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0 章节
记载进史册,后世的人将怎么看他? “表姑丈,你告诉朕,朕是不是母后从旁的嫔妃那里抱养的孩子?” 不然,她怎么会如此对他? “那孩子,不是朕的!朕根本没动过她一根毫毛!” 可崔太后却告诉他,反正他是皇上,想怎么样都可以,可若是没有了母族,到时候由着顾钺一方独大,他这个皇上肯定会成为傀垒,他如今这般帮了崔家,崔家以后必将为她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赵曜本就对顾钺又敬又怕,所以就有些犹豫。 崔太后便使出了杀手锏,“哀家虽然做了太后,可这一辈子也太委屈了,被丈夫误会倒也罢了,居然连娘家也被人设计了!珍儿一直在为他爹守孝,那种不知廉耻的事怎么会发生在她身上?哀家做了太后,连自己的亲人也护不住,还活着做什么!” 赵曜如今对崔太后已经不像之前那般排斥了,赵曜本就是崔太后的儿子,她想让他听话,手段多的是。 他已经失去了父皇,不想再失去母后了。 “崔家竟然想混淆皇室血脉!” 顾钺的声音不大,但对于赵曜却像当头棒喝。 崔家确实在混淆皇室血脉,他们难道是想颠覆了赵氏一族的江山? “皇上若是信任老臣,就将这件事交给我,您只需静等结果就好。” 顾钺以雷霆手段,直接捉拿了崔家人入狱,很快便审问出来,崔珍在那里守孝,被歹人在水源里下了迷药,被玷污了,崔家人便决定将错就错。 而赵曜,仍是一个为了母族甘愿自污的孝子。 整个事件事,一丝一毫都没有牵扯到崔太后。 赵曜十分满意,看着顾钺的眼神充满了感激。 “还是茗儿做保,说你不是那样的人,才提醒了老臣顺着那边的线索查了下去。” 赵曜一时之间心情十分复杂,他当年之所以答应娶顾茗,还是崔太后给他分析了利弊,列举了娶顾茗的好处,他才愿意当着赵桐说了他愿意的话。 没想到了今日,没有任何人肯相信他情况下,本该恨他入骨的顾茗,却愿意帮他求情,将他从污泥里拉了出来。 相较之下,他那母后的做法就越发让人寒心了。 这件事是以崔家丢了爵位而停止的,然而所谓的停止却并不是结束,自那之后,赵曜虽然表面上对崔太后十分孝顺,但到底是生分了。 “母后若是想念父皇,就在寿安宫里,好好替他诵经文。” 赵曜交待完,竟然让孔武有力的嬷嬷将寿安宫给守了起来。 “原来,顾钺的厉害之处,并不在于他会打仗,而是因为他娶了个好女人!”崔太后若有所悟地说道。 心腹嬷嬷一脸茫然,这事和琅琊郡主有什么关系? 崔太后或者是太无聊了,不由和贴身服侍的人解释道:“顾钺一个大老爷们,怎么可能知道崔珍那些不体面的事?只有琅琊郡主那等小人,在会在这些事上下功夫!” 这件事还真被崔太后给猜中了。 这件事,确实是王琳芝发现端倪的。 小姑娘去墓前守孝,听起来这主意似乎不错,但并不见得人人都吃得了这种苦,她觉得依崔珍的能耐,在墓前呆上三五个月,就过年了,正好借机回崔家。 岂料崔姑娘过年也没有回去! 这就耐人寻味了! 她这才密切的关注起这件事来,越往下查,越是吃惊。 没想到崔太后的手段竟然和当年的程静姝不差上下了。 当年,这都只是怀疑! 她手里缺少的是证据。 而崔太后的凭借的,也就是顾家不可能找到证据。 但她没有料到的是,清阳大长公主并没有把崔珍打死,而是很有技巧的,让她只是看起来很严重,然后让人将孩子还给了崔家。 可崔家怎么肯收养这个孩子,他们只会将人给送到乱坟岗去喂野狗。 可这个孩子,他的本身是没有错的,他根本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 王琳芝让人救了他,送到了崔珍身边。 崔珍虽然恨玷污她的人,但她更恨崔家。 十月怀胎,含辛茹苦地将孩子生下来,如今这孩子已经变成了她的全部。 她甚至已经想着要自食其力将孩子抚养成人! 王琳芝不得不泼她冷水,告诉害她的人是崔太后派去的,而且人已经被她捉到了! 但顾钺却不打算现在告诉赵曜,人常说母子没有隔夜仇,万一人家和好,他不是落得里外不是人? 王琳芝更是早将这崔珍送到了自己的庄子上,让人看了起来,然后在崔太后招她进宫的时候,慢条斯里的说了此事。不然崔太后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安份了下来。 “赵氏皇室的男人,都没有什么主见。”王琳芝这般和自己的女儿评价道。 顾茗连连点头,“那阿娘,我是不是可以不嫁?” 王琳芝笑起来,“当然要嫁,有了这件事,赵曜肯定会待你珍而重之,一生不离不弃,不然对不起崔珍白吃咱们的这么多饭了。” 这个世道本就对女人不太公平,若是提出不嫁,只怕这一辈子也就只能陪青灯古佛了,与其那样,还不如做个皇后。 顾茗却怕自己不嫁,连累了家里,硬是装着一脸欢喜的入了宫。 好在赵曜是个长情的,一直对她都不错。 当然,这也有她娘家的原因。 她的父亲如今权势滔天,赵曜对他又敬又怕。 424 长情 赵曜猛然将身子转到一边。 他哭了,但并不想让顾钺看到。 顾钺尚能懂他,可他的母后呢? 她竟然让他认下崔珍的孩子! 顾钺带了一个嬷嬷过来,那嬷嬷先对着赵曜跪下,磕了头,然后叹气道:“他什么都好了,还有娘娘您什么事?倒不如让皇上名声臭了,外人全不伸手相帮,唯有您才是他的依靠,这般情况下,他才会听您的!就算他被顾钺废了,还有……” 赵曜照着那嬷嬷就是一脚,“你个贱婢,信口胡说些什么!” 那嬷嬷只俯在地上,瑟瑟地发抖。 赵曜照着她狠狠地踢了好多下,然后颓废地将头转向了顾钺,“让她滚的远远的,朕永远不想再看到她!” 这样的事,让他怎么相信? 可笑他当时竟然被她的言辞打动了,可刚才那嬷嬷的话,却像一盆冷水,将他浇了个透心凉。 这事,若真要记载进史册,后世的人将怎么看他? “表姑丈,你告诉朕,朕是不是母后从旁的嫔妃那里抱养的孩子?” 不然,她怎么会如此对他? “那孩子,不是朕的!朕根本没动过她一根毫毛!” 可崔太后却告诉他,反正他是皇上,想怎么样都可以,可若是没有了母族,到时候由着顾钺一方独大,他这个皇上肯定会成为傀垒,他如今这般帮了崔家,崔家以后必将为她肝脑涂地,在所不惜!” 赵曜本就对顾钺又敬又怕,所以就有些犹豫。 崔太后便使出了杀手锏,“哀家虽然做了太后,可这一辈子也太委屈了,被丈夫误会倒也罢了,居然连娘家也被人设计了!珍儿一直在为他爹守孝,那种不知廉耻的事怎么会发生在她身上?哀家做了太后,连自己的亲人也护不住,还活着做什么!” 赵曜如今对崔太后已经不像之前那般排斥了,赵曜本就是崔太后的儿子,她想让他听话,手段多的是。 他已经失去了父皇,不想再失去母后了。 “崔家竟然想混淆皇室血脉!” 顾钺的声音不大,但对于赵曜却像当头棒喝。 崔家确实在混淆皇室血脉,他们难道是想颠覆了赵氏一族的江山? “皇上若是信任老臣,就将这件事交给我,您只需静等结果就好。” 顾钺以雷霆手段,直接捉拿了崔家人入狱,很快便审问出来,崔珍在那里守孝,被歹人在水源里下了迷药,被玷污了,崔家人便决定将错就错。 而赵曜,仍是一个为了母族甘愿自污的孝子。 整个事件事,一丝一毫都没有牵扯到崔太后。 赵曜十分满意,看着顾钺的眼神充满了感激。 “还是茗儿做保,说你不是那样的人,才提醒了老臣顺着那边的线索查了下去。” 赵曜一时之间心情十分复杂,他当年之所以答应娶顾茗,还是崔太后给他分析了利弊,列举了娶顾茗的好处,他才愿意当着赵桐说了他愿意的话。 没想到了今日,没有任何人肯相信他情况下,本该恨他入骨的顾茗,却愿意帮他求情,将他从污泥里拉了出来。 相较之下,他那母后的做法就越发让人寒心了。 这件事是以崔家丢了爵位而停止的,然而所谓的停止却并不是结束,自那之后,赵曜虽然表面上对崔太后十分孝顺,但到底是生分了。 “母后若是想念父皇,就在寿安宫里,好好替他诵经文。” 赵曜交待完,竟然让孔武有力的嬷嬷将寿安宫给守了起来。 “原来,顾钺的厉害之处,并不在于他会打仗,而是因为他娶了个好女人!”崔太后若有所悟地说道。 心腹嬷嬷一脸茫然,这事和琅琊郡主有什么关系? 崔太后或者是太无聊了,不由和贴身服侍的人解释道:“顾钺一个大老爷们,怎么可能知道崔珍那些不体面的事?只有琅琊郡主那等小人,在会在这些事上下功夫!” 这件事还真被崔太后给猜中了。 这件事,确实是王琳芝发现端倪的。 小姑娘去墓前守孝,听起来这主意似乎不错,但并不见得人人都吃得了这种苦,她觉得依崔珍的能耐,在墓前呆上三五个月,就过年了,正好借机回崔家。 岂料崔姑娘过年也没有回去! 这就耐人寻味了! 她这才密切的关注起这件事来,越往下查,越是吃惊。 没想到崔太后的手段竟然和当年的程静姝不差上下了。 当年,这都只是怀疑! 她手里缺少的是证据。 而崔太后的凭借的,也就是顾家不可能找到证据。 但她没有料到的是,清阳大长公主并没有把崔珍打死,而是很有技巧的,让她只是看起来很严重,然后让人将孩子还给了崔家。 可崔家怎么肯收养这个孩子,他们只会将人给送到乱坟岗去喂野狗。 可这个孩子,他的本身是没有错的,他根本选择不了自己的出身。 王琳芝让人救了他,送到了崔珍身边。 崔珍虽然恨玷污她的人,但她更恨崔家。 十月怀胎,含辛茹苦地将孩子生下来,如今这孩子已经变成了她的全部。 她甚至已经想着要自食其力将孩子抚养成人! 王琳芝不得不泼她冷水,告诉害她的人是崔太后派去的,而且人已经被她捉到了! 但顾钺却不打算现在告诉赵曜,人常说母子没有隔夜仇,万一人家和好,他不是落得里外不是人? 王琳芝更是早将这崔珍送到了自己的庄子上,让人看了起来,然后在崔太后招她进宫的时候,慢条斯里的说了此事。不然崔太后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安份了下来。 “赵氏皇室的男人,都没有什么主见。”王琳芝这般和自己的女儿评价道。 顾茗连连点头,“那阿娘,我是不是可以不嫁?” 王琳芝笑起来,“当然要嫁,有了这件事,赵曜肯定会待你珍而重之,一生不离不弃,不然对不起崔珍白吃咱们的这么多饭了。” 这个世道本就对女人不太公平,若是提出不嫁,只怕这一辈子也就只能陪青灯古佛了,与其那样,还不如做个皇后。 顾茗却怕自己不嫁,连累了家里,硬是装着一脸欢喜的入了宫。 好在赵曜是个长情的,一直对她都不错。 当然,这也有她娘家的原因。 自这件事之后,赵曜无论大事小事都会先找顾钺帮忙。 426 根源 哪想封良柱回京没多久,西蕃人又开始扰乱边境了,这一次他们直接攻破了边城,烧杀抢掠了不少地方,当地的刺史也在守城的时候战死了。 此时刚好快过年了,此事等于给刚刚表彰过他的赵曜和内阁狠狠地来了那么一耳光。至于顾钺,这段时间正好抱病在家,从皇上到内阁,只希望他没有那么快看到坻报。 顾钺明知赵曜已经长大,自己也算完成了赵桐的相托,此刻正是及早抽身的时候,不仅故意装做不知道,而且还让刘掌院放出他病得很严重的消息。 赵曜便宣了太医,让他给顾钺好好看病,自己倒是很高兴地自斟自饮,狠狠地大醉了好几回。 顾茗看赵曜在那里又唱又笑的模样,不由攥紧了手指。 军功还不是用性命的换来的?若不是她的父亲这些年不停的征战,他赵曜能有心情在这里饮酒? 可一想到他的后宫只有自己一个人,她便咬着牙吩咐人将赵曜扶到了寝宫里。 一直到现在她才明白父母当初为什么那么反对她入宫。 可进来容易,却只有永远呆在这一方天地了。 如今一边是丈夫,一边是父母。 这些年,赵曜对她几乎是有求必应,一直称赞她的父母,她几乎以为他会像自己一样尊敬他们,可没想到,这些都是表像。 如果有一天,父亲老了,手里也没权势了,那时候就该“飞鸟尽,良弓藏”了。 顾茗双眸闪过一道杀机。 跟着的嬷嬷却轻声道:“娘娘今日要去看看太后娘娘吗?” 顾茗忙应了一声好。 尽管不耻崔太后所做过的一切,但表上面,至少还要做出孝顺的模样,只因她是皇后,要给全大周的人做表率。 走出来,经风一吹,顾茗不禁想到曾经崔太后下毒暗害赵桐,被赵桐算计的事情来,不由激灵灵地打了个冷战。 “你从今以后就是我大周的皇后,阿娘只希望你入宫以后,少用计谋和手段,一切想要的东西,都光明正大的得来!” 这是顾茗入宫之间,王琳芝告诉她的。 顾茗的手慢慢地松开了,脚步也轻快起来。 可看到崔太后的时候,她还是吃了一惊,崔太后面容干枯,双目无神,一副没有生气的模样,看到王琳芝,她忽地笑了起来,“很久没看到你阿娘了,不如请她来,咱们打叶子牌。” 顾茗似有些犹豫,不过仍旧应了。 崔太后心中越发高兴,“那哀家现在就派人去接。” 顾茗给她斟了一杯茶,然后才道:“那儿臣先将别的事给处理了,等阿娘来了,再过来陪您老人家。” 崔太后挥手让她去了,然后才慢悠悠地问跟前人,道:“依你看,是真病了还是假病了?” 那嬷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