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四嫂, 这是高熙的媳妇?” 周王妃凑到了燕王妃的跟前, 看着福娘是满面笑容的说道。 “是啊, 高熙媳妇。” 燕王妃对待这个挨着身边的弟妹,自然是和和气气的。说起来,周王与燕王的关系还成,燕王妃自然要维护了妯娌间的关系。 毕竟,宏武帝留下来的儿子里, 好好活着的儿子,就数着燕王年长了。燕王前面的曾经的太子、秦王、晋王,都在宏武年间过逝了。 周王排行五,可不就是燕王之下的弟弟嘛。 “瞧着是好模样, 更是一个会体贴人的好孩子。”周王妃望着福娘,夸赞了话后,对燕王妃又说道:“真是羡慕了四嫂, 高熙媳妇有能耐,这给四嫂添了三个嫡出的孙儿。” 燕王妃听到了妯娌这话,也是笑容里多了真诚。 这对于燕王妃而言, 她一个皇家媳妇要说富贵荣华是享受了不少。真让人夸赞,她本身是受得起。不过,那些闲话, 她听听就算了。 如今周王妃夸到了孙儿头上, 燕王妃那是真得意的事情。毕竟,这祖母的心头,孙儿就是命根子。 “也是高熙媳妇底子好, 是好生养的。”燕王妃嘴角含了笑意。 周王妃感叹,道:“唉,我家就是差太多了。这膝下唯一的一个孙儿,还是个庶出的。真是让人恼啊。” 周王妃这般说话时,似乎真是有些不高兴。对着跟她身边的周王府世子妃还是瞪了两眼。 福娘在旁边特尴尬。 好在周王府的世子妃似乎是性子软和的,倒是没多话,一直是低了头,装了小意的模样。 “五弟妹,你过于着急了。孩子们还年轻,这孩子的事情急不得。等着年月了,你膝下孙儿多起来,就会知道了,这孙儿的事情慢慢来,会如意的。”燕王妃是站着说话,她不怕打了哈哈。 周王妃善善一笑。 燕王妃和周王妃这两个妯娌凑近了说话。 后宫嫔妃里的常贵妃瞧见了,胡贤妃自然也瞧见了。 便是陈嫔、卫嫔、李嫔也是瞧见了。 不过,外命妇们这会儿,都是三三两两的在闲聊,人人都是谈了些家常事儿。 “贵妃姐姐可是身体不适?”胡贤妃满面关心的神色,对常贵妃小声询问了话道。常贵妃听着胡贤妃的话,面色僵硬了一下后,眉毛一挑,回道:“无妨,许是昨个晚受了凉。” “不过,不妨事儿。”常贵妃自然知道的,今日是皇后马氏的大好日子。 这等事情,她不可能失礼了。 不然的话,那不是打了皇后马氏的脸,而是公然的煽了宣惠帝的脸面。 “贵妃姐姐无事便好。”胡贤妃一脸我很关心你,你无事,我便安心的神色。 常贵妃瞧着了,特隔应。 常贵妃本不是什么真的没心机的女人。在宫里,没心机的,只要待久了,也会被染了颜色的。要知道,宣惠帝目前的后宫,有品级,有身份的后宫,就是皇后马氏、常贵妃、胡贤妃,以及陈嫔、卫嫔、李嫔六人。 事实上,真是让宣惠帝染指过了的女人,何止这六人? 不过是这六人有正式的名份。 其它的,那些在宫里黯然逝去的,还是有好些人呢。那些人,没名没份,消失了,自然也就是没人关注了。 所以说,能在宫中得了名份,能站稳脚跟的,都不是什么善茬子。 皇宫里,最容不得的,就是善良的女人。 在宫中,想活下来,想活得舒坦些,想挣得了荣华与富贵,只有把纯净的白色,染成了其它的颜色。 要么生,要么死。 皇宫的女人们,肯定都是求了一个生字的。 活下来的嫔妃,从来都没有一个是文艺的小白花。腹黑心机女,才是她们的真正本色。 这一日。 福娘是皇宫一回游。 京城。 皇家的后宫。 宣惠帝在这一日,自然是陪了皇后一起,歇在了坤宁宫中。 胡贤妃这一晚,没有早早的歇下。 “事情当真吗?” 胡贤妃没想到啊,就是松卸了一下子,问题就冒了出来。 “娘娘,错不了。” 嬷嬷非常肯定的说道。 胡贤妃在沉思,她在思考了这中间的交换价值。 “嬷嬷,你说说,咱们应该如何做?” 胡贤妃问了话道。 “娘娘,圣上没立太子。大皇子如今的处境,正是困难着。若是让常贵妃的膝下得了一位小皇子,再加上太后娘娘的支持……” 嬷嬷的话,透出了浓浓的担忧。 “是啊,若让常贵妃得了一个儿子,再加上太后的支持。我儿就是危险了。”胡贤妃又不傻,哪会看不出来。常贵妃在肖想了皇后的位置。 只是,常贵妃需要一个儿子,若以无子的理由,把皇后马氏赶下台,那么,常贵妃想上位,就必然是膝下得有子。 “叩、叩”的声音响起。胡贤妃屈指在轻轻的敲响了桌面。 胡贤妃在沉思。 “不,咱们不能有动作。” 胡贤妃摇摇头,她不准备行了嬷嬷的劝戒。 “娘娘,您这时候可不能心软。若不能,会害了大皇子。”嬷嬷还想再劝话,让胡贤妃打断了。胡贤妃说道:“嬷嬷,常贵妃膝下有子,你说说,除了咱们外,还有谁更急?” 嬷嬷听出了胡贤妃的言外之意。 “娘娘的意思,是坤宁宫的那位……” 嬷嬷这时候,是明白了胡贤妃的真正用意。 借刀杀人吗? 贤妃娘娘不觉得。 胡贤妃觉得,她是给皇后马氏递上了借口,一个搅和掉常贵妃好事的借口。 “嬷嬷,通知下去。让我娘进宫来。” “我们需要好好谋划谋划。也许……借着这个机会,让圣上瞧瞧皇后和常贵妃的心狠手辣,呵呵……”胡贤妃在冷笑。 一箭三雕,才是胡贤妃的用意。 一是把常贵妃借腹生子的美好愿望,打碎掉。 二是让皇后和常贵妃狗咬狗,一嘴毛。 三是让圣上对皇后和常贵妃心生不满,然后,她和她的皇儿才会有机会啊…… 太子、皇后,这是胡贤妃的用意所在。 凭什么皇后马氏能当皇后?她胡氏雅莲,就不能肖想一下坤宁宫的凤位呢? 马氏、常氏,不过借着家族的力量。说白了,这天下底的臣子,皆是圣上的臣子。她胡雅莲育有大皇子,她儿若为太子,她当一当皇位,那就是明正言顺的。 “诺。” 嬷嬷应了话。 宣惠元年。 十月。 京城的天,凉了。 纪德最近很忙。 宫里的贤妃娘娘有了指示,他这位姐夫自然要帮衬的。毕竟,大皇子就是纪府的未来。大皇子一旦上位,他纪府的一杆子亲戚,全成了正宗的外戚。 贤妃娘娘想上位,纪德何尝不是如此呢? 大皇子,大皇子就是纪德最乐意瞧着的太子人选啊。 胡氏夫人去宫中见了女儿。 这归来后,就是请了女婿谈话。 纪德从岳母嘴里,就是听到了贤妃娘娘的指示。 这在这等关键的时候。外西城甜水巷子的张家,给来了消息。纪德的师傅张启病了,已经病重的准备辞官了休养。 在这等时刻,纪德无论如何,都得去瞧上一瞧。 说到底,那张启名义上是纪德的师傅,是纪氏的恩人。 纪德带上了礼物,带上了仆人,到了张家。 好巧不巧,纪德就遇上了回娘家探望生病父亲的福娘一行人。 张家的院门口。 旧人再相见。 福娘只觉得陌生了。 纪德,这个曾经的师弟,与福娘记忆里的人,完全不同了。 “纪大人。” “世子爷、世子妃。” 相互见了礼。 然后,错身而过。 福娘和夫君是告辞了,在二弟张春福的相送下,离开了张家。 纪德则是在张春旭的引路下,进了张家。 福娘没有回头,是直接上了马车,与夫君朱高熙一起在马车内,闭目养神。 纪德倒是回望了一眼,离去了的马车,然后,进了张家。去探望了生病的师傅张启。在心中,纪德发现,他似乎许久不曾思念过,曾经的师姐福娘。 果然,一切都变了…… 纪德发现,他不后悔,他曾经放开了福娘,造反了如今的妻子。纪府的如今的满门繁华,都说明了纪德的选择没错。 更何况,纪德心头自嘲,他觉得他若不放手,岂有张氏如今的富贵?毕竟,燕王府的世子妃,对于福娘这位师姐而言,何尝不是荣华加身? “纪大人能来家中,实在是父亲的荣幸。” “只可惜……”张春旭在感叹。 纪德听得这位师兄的话,摆一摆手,说道:“师傅何苦辞官?不过休养罢了,拱卫司里我打声招呼,让师傅痊愈后,再接着为圣上效力便是。这官位一旦辞掉了,再想谋了实缺,就会有些麻烦的。” “纪大人的好意,家父若知道,必然是满心感动。”张春旭拱手一谢。 就是这几句话的功夫已经到了张启的卧室。 张春旭打开了帘子,迎了纪德进屋内。 屋内,药香味浓。 张启卧在榻上,满面的蜡纸色。 “师傅,徒儿纪德来看您了。”纪德在张启面前,还是执的徒弟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