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贺博言听说房子卖给了牛鹏, 并没多过问, 顾羡把昨晚博言给她的四千块, 加上今天卖房的五千块,另外添了一千块钱,凑够一万块存进了银行里。 博言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李教授怕二姑多想,专程同二姑解释一番。即便如此, 老太太也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孙女婿不过上个大学,怎么事情这么多?又是狐狸精又是诬陷盗图的。 她不满的望着侄媳妇儿:“你们学校怎么什么人都招进来?你看看,这一出一出的都是什么人啊。” 当然老太太纯粹就是迁怒, 谁都知道这届大学招生只要过了政审,分数线到了,基本都能录取,跟李教授没有任何关系,但谁让李教授是省大的教授呢, 又谁让李教授是这些糟心学生的教授呢?还谁让李教授是老太太侄媳妇儿呢?所以老太太不找她算账,找谁算账? 李教授四五十岁的人了, 平时说话做事, 也是威风凛凛的, 偏在老太太面前,她心虚气短,老太太又是长辈, 被她如此说教训斥,还不能夺门而出,只能缩着肩膀鹌鹑似的,老老实实的坐那儿听她训诫。 还不止,老太太骂完了,她还得在后面小心陪好:“二姑,您老尽管放心,有我在博言吃不了亏,你看,那什么林副厂长为了买博言的图纸,不是拿房子抵了吗?” 老太太训斥了老半天,心里的火气本就消的差不多了,侄媳妇儿这一伏低做小,她心中最后那点气,也就没了。 脸色稍缓,老太太见侄媳妇儿在她跟前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表情又有点讪讪然,也知道刚刚说的话严重了,她年龄到底大了,羡羡小两口今后还是要程凯两口子看着才行,想到此她拉住侄媳妇儿的胳膊,李教授受宠若惊,自打润子失踪,二姑对她什么时候这么亲近过? 老太太望着侄媳妇儿,殷殷的说道:“英子,羡羡和博言将来还要你们多照顾点儿,二姑年龄不小了,说不定哪天就一睡不醒了。” 李教授不喜欢听老太太说什么一睡不醒的话,她皱眉道:“二姑,刚找到羡羡,你说这些话做什么?再说,羡羡小两口都是好孩子,不用您老吩咐,我也会照顾他们的。” 老太太欣慰,感叹道:“你是个好孩子。” 是润子没福气。 程凯能娶到你,也是我们沈家的福气。 ……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又到学期末,不仅贺博言忙着期末考,就是贺博文也忙活着期末考,相较于在老家时的慌里慌张,现在的贺博文面对考试,虽不能说稳如泰山,也绝对能做到面不改色。 贺博文先哥哥一步考完试,考完了他直接从租的房子搬到顾羡买的房子里住,到了院子里像个小老头似的不停唠叨:“嫂子,我终于不用再忍受娘的呼噜声,每晚都在她的呼噜声中睡去,又在她的呼噜声中醒来,我也是佩服自己,竟然也忍了下来。” 顾羡不信他的话,真有他说的那么夸张,他还愿意跟娘一床睡?早都该想着搬过来了。 顾外婆也觉得这小子说话夸张了,点点他的脑门子,好笑的道:“你娘要听到你的话,非得捶你,让你嫌弃她。” 贺博文立马抱住顾外婆的胳膊,摇晃着道:“好外婆,您老可千万不能把这事告诉我娘,不然我还不得遭殃啊。” 顾羡凉凉的瞅他一眼,感情你也知道这样嫌弃自家娘不对。 虽是如此,贺博文明年却真不打算跟他娘睡一张床,他讨好的看向顾羡:“嫂子,我明年在这里住行吗?” 顾羡见他神色认真,想着这小子,开了年都该十四岁了,马上成人了,再同婆婆睡一个床,确实不合适,遂点头道:“行,不过这里离你们学校稍微远点儿,你早上要早点起来才行。” 贺博文挥挥手,那都不是事,早点儿起来,权当锻炼了。 顾羡又道:“你哥装了那么多辆自行车,还有几辆没卖出去,你捡辆好些的拿去骑,明年上学就天天骑自行车去。” 家里虽然有很多自行车,贺博文却并没有机会学它。他早已眼馋哥哥的自行车,嫂子这么说,他欢喜的蹦了起来,推着当院的自行车就出了院子。 顾羡在后面喊道:“就在门口这条路上学,不要走远了。” 门口这条路基本不过车,安全。 顾羡喊完,远远的听到这孩子的声音从外面传过来一句‘知道了’,她笑着摇摇头,男人都喜欢车,就是这还没长成男人的小屁孩,也喜欢车。 又过了几天贺博言也考完了试,这时离过年还有半个月时间,而贺博文已经要领通知书,举办散学典礼了。 学校老师专门找到家里来,说是那天有个节目,需要家长讲话,贺博文成绩好,尤其这次考试更是取得了优异成绩,希望贺博文的家长能上台说说自己的教育方式,同其他家长交流交流。 董问萍懵了,她能有啥教育方式,她根本没教博文,都是他哥嫂在管他。 不过即便没教过博文,她也得上啊,总不能让羡羡还有博言去啊。 不就是发表讲话吗? 讲话谁还不会,打小毛孩时学会说话起,就开始讲话,她都讲了大半辈子话了。 顾羡愣愣的看着婆婆豪气的样儿,笑的不行,这是一回事吗? “娘,你打算上去讲什么?”顾羡怀疑的看着婆婆,总不能随便讲一通?到时岂不是闹笑话? 讲啥? 董问萍其实也不知道。不过她不知道,她还不能编吗? 就跟人家编那故事会一样,编些怎么教博文学习的话出来,她还是行的。 至于怎么编,这都有例子,博言和羡羡怎么教博文的,她亲眼所见,亲耳所听,两人这样教了之后,博文成绩变好了,这总是真的。 把博言还有羡羡当成她,她这么一套用,不就啥都有了。 竟然还能这么干,顾羡都佩服婆婆的勇气,不过她这话说的也算对,博文确实是在他哥严酷管教下,成绩慢慢变好的,就是不知道学校的老师或者那些学生的家长认不认可了。 到了领通知书这天,董问萍穿上了儿媳妇给她买的羽绒服,儿子给她买的皮棉靴,围上了闺女给她织的围巾,头发让儿媳妇用发夹高高的挽成发髻。 你还别说,这么一打扮,谁还能说她是个农村老娘们?就是城里妇女,也少有穿的这么时髦的。 贺博文嘴角都是翘起的,因为他姐听说他成绩考得好,就给他买了件羽绒服还有双皮棉靴,原先他嫂子给他买的那件衣服终于可以脱下洗洗了。今天去领通知书,他就把新衣服穿在了身上。 娘两个都是一身新,就是在大街上,也是一道风景线啊,毕竟现在谁家能那么舍得大人小孩都是一身羽绒服大皮靴的? 加上贺博文这几天也学会了骑自行车,娘俩个谁也不要谁带,反正家里自行车多,一人骑了辆自行车威风凛凛的走了。 到了学校,贺博文领着自家娘把自行车停放好,又领着她进了班级。 到了班级董问萍就看到许多小朋友同自家儿子打招呼,还有好几位女同学跑到她面前来拉着自家儿子问她是谁,自家小儿子脸红红的给她们介绍说这是我娘。 那几位小女同学嘴巴也甜,说道:“阿姨看着真年轻,跟姐姐样。” 董问萍心道我的乖乖,这城里孩子不得了,看这话说的,让人听了就高兴。她五十岁的人了,还能像十几岁小丫头的姐姐,这话能不好听。 也是董问萍这段时间忙活着饭馆的事情,没时间照镜子,所以不知道她外貌的变化有多大,董问萍长得并不丑,脸上还没什么皱纹,原先家里日子穷,还整天风里来雨里去,一年四季离不开庄稼地,那皮肤能好吗?再加上吃不饱,人又瘦又黑就显得老气。 到了城里几个月,哪怕天天忙活不停,也都是在屋里,风吹不到、阳光晒不到,顾羡还给她在商场买了擦脸的,她每天这么一捯饬,那皮肤竟像褪了层皮似的,变得白嫩白嫩的,虽不能同顾羡她们这些年轻人比,但看着也就三十多岁的样子。 加上顾羡给她买的羽绒服款式是年轻人穿的,就更显得小了。 等到人差不多到齐了,老师让家长先到外面稍微等等,他把通知书还有奖状发了。 家长们轰隆隆的往外面挪动,纷纷站在窗户边或是门口探着头往教室里瞅。 班主任是位女老师,教语文,很年轻,不过三十来岁的样子,她先把通知书发下去。接着就开始发奖状,她一个一个把得奖的孩子喊到讲台边,总共喊了九位学生。 董问萍站在窗户边,就看到她家博文也在这九位同学当中,当下就骄傲的挺挺胸膛,看了眼后面围着的家长,人家虽然不认识她,她还是得意说了句:那个穿黑色羽绒服的是我儿子。 弄得后面围着的几位家长很是尴尬,虽是如此,人家还是有礼的说了句:你儿子真能干。 董问萍适可而止,说完又继续看她家儿子。 这次贺博文考的最好,得了双百分,不仅是他们三班第一名,还是全校并列第一名,一班也有位学生考了双百分。 九位同学,贺博文一人就得了三张奖状,两张奖状是语文数学得第一名发的,另外一张是三好学生奖。老师不仅发了奖状,还给他发了钢笔和笔记本,笔记本上面盖了大大的奖字。 这是贺博文读书以来第一次得奖,他小心翼翼的摸着手里的本子,想的却是家里的爷爷奶奶,想着回到老家,他终于可以挺起胸、昂起头对他们说,爷爷奶奶,我也能行。 别说他高兴,就是董问萍也高兴的偷偷抹抹湿润的眼睛。 这孩子太给她争气了。 就是博言考大学时,她都没这么激动,实在是博言打小成绩就好,又懂事,他考上大学那是正常,考不上她都会怀疑儿子被人整了。 博文这孩子则不同,打小就娇气,好吃懒动,考试从来没上过八十分。她都对他失望了,结果来了省城被他哥管教几个月,竟是大变样。 此刻看着站在那里的博文,她都有点不敢认了,太耀眼了,这真是她家博文吗? 直到学生们都出了教室,一排排站在了操场上,小主持人说:有请四年级三班贺博文同学的家长发表讲话时。 她才陡地回神,望着操场上黑压压的人,她心中没有害怕没有胆怯,更不紧张,只有满满的骄傲,还有无穷的信心,儿子都那么争气,她也不能给儿子丢脸。 极有气势的稳如泰山的走到台上,从小主持人手中接过话筒,望着人头攒动的操场,她缓缓的开口:“大家好,我是农村来的,我没啥文化,可我知道学习的重要性,所以我让我儿子转到了省城上学,为的就是能再培养一个大学生出来。 我儿子,哦,也就是贺博文同学,以前成绩不好,每次考试从没考过八十分……” 贺博文在台下对上同学们戏谑的目光,他捂住脸,好丢人啊!娘怎么把他以前的事情讲出来了? 几位老师站在后面,饶有兴致的看着台上的董问萍,虽然她的讲话并不官方,还操着一嘴的土话,但却让他们觉得感动,比任何家长讲的话都能触动他们的心。 不仅老师们对董问萍的讲话感兴趣,就是学生家长也好奇从来没考过八十分的贺博文,是怎么考到双百分的。 台上的董问萍还在继续演说着:“我知道自己没啥文化,教不了孩子,所以咱不能害了孩子,我大儿子是省大的大学生,打小成绩就好。 暑假的时候,贺博文被他哥关在家里天天复习功课,从一年级复习,一直复习到四年级。用我大儿子的话说,学不会那是没下苦功夫,真要把书本上的知识吃透啃透,再笨的人都不会只考五十分。” 台下有的家长听着听着忍不住哄笑起来。 董问萍却不管那么多,她越说越激动,往台下看一眼:“所以没有笨孩子,只有懒孩子,家长们有我这种情况的,可以依照这个方法,说不定就能把孩子成绩提上去了。” 下面响起一片掌声。 董问萍更加激动,激动完,她忽然觉得说的有点多了,又望了眼儿子班上的老师,感激的道:“当然,最后还要谢谢博文班上的老师们,他们负责任啊! 我儿子回家说,有啥不懂得不管是课本上的还是课外书的只要问他们,不管是上课时还是下课时他们都会耐心的回答,这样的好老师让我感动,真诚的谢谢你们,我为自家孩子遇到你们这样好的老师感到幸运,再次谢谢你们。” 董问萍说完学着电视里鞠了个躬。 鞠完躬,她感觉被自己感动了,她觉得她刚刚的发言真是太好了,太感人了,不停的在心里为自己的发言鼓掌。 四年级三班几位老师都挺窘迫,实在是贺博文的家长说的太煽情,前面几位家长即便发表些感谢老师的话,也没董问萍表达感谢之情这么外露啊。 大家都挺含蓄,猛然来个不含蓄的,可不就让人尴尬,但不得不说,几位老师即便发窘,心里也挺感动,没有什么比自己做的事情被学生还有家长认可,更让他们欣慰了。 回去的时候,两母子骑着自行车走在路上 ,董问萍洋洋得意的问儿子:“咋样,娘的表现不错?没给你丢丑?” 还没给丢丑! 贺博文都不想理他娘,骑着自行车就把他娘甩到了后面,董问萍一看急了,赶紧蹬脚踏板追上了儿子,气呼呼的问:“博文,别以为你考的好,就不听老娘的话,你再有本事还不是老娘的儿子。” 贺博文翻个白眼,不满的看向他娘,质问道:“娘,让你上去发言你讲那么多干啥?还有你为啥讲我以前的事情?那,那也太丢……人了。” 当然最后才是关键,他娘讲再多,他其实都没啥,怎么能把他的糗事说出来了呢?他今后还怎么在班里混? 董问萍瞪他一眼,十分不以为然:“那有啥,好汉不提当年勇,这话反过来说也一样,你现在学习好,谁还在意你当初那些黑记录啊。还不止呢,别人反而佩服你能下狠劲把学习提上来,你信不信,我今天这么一说……” 贺博文冷冰冰的接话了:“你今天这么一说,全校都知道我以前是个差生了,哼。” 董问萍又瞪他一眼:“全校都知道你改过自新了,说不定听了我的话,你们班还能有几个差生向你学习,今后成绩蹭蹭蹭往上升呢。” 贺博文抿住嘴,觉得跟他娘没话可说,也说不通,只顾骑着自行车往家里去。 到了家里,他把自行车往当院一停,就去了他嫂子屋里,他要去找嫂子评评理。 顾羡正和外婆商量买些什么年货回去,今年奶奶也跟他们一起回家过年,有些年货该在省城买的就买了,免得到了家里想用时再想起没买齐。 贺博文风风火火的走进来,捞个椅子坐在嫂子旁边,顾羡回过头望向他:“咋了,气嘟嘟的样子?” 贺博文翻翻眼,哼了声,还没说话呢,董问萍进来了,她脸上挂着夸张的笑容,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捡了多少钱呢。 顾羡纳闷的瞅了眼两母子,到底咋了?博文成绩考差了?可也不像啊,如果博文成绩真考差了,婆婆脸上不会这么多笑容,老师更不会让婆婆发表讲话,她问道:“娘,博文怎么了?” 贺博文又哼了声,气呼呼得道:“嫂子,我说我娘她真是,我都不知道怎么说她好,学校让她上去发表讲话,她学着人家家长随便说几句,应付应付就行了呗,她倒好,到了台上把我老家的事情都说出来了,还说我以前成绩差……” 想到这里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太丢人了。那场面他都不敢回想。 顾羡忍不住的扑哧一声笑了,贺博文瞪了眼嫂子,嫂子咋能笑呢? 董问萍却不觉得自己有错,反而觉得自己的演讲特别能打动人,她多真诚啊,把自家儿子学习提升的关键都告诉了师生还有家长们,他们得感谢她才是。 博文怎么会觉得丢人呢?有什么好丢人的?就哪怕以前成绩差,谁还没有个过去啊?小孩子家家的,人不大,想得到挺多。 “惯得你,还应付应付,我就不应付。你能把我咋地。”董问萍声音陡然拔高,“都应付去了,今后谁还会说句真话?既然老师们信任我,让我去发表下你学习成绩提升的方法,我肯定得对得起老师这份信任,都像你说的那样,这让家长发表讲话,它就成了形式,也没啥意思。” 顾羡敛住笑,其实她觉得自家婆婆讲的挺好,朴实。 “娘,你原先不是说随便编些话吗?”顾羡颇为好奇。 董问萍咳了咳,望了眼屋里的几人,说道:“原先我是这样想的,可是当我看到博文领了奖状,被老师夸赞了,我就不想说些骗人的话了,我就想着说点实际的,该咋样就咋样。” 顾羡点点头,看向贺博文:“我觉得娘说的不错,我也相信你们同学不会嘲笑你的,即便笑,也是善意的笑,不信你开学后,再看看老师或者同学会不会鄙视你?到时,你再来找娘,也不迟啊!” 贺博文听了娘的话,其实已经不气了,再听到嫂子的劝解,他噘着嘴:“好,算娘说得对。” 董问萍听这小子的话,就来气,什么叫算她说得对?她本来说得就对。不过想到这小子今天得了第一名,还领了奖状,她就饶过他一次。 又想到,这孩子头一回得奖状,她的犒劳犒劳他,于是向顾羡提议道:“博文考得好,咱们今天把思璇他们还有馆子里的几个帮工都喊上,去饭店搓一顿,就当庆祝了。” 顾羡想了想同意了,毕竟饭馆开业这么久,还没请过他们吃饭,权当一起庆祝了。 晚上一群人去了附近有名的餐厅,徐梅把她儿子赵宏毅也带了过来,这孩子和贺博文一个学校,也是四年级的,不过他是一班的,这次考试语文考了八十多分,数学要好些考了九十几分。这成绩同以前相比有了提升,但同贺博文比,却相差甚远。 徐梅即便安慰自己自家儿子有提升,看到别人考的那么好,而且这人还是认识的,她心里也羡慕啊,人家董姐的孩子是怎么教养的啊?咋成绩那么好? 今天学校开散学典礼,她也去了。也听到了董姐的演讲,只觉得董姐胆子咋那么大,竟然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讲这么多话,对她的佩服,简直不能用笔墨形容。 也听说了博文以前的成绩不好,在他哥的辅导下才变好的,看来得让自家男人同贺博言取取经,让他问问是怎样管教弟弟的,也把这法子用到自家儿子身上,说不定将来儿子也能考双百分。 不过,到了那时,老师让家长讲话,她可不敢上去,只能让自家男人上去。 徐梅想的有点多,他儿子却没啥想法,小孩子玩性大,他来过饭馆几次和博文不仅熟悉,且玩的也挺好,两人不大会儿就拿了纸叠皮卡玩。 哪怕旁边都是对博文的赞扬,间或徐梅对她儿子的贬低,也没影响到俩孩子的玩兴。 董问萍不喜欢别人说些贬低孩子的话,在她看来孩子都是好的。孩子不好,那是你大人没教好,不停的贬低自己孩子,跟贬低自己有啥区别? 当然你教训孩子也不是不可以,回家慢慢教,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不停说落孩子还是算了,用他儿子的话说,给他留点面子,别丢人了。 “孩子都是聪明孩子,你们回去好好教教,就按照我今天在台上讲的那话,几个月的功夫保证你家宏毅明年成绩提升一大截子。”董问萍拍拍胸脯,说的十分肯定。 顾羡却觉得她家婆婆那话说的跟搞传销的,还保证能提升一大截子。 她觉得未必,如果徐姐两口子真有博言那么严厉或许有可能,如果父母疼爱孩子舍不得他哭兮兮的哀求诉委屈加上孩子抵触心理不愿学,想提升成绩,难得很。 贺博言也不赞同他娘的话,不是谁都有那个耐心管教孩子的,暑假两个月他花费了多少心力在博文身上,也才将将把他的坏毛病改了。即便那时,他嘴上苛责,心里未必没有软的时候,他硬着心肠逼了博文一把,也逼了自己一把,所以才有今天的博文。 赵庆伟既然能考上大学,脑海里的知识储备肯定不比他少,他难道不知道怎么教孩子学习吗?肯定知道。不过是舍不得而已。 庆祝过后,贺博言学校也放假了,兄弟俩都得了优异的成绩,董问萍走路都带风,这比她挣了钱还高兴。 贺博言放假也没去饭馆帮忙,沈奶奶每天开着车子载着夫妻俩买年货,买衣服,不仅给他们自己买,还给家里的爷爷奶奶,两边的大姨买了衣服。 就连顾羡答应的给贺美玉买件羽绒服,也兑现了承若,领着她去华侨商场,花了一百多块钱,买了件她喜欢的羽绒服。 惹得贺思璇还有王方媛羡慕的不行,贺思璇更是把贺美玉恨了又恨。 贺美玉朝她吐舌头,这几个月即便她是傻子,也知道嫂子给纺织厂包包子的活给了思璇,更何况她不是傻子,当下就怼了回去:“我给嫂子干活,她奖励我一件衣服咋了?” 顾羡也确实是这样想的,贺美玉以前对她干了不少坏事,可人家现在也改好了,就是罪犯也有个刑满释放呢,所以鉴于贺美玉最近表现非常好,她给买件衣服咋了? 贺思璇确实不能说啥,她虽然没在饭馆帮忙,也没在嫂子那里住,但她还是听她娘说过,嫂子还有外婆她们的衣服都是美玉帮忙洗的,就是他哥的衣服她也帮着洗了一段时间,还是后来他哥见她太辛苦,让妹子帮着洗衣服也不合适,才自己洗的。 顾羡不仅自己掏钱给美玉买了见羽绒服,还让思璇给方媛也买件同样的衣服,免得两人一起来的,美玉有她没有,回去了别人问起来,脸上不好看。 贺思璇这两个多月挣了不少钱,加上以前存的,她手里有两千多块钱。给方媛买件羽绒服的钱还是有的。不过她没华侨券,只能腆着脸去讨好嫂子,顾羡还能说什么?只能把兜里剩余的华侨券给她几张。 贺思璇不仅给王方媛买了羽绒服,还给她娘还有自己各买了一件,本来她还想给嫂子也买一件的,想到嫂子有了两件羽绒服,回过头就给她买了条驼色羊绒围巾。 顾羡收到小姑子买的围巾,挺欣慰,当下就把围巾戴上了。心道,没白疼这丫头,知道想着她。 王方媛这段时间手里也存了两百多块钱,这羽绒服一百多块钱一件呢,她即便想给她娘买也买不起,只能退而求次到国营百货商场给她娘还有嫂子扯了几块呢子布料,拿回去让她们做衣服穿。 贺美玉的工资也挺高,但,即便这两个月她节俭了些,也被她用了不少,现在手里不过一百多块钱。她看到方媛扯得布虽然不便宜,但也不算贵,起码没有羽绒服贵,就花了十几块钱给她娘扯了块布,也算是她的心意了,免得回家了说她不孝顺。 买完了年货,日子到了腊月二十四,顾羡把餐馆关了门,给几个帮工发了工资还有奖金,就给他们放了假。告诉他们年后不必早早的过来,餐馆正月十六开门。 几人看着手里的双份工资,脸上都是笑意,老板大方,最后一个月发了双工资。让来接徐梅和郑海花的两个男人,看着贺博言都是满满的感激,如果贺博言不给他们媳妇儿一个机会,她们哪里能挣到这些钱? 贺博言却不这样认为,他虽然给了她们机会,如果她们工作不认真负责,他相信自家媳妇儿也不会对她们这么优待,淡笑着同他们说:“你们媳妇儿能干,我媳妇儿多给点奖金,你们不必有过多的负担,她们对得起这份工资。” 感谢的话说多了就不美了,赵庆伟两人适可而止,只想着且看以后,只要博言遇到困难,要说赴汤蹈火肯定不现实,但也肯定会全力以赴。 就是孟琴拿着钱回去,郑海洋也觉得贺博言媳妇儿实在,他媳妇儿给她帮工,不委屈。 不过餐馆虽然放假了,可纺织厂还没放假,不仅如此,为了赶货,他们过年只有年三十和年初一两天假,既然不放假,给纺织厂包包子的活肯定也要继续下去。 这可急坏了贺思璇。总不能她和王方媛不回去,就留在这里包包子?哪怕再想挣钱,过年时,她也想回家跟家人在一起热热闹闹的过年啊。 贺思璇到底年轻,一时想不出好法子,只能去找嫂子。 顾羡去了租房子处,同王婶商量商量。 王婶的闺女周静文今年参加高考又没考上,偏她还把工作辞了,一二十岁的大姑娘,整天在家无所事事,她看了既气又无可奈何。 心里暗自琢磨着给她找个事情做,生活费就不说了,她当娘的总不能不给闺女饭吃,可你一个大姑娘买衣服买发夹啥的,总不能都问老的张嘴要钱?总得出去想法子挣点零花钱? 别的就不说了,就是人家贺博言几个妹妹年龄才多大?人家都能起早摸黑的包包子,她闺女比她们还大几岁,怎么就不能出去挣钱? 顾羡找她商量这事儿,她就把闺女的情况摆给顾羡听,顾羡听了哪还能不知道王婶啥意思,就是想来她这里找活儿干呗。这容易啊,开年她就要开个饭馆,正缺人呢,只要勤快、能干,不管什么人,她都要。 王婶感激的不行,别的话不多说,只道:“顾羡真是太谢谢你了,过年这段时间包包子的活就交给我们三人,我们晚上加点班就干下来了,每天送给纺织厂多少包子咱们记个账,到时你再去跟纺织厂结账,你看咋样?” 顾羡点头,她也是这样想的:“不仅给纺织厂的包子要记账,就是你们自己包的包子也要记账,开年后,我再给你们算工钱。” 王婶拍胸脯跟顾羡保证:“你尽管回家过年,我保证把这些事情做的利利索索的,不给你们添乱,还保证帮你们把家看好。” 就是为了闺女来年能在顾羡那里上班,她也得帮她把这事情办好,让她看看她们娘俩的办事能力。 顾羡颔首,言道她当然信得过王婶。 嫂子帮她解决了难题,贺思璇很是松了口气,再次觉得她能挣到钱,全都是沾了嫂子便宜,如果没有嫂子,这活她真干不下来,同人打交道,她就没嫂子成熟。只知道着急,根本不知道找王婶帮忙。 其实也不是她不知道找王婶帮忙,不过是不好意思向她提这事罢了,也怕提了人家拒绝,毕竟他们家过年,难道人间就不过年了吗?没想到嫂子一提,王婶就同意了。 顾羡临走前,把家里的钥匙给了张妈,让她没事时去她家看看瞅瞅,免得过年了家里没人遭小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