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大笑拂衣归 > 第91章 见真章!

第91章 见真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韩勇看着自家孙女和冯振那傻样,不禁得意洋洋地喝了口小酒。    过了一会, 冯振恢复过来, 道:“其实这也是个好事, 他只要心正,脑子活泛些倒能干长久点。咱们下面人也能安心些。当初他一个新县令要是什么准备都没有,就这么来了, 怕是早就被流民给吞了。”    韩勇点头道:“是啊, 所以我不是一直都没和人说过这事吗, 你们俩也只当自己没听到。保不齐以后这招还能再用两次……”    阿意和冯振听了,连连点头。    饭吃得差不多了, 韩勇才问道:“你们如今还缺多少人啊?”    冯振道:“上午算了下, 我们至少还要再找五个人。怎么?你还有人推荐吗?”    韩勇没有马上搭腔, 阿意倒是扯了扯爷爷的袖子, 小声道:“这事没什么危险,又不用与人打斗,爷爷……”    韩老爷子转头看了看她, 叹了口气, 道:“这事我同意了也没用,县尉他们不会让女娘来做这些的……”    冯振一惊, 道:“大哥, 你是说让阿意也去吗?这、这怕是……”    “你看,连你冯爷爷都不同意呐。”韩勇马上把锅甩给冯振。    阿意立刻扭头眼巴巴地看着冯振。    “咳,那、那什么,我明日去问问谢县尉好了……”冯振结结巴巴地说道。    次日, 谢沛就听冯振说了,那韩勇倒是很痛快地答应了下来,只是……    “只是什么?他家里可是有什么难处?但说无妨,原本咱们也是该去谢谢他的。”谢沛关切地说道。    冯振干笑了声,低语道:“韩大哥那个孙女,是个极可靠又机灵的孩子。她听了这事,说是也想帮忙,咱们不是缺人吗?不知县尉介意不介意她是个小娘子这事……”    谢沛听了,脸上露出个亲切的笑容道:“不介意,完全不介意!老冯,你说我要不要去拜访韩家一下啊?”    冯振一愣,下意识就道:“不必……咳,那什么,谢县尉,我那韩大哥脾气有点古怪,我看……”    谢沛点点头,也没坚持,只说让冯振代她谢谢韩家老少。    两日后,预警队终于凑齐了人。谢沛为了方便他们爬树,更是提前在那几株大树上做出了软梯,并搭好了小台子。    若是白日见到匪人来袭,他们只需要在高处的树枝上绑上大红的布条。若是晚间的话,则要挂一盏灯笼 。    为了保险,这些人更是亲自测试了下。确认都能看清远处大树上的标志了,这才最后把人定了下来。再然后就是安排值班表,以及明确紧急情况时的退路了。    李彦锦见到名单后,还将这些人都归到了衙门名下,让他们每个月都能领到一份月俸。    因要负责预警队的事情,冯振和梁胜所在的小队,就暂时交给了旁人来带。    好在,所托之人都是老实认真的性子,在谢沛的手下也不敢起什么歪心。    卫川县里就在紧张又忙乱的气氛中,过完了五月。    六月初,双峰山的匪徒又坐不住了。之前洗劫府城,让他们尝到了甜头,如今这些贼人的贪心也越养越大了。    偏此时,还有几个读过书的文人投奔于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狗头军师。    这些军师的野心可比那几个匪首大多了,他们也不停撺掇着各自的“主公”要赶紧趁乱建立起自己的“基业”。    于是,让所有人都没料到的事发生了。双峰山的匪人给自己起了个“山神军”的名号后,竟然兵分三路,以双峰山为基点,摆出一副要吞下整个湖白府的架势……    一时之间,湖白境内人人自危,大批官员潜逃。而此时,湖白府的紧急公文却被压在一大堆公文之中,无人问津。    这段时间,宁国的朝堂上,正为了立储之事吵得不可开交。    几个皇子你争我夺,不但在朝堂之上吵生吵死,暗地里还各出阴招,彼此拆台。    今儿二皇子所在的工部被爆出修缮皇宫时,以次充好;明儿大皇子管辖的吏部就出了存档房被烧了大半……    后宫之中也是奇招迭出,勾心斗角。这些大人物们,似乎谁都没心思去瞧一瞧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的湖白府百姓。    而卫川县这次也有些不走运,他们正处在山匪进攻的一条路线上。    幸运的是,在此之前,这条线上的“山神军”并没有攻下像样的大城,因此搜到的武器也很有限。整个队伍的战斗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提高。    而随着他们抢掠的东西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就要分出更多人来看守、运送这些东西。    而见识过这些“山神军”的匪性后,沿路也没有多少人愿意加入,就算是硬逼着人来了,后面趁乱逃跑的也有不少。    因此,当他们快要接近卫川县时,负责进攻的部队,也只有三千人不到。竟是比出发时的人数,还要少些。    自从智通回来报过一次信后,他和李长奎二人就不知去了哪里。谢沛和李彦锦也知此时情况紧急,但二人商议了多次后,都觉得这卫川县还是有保下来的可能。    因那“山神军”行进的路线很明确,所以谢沛就特意在他们来的方向又多设了几棵信号树。    这样一来,他们至少能保证,那些山匪若是想趁夜进攻的话,卫川县不会被他们打一个措手不及。    随着山匪军越来越近,县城中再次出现了一波逃亡潮。    好在走的都是些有家产的富户,这对多数是由穷人组成的乡勇军并没造成太大的震动。    只是李彦锦也不是什么好脾气之人,这些富户要走,李彦锦也不拦着。只一条,每家走之前都必须交一笔资产保护费。若是不交的话,回头守城时,就会优先从他们留下的铺子房子中拆用木料石头。    这些富户之前有多喜欢这个临危不乱,赶走了乱民的县令,现在就有多痛恨他。然而,看着那几百个乡勇把守严密的城门,他们也只得乖乖交钱。    可县令还不满意,竟是直接让他们把钱都换成了存粮。    对此,富户们倒也不算太难接受。毕竟要走的话,那些存粮还真不比银钱好搬运呢!    搜刮了一批粮食后,李彦锦心里也有了底气。    除此之外,李县令还利用业余时间,调配出了一大堆古怪的粉末。这其中,他的老丈人也大方地把自己从蜀中带来的一车麻辣调料给捐献了出来。    在做药粉的同时,这位暗器传人,更是制作出了五架改良版的小型投石器。用来砸人实在是再好没有了。    在山匪军距离卫川县两日路程时,县城的大门就正式关闭了。    城中百姓都囤了些粮水,紧张又焦虑地呆在家中。    又过了两天,这日傍晚,北门外的阿意正猫在信号树上的小台子上,认真地盯着前方的大路。    忽然,一阵沉闷混乱的脚步声传来。黯淡的天光下,一片黑乎乎的人影出现在了大路那头。    阿意屏住呼吸,瞪大眼看了一会。那些人越走越近,身形也变得清晰起来。    前面的拿着刀枪,后面的多是棍棒,一群人乱糟糟地走着。队伍两头和中间,还有几个领头模样的人,不断低声喝骂催促着。    阿意吸了口气,稳住了微微发抖的双手。她轻手轻脚地顺着软梯下了树,然后掏出火折子,迅速点燃了三根蜡烛。    接着就把这三根蜡烛插进了一个灯笼之中,看看稳妥了,这才一拉绳索,无声无息地把这盏灯笼拽上了树梢。    她这边刚升起灯笼,一直守在城门之上的韩勇立刻就看见了。他当即拎起手里的铜锣,冲着城楼下方,哐哐哐地敲了起来。    听到了警示的卫川城内,顿时就动了起来。    轮休的乡勇都被喊醒,大家拿好武器、穿好藤甲,按照之前县令和县尉演练过的,各自就位,准备作战。    而阿意升起了灯笼后,也迅速离开了信号树。按照之前说好的路线,绕道城西门方向,匆匆而行。    那些准备趁夜偷袭的“山神军”中,也有人发现了那盏古怪的灯笼。    只是他们看了两眼后,并没兴趣跑到山坡上的林子中,去查看一二。    然而当他们兴冲冲赶到卫川县时,却不禁都愣住了。    今夜乌云蔽月,按说正是个偷袭的好时机。可此时的卫川县城墙之上竟是立着无数火把!明亮的火光后面,密密麻麻不知藏了多少兵士。    而在火把照耀下,那新修的城门和城墙竟是如此坚实厚重,一看就不是之前那些撞两下就能撞开的破烂城门……    打了这许久,这真是山匪们第一次遇到如此难啃的城防。该怎么办?一群乱糟糟的山匪们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次领命来攻打卫川县的,是一个名叫曾庆的家伙。    他之所以没去抢那些攻打大城的差事,正是怕遇到硬骨头,把自己的小命给弄丢了。    然而,万万没想到,这个偏僻的小县城竟是修得如此坚固,硬是比当初攻打府城时,都要难上不少。    曾庆在见到固若金汤的卫川县城时,其实内心里就生出了退意。但这里可不止他一个人,为了不给其他人抓住尾巴。曾庆只得硬着头皮,胡乱一挥手,道:“小的们,这卫川看样子是很有钱啊!咱们攻进去,分他娘的金银女人去!”    然而,尴尬的是,回应他这番进攻口号的,不是手下们热血上头的嗷嗷乱叫,而是在一片寂静之中,某只老鸦的怪叫声……呱~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