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金闺记 > 第 148 章节

第 148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禄三彩的手镯取下来,戴在了王琳芝的手上,“好孩子,快起来。”    王琳芝站起来,从璎珞手里接过茶盏,双手捧给了顾老太太,口中犹甜甜地称呼道:“祖母,请用茶。”    老太太笑眯眯地接了茶,王琳芝又从珊瑚手里接过一双鞋和一双袜子递了过去,“您试试,看合不合脚,若是不好,我让丫头们再改。”    老太太也笑容满面的接了,一脸满意的模样。    顾大太太挑眉,琅琊郡主竟然直接这针线不是自己做的!    记得从她开始,到下面这几个小的,老太太无一不挑,头一天就言明,不是亲手做的,很明显是不用心,她才不穿!可到了琅琊郡主这里,居然全变了?    老太太可真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    可话又说回来,琅琊郡主带了那么多丫头过来,要做多少双鞋没有?    若是她,孙子娶了这般有权有势的孙媳妇,也是怎么看就怎么好。    老太太接了茶,顾钺便拉着她的手,转身到了顾焱面前,蹲着行了大礼,奉上了茶。    顾焱面容和蔼地接了茶,递了张折着的银票过来,“最有点忙,给你们的见面礼也没顾得上选,改日让二郎陪着你自己去挑。”    王琳芝亦大大方方地将银票给收下了,转手交给了璎珞,亦是一双鞋和一双袜子。    接着是向夫人,向夫人送了王琳芝一套头面。    顾钺这才拉着王琳芝到了顾大老爷面前。    顾大老爷心里明显有些不高兴,照说老太太之后,他年纪最长,若要行礼,也该先给他行才是,怎么就到了老二夫妻面前?    可这事只能在心里想想,却不好显示在脸上,毕竟人家是父子、母子,他是隔了房头的大伯。    哪想顾钺却只带着王琳芝行了福礼,仍旧并未跪拜。    顾大老爷的脸色可就更难看了,王琳芝那茶捧过去,他一时之间,竟然没想着要接。    昨晚就有人笑着和他开玩笑了,说他明天就要被长公主的女儿跪着磕着了,可如今新人若是不跪,他出去这脸面往哪搁?    他如今也是有爵位的老爷,怎就当不得她的大礼?    顾钺见顾大老爷不接那茶,便笑道:“大伯估计是喝不惯这茶,还是先奉给大伯母。”    王琳芝了然地跟着点头。    那些尚了公主的人家,敢让公主下跪吗?    不仅不敢,而且还要公主行跪拜之礼。    她这个郡主虽然不是公主,但也是皇上亲封的,她愿意跪老太太和顾钺的父母,那是看在丈夫的面上。    一般的人家怎么会特意拿出蒲团来?    若她自恃身份,不来行礼,顾家人又能怎么样?    如今她倒是愿意做个贤惠的助内贤,可人家不领情,那便也就不用了。    顾大太太见丈夫不接那茶,自然是和丈夫一样,也没有接。    顾四太太昨天就存了一肚子气,今天遇见这种事,马上笑了起来,“哎哟!这……新媳妇见了公婆,原来还不用跪拜了?”    王琳芝便笑看了跟着的嬷嬷一眼。    那嬷嬷呵呵地笑了起来,“别说是婆婆,就是父母,女儿嫁到皇家做了皇后,一样需要给做皇后的女儿行跪拜的大礼!若论国礼,这位太太,您应该先给郡主行礼才是,您若是觉得老婆子说得不对,大可以去礼部核实一下规矩。”    顾四太太闹了个满脸通红,口中犹道:“难道今天竟然不是新人第一天来认亲的,而是让我们这些长辈给郡主行礼的?”    王琳芝不由皱了皱眉头。    这种胡搅蛮缠还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以后也要成为她的“长辈”了!    那嬷嬷不由昂起头来,“给郡主送嫁的可是六皇子,您这个长辈难道是想和皇上平起平坐不成?”    “老四家的,你既然知道今天是认亲,就不该闹起来,自己回屋抄一百遍《女诫》去!”老太太发话了。    顾四太太本以为自己是借着王琳芝没给老太太的跪拜的由头,才闹起来的,现在见老太太倒是开口训起她来,这才不情不愿地闭了嘴。    大太太没接茶,顾钺便直接带着王琳芝到了顾三老爷面前。    顾三老爷是生意人,一副像得像弥勒佛的模样,没等王琳芝行完礼,已经将茶给接住了。    他可没做过让长公主的女儿当今大周最得宠的郡主给自己跪拜的美梦,而且也早交待了妻子,“咱们还是凭借自己的双手,过好自己的日子,那些不该有的想头,最好还是不要有了!”    三太太倒是没想到四太太会公然拿个蒲团出来,直接给王琳芝,让她去跪下行礼。    王琳芝面上倒看不出什么,到了顾四太太面前的时候,也一样笑容满面。    顾四太太却觉得自己丢了人,连之前准备好的见面礼也不肯往外拿了,只僵着对王琳芝笑了笑。    王琳芝也没跟她一般见识,仍旧是送了一双袜子给四太太。    327 直白    第一天的认亲仪式,就这么不愉快。    王琳芝倒是没怎么当成一回事,仍旧和向夫人有说有笑。    倒是大太太几个,稍坐了一会儿,就起身走了。    大太太回了伯府,忙将大老爷给拉到了内室,“晚天回来,许多人都说那郡主要向咱们行礼,可那琅琊郡主今天怎么是一副很不屑的样子?难道咱们被人给坑了?”    顾大老爷皱眉:“我当时出去打听过,知道皇后的父母入宫拜见皇后的时候,是需要行跪拜大礼的,可那是嫁入皇室,而如今那王氏又不是公主,而且她是嫁到咱们家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走,她到了我王家,自然要依着我王家的规矩!”    大太太显然要谨慎得多,“这……可她毕竟是长公主的女儿,郡主,万一真的不需要跪着行礼,那咱们岂不是将人得罪了?”    顾大老爷默了一会儿,硬着头皮道:“听说做了官的人,经常有那些御史盯着看会不会犯错,若是兄弟失和,老二这官也就没法做了,琅琊郡主只怕也不希望她一嫁进来,咱们老哥几个就为了她而兄弟失和,使老二丢了官?若真是那样,只怕不是咱们找她的事,而是老二夫妇找她的事了,就是老太太也不会再维护她!”    大太太仍旧有些担心,可又不敢逆了丈夫的意思,唯有住了嘴,悄悄地使人去隔壁打听了一回。    隔壁这位,刚好是礼部的一个小吏的家眷,闻言立时皱了眉头,“当然是国礼大于家礼,得些实在的好处不好吗?为什么伯夫人您一心想着要皇室宗亲的强?难道您还真想跟皇上平起平坐?”    大太太这时才有些后怕。    一时之间,竟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哪想顾老太太派的人就到了,“老太太让问一问,是谁在你们耳边煽风点火,让郡主给你们下跪的?”    大太太一时之间,竟然有些茫然。    愣了半天才想起来,是丈夫昨晚喝得醉薰薰的,半夜方才归家,回来就手舞足蹈的对她说,“明天,就等着郡主给你下跪叫大伯娘!”    大太太越想越心惊,忙将跟着大老爷的小厮叫了过来,“你如实说说,老爷昨天在二叔那边喝了酒,又见了谁?”    那小厮见大太太阴沉着脸,不敢有任何隐瞒,忙躬身答道:“伯爷从二老爷那边回来,脚步还很稳,路上遇见了几个人,非要拉着伯爷再去喝几杯,还说明天郡主就要给伯爷行家礼了,当时四老爷也在,估计也对这话上了心。”    不然四太太也不会别出心裁地拿了蒲团去给王琳芝下跪用。    “知不知道那几个是干什么的?”    小厮又是点头,又是摇头,“对方自报了家门,一个姓陈,一个姓吴,还一个姓张,说是二老爷的同僚。”    顾焱的同僚那岂不是进士出身?    那些人一向假清高,看不起这家鄙视那家,怎么可能专程找顾大老爷喝酒,聊这些?    顾太太不耐烦地让那小厮也去了,“这事我会亲自去禀告老太太的!”    顾大太太说走就走,连老太太派来的人也不等,直接上了自家的马车,直奔二房去了。    见到老太太之后,马上跪了下来,“伯爷他,估计是多灌了黄汤,被人给调唆了!”    老太太不由叹气。    她这几个儿子,要数老大和老四最为忠厚,但却耳根子比较软,这在平常也算不得什么,事实上,他们从生下来到现在,一直没经过什么事情,所以老大这族长,也就是摆设,平常遇到了什么事,还是老二出主意,老三从中周旋。    本以为家里有了爵位,便可以使子孙更为兴旺,没想到这爵位到了手里,这么快就闹出了笑话!    “你若真觉得错了,就去和你二弟妹道个歉,让她去和郡主说这件事。”老太太叹气。    本是件喜事,他们接了新媳妇的茶,这事就算完了,没想到他们倒好,竟然想着让郡主给他们下跪!    “以后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一定不要脑子发热,要想好了再做。”    老太太毕竟和这位大儿媳在一起相处的时间最久,若说感情,毕竟还是有一些的,但现在闹成这样,她若在姑息了他们,只怕不仅不是维护他们,反而是害了他们。    顾大太太虽然脑子不太灵光,但胜在听婆婆的话,便求见了向夫人,将自己问到的话学了一遍。    “说出来不怕二弟妹笑话,我娘家不过是商户,本朝商户是不允许读书入仕途的,那些礼节之类的,我不懂,他大伯也不懂,又灌了黄汤,脑袋未免有些不灵光,都怪老四家的,拿出来蒲团,又说了那样的话,我们才误以为礼节就是这样的,好在郡主身边的能人多,知道这些,才没让咱们闹出笑话来。”    顾大太太很聪明地将责任全推到了四太太身上。    “老四家的这人,你是知道的,就是一张嘴碎,爱说些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出来,她就是图嘴快活,其实不能跟她一般见识。”    向夫人亦不愿意让这位大嫂太难堪,便笑道:“大嫂心中有数就好,咱们家好容易有了这般荣耀,万不可让那些御史抓住了把柄,奏到了皇上那里,参咱们一个大不敬的罪名。”    大太太的脸一下子白了,可她马上又露出不服的神色来了,“那,难道咱们以后就要将她当成祖宗一样敬着?这岂不是苦了二郎?据说裴家,尚了公主,还养了外室,公主处罚了那位,还闹到了皇室里,皇帝岂不是一样将公主降为了郡主,最后被裴家给磨死了?”    向夫人笑起来,“咱们和裴家又不同,裴家是百年世家大族,自本朝起,出过许多了不起的人物,皇家若想用他们,那便必须用公主去拉拢。可琅琊郡主却是二郎费尽了心思才娶回来的,千金难买他自己乐意,我和他爹便想着如了他的意,反正他以后也不用在家里呆太久,郡主自然是要跟着,大太太若是确实没办法和她相处,这段时间少过来也就是了。倒是伯府那边,别再惹了她不耐烦,万一让皇上知道生气了,后果咱们都承担不起。”    这种人,不将话说得直白,她根本想不到。    328 托福    向夫人的话说得不紧不慢,听在大太太的耳中却犹觉刺耳。    她堂堂一个伯夫人,竟然沦落到要看一个侄媳妇的脸色行事了!    郡主又怎么样?真的还能代替皇上不成?    “我常听人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难道我记错了?”大太太这会儿倒文绉绉地咬文嚼字起来。    郡主又如何?就是皇上,也不能要求那些下里巴人全什么礼仪都知道?    她不懂这些不是很正常?    向夫人淡然地看她一眼,“确实是礼不下庶人,可大嫂您现在的身份是伯夫人!”    这样身份的人犯了事,也就是褫夺爵位之后赐上白绫或是毒酒而己。    大太太想得倒是美,该享受权利的时候,她便想着自己是伯夫人了,稍做错些什么,便又将自己拉低到庶人的行列。    早在皇帝赐下大房爵位的时候,向夫人便知道大房撑不起来,也知道可能会出事情,倒没想到事情来得这般快,好在王琳芝一向大度,想来也不会跟大太太计较,失了身份。可也不能让他们这般鲁莽无礼,给自家惹下祸事。    向夫人送走脸色青一阵红一阵的大太太,转身去了老太太那里。    “您晚上想吃什么?”    老太太孙媳妇满意,所以对儿媳妇也就宽容了几分,“我还是住在你大嫂那边,这么多年,习惯了。现在又承了爵,我不过去看着点,总担心他们不知天高地厚,酿下祸事。”    之前向氏本是觉得顾家最糊涂的人就是老太太了,没想到真正有事的时候,最明白的人却是这一位。    “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也别担太多的心了,如今小子们也一天大似一天,家里也越过越红火,要不,您就在这边住上一阵子,让我们也尽尽孝心。”向夫人异常诚恳地说道。    老太太欣慰地笑了,“我也想,二郎家的,是个好孩子,你可千万别委屈了她。”    记得大郎家的媳妇进门的时候,老太太还交待她,“她娘是公主,她是县主,但她那个娘,改嫁了好几次,又没有父亲,这样的怎堪为我顾家的冢妇?”    顾焱虽然行二,但顾大太太前三胎都是女儿,儿子如今倒是和三郎差不多,所以兄弟们行排的时候,就各个房头的自己排了,但向夫人的长子却是顾家的长孙。    老太太得知向夫人为长孙求娶魏氏,反对的话不知说了几箩筐,可她老人来京里着实太晚了,她收到老二写回去的家书,长孙已经成亲了。    可她心里的结却一直没有解开,总是提醒向氏,“你这做婆婆的,要拿出做婆婆的款,将规矩给立起来!不然等到哥几个都娶了亲,谁也不服气谁,你那时候又老了,谁也不会听你的。”    老太太说这话,绝对是深有体会的,她自己生了四个儿子,除了二儿子媳妇不在身边,其他的都全在一个屋檐下,可老太太也没怎么立过规矩,等到了京城,她明知道几个媳妇有问题,想纠正但却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积习难改。    而现在,向氏如今已经六个儿子了,若照这般下去,六个媳妇娶进门,个个都想跑到婆婆头上做威做福,那时候可怎么办?    向氏便替魏氏说起好话来,“这孩子其实挺不错的,心地善良,对大郎和孩子们都很上心,孝顺,知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