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母子均安
“贾家?” 贾敏浮着茶盏中的茶叶, 听到这个的时候, 仿佛像是听见了一个天大的笑话一般。 对面的卫夫人却不知道她的心思, 笑道:“我也见过宝玉那个孩子, 说句难听的,我家这个十个也不抵他一个嘞, 听说性情也温和,对身边姊妹的那份心思也是再找不出第二个来的, 怪道老太太独爱他一个, 亲上加亲,不过看中的就是知根知底。” 贾敏敷衍地笑笑,说:“黛玉有自己的心思,我这个当娘的,不能逼她。” 卫夫人道:“嗳哟, 她们小姑娘家家的, 能有多少心思, 长这么大见过几个外男呢?自然还是要做长辈的帮着掌眼把关……我听说宝玉啊,最近读书愈发进益了, 捐了个监生, 正在准备乡试呢,倘或中举, 便是举人老爷了。他又是贵妃的亲弟弟,将来还不知要如何发达呢!” 贾敏实在不耐烦说这个,反问道:“既然他发达了,姐姐你怎知我家黛玉高攀得上呢?此事莫——” 卫夫人不知道她这样油盐不进, 急得说了一句,“老太太这样疼你,可别辜负了她老人家的一番好意。” 贾敏算是明白过来了。 她没想到几番婉拒之后,母亲还会找来别的说客,希望林家和贾家能够结亲。她在政事之上所知不多,但是却相信林如海之所以避着贾家,是因为自家实在是太过于张扬,不是结亲的好人选。 她沉思了半晌,端茶送客,随后吩咐叫黛玉过来一趟。 林昭玉生出来的时候就比两个姐姐都要壮士,这会儿连黛玉都抱不动他,姐弟俩听说母亲召唤一起过来,黛玉怕弟弟摔着,一路跟着小跑,等到了贾敏处,已是娇喘吁吁,额头都有些香汗了。 贾敏笑着把儿子抱起来……没抱动。 黛玉笑道:“这孩子实在是长得太快了。”又说今天教他认了哪些字,读了什么书。 林家三姐弟,只有林琯玉最没有读书的天赋,捧着书看不到一盏茶就要打瞌睡,然而林黛玉也好林昭玉也好,都酷爱读书,常常看书看得忘了吃饭。林如海回京后公职在身繁忙非常,姐弟两个看书愈发没了顾忌,从诸子百家到市井小说,无一不爱的。 贾敏看着小女儿懵懵懂懂的样子,不放心和她说这件事,想了想,又叫去请大姑娘一块儿过来。 林琯玉实在没兴趣和弟弟妹妹一起看书,她又是定了亲的人,院子上上下下都被贾敏派去的人守着,除非每月逢八去穆贵妃那里玩,其余日子出一趟门就够呛,索性关门睡觉。 夏日午后人总困乏,她坐起来的时候,轻薄的衣裳滑落了大半,露出少女特有的珍珠般洁白而富有光泽的肩膀,慵懒地打个呵欠。闻琴解佩忙上来服侍她穿了衣裳,一行人方才穿过各处假山水道,迤逦地过去了。 然而贾敏才说起一句黛玉的婚事,又提了一个“贾家”,她浑身上下的睡意都荡然无存,说:“贾家?!不行!” 黛玉不好意思开口谈论,听到她这么说,松了口气。 贾敏道:“我知道贾家不行,但是咱们也不是贪图他们有什么好的,我只是想着宝玉倘或改好了……” “他那些毛病,如何改的好,”林琯玉说,“我前儿才听说大舅舅给琏二哥哥赏了通房呢,他们家那样子,风姐姐的性子尚且过得憋屈,黛玉不行,绝对不行。” 贾敏本意是借此看看林黛玉自己的意见,这会儿被林琯玉一通抢白,瞬间转移了注意力,“当真?” 林琯玉点点头,对黛玉偷偷地眨了眨眼。 贾敏说:“……你大舅舅比二舅舅诚然胡闹许多,但是论起结交人,他反倒是个更厉害的。”顿了顿又说,“不对,贾家的事情,你怎么知道的这样清楚?” 林琯玉面不改色地说:“是宝钗告诉我的。” 贾敏说:“宝钗近来都在宫里陪伴公主,什么时候到咱们家来过?” “……”林琯玉不说话了。她娘实在太难糊弄了。 最后岔开话题的,是急匆匆地从外头进门来的莺儿。 林琯玉倏然起身,说,“怎么了,是你家姑娘出事了?” 莺儿摇摇头,说,“是贾贵妃小产了,宫里头现在全乱了套,姑娘吩咐我出来通传一声。” …… 贾元春小产,十分危险。后宫乱了套,贾家也乱了套。王夫人只知道哭,贾太君看她这个样子,心中更是慌乱,只命她速速换好衣服进宫。 偏偏这时候,又说礼服一时半会儿找不见,等到找见了礼服,又发觉上头的钑花金坠子不见了……等众人入宫,已经是几个时辰后了。 贾宝玉本在园中读书,也听见了这些动静,他丢下书站起身,随身的只有一个小厮,问:“宝二爷,太太们已经随着老太太进宫去了,您可要去烧一炷香,为贵妃求平安?” 贾宝玉摇摇头,说:“平安不是菩萨给得了的。” 他捡起书,再也没有抬头往外看过一眼。 王熙凤许久不管事,只留一个探春在,她唯恐镇不住那些叼奴,便一时摆起架子命众人都要各司其职,到了夜间,唯恐生事,又坐了小轿带领园中上夜人等各处巡察一次,果然碰上许多个吃酒赌钱的奴才,一时都叫关起来等候发落。如此过了一夜,第二天清晨,才得了宫中太监传出来的信儿,“贵妃娘娘诞下皇子,母子均安。” 探春叹道:“阿弥陀佛。”说罢叫人赏了那太监一些东西,回过头来那太监却还在那儿,她这才醒悟,按照那些以前打秋风的几位爷爷的狮子大开口,他怕是看不上这么一点儿赏钱。 探春气得浑身发抖,可她一个姑娘家,不过暂管园中事务,月钱也不过几两银子,还要省些下来补贴在外头读书的贾环,手中也没有现银。 还是王熙凤赶来,叫丫鬟送上了一盘子的银子,才打发了那太监。 王熙凤道:“三姑娘,我知你处处要强,这会儿只同你说一句话。娘娘诞下皇子,之后咱们家必然有更好的前程,不过是些银子,当散财消灾也罢。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什么大事儿,你是年轻姑娘,气量不该局限在此,等到什么时候有人想要的不只是银子了,咱们才要当心。”探春只觉得眼皮子一跳,不知道她在方才知道贾元春诞下皇子之后就说这样的话,到底是什么用意。 贾元春孕中的月份本是虚报了的,此番又早产,生出的小皇子虽然个头小,但是哭声洪亮,显然很是健康。皇帝放下心来,叫重赏她宫中的太医,何赤暇自然也在此列。 小皇子是他亲手接生的,但是他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喜悦之情,只是态度很平静地谢了赏,在四下无人的时候,他才淡淡地道:“娘娘答应臣的东西,可别忘了。” 贾元春产后虚弱,但是依然很清楚地听到了这句话。她苍白的唇角抿了起来,似乎很是痛苦,“如果要治病,我宫里有这么多的珍惜药材,千年人参,万年灵芝……你非要如此?” 何赤暇转头看她,微微挑眉,说:“你舍不得贾宝玉?” 他的目光明明很平静,却给了贾元春一种咄咄逼人的错觉。 良久,她说:“……你要的东西,我会给你。” 王夫人从宫里头回来之后,被自己成了皇子的外祖母这个消息给砸得把剩下的脑子都喂了狗,喜悦地叫人开库房赏人,恰逢这个时候那些被探春关押了的下人要好的一些人出来求情,说三姑娘借着太太您的威风为难老人,也不怕冲散了家里的喜气,她便三言两语地把那些人给放了。 探春虽说也得了她的赏,却还是气得扯了两条帕子才罢休。 贾环也回来了,一进门见她这个样子,就说:“这也有什么好气的?今日只是她女儿发达了,明日宝玉也考中了,她愈发要把尾巴翘到天上去的。咱们只过自己的日子,管她做什么?” 探春道:“你可知我前儿约束了下人们的用度,又改了许多制度,一年不过也省下千两银子来,那太监方才讨赏,却封了几百两银子的红封。” 贾环如今在外头读书,同窗中不乏出身大户的,因此见识便也多了,“那几百两银子,等他回宫了,是要层层剥削过去,到他手上的,不过也只是皮毛而已。要是给的少了,他回去交不了差,可不要找咱们伸手多要么?” 探春目瞪口呆,说:“如此,竟然是咱们一家,养了一宫的奴才了!” 贾环又道:“我听说穆贵妃宫里,要是胆敢借她的脸面作威作福的,都被打发去扫地了。只是咱们大姐姐面子软,又素来听太太的话,只以银子开道,才酿成今日的局面。小皇子出生后,还不知道要有多少回呢,你怕是气不过来。” 探春见他如今行为处事无一不妥当的,暂且忘却了这些烦恼事,很是欢喜,给他整了整衣裳,说,“我知道你聪明,往日竟是这家误了你。咱们这就去太太那边请安,倘或我言语冲动了,你便拉住我。” 贾环也笑了,说:“我拉不住你,太太要罚你,我就跟你一起。” 两人过去,王夫人果然问起昨夜大观园之事,探春还没来得及说话,周瑞家的就一脸喜气洋洋地进来了,说:“姑奶奶回来了!” 探春实在不知道贾敏回来了有什么这么值得她高兴,再一看王夫人脸色,得,她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