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公主要谋逆(穿书) > 第82章 查案

第82章 查案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消息是由胭影亲自写了信传来——宁扶胤拟了旨意要将宁扶止从南疆召回, 新派去镇守的大将军是姜家人,而南疆那方已有人又开始策划着造反。    南蛮自上次大挫之后须得休养生息一阵, 南疆一时没了南蛮牵制,说反便再无回旋余地了。    因此宁扶清不得不即刻赶往南疆,即便他们要反,也一定要在宁扶清的手中反, 否则便无法控制了。    宁扶胤的这一步棋,沈如茵实在看不懂, 倒像是逼着南疆造反一般。    不过比起宁扶胤的行为,更令沈如茵疑惑的,是宁扶清听见这个消息之后所说的一句话。    他说:“这姜家大小姐的手段, 着实厉害。”    她想了许久也未能明白这事和姜含雨有什么关系, 难道派自家人去南疆是她的手段么?可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眼人都晓得这会逼得南疆叛变,她不可能不知道的。而宁扶胤, 为何会答应她做这样的事?    沈如茵知道以自己的眼界和智力大概无法将这些事情想通了,因此她仅仅关心那一件事,便是她的心上人,又将陷入危险。    她劝他:“上次你带领南疆将士的消息传得满天下都是,宁扶胤派去捉你的人就等在南疆呢, 你还要去冒险?”    作为一个被剥了皇籍, 判处流放的皇子, 竟带着朝廷的将士打仗,即便大家都知道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仗,他也逃不过谋逆的帽子。    即便宁扶胤不想处置他, 朝廷上的臣子也必然不会放过他。    上一次去往白家之时,他们便已经听闻朝廷派人去南疆捉拿宁扶清的消息,只是不知为何这群人到得有些晚,以致与他们错过。    这一次他再前往,实在是危险。    但他答:“我若是不去,阿胤便赌输了。”    这一句话,她依旧听不懂,只隐约觉得有什么一直隐藏在背后的东西,将要渐渐浮出水面了。或许有一场她从来不知道的战争,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    而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信他,等他。    宁扶清离开后,王起领着人仅用了半日便查清楚瘟疫的来源。    在他们离开之前,奶娘也渐渐显露出了一些症状。小孩子的抵抗力较成人更弱,因此她的症状比沈颜显露得迟,也是合理。    那瘟疫是从一个叫温渠镇的地方蔓延开的,至于源头在何处,还未曾查出来。杜白闻此毛遂自荐,欲前往查探。    发生了太多事,沈如茵心中很是茫然,为了让自己不那么慌张,她也想给自己找些事情做,便与杜白一同前往。    温渠镇处于苏安边界,与留朱接壤。    沈如茵等人抵达时,见到的是一个空空荡荡的乡镇。街道两旁房屋皆大门紧闭,许久才会出现寥寥几人在街上行走,步伐也俱是匆匆。    走了许久,才好不容易遇见一个愿意搭理他们的人,那是一个佝偻老人,看模样应是个乞丐。    他衣衫褴褛,拄着拐杖艰难站起,声音沙哑道:“大概半月前,忽然就有许多人患了病,也不知是怎么了……”    沈如茵敏锐地捉住话里“许多人”这个字眼,问道:“你说的那些人,他们都是同一天患病的么?”    “是啊,一个村一个村的,都一起犯了毛病。”老乞丐歪着头想了想,又道,“不过这患病的人呐,大多是穷人家,实在奇怪的紧……”    说到此处,沈如茵已经猜到一些情况,与王起交换了一个眼神,二人便知他们想到了同一处,于是他们问了那老乞丐最初染病的那几个村子在何处,决定由沈如茵与苍叶杜白一起,王起与一众手下一起,分头前往。    几人到了那村子,只见得满目苍夷,道路上四处是衣物等被烧毁后的灰烬,甚至有些房屋也被烧了。    他们寻到村中人,直言是华阳阁中的人,前来查探情况。    华阳阁在民间一向声誉良好,那些人一听便好似得到了巨大的希望,连村长也迎了出来。    知道了杜白是个大夫时,村长眼睛一酸便流出两行泪,抹了一把脸道:“可算是来了个大夫啊!自打村子里出了瘟疫,我们是一个大夫也请不到……”    沈如茵皱了皱眉问:“为何不报官呢?”    村长正欲开口,后面已有人愤愤道:“他们一来人就只管烧,也从来不说派大夫来医治!”    村长抬手示意他安静,咳嗽一声,向沈如茵解释:“如今只有我们几个村子出了事,镇里患病的人不多,一旦有人患病便立刻隔离,因此这事闹得还不大。这瘟疫……历年来都只有闹上朝廷才会有人管,大家都怕染病,谁又愿意冒险前来呢?也只有华阳阁的人还肯为民做主了……”    “就是!”又有人忍不住大喊,“我看这宁家人的位置迟早坐不稳,还不如让华阳阁的阁主当皇帝!”    “呸!”村长连忙转过身去打那人,“你不要命了!这话可乱说不得!”    “有些事,不管是谁来做皇帝,都改变不了的。”沈如茵淡淡一笑,“下面的人如何做事,皇帝哪能得知呢?”    她默默地想,除非脱离封建统治,眼下的很多情况都永远也没办法改变。即便是宁扶清来做皇帝,也是一样。而他能做的,只是避免如英雄帮那样的事情发生罢了。    “姑娘远见卓识,”村长赔笑道,“不必跟这乡野粗人一般见识。”    “好了,”沈如茵站起身来掸掸衣裙,“带我们去看看村里的井水。”    杜白说过,这种瘟疫若是要大范围传染,必定是通过饮食。富贵人家自家都有井,而村子里的人大多都是共用一口井,因此便有了老乞丐口中所说几乎都是穷人患病的情况。    事实上,当她听到是许多人同时犯病时,她就已经知道一定是水源出了问题。只是这究竟是自然发生还是人为,还需要让杜白看一看——即便她心中已经几乎确定此事是人为了。    村内共有三口井,位于村口的那一口井内果然有问题,另外两口井都没什么问题,也因此,村内譬如村长等人还未曾患病。    不过村长说喝了那口井中井水的人也有未曾患病的,对此杜白的解释是确实有体质特殊的人不会染病。    沈如茵默默地想,可能是这些人体内有抗体……    由于一时还看不出来究竟是水质发生了变化,还是人为污染,杜白装了一罐异常的井水与一罐正常的井水打算带回去慢慢研究。    王起那边的消息他们还不知道,沈如茵也觉得不好过快下结论。    随后杜白又前去探望了村中患者,确认其症状确实与沈颜和奶娘一样。    村长担心病人情况,问向杜白:“请问大夫可有法子医治?”    杜白眉头紧蹙,一副忧心的模样。    沈如茵知道他心中忧虑,拍了拍他的肩以示安慰,回村长道:“有是有,不过还需要一些时日。”    她顿了顿又问道:“村长可还记得村里人染上瘟疫那日,村中有什么异常?”    “这……”村长为难地挠挠头,“我实在想不起来了……大概,没什么异常罢……”    她点点头,“那我们就先离开了,那井里的水您记得要交代村中人不要再喝,已经患病的人要好好隔离,等大夫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们还会再来。”    说罢她转向杜白,“你还有什么要交代的?”    杜白回神,将各注意事项一一说明,便与沈如茵一同离开。    回到与王起约定好的地方,便见他们已经等在那处,手上也拿着两个罐子,装了两种井水。    王起描述的情况与沈如茵三人所见无差,甚至还有一个非常微妙的巧合,那便是两个村子患病的人皆是喝了离村口最近的井水。    事实显而易见,但两个村子的人都说记不住那日有什么异常,因此他们一时无法查到究竟是谁人所为。    回到府中,杜白很快便查明这与一般的水质变化不同,至于其中有什么样的不同,杜白唠叨了一大段,沈如茵一句话也没听懂。    不过她也不需要懂,她只需要知道这件事确定是人为便够了。    “若要让井水中携带致病因素,只需向井内投放患者的血液或脓水。血液有颜色与腥味,容易被人发现,因此他们投的大概是脓水。”杜白一边思索一边道,“只是脓水不像血液那般容易收集,区区猜测,他们或许投入了患者的衣物用品,姑娘若派人去查一查村子周围遗弃的衣物,或许能找到一丝线索。”    沈如茵看向王起,后者了然地点了点头。    杜白又道:“这种瘟疫与往常那种略有不同,区区想应当是有什么地方近期才发生了瘟疫,朝着这个方向,应当也有所收获。”    “好。”    沈如茵没想到往常一般不会在事上多舌的杜白此次竟会出奇愤怒,并且主动提出想法,顿时暗叹杜白实在是医者仁心,比起大毒王,他显然更适合当一个大夫。    “有了这井水,区区应当能够尽快开出药方了,还请姑娘让区区独自待一会儿。”    看着他严肃的神情,沈如茵略带一丝讶然答应着,方要出门,忽闻杜白在身后问道:“姑娘为何不问问周先生如何了?您对他,难道就没有半点担心么?”    作者有话要说: 幕后**oss快要露面了……    看了看前面的部分,总觉得剧情方面铺垫得不够,要不是因为时间有限,这大概会是个百万大长文……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