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各异
徐丘穆随口应道:“年纪还小,姿容气质尚还可以,能看出几分魏氏安平侯府嫡女的姿态。”眼神却没从书卷上移开。 “我不是说这个。”张氏道:“世子可觉得,徐锦华这丫头的长相、身段、言行举止都还不错?” “是还可以。”徐丘穆正看到精彩之处,漫不经心的应道。 见他这样,张氏将梳子往台上一放,嗔道:“世子,徐锦华长相不俗、气质颇佳,是二弟嫡女,母亲还是安平侯府出身,就这,你不觉得,大有可为吗?” 徐丘穆心头一动,放下书卷,“你是说——” “咱们家只锦箜一个嫡女,这二皇子……可也快十七了。”张氏目中波光流转,瞧着徐丘穆微微一笑,“我那嫂子,前儿进宫时,得了信儿,说皇后有意为二皇子择亲了。” 张氏的嫂子、武威侯夫人的妹妹在宫里是个不大不小的昭仪,借着这关系,武威侯夫人时不时便能进一趟宫,消息也更灵通。 “夫人是指?”徐丘穆登时一凛,这下是彻底将那书卷扔在一旁了。 “咱们家自锦箜出嫁后,就只剩下锦涵和锦涟了。我倒盼着孩子们好,但锦涵与锦涟这出身……说起来是不大够的。”张氏意有所指,“若是将她们送入二皇子府,怕是轮不到什么品级。倒是这徐锦华,瞧着年纪、颜色都正好。且母家还是安平侯府出身,样样儿都是够了的。” “如此说来,倒是……”徐丘穆微微沉吟,张氏这么一说,徐锦华倒确实合适…… “咱们给她使使力气,正妃虽然无望,博一侧妃之位却是不难的。”说到此处,张氏起身,坐到了徐丘穆身旁,“我瞧那徐锦华,也不是甘于平淡之人,咱们叫锦涵将此事透给她,她定能明白这事对她唯有益处。” “这倒无妨,只二弟那人……我不放心。”徐丘穆顿了顿,才道:“加之他毕竟曾经见厌于陛下——” “这有什么,”张氏掩唇一笑,“二弟都被调回京城了,还得了陛下夸赞,显见陛下自个儿都没将当初那事儿放在心上了。” “且二弟官职低微,就是曾为陛下厌恶才好,这样将来徐锦华能倚靠的,也只有咱们国公府了。若是日后二皇子得登大宝,她在宫中,老爷在朝堂,正可互为倚仗,这等双赢之事,对咱们两家都只有好处的。” 说到此处,张氏顿了顿,道:“退一步说,就算她不着力帮咱们,总归也是安国公府出身。二皇子虽非长子,却是嫡子,有这样一位皇子侧妃,皇后娘娘那儿……”张氏点到即止。 当今膝下,三位皇子均年过十五,大皇子乃贵妃所出,占了长子之名,二皇子为正宫皇后所出,是为嫡子,三皇子是前德妃所出,生母早逝,自己也无甚作为,并不被看好。其余皇子,尚不足十岁,离娶妻还早着呢,暂且无甚可为了。 张氏原先打算日后从旁支中择一女子嫁入三皇子府,三皇子无权无势,说不得能谋到庶妃之位。 现如今,既有这这出身、姿容样样儿合适的徐锦华,岂不是更佳人选? 二皇子出身正统,陛下虽尚未立太子,有这正宫嫡出之名却也占尽优势。将徐锦华送到他身边儿……此事若行得好了,指不定将来便是一场泼天的富贵。 当然,张氏敢如此提议,也是因着徐丘穆早就有意押宝,且隐隐倾向二皇子了。 便不说这个,大皇子已有一位正妃二位侧妃,身边儿位置早就满了,二皇子却尚未大婚。若想走这联姻之路,二皇子便是最佳人选。 徐丘穆显然领会了张氏的意思,只心中尚有顾虑,“此事……锦涵可做得来?”他这女儿向来心性高傲、掐尖要强,让她与徐锦华通气,不会搞砸了事情? “世子放心。”张氏抿着嘴笑了,“锦涵平日眼皮子虽有些浅,大面上却差不哪里去的,毕竟是您的女儿,我将这利害关系告知于她,她定会知道该怎么办的。” “如此便好。”徐丘穆点了点头,拉住张氏的手道,“夫人思虑周全,就照你说的办。能得夫人这等贤内助,真是我的幸事。” “瞧世子说的,老夫老妻的,说这些作甚。”张氏嗔道,“您平日里忙您的正事,我这也只是后宅妇人心里的弯弯绕绕,最后还得靠您拿主意。” “老夫老妻才当相互扶持,不然你看我那二弟,明明娶了安平侯府的嫡女,却过得貌合神离,那几个庶女都教养成了什么样子!”徐丘穆自是不会去关心徐丘松的庶女,但从徐锦秋与徐锦冉的言谈举止上,足以看出许多了。 “弟妹……可惜了。”张氏也是一声叹息,魏氏未嫁时,也是京城出了名的名门闺秀,谁曾想嫁了徐丘松后先是遭逢大难,后又在承阳那种小地方一住多年。今日见着,虽施了脂粉却也难掩眉间憔悴,听说她这些年身子一向不好,也不怪没有心力教导府中庶女了。 可惜了,魏氏那脾性,若是身子好好儿的,几个庶女也当调理的不错,将来联姻,还可为府中多添几个助力。现下儿……那徐锦秋与徐锦冉,瞧着还不如徐锦涵得用呢。 想必魏氏的心力都放在了教导亲生女儿上了,这嫡女倒是教养得不错……还有那徐锦瑟,瞧着倒也不错。张氏有些惋惜,这徐锦瑟瞧着稳重大方,若单论品性,该比那看着颇有些傲气的徐锦华更合适嫁入二皇子府。只可惜她毕竟是庶出,身份是怎么也够不上侧妃的位置了。 正这么想着,就听徐丘穆道:“想那些作甚,总归不住在一起。待到母亲……就正式分家,以后就彻底是两家人了。” 张氏想想也是,遂不再言语,与他一同就寝了。 *** 相比安国公世子夫妻两人,言谈间便定下了日后的动向,徐家这几日却发生了一桩不大不小的事。 事情还要从徐锦涵临别时的那句话说起。 徐锦秋当日回府,越想徐锦涵那态度,越觉不对,便派了雪芝出去打听这缘何绣坊与她那身水红色绣缠枝宝相花衣裳有什么不对。 要说这雪芝,还真有几分能耐,京城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硬是让她探听出了消息。 这衣裳本身倒没什么不对,用的还曾是缘何绣坊压轴的绣样,做工质地都是上乘。坏就坏在,徐锦秋当日要得急,这衣裳来不及现做,直接定了店中的成衣。 这衣裳本身无甚可挑,可坏就坏在,它是京城流行过了的。去年元宵宫宴,慧妃一身水红色绣缠枝宝相花舞衣在御前献舞,引得龙心大悦,同时也带起了这款式衣裳在京城中的流行。一时间,京城贵女皆红衣,宝相花纹绣更是遍地是。这衣裳本是长宁郡主定了,想在家宴上穿的,料子、绣线都是专门定制的,只瞧中了缘何绣坊里绣娘那好手艺。却没想衣裳还没做好,这流行的风向就变了。宝相花纹再无人问津,这衣裳便穿不出去了。 长宁郡主索性便直接结了尾款,没做好的衣裳也不要了,只言都赏了他们。 此时这衣裳已经做了大半,那些珍贵的料子也无法他用,绣坊便索性做了完,只当展示,挂在店中。也因着这样,这衣服的价儿定得相当实惠,被徐锦秋一眼瞧上,当即定了下来,穿去了安国公府。 需知在这京中,穿着这种退了流行的衣裳,那便和没品位的破落户差不多了。实是件叫人笑话的事情。 徐锦秋回想起来,只觉徐锦涵当时那眼神,分明是在说,“妹妹倒是好眼光,只……这时机晚了些许?” 不由暴怒起来,也顾不得是在院中,将那徐锦涵狠狠大骂了一番。被正回府的徐丘松听了个正着。 徐丘松大怒起来,禁了她的足,有次还埋怨了魏氏一番,怪她对庶女的教养不尽心。将魏氏气得又病了一场。 这么一番折腾,又是几日过去。 徐锦秋的禁足期还未满,这一日,徐锦华却接到了安国公府的帖子。 “安国公府来的帖子?”徐锦秋惊讶的看着丫鬟捧上来的帖子。这帖子上还黏了几瓣干花,看着颇是雅致。 “是。”那丫鬟恭敬的将帖子双手奉上,道:“三日后,小姐邀您过府一叙。” “意涵姐姐真是这么说的?”徐锦华瞧着那帖子上,徐锦涵的名字,心中颇有些意外。 当日在安国公府分明是不欢而散,徐锦涵此时下帖子给她,意欲为何? 徐锦华用手指敲了敲帖子上的缀着的干花——这安国公府来的邀约,她自当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