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金闺记 > 第 125 章节

第 125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子会失踪了?    杨士忠进士出身,学识极好,为人精明果敢,深得皇上信任,不然也不会将辅佐太子的重任交过来。    在此之前,他已经派了人密切注视的余下几个皇子的动静,并未发现任何异常。至于太子妃所怀疑的凤香公主,杨士忠心中也是和那幕僚一样,不怎么认可。    凤香公主再傻,也不可能将自己的长兄,堂堂大周的太子人不知,鬼不觉的从东宫里弄出去。    毕竟是这么大一个活人,又不是一只飞蛾,可以轻松地从众侍卫的眼中飞出去。    杨士忠便提出要见太子身边的亲随,问一问当时的情况。    太子妃却有些不耐烦,“这些人,本宫已经问过许多遍了,根本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肯定是凤香觉得老七前段时间立了功劳,所以想暗害了殿下。若是殿下出了事,本宫……”她已经说不下去,六神无主地哭了起来。    杨士忠问不出来什么,又见太子妃一口咬定是凤香公主所为,便派了密探去凤香公主的府上查探。    不曾想,一查之下,还真的发现了很让人吃惊的事情。    凤香公主府里放着两具尸骸,都是刚死去的人,虽然面部不可辩认,但确确实实是成年男子!    当密探回来报告这件事的时候,杨士忠吓得直接瘫坐在了椅子上,许久回不了神。    凤香公主当真如此大胆,竟然做出了弑兄之事?    若太子当真是被公主所杀,他这个詹事府的詹事,也算是做到头了,说不定皇上一怒之下,会直接让杨家灭门。    不仅如此,就是整个东宫的属官,只怕都要陪葬。    杨士忠越想越怕,自然是极力地将消息瞒得死死的,根本不敢往外讲一个字。    可太子妃左等右等,一真等不到消息之后,哭哭啼啼地召了薛夫人入宫,将这件事讲了出来。    薛夫人也不觉得无缘无故,凤香公主能将太子给弄出去,可她现在毕竟是臣,不好直接指出太子妃的错处,只有安慰她好好养身体,自己回去吩咐了薛继祖帮着找人,    薛继祖隐隐感觉太子是被人绑架了,直接找到了顾钺,两人一起专往那些三教九流的地方去打听。    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又到了天黑。    太子妃只觉得五脏俱碎,茶饭不思,晚上更是时常被噩梦惊醒。    恍惚中,又熬过一夜,太子仍旧没有半点消息。    太子妃这下真是撑不住了,哭哭啼啼地找到皇后,说了此事。    皇后此时也怀了身孕,虽然不知道是男是女,但却得到了昌盛帝的全部关爱。    昌盛帝如今万事不差,需要的就是这么一个知冷知热,年轻而富有朝气的美好躯体,而崔皇后比他想像中的更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出身高贵,对他又满心的崇拜。    每每两人在一起的时候,昌盛帝便觉得自己有使不完的精力,连人似乎也年轻了二十岁,甚至有了气血方刚的少年郎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    于是乎,昌盛帝一天比一天的更疼爱崔皇后,而崔皇后也没有让他失望,入宫不久就有了身孕,让昌盛帝上完朝之后,几乎哪儿都不去,一直呆在百福殿里陪着她。    今日,刚好凑巧,太子妃的话还未说完,皇上就进来了,得知太子失踪,他倒没有太多的惊慌。    这么大的一个人,怎么可能会不见?妇道人家,头发长,见识短!    “让宋书生去查。”昌盛帝这么交待冯浥尘道。    宋书生就是宋大娘子的爹,取代了陆阳春管羽林卫的那位。    冯浥尘应诺而去。    275 申饬    宋书生虽然取名为“书生”,但却是个武夫。    可他一没有背景,二没有关系,能取代昌盛帝的东床快婿接管羽林卫,足可证明本身能力很出众。    他接了昌盛帝的口谕之后,并没有急着找人,而是坐下来慢慢地思考起这个问题来。    堂堂大周的太子竟然不见了整整两天两夜,那么这两天两夜,东宫里的属官们肯定没有闲着,他得先拜访一下杨士忠才行。    杨士忠得知昌盛帝命宋书生接手这件事,马上松了一口气。    宋书生此人,如今刚到中年,平时迎人三分笑,见谁都是一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模样,不仅豪爽,而且非常的讲义气,其实这些都不算什么,最重要的是杨士忠的儿子取了宋书生的女儿宋大娘子!    这两人是姻亲,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宋书生自然不会想到,在寻找太子这件事,杨士忠会对他有所隐瞒。    “太子妃娘娘一口认定是凤香公主那边做的,我这边也派了不少人手耽误在上面,可公主府一切如常,什么都没有发现。”杨士忠如此说道,“不仅如此,就是几位皇子那边,我也查了,没发现任何异常。”    宋书生不疑有它,直接将这几个地方都忽略了,开始往别的地方查,很快他就发现薛家也在查这件事。    因为大家的目的是一样的,路上碰到薛继祖,他便特意的交流了几句。    薛继祖的手自然不敢往凤香公主的府上伸,一听说杨士忠查过了,自然也不会在关注那边。    可将整个京城翻了一遍,也没有找到人。    “会不会是殿下根本没有失踪,只是和咱们开了个玩笑呢?”顾钺漫不经心地开口道。    毕竟是大周的太子,无缘无故的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最大的可能就是他自己藏起来了。    虽然这结论有些荒谬,但如今大家是死马当做活马医了,似乎任何可能都有。    刚好路过天香楼,顾钺便朝里面呶了呶嘴,“不如去这种地方看看。”    宋书生听了这话,心中倒是一动。    太子要什么的女人没有?可万一,万一他真的好这一口呢?    当然,他并不会直接一家一家的问,而是直接命人找了里面的头儿——鸨母。    鸨母自然是不敢得罪这位刚上任的宋将军,直接坦言了太子就在天香楼的事实。    宋书生如今已经是人到中年,儿孙都有的人了,找到人就是交差了,自然不会不识相的进那天字号房去看看太子到底在里面干什么。    大家都是成年人,又都是男人,进了天香楼这种地方,还能干什么?    薛继祖更是觉得脸上无光得紧!    他的大姐夫,堂堂太子,想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居然藏在天香楼两天两夜不回去!还闹得人尽皆知!    真是丢死人了!    薛继祖既觉得丢人,又觉得恼火,气冲冲地直接拉了顾钺就走。    倒是宋书生,呵呵地笑了起来,摸了下自己蓄得极美的两撇八字须,去昌盛帝那儿禀告结果去了。    昌盛帝一听长子居然是去了青楼,一时之间脸上的表情也很精彩。    “人不风流枉少年,若不是微臣家里那母老虎厉害得紧,微臣也想进去看看热闹呢。”宋书生小声地说道。    虽然他找到人立了功,但昌盛帝一向爱面子,怎么愿意让这么丢人现眼的事让下面的人知道?    “微臣已经交待了那边,好好开解殿下。”宋书生很轻易地当着皇上的面,将这件事归结为太子心情不好,需要一个发泄的地方。    昌盛帝听了这话,面上果然缓和了些,口中犹是骂道:“这个孽障!成心是要气死朕!”    这事若真是传出去,整个赵氏皇室都会跟着蒙羞!    昌盛帝恨不得现在直将拿一把刀,将这蠢儿子给剁了才好。    想到儿子,便又想到了在崔皇后那儿哭哭啼啼的太子妃大薛氏!    若不是这女人不够贤良,他一向严于律己、少年老成的长子,怎么会做出如此荒唐的事情来!自己的男人看不住也罢了,居然还打扰到刚刚怀了龙子的崔皇后身上!    昌盛帝越想,心里越不舒服,意见也越大,去见崔皇后的时候,也高兴不起来,仍旧板着一张脸。    崔皇后以为他在担心太子,便安慰皇上道:“如今四海升平,百姓乐业,太子肯定不会有事的,陛下且莫为这些事急坏了身子。”    “梓童言之有理,朕才不担心那个逆子!你知道他跑到哪去了?他竟然去了青楼楚馆……”昌盛帝憋好大时间,终是忍不住发火了。    堂堂太子,居然躲在青楼里一躲好几天,弄得整个皇宫人翻马仰!    这真是让他不能忍受!    “小孩子家,估计是贪好玩罢了,陛下也别太当成一回事了。”崔皇后如此劝道。    “小孩子!他都多大了,朕像他这般年纪……”    昌盛帝像太子这般年纪,已经联手平安大长公主,直接捉住了魏皇后,将她的儿子上从龙椅上拉了下来,扶持着自己的父亲做了皇上,哪像这蠢儿子,居然跑到青楼里去寻欢做乐!而且还一呆好几天!    “那大薛氏一天到晚哭哭啼啼,居然半点都不知晓规劝太子!”昌盛帝怒从中来,若不是看在长兴侯薛家的面子,真恨不得直接现在就把太子妃给废了!    “皇上千万不要为这些小事生气,太子妃那儿,臣妾定会好好教导她。”崔皇后安慰他道。    “一切都有劳皇后了。”昌盛帝一脸感激。    皇后如今也才十七岁罢了,青葱一般的小娘子,却摊上了好几个年纪比她还大的儿媳妇,关键是这儿媳妇还没有脸色,在她怀着龙子的时候帮不上忙罢了,还要受她们的劳累。    昌盛帝这么一想,越发不喜欢大薛氏了。    崔皇后抓紧时机,当日就申饬了太子妃一回。    见她仍是一脸懵懂状,实在忍不住了,便将太子在天香楼的事说了出来。    太子妃听了几乎没吐出一口血来!    她怀着身子,为他担惊受怕,他倒是躲在那种脏地方!    太子妃越想越委屈,忍不住簌簌地又开始掉泪。    崔皇后忍无可忍,皱眉道:“没有人喜欢哭哭啼啼的女人,再多的福气,也会哭没了!”    276 幕后人    崔皇后这是在指责她?    她什么都不知道,凭什么把太子去了那种脏地方的责任推在自己身上?    她和太子成亲,太子便背着她先生下了庶长子,还觉得她对他那庶子母女不好,若不是她抓住了陈侧妃的把柄,现在只怕更难堪?    崔皇后一个小黄毛丫头,知道个什么?太子自己有手脚,要去天香楼,她拦得住他吗?    大薛氏心里燃起一把火来,恨不得大声的质问崔皇后。    可也只是想想罢了,理智告诉她,崔皇后如今不仅是母仪天下的**,而且还是她名义上的正经婆婆,她现在已经落了一个拢不住丈夫的名头,再去得罪做皇后的婆婆,那简直是自寻死路。    “母后说的是,儿臣这就改!”太子妃打落了门牙和着血往肚子里咽,不得不低头认错。    崔皇后自小娇养,如今又有了身子,自觉比天底下的任何女人都要辛苦,偏大薛氏这便宜儿媳没眼色。    想想自己如花似玉的年纪,居然有一个比自己年纪还大的儿媳站在面前哭哭啼啼,崔皇后心里总有那么一点不自在,摆手让大薛氏回去了。    大薛氏出生于长兴侯薛家,自小就是那风风火火的性子,从未受过任何气,就是太子想借着的陈侧妃的手给他点颜色,她也一样是让他有苦说不出,自己低了头来给她道歉。如今却被一个年纪还没自己大的丫头给指责了,心里那股难受可就别提了!    丈夫不和自己一条心,婆婆刁钻架子大,唯一可以指望的娘家,居然也……    对,她这会儿,开始怪薛继祖没及时告诉自己太子在天香楼的消息了。    其实,这事还真不怪薛继祖,只是他一个外男,实在不方便入宫见姐姐,唯有将消息告诉了薛夫人。    可怜薛夫人如今也是有了春秋的人了,还得为出嫁的女儿操劳,这会儿正在东宫里等着她的召见呢。    大薛氏见了薛夫人,恨不得趴在她的怀里好好的哭上一场,可惜她却不能这么做了。    因为皇后才刚刚“教导”过她,不能随意乱哭呢!    大薛氏忍了又忍,终是忍不住抱怨道:“夫人知道了那些事,怎么不早些来告诉本宫呢,让本宫闹了这么大一个笑话。”    薛夫人急急地来和女儿通风报信,哪想女儿不但不领情,一开口就指责,可这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又是天底下最尊贵的女人之一,明知道是这位自己心里急,错怪了她这个做娘的,可不得不硬着头皮认错。    等儿子回家将这事讲清楚,她再递上进宫的牌子,中间可是没有半点耽误,可搁不住大薛氏自己先去找了皇后,薛夫人可不就落在了后面?    薛夫人的认错,让大薛氏心里更不舒服了,不由使气埋怨了一句,“本宫孤零零的,只怕是一个人也指望不上了。”    薛夫人垂着头没有说话,辩无可辩,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可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少不得劝解道:“娘娘保重身体要紧。”    大薛氏乱发了一通脾气,心里终于松快了一些。    薛夫人见机也松了一口气,起身告辞。    大薛氏也无心留她,她这会儿只纠结着,是要去天香楼将太子请回来,还是等他自己回来。    太子这个人,虽然相貌堂堂,一副老实忠厚的形象,其实是有些左性的,大薛氏跟他成亲了这么久,对他的脾气多少也有些了解,心中便担心万一她使人去请,万一太子故意赌气不回来,岂不是更没面子?    另外一个问题,她其实是有些心虚了。    若不是她这么乱闹一通,将事情告诉了崔皇后,根本不可能有这么多人知道了这件事。    最重要的是,现在皇帝知道了太子在天香楼,那心里对太子的印象肯定要打个折扣!    几个皇子又虎视眈眈……    若太子知道是因为自己太过慌张的原因,让这件事暴露在皇上面前,到底会如何对她?    这后果严重到让她几乎不敢再想下去。    大薛氏一开始就将这件事定位错了,所以后面推论的结果便会和真相越来越远,不过有一点她倒是非常正确。余下的几位皇子确实时刻关注着东宫的动向。    哥几个都是一起长大的,谁多少斤两对方心里明白着呢,余下几位只能叹自己生不逢时,让这位先出生,成了皇长子。    想当年,王皇后自己没有儿子,对有可能成为太子的大皇子,也倾注了相当多的心血,教肓他们兄弟的时候,也是事事以他为尊,什么好的都先紧着他,弟弟们早有了意见。    特别是二皇子,与他年纪相仿,不服他已经多时。    就象现在,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