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皇家媳妇日常 > 第55章

第55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不必急着搬出东宫。”    宏武帝拒绝了长孙的请求。    此时, 看着长孙朱高锦, 宏武帝又像是看到了当年的太子。宏武帝对于东宫的一切, 突然有一种怀念,生出来一种不想改变的心思。    帝王嘛,一旦拿定了主意。    旁人自然是更改不了的。    朱高锦最终是带着宏武帝的宽慰与赏赐,在太监大总管田德的护送下,回了东宫。    这一件事情, 对于宏武帝来说,也就是回忆了嫡长子。但是,对于某些人而言,却是一种不可言传, 只可意会的暗示。    于是,曾经是太子臣僚,又或是偏向了太子的朝臣们, 这时候,都是窜连了一二。    皇太子死了,但是, 还有大皇孙在啊。    那么,能立了皇太子,能不能立了皇太孙呢?    京城, 暗流涌动啊。    燕地, 蓟城,燕王府。    冬,天是冷着。    比起南方而言, 北方真是冷得掉冰茬子。    元熙堂。    一对小夫妻正在伤离别。    “我很快就会归来。”    朱高熙说道。    “可是……”    福娘还是担心,她道:“你骑射不好,又是去边塞之地对阵北边的胡人。我不放心。”    “要不,我去求母妃,由我扮了亲卫,护在你身边?”    福娘想了一想后,提了一个建议。毕竟,对于自己的功夫,福娘是十分自信的。    “……”    朱高熙蛮无语。    虽然,确实如妻子福娘所言,他骑射不咋的。但是,作为一个男人,他有自己的尊严。这话,特么伤自尊心。    “不跟在你身边,你要是受伤了?又是穿得少了,染了风寒怎么办?”福娘絮絮叨叨的说道:“我还是自己监督着你比较放心些。”    这些都是理由,还是专门找来的理由。    真正的原因,是福娘不想跟夫君分开。    战场上,刀枪无眼。    没亲眼见着人,福娘很担忧,她在家中会睡不安生啊。    “你若真想去,我去求了母妃。”    朱高熙最终想了一想后,还是同意了妻子的话。    当然,他的想法是,他作为了主帅,在中军的保护里。必然是全军最安全的地方。妻子跟在身边,两人一起见识一下边塞风光,亦是不错的。    朱高熙想着,跟他一样,福娘也是在京城长大。    那是南边,跟北边的风光不同嘛。    夫妻一起走一遭,亦是增长了见识。    “你不能说,是你的主意。”朱高熙不忘记叮嘱了一句。    福娘点头,表示记下了。    午时。    朱高熙去了元孜堂。    燕王妃正在陪着小儿子朱高孜聊天。    见到长子来,燕王妃还是笑得温和,问道:“你出行的物拾,福娘都收拾妥当了?”    “都妥当了。”    朱高熙回了话后,说道:“母妃,儿子有一事,想求了您。”    对于长子此举,燕王妃蛮差异的,她倒不多想什么,只笑道:“你说说,母妃听听。”    “世子妃打小习武,武功高强。儿子身边的亲卫,全加一块儿都未必是她的对手。特别是射术一道,世子妃最是善长。”    “母妃,儿子想让世子妃扮成儿子的亲卫,由她护卫儿子的安全。”朱高熙的目光是直视着燕王妃,问道:“母妃,您以为如何?”    燕王妃沉默了。    良久后,燕王妃问道:“这是你的意思?还是福娘那孩子的意思?”    “是儿子的意思。”朱高熙淡定的说道:“世子妃是儿子的嫡妻,儿子的安危搁在她手里,她必是最用心的人。”    话到这里,朱高熙自嘲一笑,再道:“头一回上战场,儿子心头有些虚。让母妃见笑了。”    燕王妃听长子之语,越往后面听时,越是有些愧疚之意。    燕王妃当然知道,长子去战场上,面对了北面的胡人,虽说是作秀的成份大。可到底战场之上,没什么百分百安全的地方。    特别是在燕王妃的心底,长子打小身体弱。    而长子为什么体弱,还是当年的往事……    忆往昔,唉,燕王妃是一声叹息。    燕王妃觉得,是苦了高熙这孩子。    “既然你觉得福娘去合适,那她便去。”到底是亲娘,燕王妃哪舍得儿子吃苦头?真能让儿子舒坦些,燕王妃不介意放些水份。    于是,有燕王妃的帮忙,福娘扮成了夫君朱高熙的亲卫,夫妻双双征北蛮。    冬。    北风呼啸。    草原上的胡人南下,最主要的原因。    就是北面太穷,南面富裕。    说起来,这造成的原由嘛,就是北面的草原是游牧制度。南面的汉人是农耕制度。    胡人最怕什么?    白灾。    大雪茫茫一片,多少牲口得冻死?    在北方的大草原上,最不值钱的是人命。为何?无它,太穷尔。    穷人穷得只剩下一条命了,所以,那自然就是挣扎求活。    当然,看人看事,最主要还是看立场。    彼之英雄,我之贼寇。    立场不同,看法自然不同。    燕王府的中军,是作为了压镇的后续部队。    地方自然有郡兵在守卫了疆土。    一路行来,福娘发现,燕地越往越北,似乎民间就越穷。穷归穷,这些百姓的气质,却是越往北,越是彪悍。    燕山口。    太行八径。    这里是胡人南下的一道关卡。    在这里,倒下的胡人非常之多。    大军进了燕山口的堡城后,朱高熙就领着福娘一起从堡城的哨楼上,观看了堡城外北边的情况。    那里有许多的冰雕,是人形的。    没一个活人,全是遗留下来的尸体。    “胡人……”    福娘说了两字。    “全是胡人。”    朱高熙回了四字。    “你莫在意,左军师是常年跟随在父王身边的老人,他必然有全盘的计划。南下的胡人,讨不好的。”    福娘安慰了话道。    说起来,朱高熙前来燕山口的堡城,作为的是一个诱誀。当然,也是作为的一面旗帜。    至于福娘嘴里的左军师张源,那更是燕王心腹中的心腹。    这一位左军师在燕王府,能当半个家。    朱高熙见了这等长辈,是得躬身一礼的。    “我知。”    “我就是觉得,一路行来,胡人的恶行太多。心中憎恨。”朱高熙讲道。    朱高熙会如何此的原由。    是因为在靠近北方的几处村堡,有被胡人打了草场的。    胡人,不事耕种。只以南下抢劫为目的。    这等野蛮的行为,对于勤劳治富的汉人而言,跟蝗虫又有什么区别?    对于燕地未来的主人,目前的燕王府世子朱高熙而言,那些胡人就是在挖他的肉。是在挑衅了他这个燕王府世子的威严。    “是,胡人的恶行太多。”    福娘也承认了这话。    想一想,那一个城堡里,独独一个将要死了还在嚎哭大骂的老人。    没了活的男人,没了活的孩子,没了活的妇人。只余一个受伤的老人,在咒骂了胡人。    那是一个注定会死去的小镇子,那是胡人的恶行。    那里无数的汉人尸体在控诉了,这个时代里,胡人的罪与孽。    燕地,是汉人的土地。这一片土地是汉人的传承与繁衍之地。汉人在这一片土地上劳作,汉人在这一片土地上耕耘。    汉人付出了汉水,汉人依靠劳动来收获。    结果,秋收的喜悦刚过,胡人来了。    无数的悲伤,无数的冤死者,他们没了未来,他们变成了尸体,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土地上,那美丽的世界呵,被催毁了。    “他们是文明的毁灭者,他们是凶残的野兽。”福娘对胡人,只有这样的评价,只有无限的憎恶。    因为,那些不会建设的人,那些造下了恶与孽的人,不配被称为人。    这一个冬。    在燕山口的堡城。    福娘渡过了人生里,最为重要的一段时光。    在这里,她见识到了,何谓真正的野蛮。    那是赤果果的,在生死之间,在人性与毁灭之间,文明者与毁灭者的较量。    在冬月过了。    腊月来时。    左军师张源的计划成功了。    凡是绕过了燕山口,漫入了燕地的胡人,注定是永远留在了燕地的疆土。他们要为自己的罪与孽,付出了应付的代价。    那就是去死。    唯一死,赎其罪。    从边塞归来,再回蓟城时。    已经是腊八节。    腊月八,喝腊八粥,是一种节庆。    “你父王来信,来年开春,让咱们去京城。”    燕王妃对长子长媳,说了燕王的吩咐。    穿着常服的朱高熙和福娘是对视一眼后,朱高熙问道:“母妃,那燕地这边做何打算?”    “由左军师代劳。”    燕王妃简单的回道。    “儿子明白了。”朱高熙回道:“儿子无异议。京城也是蛮不错的。那地方比蓟城更暖和。说不定,咱们一家人往后就会住那里呢。”    这话中,朱高熙有一些小试探。    燕王妃自然听出来,所以,她望着长子是笑了起来,说道:“高熙,你这话在蓟城说说无妨。去了京城后,就得注意些分寸。莫被人抓住把柄,给你父王惹来麻烦。”    “母妃的话,儿子谨记。往后定然小心。”朱高熙答话道。    “如此就好。”燕王妃亦是不多讲了其它。在燕王妃看来,长子高熙是个聪明的孩子,会懂得她的叮嘱之意。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