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节
有找她的麻烦了。 可就算是这样,婆媳之间也是相敬如冰,她对这位婆婆一向敬而远之。 王琳芝没进门之前,老太太是不愿意和她单独住的,那么她就需要每天去伯府给老太太晨昏定省,就算老太太说可以十天一次,这若真是这么做了,丈夫怎么看她?外人怎么看她? 不仅如此,老太太还老是挑赐她的长媳,虽然对方是公主的女儿,又是县主,但老太太却嫌弃对方的母亲改嫁了三次。 哪想等到二儿媳妇娶进门之后,老太太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对她和颜悦色起来,而且还住到了她这边,让其也几个妯娌两边跑了。 她那个时候过去请安,她们可没有少给她使绊子,如今她虽然不给她们使绊子,但她们自己心里不安,过来的时候态度好多了。 想以前,外面的事全指望着顾焱,但稍有一点不如意,妯娌们就觉得是她从中做梗,吹了枕边风的原因,老太太也为此对她颇有意见。 如今她们仍旧在老太太那里给她上眼药,可是老太太却压根都不信,反倒为她说话。人说一白遮三丑,她自打二儿媳妇娶进门,在老太太心中可就把所有的缺点都掩盖了。 压根没有想到,老太太对王琳芝会这般好。 之前她还一直担心,老太太看中的是王琳芝的家世和昌盛帝对她的宠爱,等到王琳芝得罪崔皇后,被夺了郡主的封号,她特意让人注意着老太太那边,怕她迁怒王琳芝,哪想老太太却先告诫她,不能这般做。 当然,这中间也有王琳芝的功劳。 老太太之前有偏头痛的毛病,王琳芝知道之后,直接为她请来了刘太医,半年时间不到,老太太就药到病除了。然后又让丫头们给老太太做了两个抹额。 若是其他人这般,肯定会被老太太骂上一顿,哪想由王琳芝做来,却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老太太逢人就夸王琳芝有孝心,两条抹额也就是重大的日子才带上,然后还要告诉别人,这是王琳芝的孝心,其实整个事情当中,王琳芝也就动了动嘴巴而己。 老太太本来只打算只在她这边住到四月顾钺带着王琳芝去武昌的,结果后来顾钺又跟着长兴侯去了边关,老太太便嘀咕着,“二郎也走了,乐乐一个人挺孤单的,老婆子暂时就不搬到那边去了。” 向夫人自然只有极力说好的份,这样确实很好,最起码不用每天乘半个时辰的车去给老太太晨昏定省了。 单这一条,就让向夫人在几处妯娌面前极有面子。 况且,吏部的公文已经下来了,顾焱已经择定日期去广州上任了,老太太也成了从三品的诰命,家里喜事连连,不仅是老太太,就是她也觉得日子越过越好。 老太太更是越来越喜欢王琳芝了,顾钺给她取小字“永乐”,到了老太太嘴里,就成了昵称“乐乐”,并且还告诫向夫人,“乐乐喊起来亲热一些。这么可人疼的孩子,怎么疼她都不为过。” 向夫人应诺,心里松了一口气。 她既然答应了清阳长公主,要像待女儿一般对待王琳芝,那便不能食言。 想当年,她也曾受过老陈国公夫妇的养育之恩。 那时候,王家的条件虽然不好,但是对她却非常好,她的待遇和在家里做女儿的王皇后是一样的。 王惟一兄妹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都会先给她。 那时候王家也很穷,做出来的新衣裳常常都是一模一样的,因为她比王氏还要年长两岁,若是手里不宽裕的时候,只有一套衣裳,那肯定是她先穿,王氏穿她剩下的,一家人都将她当成亲人一般看待。 老夫人也曾动过结亲的念头,就是她自己也情愫暗生,可惜王惟一很早便去了军中,而王老夫人去得又早,这件事便慢慢的被人遗忘了。 可她的心里,曾经是有那么一个愿意,要和这家人做永远的一家人的。 可惜没有女主人的家庭,这事便被那样给耽搁了下来。 再后来,王惟一被昌盛帝给指婚给了清阳公主,她自己也被订婚给了顾焱,那份感情便慢慢的被她给隐藏了起来,到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的各种不易,这份感情便被岁月给侵蚀得斑驳而惨淡,就像被风吹走的云朵,一点痕迹也不曾留下。 还好,再后来,他和她虽然没有在一起,但都有了各自的生活。可她心里,却一直觉得欠着王家。 王琳芝和顾钺的亲事,恰恰弥补了这份亏欠。 而恰恰,王琳芝又是顾钺自己挑中的人。 这样就很好。 367 报应 程静姝成为贵妃,许多人心里都挺不舒服的。 崔太后就不用说了,恨不得将程氏给抽筋剥皮才好。 柳皇后也一样,想当年她可是在程氏手里吃了不少苦头的,就是自己的父亲也是因为程氏的出卖,才被发配到黔地,虽然后来又立了功,可到底名声要差了许多。 而且程氏本就是一个被毁过容的女人,虽然只有一条并不明显的疤,但这样的人怎么可以做贵妃伺候皇上呢? 如今程贵妃入了冷宫,不知道有多少人拍手称庆。 很多官员开始上书,称新皇登基,要赶快选秀充实后宫,更催促着他开枝散叶。 因为七皇子虽然也成亲开府这些年了,然膝下并没有一个孩子,如此这般官员怎么不着急? 崔太后更是以太后的身份,选了不少小娘子入宫,环肥燕瘦皆有,一心想让七皇子扑在程静姝身上的那颗心,放在更美好的温柔乡里。 程玉渚更是悄悄地通过崔家,进献了一个程氏女,那女孩儿简直和之前没有毁过脸的程静姝长得有七份神似,而且程静姝这些年在吴惠妃母女手上讨生活,过得着实有些不容易,乍一看去,总带了些市侩,而那新入宫的程七娘,却是一个天真不解世事的小娘子,有一份自然纯真洁净之美。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和程七娘一比,原本还有些窈窕的程静姝就像油菜花和空谷幽兰并肩而立,虽然各有各的美,但油菜花却早已经让男人习以为常,而兰花却让男人心甘情愿地捧在手心,小心呵护。 七皇子原本并不好色,而且在男女之事上相当的克制,可程氏所做过的一切,却也太让他难以接受,或者真是一种移情的作用,他开始渐渐地将心思放在了程七娘的身上。 说来也巧,这位程七娘被七皇子宠幸过一回之后,竟然胚胎暗结,怀了龙种。 之前本来还有人猜测七皇子是不是有那什么问题,所以妻妾一个两个三个都是不下蛋的母鸡。 哪想这位新来却一次就中了奖。 虽然还只有四五十天,但足以让一直盼望着有个孩子七皇子忍不住心生欢喜,朝中又有许多政事要处理,让他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过多的关注程静姝了。 柳皇后和崔太后这两个深受过程静姝毒害的女人,很快地联起手来,开始对付程静姝。 直接将一个皇贵妃过得连街上的乞丐都不如。 “千万别将人给弄死了,这种蛇蝎心肠死有余辜的女人,就该活在牲口圈里,仰视别人!”这是柳皇后对崔太后的保证。 崔太后乐见其成。 直接将人给弄死弄残了,肯定要遭到七皇子的厌恶,但若是将她变得和一个叫花子般,又狼狈又可笑,她们才不相信七皇子会继续喜欢她! 程七娘的到来,很快证实了这两人的猜想。 看到程七娘怀孕,柳皇后不由悄悄地摸了摸自己平坦的小腹,这些年她也没少和七皇子在一起,但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动静。 不仅是她,就是另外几人也一样。 崔皇后不动声色地帮她们叫来了陈掌院。 陈掌院诊脉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她们几个全服过药,这一生根本不可能再怀孩子了。 柳皇后听到这个消息,不亚于受了凌迟之苦,就是柳尚书被贬到黔地,她都没有这么难受过! 而柳皇后的父亲却在刑部做过尚书,各种手段层次不穷,没隔多久就买了一盆黄膳回来,让几个宫女伺候着程静姝去沐浴。 这般的结果是,头一天晚上程静姝某个不可描述的地方就开始流起血来。 程静姝也算是好生了得,竟然咬着牙一一受了。 可柳皇后以及其他的几个妃子仍旧不满意。 看看日子,已经到了深秋。 柳皇后直接让人将程静姝的衣裳撕成了碎片,然后照着她的头一阵重击,人昏迷之后,命人扔到了花园里,再去地窖拿了许多冰块,直接丢在她的身上。 程氏这个贱人,加诸在她身上的痛苦,她将加百倍千倍的偿还,而且还根本不用自己动手。 程静姝从程七娘进宫开始,就开始了生不如死的日子。 她的前世本来是个中医,所以给自己切脉的时候,马上发现了身体受到了创伤。 可是现在后宫全掌握在崔太后和柳皇后手里,七皇子的另外三个妃子也暗地开始递软刀子,她就算想要一颗草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崔皇后就不用说了,出身世家名门,行事滴水不漏,让她找不到任何把柄,而柳皇后经过这些年的磨砺,也开始变得狠辣起来,将她以前的手段学了个七八成,虽然只有七八成,可这么多人加在一起,程静姝根本没有任何还有之力。 她的目标本是控制七皇子,做第二个吴太后的,可是没有想到,一个程七娘便坏了她的全盘计划! 说到底,还是七皇子没有和她一条心。 男人的真心就这么难吗? 她明明为他付出了一切。 并且她相信,只要七皇子现在来看她一眼,她就有办法让他回心转意,可她却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了。 心如死灰。 夜风冷,寒虫鸣,冷宫徒留呜咽声。 她是穿越女,注定要做主角的,一定不能哭! 王琳芝正在翠薇居看着几个贴身丫头收拾行礼,她马上就要和顾钺一起去武昌了。 长兴侯长年在边城寒地,落下了风湿的毛病,已经将手上的差事卸了,赋闲在了家里,倒是没有动他的位置,倒是有人开始提议让他升迁的事情,可也都是闲差。说到底,章相、崔家、新帝各方势力相互争夺倾轧的时候,因为顾家没有站在任何一方,而被故意孤立了起来。 他们这是借着这件事,逼着顾家低头罢了。 可如今王琳芝已经显怀,顾钺每天小心翼翼地照顾着,哪里还顾得上其他的事,索性自请了外任,兵部便借机将人仍旧调到了武昌。 长兴侯卸任,他手上的兵权就是一块肥肉,各方势力都想咬一口,自然不会留下他的得力部下在里面。 王琳芝倒是很高兴。 到了四个月之后,她的肚子如气球一般,越鼓越大,到处走一走,将来生产容易些。 368 夺爵 顾家大房成了有爵位的伯府,二房竟然成了三品大员,二房的长子中了进士,次子天生神力,脑袋和身手一样出类拔萃,下面几个弟弟读书据说也挺不错的,短短几年时间竟然成了京城的新贵。 可惜这么优秀的顾家二公子,赐婚了章相家的二娘子之后,竟然被章家大张旗鼓的执意找到皇帝那里退了亲! 退亲便退亲了,偏偏又闹出章二娘子非顾钺不嫁的风言风语来。 每每想到这件事,章夫人便觉心中堵得慌。 顾大太太心中也觉得不畅快,若是顾焱去了广州,顾钺再去了武昌,他们那边万一再有个什么事,谁能帮着周旋? “二郎家的在的时候,你这个做伯母的人,也不过去走动,万一有事,咱们怎么好找长公主那边帮忙?”顾大老爷埋怨老妻道。 王皇后活着的时候不受昌盛帝待见这事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就连顾大太太这样刚踏入官场的家眷都知道了。 可那个时候,谁又知道驸马王惟一后面还能再被重用? 当时还不是顾大老爷自己黄汤喝多了,想要摆伯父的款,认亲的时候想让有皇室血脉的郡主给自己下跪,闹出来的事情? 她个妇道人家,丈夫怎么做,便跟着怎么做,又有什么错? 可丈夫一点担当都没有,出了什么事全赖在自己身上! 顾大太太又是委屈又是难过,但却半点不敢流露出来,“咱们安分守己,能出什么事?” 顾大老爷皱眉,“可自从咱们成了伯府,开销比往年多了上十倍,但是却没有多的进项,这么下去肯定会坐吃山空。” 人或许就是这样,很难得到满足。 “那我明天去送送她。”顾大太太试探性地说道。 “那是亲侄儿,现在要外任了,自然是需要送的!”顾大老爷有些不高兴了。 他希望长公主府上帮衬自己,但是又不想让人觉得他们有求于人,总想端着长辈的架子。 上一次就是因为端架子,所以闹了笑话,还被皇上给训斥了一顿,结果没多久那些原本巴结伯府的人也开始渐渐的疏远孤立他们,顾大老爷才知道厉害。 可陡然之间,他又拉不下脸面。 顾大太太忙扯开了话题。 可他们没想到的是,第二天王琳芝出城的时候,路上竟然挤满了送行的人。 顾大太太夹杂在那些人群中,很快就听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些人都是曾经受过清阳长公府恩惠的人,好像是菩萨曾经托梦给王琳芝,让他们避免了雪灾,还有一部分是善堂里的人,而那善堂是清阳长公主府上所建,整整资助了八年!后来朝廷接手了。 说到清阳长公主手里的善堂,户部简直是有苦难言。 原以为可以借着做善事的名义抽点银子的,结果清阳长公主之前却是每一项款项都有记录,而且还会公布出来。 而且还专门找了几个夫人来查帐! 若是找别人也罢了,清阳长公主找的竟然是陈御史的夫人、长兴侯老夫人、定安长公主。 七皇子算起来要比他的老爹昌盛帝大方些,很痛快地给定安公主加了长公主的封号。 其实奉银也没多多少,不过是看着好看罢了。 但这些人哪个开口一声,就会有不少影响力。 别说是贪墨了,就是倒贴些银子进去,但善堂里的人还是念着曾经管理这里的清阳长公主。 如今清阳长公主的女儿要去外地了,他们总觉得应该去送一送,这样才安心些。 顾四太太不由在心里开始埋怨起顾大太太来,她本来是说就去二房那边送一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