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贾母在厅中坐了不知晓有多久, 黛玉便陪在她的下首, 始终也不开口, 只举着杯盏,遮掩住面容。 贾母实在沉不住气了,她叫来丫鬟问:“前头还未结束?” 丫鬟躬身道:“还在唱礼单呢, 唱完一箱, 便有一箱抬进来。” “放在何处?” “二太太归置了一处院子出来, 说是专给林姑娘放聘礼的,日后便随嫁妆一起送过去。” 贾母抿紧了唇, 她很想要做出慈和的神色来,奈何心中那股气怎么也梳理不通,五官便有了点冷意显出来。 贾母转头看向黛玉, 笑道:“这可真是桩好姻缘。” 黛玉便也笑了笑, 只是她笑得要热烈多了:“我倒也不曾想到竟有这样的阵仗。” 黛玉也不想这样戳贾母的心窝子,但贾母话里话外都隐隐透着不满, 那便只有将这些话都挡回去了。 待黛玉的话音落下,贾母面色果然有些怪异。 之后两人再无话。 这一等便是许久,前头还未有个结果, 但却有王夫人身边的丫鬟来了, 说是给黛玉另收拾了处院子, 紧挨着那置放聘礼的院子,只等晚上收拾好了,便请黛玉住过去。 黛玉自是欢喜不已。 她不喜欢碧纱橱,半点也不喜欢。 可见真急的时候, 未必不能收拾处院子出来给她。 黛玉笑着与那丫鬟道:“那便多谢二舅母了。” 待回过头来,却又见贾母面色更难看了些。 黛玉只好装作不知,低头玩着手帕。 气氛凝滞的不止荣国府厅堂内。 还有临安伯府。 “兄长!兄长!”书房门板叫人拍得劈啪作响。 临安伯公子将门打开,便见妹妹直直撞进了他的怀里:“何故莽莽撞撞?” 但他说这话时,口吻却并不严厉。 灵月果然不以为然,只一手揪住了临安伯公子的衣襟,满面焦急,道:“兄长不知晓吗?皇上下旨给那林姑娘赐婚了!” “什么?”临安伯公子呆了一瞬,脑子里骤然闪过那日的惊鸿一瞥。 心中陡然涌起一阵隐痛。 难怪那日和侍郎用百般理由拒了他。 灵月见他出了神,目光仔细扫过兄长的面庞,竟是也不如从前的意气风发了。 他憔悴了,眼中更刻着思念之色。 灵月心中又妒又气,咬着牙道:“兄长近日闭门读书,只怕不知晓皇上将她赐给了谁罢?” “谁?”临安伯公子神色恍惚。到了此时,是谁对于他来说都没太大分别了。 “和珅和侍郎。”灵月抬头盯着他,满眼的红血丝,像是几夜都不曾睡过好觉了。 “谁!”临安伯公子骤然回神,一把抓住了妹妹的手腕,疾声问。 灵月喘了喘气,像是借此来平复心中的愤懑和嫉恨:“和珅和侍郎……他不许你娶了林姑娘,却是自己娶了林姑娘。却是自己娶了……自己娶了……” 灵月说着说着,蹲了下去。 眼泪“唰”地滑落下来。 她是临安伯独女,在府中是被捧在掌心的那个,那些爱慕她兄长的姑娘,都要瞧她的脸色。 她模样生得又好,从来不乏欲上门求娶她的人。 好不容易瞧中了一个年轻公子,却偏偏恰好多了个林姑娘。 林姑娘比她更美丽,身段比她更纤柔,就连气度也比她更好…… “他这是何意。”临安伯公子咬着牙,脖颈上青筋蹦出,全然失了翩翩风度。 “他这是何意!”他口中陡然爆出一声怒喝。 这一刻,倒是比平日要有男子气概多了。 待低下头,瞥见妹妹哭得如此可怜,临安伯公子更觉胸中怒气勃发。 和珅……欺人太甚! 先是侮了他的妹妹,后又羞辱了他,将他的求亲搅得一团糟。 临安伯公子心中对和珅再无半点敬仰,剩下的只有浓浓的怒火。 “我这便去问他要个结果!” 灵月蹲坐在地上,点了点头,目送着兄长远去。 不久,丫鬟过来将灵月扶了起来。 灵月揪着丫鬟的袖子哭了起来:“早知道他那样维护她,我就不逞一时口舌之快了……” 丫鬟不敢劝,只拍着灵月的肩背,道:“姑娘莫哭……”她哪里敢说,灵月光这张嘴早已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哪里是一时能改得过来的? 灵月手下用力,将丫鬟的袖子揪得更紧,随后丫鬟便听见她口中传来几不可闻的声音:“兄长怎么这样没用,既喜欢那林姑娘,为何又娶不到手……” 丫鬟打了个激灵,什么话都不敢说了。 生怕今日附和半句,传到了主子们的耳朵里去。 赐婚一事,灵月是听了府中下人嚼舌根子,一面同情公子求亲失败,一面羡慕那绵延十里的聘礼。 灵月当即心中如同戳了一箭,疼痛难忍。 她趁着嬷嬷不在,从老太太院儿里逃了出来。她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她知道兄长能去质问。至少……至少也能坏了那林家姑娘的名声。 丫鬟见她神色诡异,着实吓了一跳,只当她是近来受的刺激大了,于是便伸手将灵月扶住,口中劝道:“姑娘该回去了,不然老太太该发火了。” 灵月此时神色已经轻松了不少,她抬手拂去眼泪,道:“走。” 这世上怎么能有不如她意的东西呢? 遭禁了足的是灵月,临安伯公子出入自是轻易得很。那愤怒席卷了他的胸膛,叫他难以忍受。 凭着这股怒火,临安伯公子竟是一路行到了荣宁街。 荣宁街上比往日还要吵嚷些,但却无人管束。 他好不容易分开人群挤了进去,就见那些身形高大的侍卫,同身着“兵”字服的八旗军挡在了他的眼前。 临安伯公子驻了足,心底的火渐渐落下去,最后归于沉寂。 纵使他走到了荣国府门外又如何?将皇帝的赐婚破坏了吗?那这里的一干侍卫和八旗军,便能立时将他拿下。 那可不单他来讨个公道的问题,而是亵渎天威的大罪。 只怕还会牵连了整个临安伯府。 他苦笑一声,渐渐往后退去。 百姓们还在热切地议论着。 “方才你听见了么?那礼单上头念出来的东西,真是有些连听也不曾听过。” “不少是御赐的……” “你瞧见那玉如意了吗?” “方才礼单里还念到了凤冠,说是纯金打造……” 临安伯公子听得已经有些恍惚了。 那些话仿佛化作了利箭,一箭紧接一箭扎入了他的心中。 纵使他心中不满和珅使出这样的手段,但他从前他同和珅间就已经有着极为宽阔的鸿沟,如今不过是将这条鸿沟拉得更宽,令他拍马也赶不上。 和珅着实说得不错。 与和珅相比,他又能给林姑娘什么? 临安伯公子掐住手掌,恍恍惚惚地离开了那条街,待他走到府门口时,仰头一看,天竟是微微黑了。 一阵寒风吹来,让他打了个激灵。 他彻底清醒过来。 不,他方才都去做了什么? 若他当真义愤填膺冲上去,不仅是拖了整个临安伯府下水,只怕还要害得林姑娘名声大跌。 那时,他怕是更没有颜面了。 连想起她的颜面都没了。 待到聘礼安置妥当,竟是花了足足三个多时辰。 和珅并未在荣国府久留,他拜别了林如海,便请这些侍卫们喝酒去了。 镶黄旗的士兵自然不敢久离营,和珅便嘱咐了酒楼,备了好酒好肉好菜送往了营中,请众人与他同喜。 这番举动,自是在乾隆默认之下进行的。 如此大手笔,自是又在京中闹了个沸沸扬扬。 连和琳去往官学读书,都遇见同窗前来问起他兄长的亲事。 和琳自然不会落了兄长的面子,直将那位林姑娘夸得好似只有天上有,地上却是难寻一般。 官学里都是一群毛头小子,听罢还向往不已。他们自然是不敢想那位林姑娘的,但却忍不住畅想自己未来的妻子该是什么模样。 无形中,黛玉在京中的名声竟是叫人抬高了起来。 连带的,贾府私塾中自也听闻了。 宝玉原本不知晓此事,只这日,有同窗来问他:“听说宝二爷有一表妹,才貌兼备,好似天上仙子一般,还得了皇上的赐婚……” 宝玉失笑:“什么赐婚?” 他怎么不曾听闻。 说话那人疑惑道:“宝二爷竟是不知晓吗?前两日荣宁街上何等热闹?那聘礼摆出了一条长街。” 宝玉沉下脸色:“赐的谁的婚?” “说是府上的林姑娘。”那人说罢,还摇头道:“我等不敢妄议,不过问上一两句,没成想宝二爷也不知晓。宝二爷切莫问我了,不如回去问人。” 那人话音刚落下,宝玉腾地站了起来,竟是薅住他的头发,便和他打了起来。 “叫你胡说!林妹妹如何会得了赐婚?” 旁人拉不住架,偏还有宝玉的小厮冲上去一起撕打。 半个时辰,才叫私塾的老师分开来。 此时宝玉怒火渐消,但他却站也不站不稳了,几个小厮瞧他一眼,见他眼底猩红,下一刻,竟是栽倒了下去…… 私塾里立时便乱作了一团,几人急吼吼地将宝玉抬了回去。 薛蟠摇摇头:“宝玉身子骨怎么这样弱……” 如此想着,他又怕薛姨妈责怪他不够关心宝玉,便还是跟了上去。 这事儿当先传入了和琳的耳中。 他自打知晓贾宝玉心怀不轨后,便用银钱收买了几个人,叫他们盯准了贾宝玉在私塾里的行动,若出了丑,闹了祸事,定要是报给他的。 和琳想着,这些日后也可作那贾宝玉的把柄,保管揍了贾宝玉,他却半声也不敢吭。 此时听闻几个人与他说,贾宝玉听闻林姑娘被赐了婚,便耍了浑。和琳一摔酒杯,站起身来,怒道:“此乃是我兄长同林姑娘喜结良缘,他偏这样找晦气……” 几人忙躬身问:“那怎么办是好?” “今日不动他。来日待他入了私塾,再揍他。” 几人忙点头。 和琳担心现在下手,他压不住火气,将那贾宝玉活活打死了可怎么是好? 喜事当头,可不能添这样的血腥气。 和琳这样反复安抚自己几句,这才觉得舒坦许多,随后告别友人回府去了。 宝玉被抬回府中,荣国府中立时便乱作了一团。 贾母拍着腿,长叹一声:“真是孽缘啊……” 说罢,便只让丫鬟去请了贾政、王夫人前来。 至于往日叫她挂在嘴边的“玉儿”,此时便也不再提了。 祖孙情分还在,只是叫贾母心中毫无芥蒂却是做不到的。尤其见到疼爱的孙儿,哀声叫着“林妹妹”,贾母便更觉心中疼得很。 她原先应了宝玉的话,竟是没做到啊…… 黛玉早已从碧纱橱换了处院儿。 这院儿小得很,连名字也没有起,紧挨着三春的抱厦厅。但黛玉却满意极了。 丫鬟婆子们还在收拾从碧纱橱搬来的东西,黛玉便懒懒靠在贵妃榻上,吃着紫鹃洗净了送来的果子。 没一会儿,雪雁从外头跑进来,俯在黛玉耳边道:“宝二爷又闹起来了……” 黛玉微微蹙眉,吃果子的心情也没了,她问:“可是又因着我的缘故?” 雪雁点头,眼中透出了些鄙夷之色。 黛玉躺了下去,道:“幸而如今再没空子让他们钻了,且让他闹去,如何也闹不到我身上来了。” 说完这话,黛玉又觉轻松无比。 雪雁笑着道:“正是呢。” 紫鹃也正巧进了门,笑道:“便只等着定期了。” 黛玉眨了眨眼,望着头上烛火,心底竟也多出了一些期待来。 另一厢,宝玉足足闹了半宿才歇下。 王夫人胸口气得疼,出来时还不时抬手揉着。 她身边的丫鬟金钏儿怒斥道:“这林姑娘倒也是狠心人,宝二爷都病了,她却也不来瞧一眼……” 王夫人回头瞧她一眼,冷声道:“平白将林姑娘拉扯进来作什么?她这两日才定了亲,自是沾不得病气。” 金钏儿听得糊涂。 谁敢这样嫌弃宝二爷,先生气的不该是二太太么? 但王夫人一贯威严重,金钏儿也不敢再开口了。 王夫人这会儿想的却是,幸而黛玉叫和侍郎瞧上了,要真配了宝玉,日后才是大祸事。 老太太平日何等有算计,现在却眼瞎心盲起来,也不知是为了她那早死的女儿,还是看中了林家的官位钱财…… 王夫人压下心中讽刺,回了院儿里。 改日还是要同薛姨妈再提一提宝钗的事。 还有袭人那处,也该提点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