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七零年代彪悍媳 > 第119章

第119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外婆还有奶奶都在身边, 除了贺高俊两口子添了些堵外, 顾羡这个年过的前所未有的开心。    大年初一大清早起来, 沈奶奶就塞给孙女一个厚厚的红包。    “我都结婚了,还有压岁钱?”顾羡摸摸厚度,这得多少钱?    沈奶奶摸摸她的脑袋, 语气慈和的说:“拿着,这么多年都没机会给你发红包, 今年就把以前的补齐,也让奶奶享享给孙女发压岁钱的福气。”    给孙女发压岁钱还能算是福气?顾羡好笑不已。    在沈奶奶这里可不就是福气,有孙子才能发压岁钱,没有孙子,她发给谁去?看着别人发, 眼馋还差不多。    嘴上这样说,她还是打开红包看了眼,见里面一摞钱全都是五十元一张的,她不用数,都能猜到这么厚一摞子钱起码得有一万块钱, 她猛地抬头看向奶奶:“怎么这么多?”    就是发压岁钱,也不用给这么多?    沈奶奶坐到床边, 温和的笑着:“你今年都二十四岁了, 二十多年的压岁钱, 不算多。”她还觉得少了呢。    顾羡觉得她开了饭馆,买了房子门市,卡里还有万把块存款, 在这个年代应该算有钱人了。可是望着手里这摞子奶奶给的压岁钱,她忽然觉得她其实就是个穷人。    顾羡拍拍手里得钱,望着贺博言玩笑的说:“咱们搭着奶奶的光,也尝尝一夜暴富的滋味。”    贺博言黑眸里含着笑意,沈奶奶就说:“这点点钱算啥一夜暴富,你要想一夜暴富,家里的房产都转到你名下,绝对能让你暴富。”    顾羡不停摇头,一夜暴富不过是说说而已。    顾外婆在旁边看着感叹不已,又有点心酸,拉着沈奶奶的手:“你这当奶奶的能给羡羡好的生活,我啥都不能给她,还让她跟着我受苦,连学都上不了,就是兜里的钱还是她给的……”    顾外婆还没说完,就被沈奶奶打断了:“老姐姐,你这话不对,你辛辛苦苦把羡羡拉扯大,这就是最大的功劳,当初你多苦啊,一个女人养大了闺女,还要养活孙女。是我不如你,我得感谢你,把羡羡教养的这么出色。”    顾外婆被她说的怪不好意思的,她哪有那么好,闺女都没教好,正要说些什么,顾羡连忙说道:“外婆,奶奶说得对,你把我养大不容易,所以不要妄自菲薄,不管是奶奶还是外婆,都是我的亲人,对我都重要,所以你们都要好好的,我在外面才能挣多多的钱孝顺你们。”    两个老太太欣慰不已,她们孙女是个争气的,根本不需要她们多加操心,她们只要照顾好自己就是对孙女最大的帮助了。    沈奶奶不仅给顾羡发了压岁钱,贺博言也有份不薄的压岁钱,用沈奶奶的话说,她第一年跟孙女婿过年,该给压岁钱,往后就该孙女婿孝顺她这个老太婆了。    贺博言本来拒绝的话,听了奶奶的说辞,只能把压岁钱接了。    他能不接那?    不接不就代表,今后他不愿孝顺老太太吗?    按理,今天是大年初一,贺高俊两口子应该带着孩子过来给贺爷爷贺奶奶拜年,但昨天贺美玉回去的时候,老两口发话了,让他们不要来拜年了,免得又扯出些事情出来。    大年初一过完,这个年也就过去了,年初二这天顾大姨两口子带着张宝强过来了。    那天听了顾羡的话,顾大姨暗自琢磨许久,越琢磨越觉得自家侄女说的中肯,等到宝强放假回来,她就跟他聊了聊,问他想不想去省城念高中。    如果能去省城念书,谁还愿意在县城念书?张宝强想都不用想就说,当然想。    既然儿子都想去省城念书,那她还瞎琢磨什么?    她当下就决定去省城帮侄女。    至于自家男人的意见?    他不是一直都听她的吗?    儿子同意了,她同意了,也就相当于全家都同意了。    今天她迫不及待的过来,就是跟侄女商量商量,她手里那点钱能买什么样的房子。年前这段时间,她家男人卖鱼挣了不少钱,加上原先的存款,有三千块钱。    她还要留点儿零花,这些钱不能一把都拿去买房,不然儿子上学的费用从哪里出?    顾羡听了她的话,想了想问她:“你打算拿多少钱买房?”    顾大姨看着顾羡,比了比手指,迟疑地问:“两千怎么样?”见顾羡皱眉,她又改口:“两千五也行,总要留几百块钱强强读书。”    顾羡暂时也不能说行不行,毕竟买房要看房子大小,她就说:“到了省城再说,到时候钱不够,从我这里拿。”    大姨真的要买房,她当侄女的还能不借钱给她?    顾大姨也没说啥客套话,在她心里这侄女跟亲闺女差不多。    商量好了,顾大姨就回去收拾家里,他们两口子走了,强强又去县城上学了,家里可真是没人了,那么还剩下的粮食,喂养的鸡鸭鹅,这些都得处理了。    粮食带不走,只能卖了。    至于鸡鸭鹅,这些可不能卖,她也舍不得卖。    鸭子、老鹅捉几只送给三个闺女,至于鸡可不能送人了,都得给顾羡留着,她听说博言娘去年喂的鸡,都快吃完了。这孩子还有几个月就要生了,到时候坐月子没有鸡吃可不行。    按理这些都该她妹子置办的,可她妹子不靠谱,她这当大姨的给她置办也一样,羡羡孝顺,自打她去了省城,她季季有新衣服穿,全身都是羡羡给买的,她三个闺女都没这么贴心的。    这样好的闺女,她不明白妹子为啥不稀罕。    她想着,你不稀罕我稀罕,总有一天,你要后悔。    临走前,顾大姨请闺女们来家里吃了顿饭,告诉他们,她和他们爹要去省城给顾羡帮忙了。    三个闺女都呆了,能不呆吗?    你说你们都几十岁的人了,咋还往外面跑?尽作幺蛾子。    顾大姨可不服气,她作啥幺蛾子了?    几十岁的人,几十岁的人咋了?    几十岁的人就非得待在锅门前,不出屋?她还非得出去,不混个人样,她还就不回来了。    几个闺女则认为,她们爹娘每年打鱼收鱼也能挣不少钱,何苦去省城自己受累不说,还给顾羡添麻烦?    如果真的给顾羡添麻烦,顾大姨也不会跟着去省城,她扬起笑:“羡羡说了,我包包子手艺好,到那里给她帮忙绝对行,你们别瞎操心,省城我肯定会去的。”    几个闺女齐齐去看她们爹,他们爹只知道笑,啥话都没有。她们无奈,又去找顾羡,顾羡觉得很莫名,问她们为什么不愿大姨去省城?    几个表姐妹支支吾吾的,总不能跟她说,一怕爹娘受罪,二怕爹娘给你添麻烦?    顾羡也不问她们原因,就把大姨去省城的好处一一摆出来,三个表姐妹听了,久久不语,说来说去,一切还是为了小弟,既然为了小弟,她们还能说什么?    大表姐又问:“爹娘都走了,小弟放假怎么办?”    顾大姨瞥了眼大闺女,没好声的说道:“他半个月回来一回,到时候你把他接到你们家住一天,难道不行?”    大表姐苦笑,她娘那语气,她如果敢说不行,她娘都能捶她,再说这么一个弟弟,咋能不行呢?    “寒暑假怎么办?”大表姐又问。    顾羡直接说道:“这个不用着急,到了省城我找人帮帮忙,尽快把大姨的房子落实,到时候把强强的户口迁过去,让他转学到省城,就好了。”    几个表姐妹还有点回不过神,她们娘家竟然要到省城买房了?    简直不敢相信。    不过娘家过好了,她们身为出嫁女,脸面上也好看,就是说出去也能让婆家人高看一眼。    等到顾大姨把家里收拾一空,老母鸡全都送到了贺家已经到了年初五,明天顾羡就打算动身往省城去。    顾羡他们没什么好收拾的,只有把亲戚们送的干货装上车,再把大姨给的老母鸡捉了几只放在车里,就能走了。    王方媛还有贺美玉也早早的提着行李过来了。    回去的时候多了两个人,哪怕两个车子也坐不下。董问萍就说:她领着博文坐汽车去,反正她在省城待了那么久,也认识路了,不怕走丢。    结果到了镇上,却连去县城的公交车都没坐上,把董问萍急的直抓脑袋,沈奶奶不觉得是啥大事情,直接说道:“我们先走,明天再让张叔回来接你们。”    这主意太行了,虽然有点麻烦张叔,但这两天确实不好坐车。    董问萍只能领着贺博文跟他们分别,提着行李回了家。    顾大姨两口子活了半辈子,都没出过县城,到过最远的地方,也就是靠山镇。更别谈他们还是坐着洋汽车走的,简直比做梦还让他们觉得梦幻,坐在车里面更是束手束脚,不敢动弹,生怕碰了下车子,就把车子碰坏了似的。    车子靠近省城,两人的眼睛都不够使了,到处瞅,看哪都稀奇。    车子一路开到顾羡家门口,一行人下了车。院子大门就被打开了。    张妈从里面走出来,看到他们,脸上立马堆上了笑容,边走边说:“你们说今天回来,我昨天就过来把屋里屋外打扫了一遍,今天太阳好,棉被也都抱出来晒好,给你铺在了床上。”    顾羡感激的不行,就笑着跟大姨介绍:“这是张妈!”    顾大姨两口子憨厚的朝她笑了笑,直说:“麻烦了,麻烦了。”    顾羡笑笑,领着他们进了屋里,把行李放下,顾大姨就出了屋这里瞅瞅,那里瞄瞄,瞅完嘴里感叹个不停,羡羡真是有本事了,竟能住上这么大的院子。    看到这里,她就想到她那妹子,唏嘘不已,如果妹子不跟羡羡闹僵,跟着羡羡,日子不知道有多滋润。    转而又想到不知道她那两千多块钱能买多大院子?她转身去了屋里问顾羡,顾羡就笑着跟她说:“这房子三千块买的,到时候如果遇到你们喜欢的,钱不够从我这里拿。”    三千块?    我的妈,真贵!    如果不是羡羡搭线让他们去镇上卖鱼,他们家还真买不起这房子。    大姨父也是同样的想法,自从去年跟着顾羡卖鱼起,他打心里就觉得这孩子是个干大事的,跟着她干准没错,自家媳妇要跟着顾羡来省城,他才没发表啥意见。    贺思璇既然来了省城,给纺织厂包包子的活肯定就要接过来,还要把过年这段时间的工钱结了。    王婶母女和张嫂到不着急结工钱,顾羡她们还是信得过的。年前年后这段时间,只有她们三人干活,累当然累,但想到一个包子就三里钱,她们就硬撑着,别人全家老少去逛商场买年货,她们在包包子;别人在忙活年夜饭,她们还在包包子。    天道酬勤,这么忙活十来天,她们回去一算工钱,那都相当于她们原先大半个月挣得钱了。王婶两母女合起来更是有一百块钱了。    手里有钱心不慌,只要能挣到钱,就是王婶闺女,也没抱怨一句。    张嫂更是觉得这么多年,只有今年这个年她过的最舒适,不用天天给小姑子小叔子洗衣,更不用出力不讨好的给婆家人做饭,甚至终于能在过年时,给闺女扯件红布,做件红褂子穿,看着闺女穿着崭新的衣裳,小脸上洋溢着欢喜的笑,她觉得一切都值了。    贺博言正月十六开学,顾羡打算在那天两边的餐馆同时营业。十五前边这几天,她就带着大姨大姨父到处逛,顺便去找了牛鹏,让他帮忙问问附近有没有卖房子的。    自打贺哥两口子买了房子又买了门市后,牛鹏在外面跑时,就特别注意这方面的消息,最近还真有几家要卖房子,这些房子头几年被上面收了,现在上面又下了政策,要把房子归还。    房子是归还回来了,也被糟蹋的不行,有些人家捡两套好些的,自己住,其余的就打算销出去。    糟蹋的不行,是怎么个不行,要看过才知道。    顾大姨觉得城里房子就是再不好,也比农村茅草房子强。    牛鹏就开着车子载他们去看这几处房子,第一处房子顾羡就没看中,确实被糟蹋的不像样,里面很多家具都是缺胳膊烂腿的,有些房间,还被隔成很多小房间。    顾大姨啥都不懂,一切听顾羡的,她说不行,咱就再看看。    于是一行人又往下一处,这院子还算可以,而且附近不吵闹,虽然离他们家远了些,但离省大的饭馆却很近,到时他们去饭馆上班方便。    其实不光顾羡觉得可以,就是顾大姨两口子也觉得这院子可以,虽然看着没有顾羡那院子好看,但它大,里面也不脏乱,甚至屋里的家具都是好的,她收拾收拾就能入住。    既然大姨大姨父都喜欢,顾羡就问牛鹏这房子的价格,牛鹏直接说了买家的卖家:三千五百块钱。    这院子比顾羡那院子大,虽然院子里的景致不如顾羡那院子好看,但现在的人还真不看这一点。它面积大,它就值钱。    顾大姨一听这价格,都吓愣了,妈呀,贵死人!    她看向顾羡:“干脆咱们再去看看刚刚看的那处?”那处虽然小了点儿,也旧了点,但他们农村人也不讲究那么多。    顾羡没理会她,直接跟牛鹏说:“带我们去找屋主。”    屋主是个老头,这房子他说三千五百块就三千五百块,不讲价。    不讲价就不讲价,反正这房子买了,大姨绝对不会吃亏就是了。    顾羡直接说道:“大姨,你出两千五百块钱,剩下的一千块钱从我这里拿。”    直到顾大姨捧着房子钥匙,还不敢相信,她刚来省城,就欠了一千块钱,多了一套房子。    大姨父却不觉得有啥,男人就没有不喜欢房子的,尤其这么大的院子,将来他们家强强结婚了,生多少孙子都住得下。    老头看他们买房挺干脆,就问他们刚刚看的那处房子买不买?    顾羡才知道那套房子也是这老头的,那房子买来住不合适,但那附近有个大学,出租的话,倒也合适,就问他多少钱。    老头直接说:“本来要两千二的,但你们刚买了我一套房,两千块钱你们就拿去。”    两千块钱确实不算贵,老头也知道那套房子不好卖,看这群人不缺钱,他不如便宜点,都卖了算了,他也好早点儿去京城带孙子。    顾羡不再多说,从奶奶给她的压岁钱里拿了两千块,当下就把那房子买了。    顾大姨看的眼皮子直跳,侄女可真是……买房子竟像买件衣服似的,说买就买了?而博言这小子,竟然也由着她,可是她买那么多房子干嘛?她又住不完。    顾羡就跟她解释:“大姨,你那房子是买来住的,我这房子买来不住,留着租给别人住也好呢!”    顾大姨其实不懂什么租不租的,她连买房子的手续都是顾羡帮忙弄得。    贺思璇听到嫂子又买了套房子,已经没有任何想法了,只追问有没有适合她买的,顾羡让她去跟牛鹏说,有牛鹏在还能买不到房子?    贺思璇果然去找牛鹏了,牛鹏则觉得讶异,这小姑娘竟然也要买房了?    但是,他都买了那么大的院子了,小丫头还买什么房子?给谁住?    贺思璇可不知道他在想啥,就跟他说道:“我嫂子说了,我们女孩子就得有点儿私产才不至于被婆家看不起,还说我现在挣到钱了,买两套房子放在那里,将来包包子的活黄了,就是租金,也能让我过的有滋有味的。”    牛鹏听到这话,脸色都不能用复杂来形容,心说乖乖,城里姑娘看不起农村姑娘,但就是人家这精明的样子,十个城里姑娘都抵不上。    小丫头是她看中的,精明当然比傻乎乎强,他拍拍胸脯保证道:“交给我,保证给你找到合适的房子。”    小丫头想要私产,这行,他巴不得她多存点儿私产,又说道:“钱不够的话,哥哥这里有,尽管问我借。”其实他想说的是尽管问我要,但他不敢。    贺思璇心说,我嫂子那么有钱,我买房缺钱,问她借,她还能不借?再不济我等你几个月再买房,也不能问你借钱买房啊。    顾大姨买好了房子,两口子就打算把房子收拾了搬进去住,老住在顾羡这里也不合适。贺博言还没开学,顾羡就让他帮着跑跑腿,陪着他们买些生活用品。    等到大姨两口子收拾完,搬进了他们的新家,郑海洋一家子过来了,孟琴看到顾羡他们都来了,以为早餐店开业了,急忙来问情况。听到顾羡说还没开业,才松口气。    王婶看到孟琴都来了,急急忙忙的跑回家把她闺女喊过来,拉着她到顾羡面前,问顾羡餐厅是不是开业了?    顾羡这几天也挺着急,哪怕大姨大姨父过来了,加上王婶闺女也才三个人,开早餐店,人手哪里够?    她皱着眉说道:“王婶,省大的饭馆比较大,那里还差人,我想把方媛调过去帮忙,这里只有张嫂、思璇你们三人包包子,能包过来吗?”    闻言,王婶想的倒不是能不能包过来,而是少个人,她能多挣多少钱?    周静文颇为无奈的看着她妈,人家顾羡问了她半天话,她低着头在那里算啥呢?她推了推她娘的胳膊,王婶回过神:“怎么包不过来,大不了咱们加点班。”    和面有和面机,绞肉有绞肉机,又不用她们费多少力气,现在她们包包子都成了熟手,普通人一天包上千个包子,觉得累,她们却觉得很轻松,所以少个人,完全没问题。    王婶没问题,张嫂更没问题,她还巴不得多累点,多挣点钱呢,就是贺思璇有点儿不情愿,都走了,就剩下她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贺思璇即便不乐意,也没办法,毕竟包包子这里确实轻松,用不了那么多人,而嫂子那里缺人,把方媛调过去,才是正确的安排。    牛鹏过来时,就看到小丫头嘟着嘴,一脸的勉强,他问明情况,有点哭笑不得,到底是小丫头,这么想着,下午就带过来一个小姑娘,小姑娘长相甜美,性子有点腼腆,胆子也不大。    贺思璇看到那小姑娘,眼睛瞪的老大,心说啥意思?    牛鹏就介绍说:“这是我朋友的对象何静,在家里没事干,让她给你帮忙包包子,你随便给点工钱就行了。”    听说是朋友对象,贺思璇忽然松了口气,两个小姑娘手拉着手去了旁边说悄悄话去了。    王婶的脸色却有点不好看,但也没多说什么,哪怕来个小姑娘,大不了同去年一样挣钱呗。张嫂也有点失落,先前明明每月能多挣一二十块钱,这猛然多个人又回到了原来,是个人都会失落。    顾羡来到这里一看,竟然有个陌生姑娘,一问之下,才知道缘由。    顾羡就沉着脸把贺思璇拉到一边:“这姑娘让她到我餐馆帮忙,你这里你们三个人,就行了。”    贺思璇噘嘴问她:“为啥啊?”她和何静才有话说,同王婶和张嫂说不到一起去,在一起干活都快憋死了。    顾羡瞪她一眼,耐心的跟她解释:“如果原先没跟王婶她们商量好,你弄个人过来也就过来了,既然事情已经谈好,还弄个人过来分她们的活,她们能高兴?换成你你会高兴吗?”    贺思璇耷拉着肩膀,她当然也不会高兴。    顾羡点点她脑门子,说道:“让我怎么说你好呢,你是挣钱的,不是享福的,更不是跟人聊天的,你以为到哪里挣钱都能这么容易啊?还不知足!”    贺思璇心虚的不行,垂着头看着脚尖子。    顾羡看着她就来气,不耐得道:“牛鹏这小子也不靠谱,啥都不懂,就乱帮忙,竟给我添乱。”    贺思璇讨好的抱着她的胳膊:“嫂子,牛鹏也是看我可怜兮兮的,不忍心才帮忙找人的。”这事说来说去还是怪她。    顾羡瞥向她,感情还没谈对象呢,就胳膊肘往外拐了?    小姑子干的好事情,顾羡只能跟在后面擦屁股,她去了厨房跟王婶说道:“何静这段时间包包子还行?”    王婶心里虽然不喜欢何静来抢她们包包子的活,但这姑娘确实勤快,就说道:“这姑娘先前不怎么会包包子,干了两天也就能上手了。”    顾羡笑着说:“那就好,总不能正月十六饭馆开业了,她还不会包包子。”    王婶看向她,小心的问道:“这姑娘不在这里包包子?”    顾羡挥挥手:“哪能呢,先前不是跟你们谈好了吗?只让你们三人包包子,今年也好多挣点儿钱,这姑娘就是让她过来学习的,学好了等我餐馆开业,就得去餐馆帮忙。”    王婶面上没什么反应,心里却狠狠松了口气,再看何静,就觉得这姑娘哪哪都好。    张嫂脸上笑容也多了些,只要没人跟她抢活,她能多挣钱,她就高兴。    何静心里还懵懵的,不是来包包子的吗?怎么又要去饭馆帮忙了?不过,不管在哪里帮忙,只要能挣到钱给奶奶买药,她都可以。    正月十五元宵节,顾羡他们却不能出去玩,还要准备明天开业的事情。    顾羡经过考虑,打算让王婶闺女周静文还有何静在九中这边帮忙,至于徐梅和郑海花就让她们去省大的饭馆,一则是两人的男人都是省大的学生,方便些;二则是两人算是熟手,大姨大姨父毕竟没干过,有她们在,她放心些。    现在的情况就是九中饭馆有董问萍、贺美玉、孟琴、周静文,何静五人。省大饭馆有大姨、大姨父、徐梅、郑海花、王方媛五人。    两边都是五人,人数也就差不多了。    九中这边有董问萍在,顾羡放心的很。所以顾羡和贺博言就去了省大的饭馆,这边的饭馆比较大,顾羡分割的时候,三百坪的门市,分成了两个。一间门市就有一百五十多坪。    饭馆里什么都是齐全的,就连食材也已经到位,大姨两口子到底没干过,不知道干啥活,站在那里木呆呆的,看到徐梅还有郑海花开始洗肉绞肉,他们就带着围裙过去帮忙。    顾羡见他们围在一堆就安排大姨父和面,大姨和方媛洗碗。    大姨大姨父干上活了,也就上手了,毕竟不论是包包子还是包饺子,他们都会。正儿八经到擀面条的时候,徐梅才感觉出差距,毕竟大姨父是男人,男人力气大,两人同时擀面条,大姨父都擀完了,她一块面团还擀开。    顾羡心道,为啥厨师大多数是男人,原因就在这里了,力气大,能颠的起来锅。    正月十六顾羡早早的跟着贺博言来到省大这边的饭馆,到了这里,大姨他们都忙活起来了。蒸笼里的包子也都热气腾腾的,旁边甚至还有客人来买包子。    大姨大姨父干劲十足,顾羡来了都没时间招呼她。    顾羡也没管他们,就坐在那里帮着收钱,她忙活了会儿,贺博言就喊她把早饭吃了,她来的时候在家里喝了牛奶,所以只要吃个鸡蛋再吃两个包子,也就差不多了。    贺博言不管她吃多少,只要吃了,就行。    监督完媳妇吃早饭,赵庆伟和刘利民过来了。赵庆伟笑呵呵问:“博言,需要帮忙吗?”    贺博言手里拿着个包子,边吃边说:“没事的话,可以来帮忙。”    赵庆伟两人已经报完道了,这会儿还真没事,贺博言就让他们去找自家媳妇儿,问问她们需不需要帮忙,如果需要就可以给她们帮忙。    贺博言吃完了包子,就去了学校,他还没报道呢。    十一点多钟的时候,贺博言过来了,他后面还跟着一群同学。    这群同学里面陶舒城跟顾羡最熟悉,他走到前边,说道:“你们今天开业,我们给你们拉生意来了。”    顾羡笑着说:“谢谢,谢谢!”    一群同学坐到了餐桌上,顾羡就让贺博言去招待他们。    顾羡挺着大肚子,坐在那里看他们有的点饺子,有的点面条,等这群同学吃完饭,大姨走过来,忐忑得问:“要收钱吗?”    顾羡想都没想的:“当然要收钱。”开门做生意,不收钱,还做什么生意?    大姨就放心了,这群人有十几个,如果不收钱,她得心疼死。    送走了贺博言的同学,客人陆陆续续地过来了。    贺博言没有去学校,直接留下来帮忙,就是赵庆伟和刘利民也在给他们帮忙,一直忙到两点多钟,几人都没来得及吃饭,顾羡挺不好意思的,就让徐梅给他们下了碗饺子吃了。    下午忙活完,顾羡就是坐在那里收钱也累瘫了,贺博言载着她回到家里,直接躺在床上不愿动,就是今天挣的钱,她都懒得数。    贺博言心疼坏了,亲自帮她把脚洗了,又帮她把脸和手洗了,棉衣棉裤脱了,让她睡到了被窝里。    第二天,贺博言醒来,并没有喊顾羡,他穿好衣服就去了外婆屋里,跟她说道:“外婆,就让羡羡在家里睡觉,不用去饭馆了,大姨大姨父都在呢,出不了问题。”    贺博言走后,顾羡一觉睡到八点钟,外婆唤她起来吃早饭了,她才醒来。    吃了早饭,刚想去九中旁边的饭馆瞧瞧情况,沈明悦开着车子过来了。    既然她来了,顾羡只能陪她。    沈明悦情绪不怎么好,她知道她不该过来打扰姐姐,可是她开着车子逛了一圈子,发现找不到地方可去。最后只好开着车子,来姐姐这里。    顾羡也看出明悦心情不好,就问她:“到底怎么了?”    沈明悦真的很羡慕姐姐,羡慕她有姐夫全心全意的为她考虑,而她辛辛苦苦找到的对象,却一心算计她奶奶的家产。    她苦恼的说:“郑家明不愿意跟我退婚,闹到了我们厂里去……弄得我现在都不好意去厂里了……”    顾羡皱着眉,问她:“这件事你跟奶奶提没有?”    沈明悦摇摇头,奶奶虽然说有她在,但奶奶年龄大了,她怎么忍心让她为这事情操心。    顾羡也想到了这点,她想了想说:“如果实在没办法,就让大伯母帮忙解决。”    退婚是个大事情,还是要长辈出面比较合适。    沈明悦支支吾吾的,大伯母并不喜欢她,她跟大伯母也不亲,要不然上辈子也不会闹得断绝往来。    顾羡并不知道其中的情况,疑惑的看向她。    沈明悦略微窘迫,她撩了撩额前的刘海,红着脸说道:“我不好意思跟她说……”她还担心,她说了大伯母也不会管她。    虽然她不知道为什么大伯母那么喜欢姐姐,但她却知道不是任何人都能得到大伯母得优待,即便是大伯母娘家的侄女以及她那些朋友家里的闺女,也不见她有多喜欢,平常交往也都淡淡的。    顾羡好笑的看着她:“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大伯母多和蔼的一个人呢。    沈明悦就羡慕嫉妒的望着她,说道:“你当然不会觉得不好意思,大伯母多疼你啊,就是亲闺女也没她这么积极的,各种各样的补品不重样的给你送来,更是怕你没衣服穿,亲自去华侨商店给你选衣服……为你打破的惯例多得我都数不清。”    她不说,顾羡还不知道大伯母为她做了这么多,她一说才发现大伯母对她确实很好,她摸摸鼻子,也觉得不好意思:“难道大伯母对你不好?”    沈明悦苦笑,也不能说不好。她毕竟是收养的,大伯母对她不远不近,才是正常的,如果真的对她太好,她反而觉得她有什么目的。    顾羡看着她脸上的笑,也想到了她的身份。    顾羡拍拍她的肩膀,说道:“大伯母心很软,只要你真心同她亲近,她会感受到的,如果你每次见到她,都是小心翼翼的,你让她怎么正常面对你?”    沈明悦当然知道她面对大伯母一家子时的态度不对,可只要想到他们的身份,她就正常不起来,不由自主的就紧张起来。    顾羡无奈,只能说道:“不如这样,我去跟大伯母说说,让她出面帮你把婚事退了。”    沈明悦松口气,拉着顾羡的手:“姐,谢谢你,我真不敢同大伯母说这事儿,她一定会问我很多问题的……”    顾羡笑笑,“谢什么谢?谁让我们是姐妹呢?我不帮你,谁帮你?”    沈明悦眼睛忽然湿润起来,她突地抱住顾羡的肩膀,呜呜的哭了起来,她想如果上辈子她也找到了姐姐,她是不是就不用过那么惨?她是不是也会在困难的时候,跟她说,有姐姐在,不用担心。    顾羡虽然不知道哪句话说中了她的心思,但她一直都知道沈明悦有心思,她忽然这样发泄似的哭出来,也好。    顾外婆听到哭声,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跑进来看,见两姐妹亲密的抱着,顾羡朝她一笑,她松口气,又转身走了出去。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