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盛宠妈宝 > ☆、妈宝063

☆、妈宝063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顾越流弯唇笑了笑, “娘,我要喝汤。”    左右调了调坐姿, 笑容里沾沾自喜。    夏姜芙看了眼宁婉静跟前的碗, 拿起汤匙,先给宁婉静舀了碗, “星辰也喝些汤, 茶树菇乌鸡汤,美容养颜, 多喝些。”    盛情难却,宁婉静双手接过碗, “谢谢母亲。”    “一家人客气作甚, 喝, 喜欢的话晚上再让厨子熬。”夏姜芙面容和煦,目光如暖阳普照的望着宁婉静,她喝汤自己也能饱似的。    被冷落的顾越流心里百般不是滋味, 酸酸的又喊了声娘,夏姜芙看他眼, 这才给他舀汤,“你也多喝点,多喝身体长得高, 去书院要好好吃饭......”    顾越流的脸色这才好转了,一个劲的点头,吃了两碗饭才搁下筷子。    宁婉静醒得早,夏姜芙怕她累着, 让顾越皎带她去祠堂看了老夫人就回屋补觉,心湖院有小厨房,不用过来用膳,至于明天回门的礼,夏姜芙让管家备好了,明早装上马车即可。    事情安排得妥贴周到,宁婉静心里暖融融的,哪怕她明白夏姜芙约莫不是真心喜欢她,但面面俱到得她心生感激,同样的事儿,换作她母亲都不会特意提出来说。    去祠堂给老夫人请安的路上经过许多座精致的庭院,亭台楼阁,假山水榭,富丽堂皇,一看就是新装饰过的,顾越皎和顾越涵他们走在前边,几兄弟在争论什么,嘀嘀咕咕分外嘈杂,宁婉静走在最末,郑嬷嬷亦步亦趋跟着她,小声道,“奴婢听闻侯夫人崇尚奢靡,院里一花一草皆有讲究,还真是不假。”    长宁侯府有多少年底蕴?府内雕梁画栋,比国公府还奢华,仗着先皇和圣上恩宠,张扬无度,和城中暴发户似的,难以长久。    宁婉静不喜郑嬷嬷的话,念着她是母亲的人没有动怒,抬眸望向假山竹林丛中的凉亭,笑道,“院子翻新,院墙和门窗皆重新刷了新漆,母亲若非重视这门亲事,何至于如此,这种话以后就别说了,否则以为国公府的人爱嚼舌根,有损国公府名声。”    “是老奴口无遮拦说错了话。”郑嬷嬷被下了面子,心头不快,但细细琢磨,宁婉静的话不无道理。    长宁侯夫人品行如何,不是她能质疑的。    “大少爷成亲老夫人都没出来,内里估计有隐情,您去了祠堂好好宽宽老夫人的心,别让她想多了。”郑嬷嬷又道。    大户人家只有犯了错的主子才会去祠堂诵经念佛,长宁侯府倒是新鲜,将最德高望重的老夫人送进了祠堂,对外说身体不适需要静养,稍微有经验的都知道只是个说辞,内里定发生了什么事,郑嬷嬷提醒宁婉静,“您是国公府小姐,言行举止和国公府息息相关,国公爷是帝师,最重孝道,您别让老夫人以为您和侯夫人是一阵营的......”    宁婉静顿足,眉梢有些不愉,“嬷嬷,出嫁从夫,从今往后我一言一行代表的是长宁侯府,再有,祖母和母亲不是糊涂人,你的话传到她们耳朵里她们怎么想,挑拨离间,搬弄是非,送你回国公府不算丢脸?”    方才她能笑着不和郑嬷嬷计较是不想出嫁第二天就为难母亲的人,可是郑嬷嬷一句两句皆含沙射影的挑唆,她要不制止就是蠢,侯府各处有丫鬟巡视,话传到夏姜芙耳朵里,夏姜芙怎么想?说长道短的下人,她不敢留。    郑嬷嬷看她动了怒,识趣的低下了头,心头却极为不屑,宁婉静能有今天,全靠国公府这个强大的娘家,没国公府夏姜芙会多看她眼?做梦。    宁婉静的态度给郑嬷嬷提了醒,泼出去的女儿嫁出去的水,宁婉静刚嫁人就转了性子,她得和国公夫人说说。    终究不是亲生的,不会一心向着娘家。    祠堂外挂着大红灯笼,老夫人一身崭新的牡丹花袄子,面容和善,宁婉静为老夫人纳了双鞋,老夫人当着面换了鞋穿上就舍不得脱了,拉着宁婉静的手,笑得合不拢嘴,“换了地儿,你有什么事和你婆婆说,别藏在心里胡思乱想,你婆婆心地善良,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进了门就是一家人,千万别嫌麻烦,她一直想生个闺女,定会将你当女儿般疼爱的。”    老夫人的话让旁边郑嬷嬷听着诧异不止,外界传言,老夫人和夏姜芙不和多年,婆媳两争锋相对,互不退让,老夫人深居简出就是让夏姜芙给气的,但老夫人称赞夏姜芙善良,言语间多有维护之意,郑嬷嬷皱了下眉头,有些后悔方才和宁婉静说了那番话。    老夫人来祠堂真要是心甘情愿的,她的话就是挑唆,传到国公夫人耳朵里,她没有好果子吃。    凳子上坐着的顾越皎六兄弟也面露错愕,他们兄弟记事起就没从老夫人嘴里听到半句关于夏姜芙的好话,今个儿怎么转了性?    “祖母,孙媳明白的,母亲待孙媳好着呢。”宁婉静有一说一。    老夫人拍着她的手,故意撇嘴哼,“她能不对你好吗,她肚子不争气没能生个女儿念念叨叨好些年,盼了二十年才盼着个儿媳妇,还不得含着捧着呵护着,你有事和你婆婆说,她帮你不帮亲。”话好像在损夏姜芙,但脸上的笑全然不是这么回事,不知情的人瞧见,只会认为老夫人和夏姜芙婆媳感情好才会这般打趣。    顾越流抵了抵旁边的顾越武,哑着声张了张嘴,夏姜芙肚子怎么就不争气了?生儿子比生女儿好啊,儿子抗打抗骂,生个女儿被顾泊远拿鞭子抽多惨?    顾越武朝他摇了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    老夫人和宁婉静相谈甚欢,半个多时辰才从祠堂出来,一踏出祠堂顾越流就憋不住话了,凑到顾越皎身边问,“大哥,祖母的话什么意思,大嫂进门我们都要靠后站了吗?”    老夫人说夏姜芙重女轻男,之所以生六个儿子就是想生个闺女,结果天不遂人愿,个个带把。    顾越皎笑着拍他的肩,理直气壮道,“长嫂如母,你靠后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不只是他们兄弟往后靠,顾泊远都排后边去了,夏姜芙对闺女的渴望超乎他们的想象,要知道,夏姜芙怀他们时做的小女孩衣服鞋袜还留着呢,要不是生顾越流坏了身子,没准他们会有七弟八弟九弟,直到有个妹妹为止。    顾越流脸拉得老长,满怀敌意瞄了眼宁婉静,匆匆跑了。    顾越泽在后边喊,“六弟,你别气坏了,明年二嫂进门你还得往后排呢。”    前边的顾越流身形顿了顿,转过身,呼溜溜跑了回来,气愤的瞪着顾越泽,“你什么意思。”    “娘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生个闺女,二嫂进门,娘就更不会顾你了。”顾越泽嘴角带着痞笑,看得顾越流想打人,拎起拳头,想想二人身高悬殊,又不甘心垂了下去,耷拉着背,垂头丧气走着。    顾越皎拍他后背,“挺直了,你三哥酸你呢,哪怕你在娘心里的分量比不过你大嫂,但也比你三哥多。”    顾越流心头舒畅了,瞬间昂起头颅,颐指气使的哼了声,“三哥,听见了吗?”    顾越泽一噎,垂下眼睑,无言以对。    关于夏姜芙更看重谁,六兄弟进行了排位,宁婉静凭借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第一,顾越流年纪小是第二,顾越武生得最好看最听话第三,顾越皎是家里的顶梁柱排第四,后边依次是顾越白,顾越泽,顾越涵,以及年龄最大的顾泊远。    得出这么个结果,六兄弟心头稍有安慰,整个关系里边顾泊远最不受重视,让他打他们关黑屋子,活该。    顾越流欢呼雀跃去颜枫院找夏姜芙证实,顾越涵他们跟着,留下顾越皎和宁婉静在后边慢慢走着,宁婉静道,“相公和二弟他们感情真好。”    这种话在国公府是万万不敢讨论的,兄弟姐妹间也有是非争执,尤其在嫡庶上,暗流更是汹涌。    “六弟年纪小,想一出是一出,等着,父亲要是在颜枫院,六弟今个儿逃不了一顿责罚。”顾越皎看她精神不错,指着旁边银杏园,“要不要逛逛?”    银杏枝繁叶茂,这会却掉得差不多了,地上的叶子无人清扫,像铺了层金黄的毯子,宁婉静点了点头,转头对郑嬷嬷道,“嬷嬷先回心湖院,我陪大少爷走走。”    郑嬷嬷心下惴惴的福了福身,慢慢退了下去。    穿过半圆形拱门,像进入了另方天地,假山,凉亭,屋檐,俱染上了金黄,莫名让人身心舒爽,清晨下了几滴雨,路边湿哒哒的,她担心踩着叶子滑倒,一步一步走得甚是慢,顾越皎坦然地伸手牵着她,“银杏是娘让栽种的,旁边还有片枫叶园,离颜枫院有些距离,娘说往这边一走好比去京郊游玩了圈。”    被他握着,宁婉静有些许不自在,却也没挣脱,“母亲蕙质兰心,这园子很美妙。”    “是啊,小时候我和二弟他们捉迷藏,铲了银杏叶盖在身上,大半天找不着人。”园子很大,顾越皎牵着她慢慢转悠,说起另件事来,“你想不想主持中馈?”    主母主持中馈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偏偏夏姜芙嫌事多,以前是顾泊远管着,后来交到他手上,如今有了宁婉静,他想问问她的意思。    宁婉静心下愕然,侧目看他,“这事于理不合,母亲在,哪儿有我说了算的。”进门第二天就接手主持中馈,夏姜芙以为她包藏祸心呢,中馈这件事,她压根没想过,夏姜芙让她帮忙她就尽力帮她,夏姜芙不提,她就当不知道这事。    “娘不管事,一直我管着,你要想,以后就你管家了。”男人们的战争在朝堂,而女人们的战争在后宅,许多人家为了主持中馈之事闹得家宅不宁,有些为了彰显公正公允,大房二房三房轮着管家又或者各负责一块,他管家后没发现有什么值得争的,但女人们认为是大事,会受人敬重,既是如此,交给宁婉静没什么不好。    侯府的事儿宁婉静听凝香说了许多,这件事还是头回听说,她想了想,斟酌道,“问问娘的意思。”    她不是想主持中馈,而是真心想为顾越皎分担些事儿,男子管家,传出去会被人笑话,她作为妻子也会被人诟病。    顾越皎看出她的心思,开口道,“外边人知道此事,不过娘为人洒脱,搁别人身上匪夷所思,搁娘身上却没什么奇怪的。”    宁婉静点了点头,主持中馈这事儿,她还得想想。    顺着园子逛了圈,宁婉静有些累了,顾越皎领她回屋休息,没有折腾她,二人亦没有去颜枫院用午膳和晚膳,倒是府里有管事送赏钱来,穿搭顾泊远的意思,:府里每人赏一个月月钱。    顾越皎心有疑惑,顾泊远不苟言笑,成天沉着脸,少有心情好到这个份上。    他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夏姜芙怀孕了,时隔多年他还记得夏姜芙怀顾越泽时顾泊远开怀大笑的模样,那日府里所有下人都得了赏赐,后来夏姜芙怀双胞胎,怀顾越流,顾泊远貌似就没了期待因为没有打赏府里丫鬟。    夜幕低垂,天又下起了绵绵细雨,顾越皎套上大氅,和桌边的宁婉静说道,“我去颜枫院瞧瞧发生什么事了,路打滑,你就别去了。”    宁婉静瞅了眼窗外漆黑的夜,让郑嬷嬷先下去,问道,“出什么事了。”    “不知道。”顾越皎系上大氅的绳子,抬脚走了出去,走廊外,管事正和心湖院管事说话,见着顾越皎,忙蹲身施礼,“老奴见过大少爷。”    “可知颜枫院有何喜事?”顾越皎撑开伞,目光炯炯的问道。    管事一愣,摆摆手,遣散周围丫鬟,压低声音道,“傍晚侯爷回来,不知听管家说了什么,心情大好,下令赏赐各院下人一个月月钱,老奴来的路上遇着向春,听他的口气,好像是几位少爷自以为是结果在夫人那受了挫,侯爷给乐的。”    府里稍微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侯爷不怎么喜欢几位少爷,几位少爷笑,侯爷就板着脸,几位少爷哭,侯爷眉头就舒展了。    顾越皎大概明白怎么回事,顾越流受挫的原因只得一个,排位出了问题,能让顾泊远金嘴开口说赏,可见他在夏姜芙心中分量最重。    的确是值得开心的事儿。    见宁婉静披着披风出来,他朝管事摆摆手,管事给宁婉静见了礼,提着灯笼走了。    “回去,没什么事,是我想多了。”多少年没听说顾泊远这般开心了,真是可喜可贺。    宁婉静嗯了声,没有多问。    第二天在颜枫院门口遇着顾越流,她没来得及打招呼,顾越流就告诉了她原因,夏姜芙心里最在意的是顾泊远,他们当儿子的名次在后边。    哪怕亲耳听见顾越流都觉得难以置信,平日里没看夏姜芙对顾泊远多和颜悦色啊,怎么就最在意他了呢?    “爹昨晚高兴得吃了两碗饭,平日训斥我们别得意忘形,他自己还不是?”顾越流抱怨道,“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谁让他是我们老子呢。”顾越泽不痛不痒补充了句。    顾越流嘴翘得更高了,宁婉静想安慰他们几句,但实在不知说什么,老子和儿子争风吃醋的戏码她还是头回遇见,这长宁侯府,和她以为的截然不同,威风赫赫的公公在府里和十几岁的儿子较劲,说出去谁信?    最终,还是顾越皎开口,“没有爹就没有我们,娘最在意爹无可厚非,是爹为她撑起了一片天,让她过上安宁日子的。”    夏姜芙心思通透,里边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顾越流拿这种问题问夏姜芙,纯属自取其辱。    “好了,进去,多大点事就一惊一乍的,趁着爹心情好,你们想做什么事赶紧提,过些天可没机会了。”顾泊远心情好,待他们就会格外宽容,和皇上大赦天下差不多,趁热打铁,当然要为自己谋些好处。    顾越泽先跑进屋,中规中矩行了礼,问顾泊远能不能从账房上支些银子,顾泊远眉头都没皱一下说了声好。    顾越白和顾越武想陪夏姜芙两日再去翰林院,顾泊远幽幽盯着二人看了眼,片刻点了头。    到顾越流,他说,“我不想念书,想去云生院瞧瞧姑娘们怎么样了。”    砰的声,顾泊远手里的茶杯落地,顾泊远好心情消之殆尽,厉声道,“不去书院就去黑屋待着,二选一,随你。”    顾越流缩了缩脖子,他有得选吗?    剩下顾越皎和顾越涵,两人对视眼,俱是无奈,秉着孔融让梨的原则让弟弟们先开口,结果就这么被顾越流破坏了。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形容的就是顾越流。    “好了,今日事情多,吃饭。”夏姜芙撩起帘子出来,轻快的走向宁婉静,眉眼含笑。    三朝回门,夏姜芙备了一马车礼物,担心宁婉静记不住,都做了记号,长辈的礼稍有区别,弟弟妹妹一视同仁,不会有人说宁婉静厚此薄彼。    天还下着雨,顾越皎和宁婉静前脚离府,顾越流也被顾泊远撵去了书院,顾越涵去了军营,顾越皎从账房领了银子心满意足去兵部当值了,剩下双胞胎陪着夏姜芙,“娘,您今天可是要去云生院?”    “云生院开园,娘过去瞧瞧,你们是在府里还是随娘一块?”夏姜芙系上披风,问双胞胎。    顾越白和顾越武异口同声,“和娘一起。”    昨日那出花木兰他们意犹未尽,还想接着看,晋江阁有三拨演戏的人,今天演的肯定是新戏,他们无论如何都要去。    “穿厚些,外边冷,别冻着了。”夏姜芙让秋翠再拿两把伞出来给顾越白和顾越武,母子三人这才出门,云生院的收入充公,但夏姜芙应承姑娘们的事儿不会反悔,每一出戏收到的钱她们都能分,每一册话本子她们也有钱挣,攒够了卖身契的钱,随时能离开,她不会失信于人。    冷风刺骨,晋江阁的姑娘们穿上了袄子,亭子四面围上了屏风,戏台子上搭起了帐篷,夏姜芙听姑娘们声音哆嗦,脸被风吹得起了褶子,吩咐人去大堂搭戏台子,去大堂演出。    这事是她思虑不周,往常排练戏,哪儿都能排练,不成想演戏遇着下雨会耽误,她让人去工部衙门找个能作主的人来,晋江阁开门做生意,姑娘们的身子骨至关重要,搭个挡风避雨的阁楼,专供姑娘们演戏才成。    消息传到工部衙门,衙门里炸开了锅,许多人争先恐后抢着来,哪怕明知夏姜芙找他们没好事,也甘愿走一趟,衙门里的人争得差点大打出手,最终,工部尚书一锤定音,“我去。”    其他人立即不敢吱声了,衙门里尚书大人官职最大,谁敢和他争。    不过,两名侍郎谄媚的迎上去,“尚书大人,卑职陪您一道。”    其他员外郎,“对对对,卑职们也去,侯夫人有什么吩咐,卑职们负责打杂跑腿。”    尚书大人嗤之以鼻,明明想去看戏,偏偏找个冠名堂皇的借口,当他看不出来呢,他鄙夷的走在前边,身后跟着侍郎和员外郎,工部有些官职的大人们倾巢而出,不知情的还以为刑部抓人。    好在工部近日没什么事,衙门不会来重要的人,全走了也没关系。    马车停在云生院门口,尚书大人率先进去,两名侍郎朝里走却受到了阻碍,侍卫不卑不亢,“侯夫人找尚书大人有事商量,诸位大人要进去得花钱买对牌才成。”    侍卫不是傻子,这么多人,十之八.九是冲着晋江阁的戏来的,必须买票。    二人皱了皱眉,都到门口了不进去说不过去,问了对牌价格,十两不贵,爽快的掏了钱,大大方方走了进去,不待他们寻位子坐下,尚书大人唤他们,跑过去一问,要他们丈量尺寸,搭建处能容纳多人的阁楼。    天苍苍雾茫茫,他们花钱是来看戏的,结果真成跑腿打杂的了。    尤其尚书大人是个趋炎附势的,为了讨好夏姜芙,让他们即刻丈量尺寸,干活的人都在衙门守着,眼下只得他们自己动手,一群人嘀嘀咕咕好一阵才拉出三个干活的人,剩下的以为躲过一劫了,却不想还有更累的事儿等着他们,大堂桌椅不够,他们要帮忙搬桌椅过去。    还不如丈量轻松呢。    都是些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大人,哪儿做过体力活,一群人被使唤得团团转,气得头顶都快冒烟了。    即使天不好,慕名而来的客人仍坐满了大堂,工部的人累得满头大汗,到头来连个座位都没有,更悲催的是他们家里的夫人来了,以为他们有公务在身,半句话都不搭理人,一群大老爷们,总不好堂而皇之开口叫人让座,只得暗搓搓在最后边找个位置站着——看戏。    昨日在侯府演出的是传奇云生的姑娘,今天是喜剧人生,姑娘们演技精湛,逗得夫人小姐们乐不可支,顾越白和顾越武拍桌哈哈大笑,腹痛不止,夏姜芙怕他们笑岔了气,不住让他们收敛些。    因着换戏台子耽误了些时辰,午时了,戏才演了三分之一,夏姜芙给戏台子上的姑娘比了个停的手势,姑娘们顺势停了动作。    秋荷上台,扯着嗓子解释道,“时辰不早了,上午的戏结束,一个半时辰后接着来。”    此话一出,惹得许多人不高兴,正在兴头上,谁愿意走啊。    “姑娘们也要吃饭,不吃饭哪儿来的力气?”顾越白为姑娘们说话,此言一出,夫人小姐们不敢再说什么了,方才没什么感觉,此时才觉得肚子饿,姑娘们熬得住,她们估计也熬不住,想起第一次看戏在长宁侯府闹的笑话,夫人们不敢大意,纷纷起身去了罩房。    晚了排队又要出糗。    夏姜芙在云生院有自己的院子和厨房,她身侧跟着梁夫人,梁鸿在东境遇险,梁夫人寝食难安,整个人消瘦了圈,夏姜芙请她一起用膳,宽慰道,“听说陆大少会亲自护送梁大人回京,你别太过担忧,会没事的。”    “我怕他有个三长两短抛下我们孤儿寡母可怎么办。”梁夫人气色十分不好,眉心拧成了川字,“要是我儿有顾大少的年龄我也不至于提心吊胆。”    她和梁鸿多年夫妻,有感情不假,但随着后宅妾室越来越多,夫妻间的情分早不如从前了,夫君远远没有儿子靠得住,她盼着梁鸿毫发无伤是不想梁鸿有个好歹使得梁府落败,连累她儿子的前程。    “侯夫人,你说我家大人遇险,是承恩侯做的吗?”任励死了,刑部迟迟抓不到凶手,但任励身上有线索,直指承恩侯,她不得不怀疑承恩侯的为人,“不瞒你说,我家大人走之前和承恩侯一块喝过酒,还拿了些好处......”    夏姜芙及时打断她,“隔墙有耳,有些事你自己心里有数就好,犯不着说出来,我不喜欢承恩侯夫人,也不愿意和承恩侯府往来,但依我看,梁大人被行刺和承恩侯没有关系,你可以问问梁大人,平日里是不是还得罪了什么人。”    承恩侯再傻都不会在东境动梁鸿,还虚晃两刀伤人不要命,不是承恩侯的作风。    梁夫人摇了摇头,梁家在京城根基浅,梁鸿处处谨慎小心不敢得罪权贵......梁夫人想起件事来,要说梁鸿得罪了谁,就是夏姜芙了,顾越白嫖.娼是梁鸿带人抓捕的,之后在朝堂上,也是梁鸿请皇上严惩不怠。    夏姜芙看她脸色煞白,以为她身体不舒服,“你脸色不太好,要不要请大夫看看?”    “顾夫人,我家大人知道错了,你可要饶他一命啊。”梁夫人伸出手,用力抓着夏姜芙手臂,疼得夏姜芙惊呼出声,“梁夫人,你怎么了?”    顾越白和顾越武听夏姜芙呼痛,一把将梁夫人推开,怒斥道,“你做什么?我娘看你一个人特请你一起用膳,你竟暗算人。”    “小四小五,没有的事儿。”夏姜芙甩了甩手,撩起袖子一看,白皙的手臂上,十根手指印清晰可见,梁夫人还真是力气大。    梁夫人跪在地上给夏姜芙磕头,“顾夫人,我家大人在京城左右逢源,如鱼得水,就只得罪过您啊,您高抬贵手,饶了他。”    夏姜芙:“......”    “梁夫人,你先起来,你觉得是我暗算梁大人?”夏姜芙有些好笑,她要对付梁鸿,直接在京城动手即可,哪儿用得着大费周章派人尾随到东境才动手,“你想多了,快起来,梁大人不讨喜是真,却还不值得我动手。”    梁夫人:“......”    最后这句,听着怎么不像是好话。    梁夫人爬起身,“不是您下的手?”    “不是。”夏姜芙安之若素,面色极为镇定,梁夫人仔细琢磨了番,以夏姜芙的为人,真要动手该是把人喊到跟前,一刀一刀刮,不会拐弯抹角,更不会多次下手没有得逞,“对不起顾夫人,我误会你了。”    夏姜芙笑笑,“罢了,你也是心急我与你计较做什么,梁大人在朝为官,树敌难免,你不知道是正常的。”    她让顾越皎给梁鸿使了绊子,取人性命她还做不出来。    “他很少和我说朝堂的事儿,我娘家无权无势帮不了他的忙。”来云生院后,梁夫人和京城夫人们走动多了起来,愈发明白娘家势弱的苦处,在夫家抬不起头,出了事没个撑腰的人,什么苦水都往肚里咽,有些夫人,表现看着光鲜,内里的心酸只她们自己明白。    夏姜芙纠正她道,“妻贤夫祸少,你不给梁大人就是他的福气了,有些事冥冥中早已注定,你想想你娘家有权有势,你还看得上他吗?”    梁夫人摇摇头,诚实道,“看不上。”    她娘家真要有权有势,她定要找个像顾泊远那样的人,风神俊逸,仪表堂堂。    “既是这样,你没什么好自责的,走,吃了饭休息会儿,下午接着看。”夏姜芙拉下衣袖,开导了她几句,承恩侯为了保护梁鸿周全,陆大少护送回京,不会出什么事的,任励死了,弹劾承恩侯的折子没有断过,要梁鸿再有个三长两短,承恩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承恩侯不敢冒这个险。    想起陆柯天天在城外施粥做好事,估计也是想为承恩侯攒点名声,那些百年世家可是最注重名声的。    关于陆柯天天去城外施粥,圈子里流传有许多说法,有和夏姜芙同样看法的,也有认为陆柯脑子不太正常的,陆柯为人如何,夫人们是清楚的,没做过什么伤天害理触犯律法之事,却也没什么建树,名声不好不坏,这种人大多靠着蒙受祖荫,领个不大不小的官职,平平淡淡过一辈子。    这种人,京里一抓一大把,不用担起继承家业的责任,老老实实不闯祸就够了,几乎所有人家,都是这么培养除了长子以外的儿子的。    陆柯一直做得很好,结果突然一天他性格大变,去城外施粥,往书院送书,名声蹭蹭蹭上去了,夫人们揣度他用意之际,他陡然泄了气,沉浸酒楼,夜夜买醉,和纨绔无甚两样,夫人们快要习惯这样的他时,他又跟抽风似的,天天往城外跑,施粥攒名声。    性格反反复复,好像遭遇剧变,受了刺激似的。    脑子不太正常。    有夫人数着日子呢,想看看陆柯能坚持到几时,承恩侯家大业大,不够他散的。    结果这不就等到了?十一月十二,陆二少结束施粥生涯,又往酒楼跑了,夫人们听到这个消息,忍不住有些同情郭小姐,以前认为她配不上陆柯,眼下来看,是陆柯配不上她了,傻子怎么能和正常人比呢?    “塞婉公主,聚德酒楼的山珍鸡,雅鱼,跳蚤兔,鹅掌柴最为出名。”厢房内,夫人们眼中性格反复的陆柯为塞婉倒酒,“这是今年刚酿的桂花酿,味道香醇,京中许多夫人小姐爱喝,你尝尝。”    塞婉端起酒杯抿了小口,酒味不重,甜甜的,确实好喝,“多谢陆二少款待,对了,怎么不见陆宇?”    塞婉是认识陆宇的,赢了她钱的人,她都记得住,陆柯是陆宇哥哥,两兄弟怎么没在一块,她看顾越流他们几兄弟做什么都扎堆,衣服款式颜色都一模一样的,以为安宁国的兄弟都是那样子的呢。    “他还在书院念书,要书院放假才回来,公主和舍弟很熟?”陆柯问道。    塞婉尝了块鸡,味道比驿站的厨子做得好吃太多了,她连着吃了几块,一口饮尽桂花酿,“一桌掷过骰子,他好像和顾越流关系不好,他们不怎么说话。”    听她说起顾越流,陆柯蹙了蹙眉,为她又倒了杯,“公主和顾越流关系很好?”    “不好。”塞婉想起自己被顾越流扔在船上,来京后问他借钱被拒之门外就有些生气,“顾越流狡诈狡猾,我不想和他打交道。”    陆柯眉头拧得更紧了,塞婉明明派人去过长宁侯府两次给顾越流送信,没有交情谁信?    难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两人关系闹掰了?    “顾越流被宠坏了,有些没大没小,公主不和他打交道是对了。”    塞婉侧身,脸上尽是认同,“你请我吃饭要我怎么感谢你?”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公主远道而来,陆某不过尽尽地主之谊,说感谢就太客气了。”陆柯语气温煦,白皙的脸上漾着淡淡的笑意,浑身上下充斥着书卷之气,儒雅大方,塞婉不再扭捏,举杯道,“他日你来南蛮,我定带你去第一大酒楼喝上三杯。”    陆柯扯了扯嘴角,面上的笑愈发淡了。    他不想去南蛮。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