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没有谁孤立谁
“那我先把这套书拿走,明晚再送王右丞的书过来可好?” 刘学贵询问着,在得到丁石头的同意之后,这才拿了那套《韩昌黎集》就告辞离开了。 丁石头送到门口,回来看着似松了一口气的少年们。 “你们怎么回事?难道刘二哥跟你们不是一个村长大的呢?”丁石头不解。 “是一个村子长大没错,但人家是读书长大的,咱们是上山下地长大的。” “他穿长衫的,咱们打赤脚的。” “……”少年们一脸尴尬地解释。 丁石头这才恍然,原来如此。 刘学贵一直在读书,与其他人本来就相处少,加上刘学贵是读书人,少年们却弃学务农了,身份和观念上就拉开了距离。 没有谁孤立谁的问题,与其说敌意,不如说不知如何相处。 话题都不在一个频道了,怎么交谈? 就像他们可以自由自在随便说话,可是刘学贵开口就文诌诌的,礼还十分多,这差别就更突出了。 “有时候距离,不是某一方拉开的,而是双方一起推动的。刚才我看他想和你们打招呼,但你们谁也没有看他,他就闭嘴了。” 丁石头虽然不便强迫别人的认知,但觉得有些事情,还是让他们知道的好。 “……”少年们尴尬地在那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以后我们会试试看的。”坐在桌前抄《三字经》的江虎子突然开口。 “……对了,我明天要垦东边那片地了,你们明天傍晚时来帮我一帮可以么,管晚饭。” 丁石头见江虎子发了话,正想着怎么帮他们一把,就想到耕地种红薯的事。 “要种你那个什么红薯吗?”江虎子眼睛一亮,“我还想着你到底种不种了呢。” 丁石头在雨天时就开始在东偏屋里培育了一屋子的红薯苗,如今长藤伸展,都把整间屋子爬满了。 但是丁石头一直在忙塾学的事,还没有垦地。 “嗯,这几天就种起来,你们到时也剪些藤回去,把自家田埂上也种些,不占地儿,今年留种,要觉得种这个好,明年就照着多种一些。” “这个红薯到底是什么呀?”刘学华好奇地问,他只见到了绿藤叶,没见着结什么果呀。 “是个能蒸能煮能磨粉的粮食,我去年在路上帮了个老人,老人送的几个,教了这法子,我试了一下,真的长出来了,先种着看看。” 丁石头顺口就编了个故事,反正他们又不是本地长大的,这路上什么人都遇得上,是鬼是神谁又说得清楚? 不是有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叫张良的人在桥上遇到了一个白发老头嘛。 说不定她就遇到了一个赠粮种的神仙呢。 丁石头想到这里自己都觉得好笑,不由咧了咧嘴。 还好少年们正在谈论这个红薯的事情,并没有注意到她的异样。 不过江虎子没有参与,他还在认真地抄写《三字经》,因为怕字太丑,更怕写错,而写得很慢,写完一张都要检查一遍再接着下一张。 不过丁石头从江虎子的认真流畅的笔法,知道他并没有完全将功课丢掉。而其他少年们在谈天说地,看不出来对《三字经》有多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