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和珅身边只跟了个刘全, 但和珅往里走, 刘全便留在了外头。 黛玉往旁边一瞧, 连李嬷嬷也不知何时退下了。 和珅三两步便走到了黛玉的跟前,他的目光落在了黛玉的面庞上。 今日黛玉只浅浅描了眉眼。 本就已是人间难得的容色,如此一经描绘, 将她往日的羸弱去了个干净, 反添了几分少女的娇意。 正好似那水中莲绽放了一半, 刚探出半绯半白的尖儿。 顾盼神飞。 楚楚动人。 待走得更近些,和珅便能嗅见淡淡的桂花香气。 他的目光不由定在了黛玉的唇上。 她的唇色有些淡, 从前一病起来,就更显得不大有气色。后头身体渐好,这才显得好些。 而府里头姑娘们用的口脂, 都是些色泽偏朱红的, 过分显色不说,瞧上去还略有些沉闷。 但今日便不同了。 她的唇瞧着莹润柔软, 带着浅浅的绯红,正合了少女的模样。 黛玉见和珅盯着自己的唇瞧,她耳根微红, 嘴角微弯, 却是大方地开口道:“今日抹的是你送来的口脂。” 和珅心中一动, 袖子底下的手攥得更紧了。 “要试试其它的吗?”和珅问。 “其它的?”黛玉好奇地抬头看他。 “嗯。”和珅一边应着声,一边抬起了手。 袖子滑下去,露出了他掌心托着的翡翠匣子。 那匣子的大小连半个巴掌都不及,触手冰凉, 色泽剔透,黛玉都能隐隐瞥见里头的颜色。 “这是胭脂。”和珅动手开了盖儿,露出了里头的膏体。 黛玉垂下眼睫,凑近去瞧:“又是你做的?” 和珅低低一笑:“叫你瞧出来了。” 黛玉也止不住嘴角的笑意:“上回送了口脂来时,宝姐姐见了,便说那口脂都从边缘溢出来了,哪家匠人这样粗心?” 和珅抿了下唇:“下回就能做得更细致些了。” 黛玉盯着那胭脂摇头道:“都做得那样精细有什么意思?若只图模样精细,便该去寻外头的匠人了。” 和珅忍不住又是低低一笑:“你本该用这世上最精细的东西。” 黛玉两颊霎地便红了。 从前这人不是连在信中写个甚念,都要悄悄写在背后吗? 如今却又什么话都敢说出口了。 不过黛玉也并非娇羞得说不出话的人,她嗔道:“我用的已经是世上最精细的东西了。” 说到这里,她话音一转,盯着和珅笑道:“这世上哪里还有第二个人,能叫侍郎做了口脂来用呢?” 和珅心底又是一动,某个地方更骤然柔软了下来。 这是他从书中无法领会到的。 越是与黛玉说上更多的话,便越是知晓,她并非多愁善感之人,相反该是极为通透灵巧的人物。 和珅没再出声,他用手指蘸取了些许的胭脂,然后轻轻点在了黛玉的眼角。 他的手指细长有力,平时捏过毛笔,握过缰绳,更执过刀剑。 此时他手中的力道却放得极柔,甚至柔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因为如今已经入夏的缘故,和珅的手带着些许热意,当他轻轻揉开黛玉眼角的胭脂时,黛玉便有种每被触碰过的地方都烫起来的错觉。 一时间,两人的呼吸都放得轻了些。 风拂面。 连带发丝都微微动了起来。 和珅目不转睛地盯着面前如玉般的面庞,下手更轻了些。 黛玉的肤色很白。 当得起“冰肌雪肤”之称。 那浓淡相宜的胭脂在眼角晕开后,便有些说不出的眉眼醉人。 的确像极了天宫的仙子。 和珅心想着收起了手。 黛玉不自觉地抬手摸了摸面颊,她瞧不见自己如今的模样,但她却能感受到和珅略微深沉的目光。 那如墨的眼眸里,像是倾注了满满的情意。 在这样的注视下,黛玉的心跳得快了些,她更有些忍不住想笑。 于是黛玉也就真的笑了,道:“古有张敞画眉,今日我倒也见了一回……” 和珅摇头道:“该有不同。那张敞不过借为妻子画眉为由,上朝时便总迟到,之后便不得汉宣帝重用。” 黛玉忍不住笑出声来:“还是我这样好……” 和珅也跟着笑,并抬手扶了扶黛玉鬓边的珠钗。 黛玉抿了下唇,低声问:“咱们就这样退了筵席,可有什么不妥之处?” 和珅摇头:“哪里顾得上我们?” “倒也是。” 黛玉再望着跟前身形高大的人,心底的滋味儿又有不同了。 早年脑子里印下的仿佛兄长般的印象,渐渐被冲淡了。 好像……好像心底有别样的情愫在生根抽芽了。 “迎春之事解决了?” “解决了。”黛玉点头,“她如今整日面上带笑,我也觉得轻松不少。” “日后若再有这样的事,不必犹疑,即可告知我便是。这些事本就应当由我代劳。” 黛玉面上的笑容更灿烂了些:“知道了。” 和珅正待与她再说些什么,院门外却突然嘈杂了起来。 “宝二爷!宝二爷怎么来这里了?” “宝二爷快跟我回去罢……” “那盖头还没有掀呢……” 丫鬟婆子的声音乱作一团。 和珅不悦地转头看去,就见门外站了个贾宝玉,他着一身红袍,面容较平日更俊俏一分,瞧着倒也是个翩翩贵公子的模样。 但他此时面颊上却挂着泪珠,整个人如同失了魂一般。 他痴痴地望着这头。 “林妹妹……”宝玉喃喃喊。 丫鬟婆子听了这声,顿时慌了手脚。 等看清院子里头不止一个黛玉,还有和珅在的时候,他们就更慌乱了。 他们不愿被王夫人责备办事不力,更不想触了和珅的眉头。 如今谁不知晓这位和侍郎的本事呢? 这荣国府里又有谁没听过他的凶名呢? 那可是个动辄打宝玉的人啊! “宝二爷快随我们回去罢……”婆子上前劝慰。 宝玉却手下一发狠,连看也不看就将那婆子推倒了,而后一个大步跨进了院门,所有人都还未反应过来呢,便也没抓住机会将他拦住。 宝玉没了阻碍,便加快了脚步朝黛玉走来。 黛玉面色微变。 她本就不喜宝玉,心下是半点也不想同他扯上关系的。 何况是和珅就在身侧。 宝玉却半点也未接收到黛玉的不快与抵触,他快步走到黛玉面前,顿住了脚步。 “林妹妹……”他又唤了一声,那泪珠便如同断了线似的簌簌往下掉。 他若是这样哭给旁人,兴许还是有用的,还能得个劝慰的话语。 但在黛玉跟前,反而只让黛玉觉得浑身都难受。 又来了…… 这位表兄惯使的把戏。 他只要为她哭上一哭,便能引得旁人的心疼。最后这笔账,还要算在她的头上。 天知道,她是半点也不愿和宝玉扯上关系的。 宝玉哭成这个模样,是想要感动谁呢?不过是感动了他自己。 “宝二爷此时不在婚房中,跑来这里作什么?”和珅方才还带着笑意的脸顷刻冷了下来,连口吻也仿佛淬了冰。 宝玉这才猛地反应过来自己成亲了。 他看向黛玉,讷讷道:“可不是林妹妹……” “宝二爷还没从梦里头清醒过来吗?”和珅一步跨出去,同时将黛玉往身后掩了掩。 他身形比宝玉高出许多,往宝玉跟前一站,宝玉便本能地往后缩了缩。 “我……我……”宝玉连话都说不清楚。 但他却紧紧盯住了后头的黛玉。 黛玉叫他瞧得也有些恼怒。 从前黛玉有所顾忌,但如今她却是没有。 黛玉便从后头揪住了和珅的袖子,而后走了出来,眉眼都覆了一层霜:“表兄莫要胡话,我已经许了人家,与表兄本也是半分关系也无。表兄素日爱顽,但也不该拿我视作好随意欺弄的玩意儿……” 这话便说得有些狠了。 宝玉面色一白,瞪大了眼看着黛玉,随即竟是捂脸哭了出来。 他哭得极为大声,不知道的,还当这家办的是丧事呢。 几个追着来的丫鬟婆子这会儿早慌了手脚。 他们忙上前去扶宝玉,口中道:“宝二爷快回去罢,不然太太该要生气了。新奶奶还在屋子里等着呢……” 宝玉却一概不理,竟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仿佛悲从中来,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和珅这会儿脸色已经彻底沉下去了。 他平日本就神色冷淡,叫人看了觉得害怕,这会儿沉下脸,就更具威势了,院子里头一干人等竟是都不自觉瑟瑟发抖起来。 和珅转了转手上的玉扳指。 随即将那扳指取下来,塞到了黛玉的掌心。 黛玉的掌心温热,还有些微微的湿意。说明她方才真的气得狠了。 黛玉何等心性,哪里容得下旁人这样欺侮她呢? 和珅心底怒火更甚。 “替我拿着。”他道。 黛玉一愣,有些不明所以。 这头和珅却已经一步上前,将宝玉拎了起来,宝玉原本还捂着脸大哭,这会儿却不得不对上了和珅的面容。 宝玉叫他的模样吓坏了,不自觉地又想起当初叫和珅扇的那几个耳刮子来。 宝玉瞪大了眼,哭也忘了,连呼救也忘了。 “宝二爷若是不知晓何为规矩,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我便替府上二老爷来管教一二。” 何等耳熟的一段话。 当初和珅也是这样说的。 宝玉心中畏惧翻腾。 但陡然间,他胸中那恨意与不甘却变得更盛了。 他不过只是想要林妹妹,为何旁人都不给他…… 又为何,又为何让跟前的人得了去! 宝玉梗着脖子,道:“我本也不想活了,不如便打死我罢……” 丫鬟婆子们哭喊声震天:“宝二爷莫要想不开……” “宝二爷啊,老太太还在前院儿等着呢……” 和珅轻嗤一声。 这荣国府里的人吃这一套,但他可不吃。 和珅握住了宝玉的左手手腕,顺着捏住了他的手指头,然后猛地一掰。 宝玉痛得惨叫了一声。 和珅面不改色:“想来宝二爷圆房,也是用不上这双手的。” 宝玉哪里受过这样的痛苦? 他痛得惨叫抽气连连,还满口喊:“林妹妹救我……此人,此人实在是个凶徒……” 这厢哭喊声响震天。 前头婚房也还在找新郎官。 灵月顶着那盖头坐在屋内,早就有些不耐了,听见外头吵吵嚷嚷的,她便更胸中有郁气。 灵月扯下了盖头,问陪嫁丫鬟:“你去找人来问问,他们府里头那宝二爷是死了么?还不见来掀盖头!” 陪嫁丫鬟也气着呢,他们姑娘怎么一来就吃这样的苦呢? 她出了门,找了个婆子问。 那婆子磕磕绊绊地道:“兴许,兴许是去前头吃酒了……” 这贾宝玉一心痴迷林姑娘,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兴许此时宝二爷去了林姑娘院子里闹呢…… 但那婆子却不敢说,怕被王夫人晓得了,将她的皮都生扒了。 陪嫁丫鬟目光一转,却是又拎了个生嫩的小丫头过来,拉下脸问她:“你们宝二爷去哪里了?” 那小丫头有些畏惧,便缩着脖子道:“……好像,好像是往林姑娘的院儿去了。” 陪嫁丫鬟转头便将这话和灵月说了。 “林姑娘?”灵月掐紧了手掌,“好啊,又是这个林姑娘。” “咱们……” “咱们也去瞧瞧啊,瞧瞧这林姑娘究竟有什么样的厉害功夫……” 灵月说着便扯掉了盖头,带着自己的陪嫁丫鬟和婆子,朝着那院儿去了。 因为从前去过两次的缘故,灵月这回走得倒也轻车熟路。 灵月在临安伯府张狂惯了,一干下人根本拦不住她。待走到了院儿外,灵月便正巧听见宝玉的声音。 “我不与她圆房……”宝玉费力地道。 因为被和珅拎在手中的缘故,宝玉整张脸都涨红了,看上去可怜又滑稽。 灵月猛地顿住了脚步。 她先看了看宝玉,心底却只有厌恶。这荣国府的宝玉,空有一副好皮囊,内里却连和珅十分之一也不及。 再看向和珅呢。 他身量高大,轻松便将那宝玉拎在了手中,二者气势都不可同日而语。 那林黛玉是什么样的好命? 有和珅恋慕她不说,连自己的新郎官竟也痴恋她! 灵月咬住了唇,冷笑道:“我道宝二爷怎么没有来掀盖头,原来是叫林姑娘牵绊住了脚步。” 宝玉并未见过灵月,此时听了灵月的话,他便不由转过头来。 灵月平日里娇生惯养的,倒也生得一副俏丽模样,只是比之黛玉,一个乃是泥,一个却是云。 不过贾宝玉见了女子都难生出恶感,在他心中凡是女子那如水做的,该是干净的,需要旁人去呵护的。 宝玉此时见了灵月,便不由一呆,这会儿才终于有了一丝歉意从心底起。 灵月却根本看也不看他。 灵月在瞧和珅,在瞧黛玉。 眼底满是艳羡和嫉妒。 灵月扭头与身边的陪嫁丫鬟道:“我实在想不通呢,这林姑娘是不是狐妖变的,不然怎么……” “灵月姑娘一张嘴还是不肯饶人,如今瞧来,是从前吃的教训还不够,倒是正能和宝玉凑作一对了。”和珅淡淡道。 古时认为君子该修口德。 因而君子不得与人计较,更不该口出恶言。 但和珅却是一概不管的。 灵月咬紧了唇,看着和珅的目光复杂极了,又爱又恨。 黛玉也并不是会躲在他人背后的人,她打和珅背后走出来,斜睨着灵月,冷声道:“灵月姑娘若有这个功夫,不如先将他带了回去?平白污了我的地儿。” 灵月一愣。 这林黛玉原也这样牙尖嘴利! 灵月忙去瞧和珅,想着和珅见了黛玉的模样,便该面有不快了。 谁晓得,和珅面色变也不变。 不仅如此,和珅还松了手,任由那贾宝玉跌坐在地面,瞧他的模样,倒像是丢了个垃圾似的。 “这里是荣国府,又是宝二爷的大婚之日,我本不愿让彼此面上无光……” 灵月心底重重一跳。 她知道这个男人狠起来,是何等的无情。 灵月忙转头斥责丫鬟婆子们:“愣着作什么?将宝二爷扶回去!你们荣国府丢得起脸,我却丢不起!” 正话音落下的时候,王熙凤带着人来了。 “我的好兄弟,好好的大喜日子,你跑来这儿作什么?”王熙凤比旁人行动能力要强,她一伸手,便同平儿将宝玉扶起来了。 王熙凤转头见了和珅,心中暗惊。她万般不想得罪了这人。何况她与黛玉也有几分情分在…… 王熙凤便忙笑道:“妹妹莫要生气,宝玉今日犯了糊涂,我替他向妹妹赔个罪。” “还不快带宝二爷回去!”王熙凤转过头,冷斥道。 王熙凤在府中积威甚重,丫鬟婆子们都见过她一边笑着,一边收拾底下人的模样,对她的手段发憷得很,这会儿再敢拖拖拉拉…… 几个强壮些的仆妇上前,拉住宝玉便往外头去了。 宝玉这会儿倒是不哭了。 也许是因为院子里多了灵月,王熙凤等人。他只是痴痴呆呆地叫人拖了出去,两只眼睛肿得仿佛两颗桃子。 王熙凤见宝玉让人拉出去了,这才转过身来,又与和珅赔礼道歉,又细心询问黛玉可有受到惊吓。 黛玉心绪平了不少,兼之她对王熙凤的印象较好,这会儿便也不再说什么,当受了这个歉礼。 王熙凤松了口气,转头扫了眼灵月。 王熙凤心下觉得这位新妇不太懂得规矩,好好的不该闹到这里来,但她到底是什么也没说,只是让人扶了灵月回去。 灵月见了王熙凤这一番唱念做打,直觉自己丢了脸面。 又有些厌憎这人手段八面玲珑。 但灵月不得不离去。 以后日子总是长着的…… 灵月这样安抚自己。 但走到门口时,灵月还是忍不住回了个头。 这厢和珅正低头同黛玉说话。 “可有吓着?” 黛玉仰头看着他,摇了摇头:“哪有那样容易被惊着?” 和珅淡淡道:“今日宝玉犯了错,改日总得还回来。” 黛玉有些好奇,让宝玉如何还回来呢? “这样一番打搅,倒也不好再留。”和珅道。 黛玉倒不觉得失望。虽说宝玉搅了好心情,但能与和珅说了会儿话,总是好的。 黛玉想着摊开了掌心:“你方才将扳指给我作什么?” 和珅轻笑一声:“我取了扳指打算揍那贾宝玉了。若戴着扳指,扳指不会裂,但只怕他那鼻子得歪了。” 黛玉脑子里又闪过宝玉曾经肿胀的面孔,更联想了下他鼻子被打歪的样子,不由低低笑出了声。 “姑娘,咱们走。”陪嫁丫鬟催道。 这厢灵月却还忍不住盯着和珅那方。 为什么呢,他舍得将这样的满腔温柔都留给了那林黛玉? 灵月看着和珅低下头,看着黛玉笑出声肩膀微微耸动的模样。 灵月一转身:“咱们走。” 丫鬟婆子松了口气,赶紧拥簇着她走了。 灵月回去后,横竖瞧宝玉不顺眼,但她却没有急着发作出来。 只是等到第二日,见宝玉房里的丫鬟与宝玉调笑,灵月便将胸中的嫉妒不快都发作了出来。 才新婚第二日,宝玉房里便吵闹得像是要打破头似的……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和珅将胭脂留给了黛玉,方才领着刘全离开。 待贾政等人回神时,才知晓宝玉又去招惹黛玉了,还正叫和珅碰了个正着。贾政、王夫人是又惊又怒。 “待他过了新婚,再好好收拾他!”贾政厉声道。 王夫人转了转手里的佛珠,倒也没说什么。 只盼着那灵月能起作用,将宝玉哄回正途了。 这亲事结束得仓皇,暗地里有多少笑话不说,但荣国府里却是热闹了好几日。 黛玉不愿见贾母,也不愿见宝玉等人,便干脆歇在了自己院儿里。 这厢宝玉才娶了亲,贾母一时倒也想不起黛玉来,倒是让黛玉轻松了不少。 而这时候和珅却是想起了另一件事。 若按照原著时间线,此时林如海该要重病了。 也不知他之前给林如海开的药方,林如海可有按时吃? 和珅性情淡漠,林如海如何与他本是没干系的,但为了黛玉,林如海也必须活下来。 至少也该同贾敏一样,多活几年。 和珅想起此事后,便也不做耽搁,立即派了人去扬州探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