去。    “大小姐还没起床吗?昨晚睡得如何?”有年轻男子在内室门口低声说话,声音略显稚嫩却带着不可抗拒的威严。    “回大少爷的话,小姐子时前睡得安稳,后来被噩梦惊醒了一回,下半夜睡得实在。”回话的正是赵妈妈。    叶棠慢慢睁开眼,淡淡的晨光从纱帐透进来,隐隐可见一架流光溢彩的三扇紫檀木樱草色刻丝琉璃屏风。    “小姐醒了。”一直服侍在旁的另一个丫鬟栀子高声道。    内室的帘子“唰”地被掀开,一个十岁上下的少年大步走了进来,棱角分明而俊朗的脸,犹带着两分孩子气,眼神明亮温和,他就是叶棠的嫡亲兄长叶鸿煊。    “大哥。”叶棠的声音略显疲惫:“你还没去学里?”    “我和先生告了假,晚一点去。”叶鸿煊说着探了探她的额头:“做噩梦了?”    叶棠一顿,垂下眼睑,摇摇头。    叶鸿煊默了半晌,幽幽地道:“是不是……又想娘了?”    他们的父亲名叶适,是永和九年壬辰科二甲进士。母亲周氏出身江南名门望族,去世的时候,叶棠方两岁。    周氏虽然嫁妆不多,只有三十六抬,但却陪嫁了数箱书籍。叶适对这桩婚事极满意,觉得妻子端庄大方,持家有道,治家有方。不仅如此,周氏还擅诗词,通音律,晓制艺,他甚至会和周氏讨论时文制艺,夫妻二人琴瑟和鸣,十分恩爱。    叶家人丁不旺,周氏进门有喜,次年就生下了个七斤重的大胖小子,就是叶鸿煊。    只可惜好景不长,三年后周氏再次怀孕,生叶棠的时候遇到血崩,缠绵病榻两年后,最终还是香消玉殒了。    叶适心痛不已,至今未再续弦,只将全副身心都放在了仕途和一双儿女上。    他于前年升了泉州知府,想把儿女带在身边,只是兄妹俩年纪尚幼,如何经得起千里跋涉的辛苦?福建潮湿温暖,孩子若是水土不服,无法适应怎么办?想把儿女留在京城,可他没有续弦,两个孩儿谁来照顾?    左右为难之际,叶适的亲姑母,建宁伯府的太夫人商量他,暂时把叶鸿煊和叶棠接到自己身边照顾。    叶适考虑再三,终是应允,留下一双稚子,自己只身去了任上。    人在经历痛苦后才能长大,在经历了母亲骤逝,父亲上任之后,六岁的叶鸿煊一夜之间懂事了,待妹妹亦兄亦父,全心全意护着叶棠。    叶鸿煊扫了一眼屋内服侍的众人,道:“你们用心服侍着,若大小姐有什么差池,甭管老的少的,有体面没体面的,统统撵了出去。”话到最后,他语气一沉,骤然严厉起来。    众仆妇个个小心翼翼地应喏。    叶鸿煊满意地“嗯”了一声,道:“这几日你们也辛苦,等会到账上多领一个月月钱。”    “多谢大少爷!”    叶棠不禁暗叹,这算不算打一棒子给个甜枣,没想到这小正太深谙恩威并施之道。    叶鸿煊又摸了摸叶棠的额头,这才出了内室。    听着渐行渐远的脚步声,叶棠吩咐赵妈妈:“给我更衣,我一会儿要去给姑祖母请安。”    “太夫人免了您这些日子的晨昏定省,等好利落了,再去不迟。”赵妈妈劝道。    “无碍,我躺了这几日,越躺越乏。既已大好,去给姑祖母问安,也好让老人家放心。你挑个人跟我去宜年居,先让人去报一声。”    赵妈妈知道叶棠自小有主意,遂不再劝。    建宁伯府姓岳,祖上追随过本朝的太祖皇帝,因功受封伯爵,世代承袭。    在扔个砖头能砸倒一片公侯伯爵的天子脚下,算不得炙手可热的顶级名门,但却是是货真价实的开国功臣。至今祠堂里还供着当初封爵的丹书铁券,据说上头还有太祖皇帝的亲笔呢。    不要以为有了爵位就等于端着金饭碗,百多年过去了,多少开国功臣都因各种罪名而被夺券掳爵。即使后来的新帝登基,为显仁慈,酌情起复一些因为擦边球而被连累的炮灰爵家,那也已是元气大伤,再也不复当初的光景。    而建宁伯府则是为数不多的保存下来的世袭罔替的勋贵世家。    现任建宁伯岳庭君就是岳家的长房长子,也是太夫人唯一的儿子。除长房外,还有二房、三房、四房,建宁伯府的府邸是当初太祖皇帝御赐,虽然早已分家,但岳家四房仍然群居在一起,占据了整个胡同。    伯府占地面积广,重楼叠院,花林繁多,姹紫嫣红,亭台楼阁不计其数,甚至从什刹海引来活水曰碧漪湖。    叶棠一路行来,所见仆妇无论年少,俱是穿着体面,忙而不乱。见到她,立刻退避一旁行礼,让人感受到岳家底蕴之深厚,家族之昌盛。    自老伯爷去世之后,太夫人便搬离了正院,住到了宜年居。叶棠住的清涟院离此只有一盏茶的工夫。    宜年居正房五间,正中挂着湘妃竹帘,早有小丫鬟打了帘,叶棠带着玉簪进了厅堂。雨过天青的鲛纱帷帐,仿佛阻隔了外面的暑热,带来一片隐隐的阴凉。    西梢间书房内,一位五十来岁的老妇人正运笔如飞,听到禀报,她抬起头,一双眼睛湛然有神,亲切和气却又稳重威仪。    叶棠才一屈膝,就被她亲手携了起来,拉着坐在她身边:“我的儿,孝顺不在这上头,今日可大好了?”    建宁伯太夫人只育有一子,另有庶子三老爷岳庭辉和庶女六姑奶奶岳珊。    孙辈共有十一人,全是男孩。物以稀为贵,太夫人对叶棠这个侄孙女格外稀罕,加上她是女孩儿,溺爱起来没什么负担。    太夫人满头黑发,面容端方,抚摸着她的脸颊,细细碎碎地问着话:“昨晚睡得安不安稳?”“夜里起来几次?”“早上什么时辰醒的?吃了些什么?”……    叶棠一一回答。    太夫人见她精神好转,这才展颜笑着嘱咐她:“以后万不敢再吃冰碗了,不是玩的。”    叶棠这次就是因为吃了凉食,闹了肚子,继而发热的。    “是,让姑祖母担心了。”叶棠说着看向书案上的宣纸,叹道:“您的字写得真好!”语气中带着不容错辨的欣羡。    不是她拍马屁,太夫人虽是女流之辈,但却造诣颇深,那字既有女子的婉约,又有男子洒脱昂扬的风骨……叶棠觉得自己就是练三十年,也未必能写出这样的字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