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4 章节
道该如何伸手。估计这就是怜其不幸,却又怒其不争。林黛玉心想,或许叔叔看自己也是一样的心情,日后自己定要多多向几位婶婶学习,自己先立起来,别人想帮,也能下得来手不是。 随口跟秦闫提了一句,让他帮着留意些,林黛玉便将此事暂时放下了。是的,秦闫这个可怜的家伙被林沐留下来看家了,说是最信任他,于是将这个重任交给了他。林黛玉至今都记得秦叔叔接到消息时垂头丧气、大受打击的样子,想想都忍不住发笑,真是一个活宝! 回乡祭祖是大事,大家都很重视,为此,林沐特意拨了三艘特大的船,装上了所有备好的东西,带着亲人朋友以及下属,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鹰王向来高调,京中许多人都在围观,看着这比皇帝陛下出巡还要豪奢的阵容,忍不住摇头。权贵们对这种类似暴发户的炫耀行为是极为看不上的,而有部分却也十分羡慕,还有些暗暗为林沐捏了把汗。或许是林沐高调惯了,皇帝陛下并没有在意,他早就知道海运来钱快,更何况是把控了好几条航线的鹰王,暗地里,他也没少对鹰王的暗线进行探查,只可惜,到现在都没有确切的消息。 与大臣们揣测的不同,皇帝陛下对于这件事还处于观望的状态,他隐忍多年,打败了好几位皇子才成功上位,绝非等闲之辈。林沐这个人有大才,他在不确定对方的真实意图之前,绝对不会轻举妄动。 捧杀这一招,他用的得心应手,就是不知道林沐会不会上勾罢了。 再次乘船,林黛玉一改往日的文静,变得活泼了许多,被红袖拉着,海钓,晒日光浴,生生把自己折腾黑了两个度。 跟着林沐出行,一应的供给都是最好的,沿途不断有小船来往于岸边与船上,运送新鲜的食材。偶尔还会给林黛玉以及几位夫人带些岸上的新鲜玩意儿,时常让几个女眷喜笑颜开。其实不在于东西的贵重程度,而在于新鲜,也是下人们有心,于是,源源不断的赏赐下去,送东西的人越发多了起来,几乎成了惯例。 林沐看着这与海上不同的风景,江上和风日丽,微微的秋风带来凉爽,两岸的景色渐变,慢慢从黄变绿,江上来往的船只很多,都趁着这时候走完今年的最后几趟。看着这样的场景,林沐忍不住会想起先前的时光。 当初他刚刚来到这个世界时,哥哥对自己的百般呵护,小时候时常骑在哥哥的肩上外出游玩,至今他仍然记得姑苏城外的寒山寺,以及那时候常常吃到的桂花藕糖。 “玉儿,你还记得姑苏老宅吗?”林沐带着侄女站在船头,看着不远处的苏州码头,近乡情怯,这会儿,他倒是有些害怕回到那座大宅子里去了。 林黛玉摇摇头,“我生在京城,后爹爹带我与娘亲到扬州赴任,娘亲身子弱,甚少出门。”连带的她也甚少出门,“唯一一次,是爹爹说要给我上族谱,于是那年就在姑苏的老宅子过年,我还记得,那时候爹爹住的院子里有一株冬梅,开得可好看了。”她对于姑苏老宅的印象,大约也就剩下那株凛冬绽放的梅花树了。 林沐自然也记得那株梅花树,那是养在哥哥院子里的,他从前每到冬日,总爱让丫鬟过去折几支回房间放着,那冬梅的香气中带着雪的味道。如今听着侄女的话,林沐只觉得世事无常,时间果然是最大的敌人。 看着林黛玉渐渐康健,脸上也难得带上了几分红润,眉头不再紧蹙,倒是多了几分爽朗地样子,林沐也忍不住叹息。他觉得自己还得努力些,对林黛玉的栽培绝对不能松懈,日后,再给林黛玉寻个合适的夫婿,也算是对得起哥哥了。 “叔叔,你记得吗?”看着林沐的样子,林黛玉忍不住问,刚出口的话,却恨不得收回来。她曾经听叔叔说起过他与爹爹的旧日时光,或许那些事情就是发生在姑苏老宅了,转而又想到叔叔走丢时应该也是这里,一时之间,心情复杂,倒是不敢再问。 林沐笑了笑,却没有回答。叔侄两人站在船头,看着渐渐靠近的码头,一时无声。 23.回乡祭祖(中) 从下船换轿子,之后换马车,然后进了姑苏林府的大门,才又换了轿子。林黛玉脚未点地,就这样一步步被送到了老宅的院子里。 老宅多年未曾住人,许多地方都荒废了,当然,布景还是很精致的,杂草丛生,却也多了几分野趣。林沐自从决定要回来祭祖,便早早派人过来收拾过,也跟族里的人联系上了。对于这个几乎可以说是从天而降的鹰王,林氏一族的人秉持的态度暂未可知,但是,林沐却用实际行动获得了大多数人的支持。 他在姑苏买下好几千亩的祭田,交由族长管理,每年的出息便给族中有需要的人。派来的人除了修缮林家老宅,还顺带把祠堂也给修了,有了林沐拨下的大批款项,轰轰烈烈的工程,让姑苏的人都看了好些日子的热闹呢。 今日林沐前脚刚到,后脚族长便派人来请,说是族中长老们都在祠堂候着,等他去议事呢。于是,林沐还未曾收拾,只换了身衣裳,又出门去了。 好在红袖等人也能干,很快就安置好了。 林黛玉也算是历练出来了,分给她的院子挺符合她的品味,带着下人们,将自己带来的东西都妥善安置好。忙慌慌的一天总算是过去了,在船上飘荡了这些时日,脚踏实地的感觉也挺好的,在屋里头歇了一会儿,华灯初上时,倒是饶有兴致地带着丫鬟逛起了园子。 与金陵城鹰王府不同的是,这姑苏老宅的布置相当古朴,甚至可以说是庄严。林沐即使有心翻修,也不敢大改,仅仅是让工匠们修缮了一番,再添了花草,引了条小河罢了。 “姑娘,夜深了,您还是回屋歇息。”心荷煮好了燕窝,却不见林黛玉,只得出来找。初冬时节,夜里的寒气可不是开玩笑,即使林黛玉的身子已经养得差不多,心荷也不敢大意,她对林黛玉的身子,可比她自己上心多了。 月光如水,林黛玉听话地跟在心荷后头,往自己的屋子去了。 第二日,天色大亮,一大早林沐就着人来通知,说是要带林黛玉去族里的长辈处拜见。这是大事儿,都不用林黛玉操心,几个丫头三下两下就把她收拾好了,香芸也是装点一新,跟在林黛玉身后,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林氏一族在姑苏也算是大族,人丁寥寥,却是难得清明的世家。林沐到来,除了林氏一族的人外,上门送帖子的也不少,地方官员得知鹰王驾到,哪有不上赶着拜访的道理,即使不是巴结,结交一番总是好的。 这边管家带着人应付着前来送礼的人,那边林沐带着林黛玉往族里去了。倒不是他不愿意带上夫人们,红袖对这种出来应酬的事儿并不感兴趣,她不出面,其他人自然不能越过她。好在大家都不在意这些,龙阙自顾自地带着人逛街去了,张素英对此处的商行也很感兴趣,早早带着人去视察,家里红袖与秦暮雪也正热火朝天地折腾着,准备大肆宴请一番。 林沐给林黛玉科普自己家的家世情况,五代列侯,可不是开玩笑的,每一位拉出来都值得一说。一路聊着聊着,便来到了族长的家中。 林氏一族的族长跟林沐的爷爷是同辈,是堂兄弟,虽然林沐流落在外这么多年,可当时他找回来的时候,族长与他第一次见面,就知道这孩子肯定是他们林家人。与林沐一家子不同的是,族长长寿,儿子如今在姑苏城外的书院中教书,两个孙儿也上进,正进学呢。林沐来到的时候,他正跟一个小孩儿说着话,见林沐带着个姑娘进来了,乐呵呵地给他们介绍:“来了,这个就是我上回与你说的,林峘。” 说着话,便扯着那孩子给林沐见礼。算起来林峘跟林沐可还差了不止一辈,要不是实在找不到了,族长也不会同意的。 林黛玉听族长这么一说,原本还垂着的眼睛闪过一道光,很是好奇地看着眼前的小男孩。穿着洗的发白的衣裳,脚下的千层些有些磨损,却仍然不卑不亢,听着族长的话,乖巧的给林沐请安。她看着林峘粉雕玉琢的脸,觉着这个新弟弟真的是十分讨人喜欢,出色的容貌一点儿都不会因为简朴的服饰而逊色。 几乎是看到林峘的那一瞬间,林家两叔侄就对这个孩子十分喜爱。林沐不掩饰自己的满意,将人拉到自己身边,温声细语地询问了一番,见他小小年纪却一点儿都不露怯,对答如流不止,言谈间还有丝丝气度,难免更加欢喜。 林黛玉在边上看着,心里头满意极了。从得知消息至今,她已经不止一次在心中幻想未来弟弟的模样,见林峘的模样,忍不住心生感慨。若是她爹爹还在世,肯定会更高兴的! 族长见林沐这个样子,也松了口气,受人之托,肯定得忠人之事,他们林氏一族拿了林沐这么多好处,这个孩子本就失祜,也算是与林沐一家两相得宜了。 虽然很想选一个黄道吉日,再大张旗鼓的将林峘带回家去,但是现实却不容许,在族长的劝阻下,林沐只得先将林峘带走。他盘算着,家里马上就要办喜事儿了,到时候再将两个孩子带出来让大家伙儿看看,也算是一件美事呢。 等林峘进了姑苏林宅,整个林家都轰动了。 三个女人一台戏,何况是五个,林沐的四位夫人,加上林黛玉,都一块儿围着林峘,这个问问,那个摸摸。就连一向冷淡的龙阙,也难得和颜悦色的将孩子拉过去,说是测测筋骨,看看有没有练武的天分。 与大家伙儿担心的不一样,林峘是个十分温润有礼的孩子,早熟的他已经褪去了孩子气,幼稚的小脸儿上满是大人样,让几个女人见了都十分心疼。 红袖从未养过孩子,却尽心竭力,给林桓精心准备了一个院子,每个人都备了礼物。林黛玉在照顾弟弟的同时,也再次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自己先前刚刚到林家时也是这个待遇呢! 好不容易应付完几位婶婶,送走她们之后,林峘小大人似的擦了擦头上的汗,舒了口气。回过神才发现自己院子里还有一位,忍不住红了脸。 “弟弟。”林黛玉看着林峘,忍不住出声叫道:“弟弟~” 其实从前她也有弟弟的,虽然不是一母同胞,可也是弟弟。可惜的是,那孩子早早便去世了,挽留不得,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个弟弟,虽然不是爹爹所生,但正如叔叔所说,能给爹爹继承香火,百年之后有人烧香也是不错的。 更何况,她也相信,感情都是处出来的,这个弟弟这样乖巧懂事,她好好待他,日后弟弟长大,也定能好好对自己的。 听到林黛玉的叫唤,林峘有那么一瞬间觉得无比尴尬,但是他知道,自己应该应一声,可嘴巴像是被糊住了,怎么也发不出声音来。生生将姐姐两字卡在喉咙了,他皱着眉头,看着林黛玉,对自己的情况有些不明所以。 林黛玉却一直在发呆,似乎未曾从有了个新弟弟的消息中回过神来。等她定睛一看,新弟弟正好奇地打量自己呢,她扯开嘴角,坐下跟他闲聊起来。 “听叔叔说,你已经进学了?”林黛玉询问道,其实她也不知道该讲什么,太多想要知道的东西,却也有太多不能问及的事情。 林峘见她回过神,松了口气,点了点头,“是的,还得多谢族长,他让椌叔为我开蒙,还送了我好些东西呢。”林椌是族长的孙儿,已经过了乡试,给个孩子开蒙也合适。更何况,林峘的情况特殊,也没有更好的条件了。 这会儿没有了其他人,知道林黛玉日后便是自己相依为命的姐姐,林峘难得将自己的东西掏出来与她分享。他仅仅是带着这个包裹进林家的,虽然刚刚被带着换了衣裳,可是,他最宝贝的还是自己的这个破包裹。 这个袋子是他已经死掉的娘亲为他做的,如今已看不住原色,只是他却仍然舍不得丢掉。林峘小心翼翼地将笔墨纸砚掏出来放在书桌上,最后,还有一个匣子,哪怕是最困难的时候,他都没舍得当掉,这是他娘亲留给他唯一的遗物了。 林黛玉见他这个样子,忍不住心酸,这个孩子不过六岁大,却已经如此懂事儿。看着他小小的手打开匣子,给自己分享他的宝贝,只得装作很开心的样子,跟弟弟说着话。 哪怕林峘看着再老成,到底也只是个六岁的孩子。在林宅里,他收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对待,骨子里头的不安却让他很难一下子就接受这些人。唯一让他放心的是林家叔侄,也不知道是不是雏鸟情节,他对林沐和林黛玉,有种不能言说的亲近感。 于是,两姐弟以最快的速度相熟起来。 等林家办宴席,林黛玉已经能够牵着林峘的手带着他见客人了。 24.回乡祭祖(下) 姑苏作为林家的大本营,哪怕林如海多年在京城流连,之后甚至在扬州为官,可他在姑苏城中还是有几位至交好友的,其中,城外桐安书院的院长许郇便是他的挚友。自从在林氏族长处得知林沐的到来,再打听到他最近的安排,许郇便坐不住了。 从前他也曾经被林如海委托过帮助他打听弟弟的消息,虽然时隔多年,可对林如海这个弟弟还是有几分印象的。如今林家大肆设宴,他自然也在受邀的行列中。 于是,许郇难得一改往日的清高自持,来到了姑苏林家老宅。等随着宾客们入座后,时不时有人前来搭讪,这位老大人只差没在脸上写上生人勿进四个大字了。 林沐自然知道他身份不一般,不敢托大,赶过来跟许郇打招呼。在得知对方与自家哥哥的关系后,将人请到了书房,甚至让林黛玉带着林峘出来见客。 许郇对好友这位当成女公子在养的女儿也有些印象,但是对林峘的兴趣显然更大些。这个被林沐过继到林如海名下的小男孩儿,听自家学生说,资质聪颖,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许郇一是对好友有心,二则是惜才,这才赶过来,巴巴要看一眼。 果不其然,经过他的探问,的确有几分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