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金闺记 > 第 79 章节

第 79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东西能充当盘缠回乡就不错了,还购置宅子铺子?据说他们以前的宅子就是租的。    若真的嫁到朱家的是一个隐姓埋名的公主,这么多年都熬过去了,为什么现在开始沉不住气了呢?    另外,更让她好奇的是朱家钱财的来源。    王琳芝将小六儿的娘叫到了清莲居,“你见到那朱太太的时候,可发现她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小六儿的娘努力想了许久,终是开口道:“只记得她脸上似乎有很久以前的疤痕印子,有点说不上来的感觉,让人不好盯着细看,但那双眼睛……那眼睛看起来很好看,身材也很好,背影并不像生了好几个孩子的中年妇人。”    但凡身体有残缺,一般人都会心怀怜悯和同情,这是小六她娘的厚道之处了,但她对这朱太太的描述,怎么都让人觉得有些古怪。    王琳芝想不通这里面的古怪,唯有让人继续盯着。    171 发现    王琳芝怕那护卫信写得不清楚,特意让人接替了他的位置,让他回来当面陈述。    “朱家在县城里开了个笔墨铺子,男的天天在铺子里头守着,家里倒时常有人陌生人进去,有时候是半个时辰,有时候是一个时辰。”    “这样也没有人怀疑吗?”    “家里还弄了个制豆腐的铺子,但朱家只雇了人早上沿街叫卖,女人就在家里,上门去买豆腐的人,也有近邻,但多数是生人,警惕性很高,好几次跟着跟着就跟丢了。”    王琳芝摆手,让他去休息,等到晚上王慎远回来的时候,对兄长交待了一番。    第二天,王慎远让手下在那侍卫的带领下,带了几个人,去了朱家的新宅子,以彻查正在潜逃的江洋大盗为由,将进了朱家的人连同朱太太一起抓了起来。    令人意外的是,朱太太意然在半路上使了迷药,将抓她的人给迷晕了,然后带着同伙跑路了。    王慎远很自责:“早知道我亲自去了。”    王琳芝:“兄长要是内疚,就彻查这件事。”    哪想金吾卫的人在朱家附近监视了整整两个月,却再也没有看到朱太太的人影,朱贵倒是大张旗鼓的在到处找媳妇,被金吾卫的人问话,也是一副完全不知情的样子。    “朱家现在四个儿子,最小的才四岁,我看就到此为止。”王慎远说道。    王琳芝只得点了点头。    时间已经到了三伏,一年之中最热的时候,隐藏在外面监视人确实不是件好差事,况且金吾卫也不是做这种事情的衙门,离京久了并不是好事。    可花费了这么多人力在这上面,就此放手她又有些不甘心,唯有让小儿的娘将对面租了下来,继续监视着朱家。    任何事只要做了总会留下痕迹,只要功夫做到,早晚会有结果的。    京城里最近喜事连连。    继太子成亲之后,紧接着宁王和宁王妃也回了京,开始准备宁王世子的亲事,因柔嘉郡主的亲事已经在了九月初十,宁王夫妇便将宁王世子的亲事定在了四月十六,因为实在选不到更好的日子了。    不过看在儿媳的家世不俗的份上,宁王和宁王妃也忍了。    宁王世子妃是皇上赐婚,指的姚相的嫡长女姚珍,虽然自幼失恃,但是品格性子家世都是上上等,宁王夫妇非常满意。    姚相得知柔嘉郡主指婚给了毛定周,不免长长叹了一口气,向女儿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儿以后自己万事小心,若遇到什么事千万不可强出头就对了。”    姚珍恭声应诺,不过过了一会儿,仍犹豫着开口道:“但柔嘉郡主的性子冲动却没有脑子,就是一个被娇生惯养长大的娇娇女,只怕宁王府会被她带累。”    姚相叹了口气,“你且不用想那么多,这个问题宁王只怕比咱们清楚得多,不然这么多女儿没带到京里,专程带了她。”    姚珍心中仍有顾虑,等嫁给宁王世子之后,闲暇之事便坦言了柔嘉和王琳芝的矛盾缘由。    宁王世子却觉得妻子之前是王琳芝的伴读,所以才偏向着王琳芝,十分敷衍地点了头,过后仍旧无动于衷。姚珍心里很有些忿忿不平,觉得自己一颗好心全白费了,身边的丫鬟婆子们也很为主子不平。    凑巧姚珍有间皮货铺子就设在银楼旁边,刚好姚珍过来巡铺子的时候,发现毛卫周带着朱小兰出来,刚好逛进了她的皮货铺子。    姚珍不动声色的退到了内室,只悄声吩咐那陪房,“跟上去看看,那女的住在哪里,万不可打草惊蛇。”    但凡能被选中做陪房的人,多少是有两分眼力的,仔细一琢磨,吓了一跳。    别人他不认得,但毛卫周那些鼻环却是最明显的标志。    心里寻思着,毛公子现在已经被皇上赐婚给了自家大娘子的小姑,怎么反倒陪着个四五个月的孕妇买东西!    可又不敢相询,唯有悄悄地跟到了朱小兰住的那处宅子里,然后回禀了宁王世子妃。    “当时琅琊郡主就告诉过她要小心这朱小兰,结果柔嘉倒好,不仅当面将琅琊郡主那过来传话的丫头绑了,而且为了讨好凤香公主,故意当着许多人让琅琊郡主难堪,这下可怎么办?”    这简直是活生生的被打脸啊!不管柔嘉知道这件事会做何感想,反正她这做嫂子的替她丢脸。    宁王世子皱眉,“可这亲事是皇上赐下的,咱们还能怎么样?”    姚珍慢慢地垂了眸子,“那假如朱小兰生下了庶长子呢?”    要知道毛氏是靠着军功起家,以后谁继承祖业,靠的可不是嫡长的名份,而是需要从能力上来考较、评选。    柔嘉还没有嫁过去,对方就有私生了,将宁王府的名声置于何地?    宁王世子见到妻子眼中的失望,这才硬着头皮开口道:“不然,咱们将这件事告诉柔嘉,再将这件事写信告诉父王和母妃?”    姚珍点了点头,“就怕时间上来不及。”    宁王世子虽然有些优柔寡断,便被妻子这么一提醒,马上安慰她道:“你不用担心,快马三天也就够了。”他说完,又央求道:“这件事,你和妹妹说可能会好一点,若是我开口,只怕府上又不得安宁。”    说来也让人费解。    若说柔嘉不喜欢毛卫周,王琳芝告诉她朱小兰的事,她似乎又比谁都伤心。    可若说她喜欢他,又不像。但凡宁王世子提起这些事,柔嘉总要哭闹一场才会甘心。    闹到现在宁王世子也不太敢见这位妹妹了。    姚珍暗叹丈夫没有主见,可总要有人撑得起门楣才对,姚珍硬着头皮将自己查到的事告诉了柔嘉。    哪想柔嘉却一点不领情,当场就呛起嫂子来,“我自己的事我自己知道如何,不劳嫂嫂费心!”    她心里已经认定姚珍会偏袒王琳芝,现在跟她说这些事,就是想看她笑话而己。    姚珍见她如此不知道好歹,倒也不说什么,只希望公公婆婆能点醒小姑了,毕竟她自己也是女人,并不希望小姑嫁给豺狼之辈。    宁王妃看到儿子的信,狠狠地哭了一回,将信扔给丈夫,也不收拾东西,直接进京了。    172 后悔    宁王妃见到女儿,免不了又哭了一回,“我的儿,你的命怎么这般苦!”    儿女的亲事托付给昌盛帝,宁王当初也和宁王妃商量过,他们夫妇也确实是想着牺牲女儿,换取儿子安稳的目的,可得知道女婿的人选,仍旧有天塌了一般的感觉。    柔嘉冷冷地笑了起来,“我倒觉得这亲事挺好的,我嫁过去,父王和母妃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可叹宁王妃三伏天赶回京城,一路连热得带累,进门就听到这诛心的话,一下子就昏了过去。    柔嘉这才慌了神,高呼着让人去请太医。    可怜的宁王妃一醒过来,就拉住了女儿的手,哭了起来,“都是阿娘害了你,咱们明天就进宫,退了这门亲事!”    柔嘉狠狠地甩开了宁王妃的手,“就算这样,我一样成了京城的笑柄!与其这便宜了毛家,倒不如求些实在的!”    还有什么比女儿的幸福更实在?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    嫁了这么一个畜生,女儿以后的幸福可怎么办?    宁王妃现在拼着得罪昌盛帝,也一心想退了这门亲事!    可柔嘉想到王琳芝割袍断义时那冰冷不屑的眼神,死活也不同意退亲,“我是郡主,我父亲是陛下的长兄,毛家敢这么对我!我自然要找陛下做主!”    她之所以这般苦忍,就是打着让昌盛帝和宁王愧疚的主意!    嫁到毛家之后的事,她也想好了。    不就是个外室吗?接近府里,去母留子就好了。凭她的身份地位,毛家也只有讨好她的份!    至于娘家,他们全亏欠了自己,到时候还不是予取予求?    只要有皇帝为她撑腰,谁还敢再得罪她?    到那时候,让全京城里的人都看看,到底是她能干,还是王琳芝能干。    当然,这中间也有和父母兄长赌气的意思。    淑慎和王琳芝都是郡主,怎么不见昌盛帝把她二人指婚给毛定周那样的人,为什么会是她?    这中间还不是因为她父王和母妃的默许?    既然他们一开始就把她看得不重要,那她便只能靠自己搏一个前程了。    宁王妃强撑着病身,第二天便带着女儿进了宫,去给刘太后请安去了。出门前,未免又交待了一大堆,“毛家并非良配,这亲事若能退掉就不要了,母妃再给你挑好的。”    很快到了寿安殿。    刘太后如今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见宁王妃一脸憔悴,难免起了好奇之心,“天这么热,你怎地现在赶了回来?”    宁王妃便把发现毛卫周养外室的事情给说了出来,不过宁王妃并没说那女子是“已逝”的朱小兰。    但凡做正妻的人,没有能容得下这种事的,况且还是女方正要嫁过去的时候,这简直是在打整个大周皇室的脸!    可这婚事却是昌盛帝自己赐下去的,太后也是昌盛帝的旨意出了之后才知道的,这会儿自然是看戏不嫌台高,很快将皇帝给请了过来。    柔嘉这会儿倒是变得聪明了起来,也不说话,不停的流泪,只说是自己不好,给皇祖母和皇上添烦麻了。    皇上得知事情的始末,很快将毛卫周父子给喊到了宫里,劈头盖脸将人给骂了一顿,“朕原本是想重用你父子二人的,可你们这般太让朕失望了!”    毛定忠对着儿子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完了让他去给宁王妃赔罪。    宁王妃自然不肯受他的礼,巴不得直接将亲事给退掉才合了自己的意,毛卫周又跪到柔嘉郡主面前求原谅,宁王妃正想对女儿摇头,哪想柔嘉却根本没看她一眼,只向毛卫周道:“那你说说,你以后可改了?”    当着皇帝和太后的面,毛定忠自是一脸请求原谅的模样,又是赌注又是发誓,好像自己有多深情一样。    柔嘉也不管宁王妃如何焦急的对自己使眼色,只向昌盛帝道:“一切全凭皇上做主。”    昌盛帝便向宁王妃道:“孩子们一时糊涂也是有的,咱们只看他以后的表现罢。”    宁王妃嘴角翕翕,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一直到皇帝不悦地皱了眉,宁王妃才僵硬地点了点头。    “可那外室毕竟怀着毛家骨肉,请毛伯父就先接回去。”柔嘉当着皇帝的面提了要求。    毛定忠正担心这未出世的孩儿在外面出了问题,闻言自是大喜,直接夸柔嘉大度。    她不置可否地点头,放在毛家比在外面好,免得被毛卫周藏了起来,她到了毛家找不到人。    一桩丑闻,就如此被消除了。    皇帝赏赐了宁王府不少东西,又将原本要交给毛卫周的骁骑卫交给宁王世子掌管。    宁王妃成天忧心不已,向随后赶来的宁王道:“毛家在宫里丢了脸,就怕他家以后将气出在柔丫头身上。”    若真想结亲,这种事情自然是两家人关起门来私下解决,宁王妃特意闹到宫里去,就是因为存了想退亲的念头。那种情况下,她们执意要退亲,只要皇帝同意,毛家唯有依命行事。    可偏偏原本答应得好好的女儿,突然之间就变了卦,怎么使眼色都没有用。    “好与不好,都是她自己选的,只要娘家有依靠,毛家也只有敬着的份!”宁王只得如此安慰妻子道。    这样等于抓住了毛家的把柄,又有昌盛帝撑腰,女儿以后在毛家日子必定不会太差。    可宁王妃担心的恰恰也正是这一点。    毛家在宫里吃了大亏,以后逮着机会肯定会报复在女儿身上。她之前只想着宁王府与世无争,丈夫肯定会给女儿找个其貌不扬的女婿,未免就疏于管教了些,没想到养到现在,除了一身娇纵的脾气,别的心眼一概全无,这让她如何放心的将女儿嫁到毛家去?    柔嘉郡主全然没有这种担心,她正在乐滋滋地算自己的嫁妆。    皇上觉得她懂事,赏了不少东西不说,宁王夫妇因心中愧疚,也将原本该留给宁王世子的东西均了三分之一出来,算到了她的嫁妆里。    等到柔嘉郡主出嫁的时候,嫁妆比凤香公主还要多,出尽了风头。    不过有一点是她比不上的,陆阳春短短几个月之内,居然升了职,开始掌管羽林军,可毛卫周现在却变成了没有差事的人,就连毛定忠这个原本要出任益州大都督的人,也被搁置在了京城。    大周朝的大都督,相当于当地最高的军政长官,总管统兵,但昌盛帝特别信任人的,在受任的时候会赐以一种特别的信物,凭此信物可全权调度,权力非常大。尤其是在益州这种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做大都督简直就是做土皇帝。    柔嘉全然不管这些,成亲月余便再也忍耐不住,直接吩咐人买了砒霜,要强行给朱小兰服下,可惜却被朱小兰身边的丫头冲进来将药给夺了。不仅如此,这丫头还从柔嘉带来的人手里救走了朱小兰,送到了毛夫人面前。    原来,朱小兰早在进毛家之后,就使人去寿安宫将这事告诉了刘太后。    刘太后又惊又怒,怎么也想不明白朱小兰好好的兰心县主不做,偏要给隐姓瞒名去给毛卫周做妾,真是鬼迷心窍了!    不过,她很快又绝得这是个极大的可以要胁毛家的把柄,也就默认了这件事。    毛夫人此时当然是不愿意为儿子的一个小妾得罪了太后,很快怂恿儿子给朱小兰弄了个有侍卫把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