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金闺记 > 第 167 章节

第 167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的上一辈之中,可是有多胞胎?”    王琳芝点头,“家父和姑母是孪生兄妹。”    大夫颔首,“这就对了,夫人这一胎应该会超过两个,若是老夫没有切错脉的话,应该是四个小公子。”    他的话一下子将众人都惊呆了。    王琳芝也是一脸不敢信置,“该不会是弄错了?”    老大夫气得胡子一翘一翘的,“这种事,老夫怎么会乱说?”    顾钺忙将人拉住了,“不是不信老先生,是不敢相信这惊人的喜欢讯。”    371 喜讯    虽然她的面皮有些涨紫,但是据太医的说法是急痰堵喉所致,中间并没有任何征兆。    昌盛帝唯有罚了太医,哪里会想到是刘淑妃亲手害了自己最大的靠山。    宫中敲起了丧钟,王庶人的案子很快被搁置了下来。    从皇上到百官,再到宗亲全部为刘太后的丧事忙碌起来。    皇帝以月代日,守二十七天,大臣同等庶民,守二十七个月,但昌盛帝觉得刘太后竟然拿他的生辰生事,便将二十七个月改为九个月。    清阳公主远在北地,连消息尚不能知道,所以只能由王琳芝代为守孝。    她自己心里尚不觉得如何,但顾钺可就只能欲哭无泪了。    他本以为可借此机会定下自己和王琳芝的亲事,不曾想遇到了国丧,王琳芝每日进宫守灵,哪有功夫去理他。    昌盛帝更没时间见他。昌盛帝的案上堆积了一个多月的折子,等到折子看差不多了,结果刘太后宾天了。    等安葬完刘太后,已经到盛夏,皇上总算将顾钺给叫到了宫里,问起帐册一事。    顾钺的说辞果然和王琳芝一般无二,“那时候年纪小,很多东西不明白,只觉得琅琊郡主时常可以入宫,一定会将那帐本交给您,这样就可以惩戒坏人了。您知道,我那时候已经在边关,看着北荻拿着咱们关内制出的武器又来欺负咱们的百姓,内心是何等的气愤。”    一说起这个话题,昌盛帝难免问起他杀敌方王子的事情。    顾钺的回答就更简单了,“您的诏书早到了边关,而小子却一直没有回来,心理觉得有辜负您的期望,唯有用了险招。”    说着又将那被射碎了的玉佩拿给皇上看。    皇上一眼就看出这是女子压裙裾之物,但想到顾钺上一门亲事正是自己所指,然那朱家竟然如此胆大包天,竟以诈死之法来瞒天过海,便没好意思问他玉佩之事。    “三年后,但凡你有看中的女子,可直接找朕下旨给你赐婚。”    顾钺忙跪下道谢。    虽然这赐婚晚了三年,让他心里很觉得遗憾,好在总算是皇上的承诺。    顾钺自认算无遗漏,可人的生老病死却不能由他来掌控,唯有认真地将玉佩给收了起来。    昌盛帝很欣赏顾钺,可他之前失踪的太久,压下的事情太多了,也没心思再和顾钺说太多。    “如今正是伏天,边关战事也告一段落,可回府同顾大人共叙天伦,待到秋凉时再回边关。”    顾钺大喜,跪着谢了恩,出了皇宫。    如今和以往又不一样,以前清阳公主在府,总让侍卫们拦着他,让他根本没有办法进清莲居,如今清阳公主正好不在,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个绝佳的亲近佳人的机会。    哪想他才到了公主府,就被张立行给拦住了,笑着开口道:“驸马爷有交待,但凡有拜访他和大公子的人,一律请到正堂。”    王惟一也是过来人,顾钺看王琳芝那眼神,他只消看一眼就明白了,心里难免有了紧张意识,一会儿觉得现在是刘太后的孝期;一会儿又觉得顾钺以后难免要去边关,实在不是女儿的良配;一会儿又觉得顾钺长得太好,不可靠……    总之,王驸马一想到这小子是来抢自己女儿的,一下子对他充满了敌意,直接告诉张立行,“但凡来了男客,一律给请到外院的正堂,让大公子招待。”    张立行心里虽然很同情顾钺,但是却又非常乐意执行王惟一的命令。他也算看着王琳芝长大的人,一向将她当成自己的子侄辈来看,自然不希望她随随便便就这么让人给娶走了。    反正现在又是是国丧期间,顾家也不可能来提亲,他当然也愿意给顾钺制造点小麻烦出来。    顾钺一看张立行那老狐狸一般的笑容,马上明白过来,自己要娶到美娇娘,必须要先过岳父大人这一关才行!    不过这也难不倒他,因为他以前在公主府住过一段时间,那时候王惟一父子虽然人在兖州,但是家里的下人却是很乐意谈起两位男主人,对公主府的几个主家的爱好都很清楚。    王慎远痴迷于武学,但天份一般,王惟一却是臂力惊人,一直是军中的用箭高手,不然当年也不能被昌盛帝看中,娶了他的胞妹王氏为妃。    顾钺马上改为投其所好,当真就坐在公主府的正堂恭恭敬敬地等起王惟一来。    王惟一故意将人晾了半天,才慢吞吞地来了,冷着脸问他有什么事。    “小子在箭法上有些问题,想要当面请教表舅。”    顾钺一箭射杀了北荻二王子的消息早已经传遍了大周,正因为此事,结集在玉门关的强敌居然没多久就退了个干干净净。    这些人本就是乌合之众,之前本是想着借昌盛帝失踪,大周会引发内战,想趁火打劫。没想到出师不利,损兵折将,第一次开战就少了一名主将。又听闻昌盛帝回宫,自然是乖乖地自己退了。    而如今,顾钺要请教于他,不管是真请教还是假请教,这姿态放得够低,就算王惟一心中不乐意,也不好在这上面太过挑剔。    两人就着骑射这个话题聊下去,都觉得受益非浅。特别是顾钺,不得不承认,这位王将军绝非浪得虚名,而是确实有真能耐的人。王惟一也觉得眼前的少年,也并非是绣花枕头,而是一个有真才实学的好儿郎。    比过箭术之后,两人竟然英雄惜英雄起来,差一点成了忘年之交。    可王惟一想到这少年所做的一切就是想“哄诱”走自己的宝贝女儿的时候,又开始不乐意了,宁愿自己抽时间陪着顾钺,也不让王琳芝见他。    其实,要真说起来,王琳芝也挺冤枉的,她根本不知道这些事,她现在正在为将要到来的考试做准备。    因为云先生说了,心静自然凉,让他的这些学生们每人画一幅表现夏日凉意的画出来。    大热天的,想用一幅画就让人感觉到不热,这可真是给大家出了难题了,且云先生只给了她们两天的时间,不仅要把画做出来,还要装裱好。    王琳芝正在为课业而苦思,得知顾钺在陪王惟一,倒是放心了不少。    阿爹现在看起来颇有些消沉,顾钺一向主意极多,开解开解他倒也不错。    372 羡慕    周刺史名周耀文,现年三十多岁的样子,留着八字须,双目炯炯有神,逢人三分笑意,看起来一副圆滑干练的模样。    周夫人端庄秀丽,落落大方,也是一副很好相处的模样。    忘忧阁本是一个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地方,周耀文还特意提前三天包了场子,专门请了本地戏班子来唱戏。    王琳芝来之前他是打听过的,清阳长公主府上有戏班子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他现在就是想投其所好。    让这两人乘兴而来,高兴而去。    周夫人祖籍江南,说起话来轻声慢语,但又不扭捏做作,让人很容易心生好感。    周耀文陪着顾钺在外面喝酒谈论时事,两个女人就在屏风后面聊胭脂水粉,衣裳的样式。    周夫人说起京城的流行来,颇有自己的心得,倒是王琳芝根本没有注意过流行什么。    到了她这般的身份地位,流不流行已经无所谓了,她本身就是流行,是别人跟风效仿的对象。    当然,她并不会打断周夫人的兴致,而是认真的倾听。    谁都有过这样的时刻,记得她前世,最喜欢效仿的人就是吴惠妃,现在想想那时候,简直是太天真了。    “您现在这般,有些太瘦了,我送您几坛子腌酸梅子,开开胃,对了,还有酸梅膏,也是我自己熬出来,之前家妹害喜害得厉害,吃什么吐什么,连喝水都吐,就是吃了我那腌梅子,胃口变好了,脸上也开始长肉了。”    经她这么一说,王琳芝也开始好奇起来,“多谢夫人,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之后,两人又聊了些本地名门望族的八卦,谁家夫人是醋坛子,谁家的席面做得好,谁家请客的时候礼数多……    周夫人的话,王琳芝都认真的听了。    表面看,周夫人似有八卦的之嫌,可换一个角度,却是周夫人在悄悄地向王琳芝介绍武昌的官场了。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他们夫妇给王琳芝下了贴子,王琳芝直接就见了他们,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好的开端,也算给了他们脸面。    王琳芝此时若故意拿乔,以身体不适为由拒绝相见,谁也不能说她什么,见他们倒可以称为给了他们脸面。    大周等级制度森严,皇室郡主,大周长公主的女儿,并不是什么四品官员想见就能见的。    倒是戏文,双方都没有怎么看。    王琳芝出生于京城,长于京城,楚剧对她来说倒也不算难懂,可她听习惯了京戏,换了一种,乍听之下,还真有些不习惯,并且有些累。    她怀的是第一胎,胎儿又多,才五六个月已经像别人七八个月了,颇觉有些吃力。    周夫人已经生养过两胎,刚好一儿一女,凑成一个好字,下面还有三个姨娘,得知王琳芝一胎怀了四个,心里着实羡慕。    想当年,她和周耀文也算是情投意合,哪想头一胎却生了个女孩儿,然后又两年没有怀上,可周耀文却是他这一房的独子,婆婆又是个一意孤行的人,不由分说两年给丈夫抬了三个姨娘,如今这三个姨娘也都生养过了,可恨婆婆又告诉丈夫,让他将姨娘生的孩子全交给自己来抚养。    她们的生母活着,她却要替她们养孩子,稍有些偏颇,只怕要受人以柄了。    好在她家世不错,婆婆尚不敢过份拿捏,丈夫也还算和她一条心,一直带着她在任上,不然日子还不知要怎么过下去。    王琳芝可就不同了,不仅出身高贵,而且一举得男,更重要的是,一胎生了四个,四个都是男丁,无论是哪个婆婆有了这样的儿媳妇,做梦都会笑醒了。    再者,顾钺对王琳芝那上心的程度,连她都感觉到了。    来时下马车是亲手扶着下来的,又不假他人之手扶到了忘忧阁里面,眉目之前的那种情义绵绵的模样,让她这个外人看得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而王琳芝却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那只说明顾钺对妻子一直如此。    顾钺如今也不过十七八岁的年纪罢了,但已经凭借着自己的能力立了好几次战功,最重要的是长得非常好。    若她再年轻个几岁,只怕也要为这样的男子动心。    再说家世。    顾钺的父亲如今已经是三品大员,他的兄长又中了进士,单嫡亲的兄弟六七个,这样的家族肯定会兴旺的。    更不要说顾家男儿没有一个纳妾的。    周夫人越想,越觉得王琳芝有眼光。    “看看别人,十九岁成亲,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好的在那里等着。”周夫人回去之后,悄悄的和丈夫说道。    周耀文嘿嘿一笑,“你若觉得顾家好,不如想办法做了这门亲事。”    周夫人却有些犹豫,“就怕别人说咱们攀高枝,况且那几位顾公子咱们一个也没有见过。”    “这还不容易,郡主过不了多久就要生了,到时候顾家肯定要送东西过来,不就见到了?”周耀文显然非常精通人情世故。    可顾家家世这般好,男儿又这么优秀,会看中周家的小娘子吗?    周家在本地也算是旺族,可毕竟不能和顾家相比,更不要说长公主府了。    “顾家家世目前来说,是比我们好一些,但是你别忘了,中进士的顾大郎,立军功的是顾二郎,三郎往下,谁又知道会是什么样子?我周家书香门第,难道会比他家差?    顾家发迹,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罢了。在旁人看来,多少有借长公主府里的光的嫌疑。    往前十年,周家的名气倒是比顾家要响亮的多。    周夫人想到顾大老爷被昌盛帝罚俸银的事,不由赞同地点了点头,“老爷高见,是妾身太妄自菲薄了。”    周耀文摇了摇头,“是郡主的名头太响亮了,为夫之前也一样以为是众人吹捧出来的,今日一见才发现果然不同凡响。”    那是一个聪慧自信的女子,能得到昌盛帝的宠爱绝非偶然,这样的人只能与之交好,而不可成为敌人。    “是她在山林里找到了先帝,也是她救了溺水的当今。”周夫人感叹道,“难怪顾老夫人会称她为福星!”    夫妻俩显然想到一块儿去了。    373 毒计    门房和护卫们忽然发现,有好多鬼鬼祟祟的人在自家房子周围徘徊。    这点子小事,他们当然不会马上报告给主子,而是不声不响地挑了几个比较显眼的跟过去盯稍去了。    哪想不出两个时辰,就得到了意料之外让人哭笑不得的结果。    这些人,竟然都是一心想添男丁的人家,想找他们家郡主取经的。    王十三这些年一直跟着王琳芝,此时已经从一个毛头小子变成了而立之年的汉子,行事越发的沉着稳重了,想了又想,也不知道该怎么和王琳芝说这件事。    可不说似乎也有些不对,想他给王琳芝做护卫这些年,还没有隐瞒过主子任何事情。    王琳芝当初出嫁的时候,本是想不带这些护卫的,可她的父亲王惟一却不同意。    “无论你夫家家世如何,他们既然愿意娶你,就要接受你的身份!”    这些护卫是配给郡主的护卫,顾家若是不能接受这些人,那干脆就别娶他的女儿好了,他还乐得招个上门女婿呢!    王琳芝当时并没有想这些,“阿爹,女儿是担心您和阿娘。”    这些都是王家自己养的死士,她希望他们留在长公主府。    王惟一大手一挥,“阿爹还没有到需要护卫的时候,阿爹哪能让你在别人家里受到欺侮!”    在这个做父亲的坚持下,王琳芝终是将跟着她的人一股脑带到了顾家。    向夫人得知公主府陪嫁的有护卫倒是松了口气。    顾家是文臣,发迹也不过是近些年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