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节
罪于她,老太太最近也开始信佛了! 其实她老人家以前也信,但只是初一十五上柱香罢了,现在却每天都要上香,而且会跪着捡一个时辰的佛豆,为没出世的重孙子们祈平安。 不仅她担心,得到了消息的向夫人就更担心了。 “二郎年纪太小了,郡主虽然年长两岁,但自小娇养,自己都还要人照顾,哪能照顾孩子!不行,我得马上动身去武昌。” 向夫人接到报喜的信,二话不说,马上开始收拾起东西来。 顾焱吓了一跳,皱眉道:“我看你还是先照顾好自己!”说着刻意瞄了瞄向夫人隆起的小腹上。 没错,向夫人如今也怀着孩子,算算日子,估计和王琳芝相差并不远。 向夫人马上僵在了那里。 先不说她的身子经不经得起奔波,万一生产的时间差不多,她这一过去,简直是给人家小两口添麻烦。 向夫人考虑的问题,清阳长公主显然也想到了,她这个做娘的倒是不怎么担心,她早已经托人又从宫里要了四个嬷嬷,在王琳芝的信没送来之前,已经出发去武昌了。 外任也有好处,就算她给女儿请的侍候的人再多,也不像在京城,总小心翼翼地进行,怕被御史弹劾了。 她压根没想过要自己去,因为清阳长公主觉得这些嬷嬷比她经历的更多,处理起这样的事,经验更老道。 可老太太却坐不住了,一直嚷嚷着要去武昌照看孙媳妇。 “他们年纪都小,又在外面,我这心里,真是着急哪!” 老太太如今也不过刚刚六十岁,身体一向健壮,她一开口说去武昌,顾家的几位太太便琢磨开了,若要请罪,现在可是绝佳的机会,纷纷要跟在跟前伺候。 老太太却嫌弃她们笨手笨脚,担心他们去了武昌惹得王琳芝不高兴,只挑了顾四太太,让顾四老爷送她们,一来四太太做事有分寸,二来手脚勤快,为人和善,也免得明明是想去帮忙,等到了之后变成了越帮越忙。 或许,血缘的关系就是这般奇妙,就在老太太到武昌的第一个晚上,刚到子时,王琳芝正躺在床上睡觉,却突然醒了过来,发现下身一片濡湿。 顾钺虽然不懂,但马上让稳婆进来了。 稳婆略看了几眼,马上很老道地下了结论,“羊水破了!” 王琳芝向来身体不错,跟着的人护理的也得当,马上让人扶着她从床上下来了,由璎珞扶着去了早已经准备好的产房。 “您这是第一胎,一般不会太快,离生还有些早,但羊水破了,最好不要再活动,以躺在床上为宜。” 王琳芝决定先睡觉,免得等到真正要生的时候没力气了。 稳婆看得直点头,“再没见过比您更镇定的产妇了!” 老太太一看产房灯火通明,哪里还睡得住,直接披衣去了产房,执意要陪王琳芝。 376 礼数 王琳芝觉得,老人家长途跋涉来了武昌,无论有什么要求,只要不过份,她都会酌情满足。 “添一张床,让老太太躺在上面等。”她很快地吩咐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老太太的到来,虽然没有帮任何忙,可她的到来,本身就有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你们出来了这么久,我这老婆子不放心,跟过来看看,顺便等我那四个还未出世的重孙子。”老太太似乎很随意地开了口。 王琳芝是晚辈,生孩子这等事,哪能劳动祖婆婆亲自来照顾?传出去必定要落一个轻狂的名声,经老太太这么一解释,就变成了是她老人家想见重孙了。 两人很随意地聊了几句,同时躺到了床上。 老太太正想说几句宽慰孙媳妇的话,却听到了平稳而绵长的呼吸声,转头向王琳芝的床上看了一眼,却发现她已经睡着了。 这孩子,倒是个心宽的! 余氏和璎珞却有些担心老太太。 一来是年纪大了,二来又经过车马劳顿。 “庄子上那些妇人,六十多岁还在田里做农活呢,老婆子虽然不做农活,但是每天都要绕着花园走上一个时辰。”说到养生,老太太颇有心得。 但王琳芝已经睡了,老太太不想打扰她,很体贴地停了下来。 王琳芝是痛醒的。 当阵痛越来越厉害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长长地吸了一口气。 几个接生的嬷嬷开始很有经验地给她做按摩。 刚开始好象有用,可疼痛却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了。 “郡主,快用力!已经可以看到孩子的头发了!” 王琳芝用尽了吃奶的力气,只觉得肚中一空,有什么从自己的体内滑了出来。 “小公子很健康,长得很像郡主!”稳婆提着的心稍稍放了下来。 她从二十多岁就开始跟着师父见识这些了,可从来没有遇到过一胎四个的妇人,之前也曾提心吊胆过,怕胎儿多,不好生,没想到倒比想象中的顺利得多。 “您生得很顺利,第一个出来了,后面的应该也不成问题。” 或者就是为了验证稳婆的话一般,后面的孩子出生的都很顺利。 老太太却知道这里面有几个嬷嬷的功劳,此时已经是大冬天了,但她们几人却都满脸是汗,若不是她们助产,肯定不会这么顺利。 几个嬷嬷却都是人精,连连称是有老太太坐镇,郡主福气好,孩子才生得顺利,“小公子们想快些见到老祖宗。” 老太太一高兴,直接让人备了五十两银锭赏她们。 又把孩子包裹好,抱到外间给顾钺看。 顾钺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由皱起了眉头。 长得太像了,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他和王琳芝都是芝兰玉树一般的人物,可这几个小子,皮肤皱巴巴的,一个两个红得像猴子一般,可真丑! 他打心里对这几个小家伙没有半点好感。 “几个小公子的眉眼都很精致,长得和郡主有三分相似,长大了之后必定非常英俊,母子俱平平安安,将军尽管放心好了!” 郡主一下子生了四个小子,个个都平平平安安,这个时候做爹的不该眉开眼笑的打赏她们这些接生的人吗?怎么这位顾将军好象忽然看起来有些不太高兴? “大家都辛苦了,这是点小意思。”璎珞追了出来,每人手里塞了个沉甸甸的荷包。 那荷包材质上好,统一用金线绣着事事如意,单这荷包也值二两银子了。 稳婆捏了捏荷包,这才眉开眼笑的去了。 王琳芝累极,抬眼看着不远处的四个摇篮一会儿,喝了鸡蛋红糖水,沉沉地进入了梦乡。 老太太精神极好,将四个小家伙挨个摇了一会儿,笑得嘴都合不拢,“眉眼长得像郡主,脸型长得像二郎,一个比一个长得好,才出生就这么好看,长大怎么得了!” 她老人家开口说了几句,又担心吵着了王琳芝,便吩咐人奶娘将孩子全抱到育婴房里了。 王琳芝现在的宅子是五进,她本来住在第二进,因为知道会有四个孩子出生,便将第三进的西厢房布置成了产房。老太太来了之后,立刻自告奋勇地住进了第三进的正房,要孩子出生之后帮着照顾。 老人家大老远的赶来,王琳芝也不忍心扫了她的兴,便让下人将正房收拾好了,给老太太住,然后将西厢最南边的一间做了产房,靠近上房的一间做了临时的婴儿房,准备等他们满月之后,天气暖和一些,再和自己一起搬到第二进。 老太太做这些事,自然是比她有经验,有她老人家帮忙看着,王琳芝觉得很放心。唯一担心的就是老人家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特意交待了丫头们多注意这个问题。 四个孩子,一人两个奶娘,就是八个。 一模一样的小脸,估计放在一起,根本没有人能分得清谁是谁。 好在长公主派来的嬷嬷经验足,给每个孩子脖子里带不同的的首饰做了区分。 最先出生的老大个子倒是最小的,老二个子是最大的,老三最安静,老四哭声最响亮。 四个孪生子,性格却又各不相同。 老太太抱抱这个,摸摸那个,每一个都爱不释手,丫头们劝了好几次,才去用饭休息了。 等睡醒之后,才惊叹道:“今天是冬至呢!” 说着又吩咐跟着的人,“郡主这还是月子里的头一天,就让她好好休息,让二郎跟着我一起去祭祖。” 东西是早准备好的,既然老太太发了话,一直陪在旁边的余氏忙应了。 “我这儿随便留几个能传话的小丫头就成了,倒是郡主那里,头一次经历这样的大事,须得多跟些贴心的人。” 余氏掩嘴笑起来,“那些宫里出来的嬷嬷们讲究多着呢,又是郑王和长公主亲自挑中的人,对郡主非常上心,您这大老远的赶来,一来又开始忙前忙后,郡主特意交待了,让老奴跟着您老,她有什么没想到的,您直接吩咐我去办了也一样。” 老太太对王琳芝好,她们这些跟着的人心里自然是替主子高兴,可越是这样,越是不能对老人家失了礼数。 377 取名 顾钺一听说老太太带着四胞胎去了育婴室,马上溜到产房,紧紧的握住了王琳芝的手,看着她那苍白无力的模样,又是心疼,又是难过,小心翼翼地亲了亲王琳芝的脸。 可王琳芝一向浅眠,就算顾钺再小心翼翼,她一样很快醒了过来,轻声道:“你怎么进来了?” 记得出嫁前,李嬷嬷告诉过她,说男子不能进产房,说是污秽之气太重,进去了不吉利。 顾钺怜惜地替她抚了抚落下来的头发,“什么见了血不吉利,想我们这样上过沙场的人,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那才是血流成河……”他说到这儿,又怕以后自己出征王琳芝担心,忙换了话题,“我就是来看看,你没事我就放心了。” 王琳芝微微地笑,“我很好,就是有些困了。”她说着,故意掩着袖打了个呵欠。 老人家都忌讳这些事,如今母子平安,王琳芝觉得这样就已经很好,不想让老太太念叨。 顾钺看着她那十分疲惫的面容,又轻轻地亲了亲她的手,又替她掖了被角,这才出去了。 王琳芝又闭上眼睛,很快睡了过去。 然而,琅琊郡主产下四胞胎的消息,仍旧如长了翅膀一般,很快在当地传得沸沸扬扬。 以前大家也在说这件事,可那时候孩子毕竟还没有出生,而生产却是妇人的一道鬼门关,有些人只生一胎就有可能为此陪上性命,何况是四胞胎。 当胡大夫确诊之后,已经有不少酸葡萄心理的人悄悄在议论,“四胞胎能生下来,平安长大的太少了,咱们这儿二十年前有一个这样的,生了好几天才生下来,都是死胎,只养活了一个,结果身子比一般人要弱得多。” 有人就附和道:“那是自然,别人一胎只生一个,营养都给了那一个,她那是四个分,生下来只怕跟个老鼠一般大,先天太弱,根本没有办法养活。” 哪想琅琊郡主却将四胎都平安的生了下来! 以长公主府的人脉,只要能生下来母子平安,孩子慢慢调理就是了,肯定是能养活的。 毕竟还是好人居多,许多密切地注视着这件事的人,知道他们母子平安,不由在心底念了声佛,很快开始和熟悉的人谈论起这件事来。知道的人也就越来越多了。 许多人觉得这是个绝佳的机会。 孩子一生下来,肯定是要办洗三的,洗三之后就是满月,然后就是周岁。 人人都知道琅琊郡主来了武昌,但是除了周刺史夫妇之外,根本没有人见过她! 很多有身份的妇人便梦想着,趁这个机会交好王琳芝,若是能求到多胞胎的膳食配方,那就更好了。 哪想王琳芝却直接让下人放出风声,不用准备洗三的事情,就自家给孩子办就是了。 话虽然这般说,但是到了那一天,周夫人却仍旧带着一干子官场上的夫人们过来了。 管事悄悄地去问老太太怎么办,因为王琳芝早吩咐过了,只要老太太在这里一天,下人们就要对她老人家比对她和顾钺还要尊敬,尤其是她现在又在月子期间,内宅一应大小事务全交给老太太管。 老太太却是一个非常精明的人,儿子的内院都不管,怎么可能会管孙子的内院? “我这老婆子,不管事已经很多年了,这事得找乐乐拿主意。”老太太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将郡主改口成亲昵的“乐乐”了,从心里将她当成一个愿意宠着的晚辈来对待。 人既然来了,又都是顾钺现在的同僚的家眷,肯定不能将人拒之门外,但老太太却故意让王琳芝开口,目的就是告诉大家,她不会干涉王琳芝的任何事。 不过周夫人向来是个有眼力的人,带来的人连她自己算上,也就三四位罢了。 这算这般,洗三礼仍旧很热闹。 主要是别人只生一个,王琳芝却一下子生了四胞胎,一个哭其他的都跟着哭,一个笑其他的也跟着笑。 虽然眉眼还没有长开,但一个个都是大眼睛、高鼻梁,嘴唇红润,哭声宏亮,此起彼伏,堪比一场大戏。 众夫人看了不由啧啧称奇,每个人都将孩子抱了又抱,一副爱不释手的模样,因为有传言,这样可以沾到喜气。 更有甚者,有个夫人竟然满脸通红的请求王琳芝,让她不要将几个哥儿穿过的衣裳给丢掉了,希望能送她一件。 她一开口,其他人也跟着开口索求。 这也不是什么大事,王琳芝当时就很爽快地应了,还以为别人喜欢的是样式,过后交待璎珞,等那几位夫人家里添丁,去如意坊订个几套送过去。 璎珞当然没有想到这一层,还是余氏悄悄地告诉了她缘由,王琳芝哑然失笑,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的纠结。 “我和二爷商量这么久,也没给孩子们想到合适的名字,还得让老太太费心。”王琳芝私下里和老太太商量孩子取名的事情。 老太太微怔。 跟王琳芝在一起相处的时间也不算短了,王琳芝对待顾钺的情份,她这个做祖母的自然也看在眼里,这也是她肯对王琳芝好的原因,说到底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爱屋及乌。 而老太太也一直以为,王琳芝对她这个做祖母的好,也是爱屋及乌的原因,她甚至想过,对方毕竟是高高在上的郡主,对待他们这些长辈,面子情到了也就行了。儿媳尚如此,何况是孙媳妇? 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