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小宫女的帝后之路 > 第50章 朝拜

第50章 朝拜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吃完饭后,刘珍儿见殿下还没回来, 也没在主殿多待, 留了话就回到东暖阁,又拿出她钩织好的手套。    这是三双天青色的手套, 只有一双和内织造局的形式一样,都是连指手套;另外两双, 一双是分指手套和半指手套。这几双手套都是羊毛织成,刘珍儿还嫌不够暖,又在中间加了一层貂毛。    “也不知道殿下会不会喜欢。”刘珍儿有些疑虑,除了半指手套, 其他两双都没有不戴的时候灵活。    秋雨一边试着她学刘珍儿方法做出的手套,一边笑道:“女史做的, 已经是奴婢见过的最别致的护手了,殿下一定会喜欢的。”    “我看殿下不爱用护手。”刘珍儿摇头,她就是看殿下不爱戴内织造局进献的护手,又不爱用暖炉,才起了心做手套的。    夏荷仍旧在打络子:“殿下以前不爱用, 怕也是嫌不方便, 这种应该愿意用的。”    “希望如此。”不然都不知道该怎么让殿下的手保暖了, 虽然殿下经常打拳,不怕冷, 但刘珍儿总是担心。    刘珍儿试了试, 仍旧觉得分指手套不如人意,趁着还有时间, 又把它拆开了,打算重新钩织一遍。    “女史,您不是打算明天就要送给殿下了吗?!”秋雨看着刘珍儿的动作惊问道。    这几双手套,都是刘珍儿忙里偷闲赶制出来打算送给殿下的年礼。    “还有一下午和一晚上的时间,足够了。”刘珍儿两只手上的钩针不停的翻飞,虽然时间有些紧,但她还是想做到尽善尽美。    以殿下的富有,他是什么都不会缺的。刘珍儿心里把他当成最亲近的人,想要把所有好东西都给他分享,然而能给的,也只有这些心意。    这个时节的白天总是短暂的,天色似乎很快就变暗了。    夏荷见女史还在织手套并没发觉,轻手轻脚的点亮了几盏宫灯。又拿了茶壶打算出门换茶,然而,刚出门就看到了一身清冷的殿下。    “免礼,你们女史现在在做什么?”赵永泽望了一眼殿内,阻止了夏荷的请安。    女史做的护手是打算用作年礼的,没有给殿下说。夏荷心里犹豫,但想着女史也没有刻意提醒保密,便说了出来:“女史正在给殿下做护手。”    “嗯?天这么晚了,她还在做护手?”赵永泽没有再犹豫,大步走了进去。    柔和的灯光,让珍儿的眉眼都带上了一层暖色。赵永泽看得心都软和了,因为回忆上一世而生出的寒意,都消散殆尽。    “天色晚了,不要做了。”赵永泽轻步走到珍儿旁边,握住她要勾线的手。    手被握住时,刘珍儿这才发现,殿下已经过来了。    “殿下回来了,今天午膳用的怎么样?”刘珍儿看了看天色,再感受这手上虽然不重但却很坚决的力道,带着遗憾顺从的放下了钩针。    赵永泽的右手仍旧没有放开珍儿,左手接过她手上那只即将完成的的护手,顺势坐在她的旁边:“午膳的氛围还算和谐,这是给我做的吗?”    没多说慈安宫的事情,赵永泽的心思都放在了珍儿和这护手上了,他细细地抚摸着护手上的每一个纹路。    殿下要什么好东西没有?刘珍儿也没打算把手套作为惊喜,所以被问到了也不扭捏:“是啊,给殿下做了三双,来试试大小合不合适。”    刘珍儿说着就反手握住殿下的右手,将另一只手套拿了过来,帮他戴了上去。    赵永泽看着珍儿认真的眉眼,有些移不开眼。    “殿下,有没有哪里不舒适?”刘珍儿给殿下戴好后,发现确实大小合适,才问道。    每一根手指都被柔软包裹,所有的冷气都被隔绝在了外面,赵永泽看着自己被保护着的手:“很合适。”    你做的所有东西,对我都合适。    “还说要赶在新年之前给殿下呢。”刘珍儿看着桌子上的手套还是有些遗憾:“需要改的地方也不多,不如我再织一会儿?”    赵永泽怎么会舍得珍儿熬夜伤眼,当即拒绝了:“只要是你做的,都是最好的礼物,哪里还分时间。”    “好。”明明想要什么,都有的是人会捧到他面前,偏偏还会喜欢她做的小东西,刘珍儿的眼角不自主的就弯了起来。    这天的晚膳,赵永泽又和珍儿一起在东暖阁离用了。    “殿下,一起去消消食。”刘珍儿提议道。也许是今天的膳食做的太美味,两人吃的都有些过量。    赵永泽眉眼舒展:“好。”    这晚夜色很好,伴月星和那一线弯月的光辉交相辉映,天幕的四周也分散着闪亮的星子,如同皇宫中的各处灯火一样。    两个训练有素的宫人在前面执着灯笼,走路的时候近乎没有声响,夏荷秋雨和来福她们都拿着灯笼缀在后面老远。    旁边有个人陪着的时候,似乎夜风都不冷了,周围老树投下的黑影都染上了几分可爱,偶尔一直夜鸟的叫声,似乎也是美梦呓语。    “殿下,时间不早了,您明早还要和陛下一起去奉先殿祭拜。”来福看了几次月亮,终是硬着头皮请示了。    刘珍儿完全没有倦意,来福这样一说,才发现时间不早了:“食也消好了,殿下也早点休息。”    “好,你也好好休息,其他事都放在白天做。”赵永泽遗憾的停下了脚步,站在珍儿旁边嘱咐。    刘珍儿点头,又问了一句:“殿下明早什么时候起?我提前过来。”    “那太早了,不用。”赵永泽阻止了珍儿即将出口的话,又道:“我明天一天都会很忙,你在长寿宫照顾好自己。”    这还用说吗?然而,刘珍儿一看到殿下的眼神就改口,认真道:“好。”    一夜好眠。    第二日,刘珍儿到主殿的时候,殿下已经离开,去了紫宸宫。    吃了汤圆和年糕后,刘珍儿又和来福一起把长寿宫各殿的布置都检查了一遍,给了宫人们赏赐才罢。    另一边,赵永泽跟在父皇后面,对着祖宗和生母的牌位恭敬跪拜。    “跟朕一起去太极殿。”庆和帝见儿子行完了礼,平静的开口道。    赵永泽心中一跳,除夕的早晨,天子会在太极殿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 ,他跟去干什么?    心中疑惑,赵永泽还是跟着进了太极殿。    皇长子的几个老师,看到皇长子出现在太极殿俱是眉心一跳,生怕待会儿会宣读一份封太子的圣旨。    若是平常,他们知道圣上在政事上着力栽培皇长子,高兴都来不及;但现在他们都知道,开年后就会有天灾。    大庆都风调雨顺十多年了,如果皇长子刚被封太子,就发生了天灾,那天灾的事就稳稳的栽在他头上,洗都洗不掉了。    太常寺官员喊‘跪’的时候,赵永泽也要下跪,被皇帝拉住了。    “永泽今日和朕一起受礼。”皇帝说的十分平静。    下面的百官心神都是一凛,知道有天灾的官员心中忧虑。不知道的官员,在心中把皇长子的重要性再提升了一截。    赵永泽眉心急跳,却没有在这个场合反驳他父皇的话,顺从的站在一旁,看着文武百官齐齐跪下。    ‘拜!”太常寺官员话音一落,大殿内外的官员齐齐下拜。    在百官三跪九拜之后,赵永泽知道他不再只是个皇子了。值得庆幸的是,整个仪式结束,皇帝赏赐了百官后,仍旧没有封太子的旨意。    只要不是用皇长子背锅就好,少师少傅们松了口气后就高兴了起来。因为他们知道,即使今日没有封太子的旨意,接受了百官的朝拜,皇长子也算是半个储君了。    接着是番邦来使朝贡祝贺,各个番邦的人都穿着喜庆的大庆服饰,躬身笑着献上了他们邦国部落准备的贺礼。    因为大庆皇帝每年都会回赐,所以朝贡贺礼准备的格外有诚意,一时间殿上其乐融融。    “相比牛羊,本宫还是更喜欢马。”赵永泽饮了一杯面前的酒,看着正在献礼的人眼中闪过一道冷光,“不如,你们以后就送马匹过来。”    报完贺礼,正等待回礼的人动作一顿,又立马赔笑道:“殿下有所不知,我乌羯的马匹也不多,怕是凑不齐贺礼。”    “是吗?本宫怎么听说你们部落家家都养了两三匹马?”赵永泽似是随意的问道。    乌羯的使者立马大呼:“谣言,肯定是谣言!我们部落的牧民生活困苦,能养的起一匹马的都是上等人家了。”    在场的官员,看着乌羯使者的表现若有所思。    “那也就是说,养马还是很普遍的,以后就进贡一些良马。”这是个重要的日子,赵永泽也不愿意坏了气氛,说话点到即止。    这个宴会直到下午放散。各番邦的使者被送到了驿馆,大臣也各自回家了,而皇宫中又开始了下一场宴会。    大年傍晚开始的宴会,是宫中每年唯一的一次大聚会,京中所有的皇亲国戚和后宫中所有的嫔妃都可以参加。    对于很多嫔妃来说,这是一年中,唯一一次可以见到不重女色的皇帝,自然要精心打扮准备。对于皇亲国戚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可以亲近陛下的好机会,自然也准备了各种稀奇珍贵的年礼。    只有赵永泽,应付皇亲国戚时只觉得无聊和烦躁,恨不得马上就结束了宴席,回到长寿宫珍儿身边。    “殿下进文华殿这么久了,一个人读书想来也有些无聊,也是时候该选些侍读了。”承恩侯看着皇长子笑的慈爱。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