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郡主撩夫日常 > 第14章 线索

第14章 线索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暮色四合,青墙乌瓦上偶有鸟雀啾鸣,添了几分生气。    临窗的乌檀木案前,男子手执卷宗神情专注,烛火映照出的侧颜俊美矜贵,随着翻阅神色愈发肃然。    “公子,喝碗姜汤袪袪寒气。”沈牧端着红漆方木盘推门进来,携着外面的秋风,卷入几许萧瑟又连忙用半边身子将门阖上,“这天儿说冷就冷下来,监子里可病了不少,公子您可得注意,说起来御寒的衣裳都还在”    沈牧咋咋呼呼的声响在对上沈崇投过来的平静目光后戛然而止,嘿嘿讪笑了两声,忙是调转道,“公子,快,这要趁热喝了才好。”    沈崇搁下卷宗,倒是未在意他的未尽话语,仿佛他离不离沈府都是件稀松平常的事,淡然取了汤碗抿了口,在入喉的辛辣过后回味却是一股蜂蜜甘甜,神情浮了一丝愉悦饮尽,又多盛了一碗。    沈牧见状,亦是转开了笑意,“公子甜不甜,小的搁了两勺的槐花蜜,那家掌柜的因为小的常去还多随了一罐玉梨膏”估摸是把他主子当了哪家小姐,毕竟谁也想不到外表那么高冷的公子竟像姑娘家一般嗜甜。    沈崇抬眸就看见他来不及掩尽的那一抹打趣促狭,轻轻抿了下嘴角,若无其事的还了空碗去,“把这些卷宗收整好。”    “公子也莫要看得太晚,累坏了身子可有人心疼呢。”沈牧嘿嘿怪笑,迎上公子扫过来的视线抬手摸了摸鼻子,饶是变了正经,“是小的心疼您呐!”    “小的还听说郡主醒过来了,说不准过不了两天又能来学堂了。”郡主虽然不在国子监,可有关郡主的消息却是漫天。    沈崇觑了他一眼,“多事。”    沈牧却是不怕,笑眯眯道,“怎么叫多事,夫人送去平阳王府的那些珍贵药材哪样不是您选的,保不准就是那药的功效。”    风斜入枕花格的窗棂,那米粒儿似的金黄小花落在案头,令沈崇脑海浮现起在林间一幕,微微晃了神。    “公子,这些都”沈牧理着边上一摞的卷宗籍册,在瞧见其中一卷的印章时蓦地怔住,“这、这不是大理寺的”    沈崇淡淡哼应了声,作是承认了。    沈牧却没法如他一般淡定,要知道先前公子与老爷就是为的这桩起争执,不愿他插手案件,却没想到公子竟还是背着老爷还是把卷宗弄到了,若是让老爷知道    “明儿一早你找柳禛还回去,早些去。”沈崇补了一句。    沈牧听到柳大人的名字已经显得平静多,否则他当真以为他家公子神通广大到那般境界了。    半晌一抹脸,“那公子可有发现什么可疑的?”倒是清楚他家公子看着像是对什么事都不上心,可一旦上心的事就没有办不成的    这失踪案子这月先后发生了六起,除却意外身亡的,大理寺抓了几个市井流氓,赌徒之类下了牢,雷厉风行之余更多的则还是让百姓觉得惶惶不安,直至公子出事。    之后公子平安回来,要求查阅卷宗被老爷断然拒绝,这事不知怎么叫那位痛失爱女的郎员外知道了,原本就不服大理寺判下因此缠上公子,惹了这些日子的风波。    “听说那位朗员外的夫人受不住打击隔日也一根白绫吊死横梁,所以那朗员外才像疯了似的,一定要抓到幕后凶手。”    沈崇揉了揉额头,脸上露了一丝倦意,他倒不是为朗员外等那些纠缠,合着也入不到监子里头,只是脑海里一直浮现被掳时的情形,那人所提的格勒瓦在犬戎语中意味着背叛者,不听话的。    而在他以为难逃此劫时,她却出现    轻风送,清甜的香气袅袅漫开。他的目光不觉落在了一朵一朵的小花上,正待拂开,却被风吹移了少许,停留在一处他兀的拿起了案上卷宗,两幅一并比照,霎时变了神情。    “公子?”旁边正收拾的沈牧也不由随之紧张起来。    后舍的房门却在此时被一股大力推开,门板撞在墙上颤动不已,同时响起的还有一道愠怒呵斥。“不该拿的东西还不还回去!”    “老、老爷!”沈牧诧异凝向来人,又回落在正襟危坐的沈崇身上,只见后者依旧淡然地翻了一页,“”    沈传山仿佛也是因为这动作气狠,神情有那么一瞬狰狞,片刻匿迹于无大步走了进来。“出去。”    “不用侍候了。”只等沈崇发了声,沈牧才顶着压力退了出去,将门带上时还甚是担忧地回望了一眼。    都说父子俩没隔夜仇,可放老爷和公子身上就不是了,两个明明最亲近的人却像陌路。公子内敛,老爷又父子走到如今的关系,连他这个旁人都觉得感慨唏嘘。    而显然,房里的两人也确实如他所想,一站一坐,气氛僵滞。    “我倒不知你还有这等本事。”沈传山神情晦暗地注视着面前容貌出色的年轻人,那闲适态度轻而易举点了心头火,烧得愈旺,沈崇有今日,且敢无视他的警告无非是从徐家那得的底气,关于这点,便是症结所在。    “莫要忘了你自己姓什么,就算是把我报复垮了,你也落不了好!”沈传山风流成性,子嗣众多,后来徐家打压,一捧一踩,借着儿子打老子的脸,父子间到底是生了嫌隙,对长子放任自流,但容不得他如此挑衅他的威严。    “父亲想多了。”沈崇两手推了卷宗,依然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不至如此。”    是不至于如此伤敌自损,还是不至于落那境地,这话可就模糊说了。    “你!”他愈是如此出尘淡然,沈传山心里的邪火就更甚,却偏偏又拿他无可奈何,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人就拿这副态度对自己,没有身为父亲的尊重,也不说多逆反,明明是顺话都能膈应一身。    沈传山的脸色变幻几重,扫了一眼案上,不知又是想到了什么神情沉了沉,“这些案子既已了结,卷宗一事就当我不知情,你且好自为之!”    沈崇颦起眉头,“两起意外溺水,一起强盗,另还有几桩无论是作案时间,与受害者之间,作案手法看似毫无关联,可细推之下仍是有可疑,就好比岳小楼死之前在郎府唱戏”    “仅凭你说的,还不足以证明其中关联,还是你叫外面传言迷惑了心,妄图左右大理寺判案来证明你的本事?”沈传山闻言却是骤然打断,打量于他的目光颇是复杂。    少年高中,才冠京城,旁人提起那是夸赞不绝,原先他也是为此高兴,只是后来接连变故,沈徐氏的死,沈老夫人的死,还有六娘险些也因他而丧命,沈家之后的境遇,一系列遭遇竟使他真的怀疑那道士所言,真是孤星降世连累沈家    “既有疑点,父亲不觉得草草定案才是对死者的不尊重,兴许将来还会留下更大祸患”    沈传山眉头皱得极深,“如何办案我还用你来教不成。”他虽是名声在外,可夜并非是当真糊涂的,在其位谋其事,自有他的一套待人处事,办事的章程,如何轮得他来指摘。    沈崇瞧见他脸上的神情适时闭口,每每不到两三言便是如此,沈传山的耐心从不曾对他而言,好像做什么他都不会满意,索性再不多说。    沈传山亦是厌恶他这番态度,“我只最后再说一句,案子已结,你休要再多管闲事。徐清风再如何也不过是个国舅爷,企盼他庇佑一生我劝你还是趁早歇了心思,早些识清局势免作糊涂事!”    沈崇神情未变,只是抬眸睨向他时眼底微有波澜,半晌道,“若是我偏要追查下去呢?”    沈传山此番强硬态度着实有古怪,而犬戎那伙人入京的目的,与卷宗上所发现的更是匪夷所思,两者联系,竟生了不好的预感。    “还是父亲知道些什么,刻意隐瞒?”    沈传山与他对视,仿佛能被洞悉想法一般让他堪堪避过,极是不喜这种感觉,当即皱起眉头,“怎的,还要编排我莫须有的罪名不成!”    他仿佛气愤当头,睨着沈崇只差呼斥逆子。而那一张清俊面庞始终未有波澜,薄唇紧抿,生得寡情薄幸极。    “我倒忘了,当初能为了一己之私而逼死自己未过门妻子的,今又如何会顾念上血缘亲情,当时她肚子里还怀着你的骨肉”    沈崇陡的一僵,似是未料到他会提起这桩,平静神情下那细微的动作泄露几许心绪浮动。    沈传山却犹如抓了他什么把柄,一转颓势,“不知那位长乐郡主若是知晓,是否会觉得自己错看人?”    沈崇始终不发一言,空气压抑凝重,沈传山自觉目的达成,留下一句且顾考量便拂袖离去。    洞开的木门外,乌云遮了圆月,笼下一片暗色,沈崇摩挲过卷宗,神情犹如外面这夜色讳莫如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