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金闺记 > 第 53 章节

第 53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常得意。    据说这婆罗树的种子是大慈恩的师祖昔年从天竺带回来的,长到如今几百年了,不知开了多少花,结了多少果,又不知被善男信女们求了多少带回去,却从没有长成树木的,公主府那一棵不得不说是奇迹。    “差不多快有半人高了,长势很好,如今已经发芽了,老夫人若是有兴趣,有空不妨亲自过去看看。”清阳公主主动邀请道。    长兴侯老夫人笑着说“好”。    清阳公主暗自松了口气,其实这位老夫人是非常厉害的,昔年的吴太后、魏皇后都要让她三分,她们这些赵氏宗室的公主郡主们,更怕一不小心被她给捉到了错处不依不饶,没想到如今竟然意外地好说话起来。    双方相谈甚欢,一直到老夫人有些乏了,清阳公主才吩咐如兰将她送了出去,却和李嬷嬷私下说起这件事来。    “嬷嬷有何高见?”    李嬷嬷沉思片刻,突然笑道:“只怕是为大公子而来。”    113 限制    “此话怎讲?”清阳公主心里其实也这么想,但却怕自己判定错了。    “奴婢看到长兴侯夫人一直在看大公子。”李嬷嬷笑道。    这些孩子们之前经常在咱们马场上打球,相互看顺眼倒也有可能。    “马上要上巳节了呢。”清阳公主点头,“等回去我问问琳琳。”    李嬷嬷立时笑起来,“大公子只怕是去找顾二公子去了。”这明明是王慎远的亲事,真不明白清阳公主这个当娘的怎么会先问女儿的意见。    清阳公主知李嬷嬷这话是提点她,笑着解释道:“若琳琳跟顾家那边能成,远哥儿这边到现在为止却只有他一个,琳琳喜欢娘家嫂子,以后多回去几回,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嬷嬷马上明白过来,公主这是偏心呢!怕女儿嫁了人受了欺负和娘家嫂子关系不好,没地方诉苦。    “是呢,薛姑娘刚好是郡主的伴读,性子脾气再熟悉不过了。”李嬷嬷一本正经地说道。    清阳公主岂会不知道李嬷嬷的想法?    可她仍旧不觉得自己做的有什么不对,只要不出大的差错,儿子以后就是国公,就算没有什么能力,但凭她和王惟一留下的家底,给儿子挥霍三代也不成问题。    三代之后,若王家还一无所成,那只能说到了衰败的时候了,谁也无能为力。    可女儿是要嫁到别人家去的,万一受了委屈,必定要娘家人帮着撑腰,但王琳芝这几次出事,王慎远表现得皆没有任何出众的地方,她便将主意打到了未来的儿媳妇身上。    李嬷嬷点头,“公主所虑正是。”    别人或许会更看重儿子,可清阳公主却从小崇拜平安大长公主,并不觉得养儿不如养女,相反还有可能更看重女儿一些。    正说着话,王慎远回来了,身边还跟着顾钺。    清阳公主虽然知道王慎远去找顾钺,却没有告诉儿子自己想要见顾钺,可他现在却不请自来。    难道去向夫人昨天去公主府,实际上本来就是顾钺的意思?    这小子,还挺有眼光的!    不过,话说回来,他也算得上是女儿的福星了。    若不是他,陆老夫人只怕早进宫,求昌盛帝订下了陆阳春和王琳芝的亲事。    陆家这么卑鄙,真嫁过实在是太委屈女儿了。    要不是他,金吾卫如今还在忠勇伯父子手里,自家丈夫和儿子现在估计还兖州。    若不是他,女儿只怕早遭了陆家和吴家的联手算计!    若不是吴家出了这种丑闻,吴惠妃怎么会在御花园里充当“花仙子”,以至于引来蜜蜂让皇帝厌弃?    除了比女儿小两岁之外,其实也没有别的缺点。    这么一想,竟然有种丈母娘看女婿的意味——越看越满意!    “远哥儿,你去看看那婆罗树上还有没有遗漏的婆罗果!”清阳公主不动声色地清场。    王慎远一向孝顺,闻言没想其他,只看了跟着的顾钺一眼,“顾二弟先在这儿陪一下家母,为兄等下就回来。”    李嬷嬷笑道:“天气这么好,老奴带个丫头去给公主折枝桃花来。”    清阳公主笑着看了她一眼,却向顾钺道:“你阿娘昨天去本宫府上了。”    顾钺直接跪了下去,“请公主允许小子娶郡主为妻,小子以后必定将郡主看得比自己的性命还重要。”    清阳公主微微地笑,真会比性命还重要吗?这话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太难了。    果真是少年,无知无畏,但这话让她喜欢。    若没有这样的想法,她又怎么会让他有机会开口?    “你明白什么叫比性命还重要吗?”清阳公主淡淡地问道,“说得越多,就越有可能成为空话。”    年轻人动不动拿性命做赌注,殊不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年纪越大,肩上的责任越多,而夫妻之间最初的新鲜和感动却过去了。    顾钺却摇头道:“我只知晓我见不得她受一丁点委屈,只想她每天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地做她自己愿意做的事。反正我已经打听过了,从提亲到成亲,要好几年,您完全可以慢慢的考较我说得是不是空话。”    混小子,口气不小啊!    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阿远若是有这等功力,她说不定早催他成亲了。    “既然可以慢慢考较,那你为什么急着提亲?”    顾钺:“我自认为其他的在公主眼中都算不得什么,唯担心您会觉得我的年纪比郡主小,先不声不响地将她许配给了别人,那样纵使我再努力,也成了枉然。”    清阳公主轻轻地用杯盖荡了下漂起来的茶沫,“这等大事,难道不该令堂来说吗?”    顾钺形喜于色地站了起来,“我这下就回去请家母让媒人去府上提亲。”    清阳公主嗤笑出声,“本宫眼里,你阿娘才有和本宫讨论这种事的资本。你!小毛孩一个,身份不对等,本宫没心思听你瞎扯。”    顾钺:“小子明白殿下的意思了,决计不会让您失望的。”    他明白什么了?    清阳公主正在疑惑,却听顾钺道:“您的意思是后天就是三月三了,要小子自已想办法说动郡主?放心,决计不会让您失望的!”    本朝的男女之大防,并不像后世那般苛严,每年的上元、上巳、七夕、中秋……都是未婚男女相爱的日子。    市井人家这时候看对了眼,直接以天为被,地做床,悄悄办事的也偶尔会有那么几个。    当然,诗书礼仪之家,规规要大得多,但未婚男女只要有好感,却有相互赠送兰草的习惯。    更有诗为证,如《诗经郑风溱洧》描写的就是三月三日上巳节,青年男女在水边游玩,互赠兰芍表达爱慕之事。    可若想打动她的女儿,却不仅仅是几朵花的事了!    还是太嫩了点,不过并不惹人讨厌,但仅仅是这样,肯定做不了她清阳公主的女婿。    清阳公主根本没理顾钺,只漠然地端了茶。    顾钺:“您放心,小子一定会像您一样对她珍而重之。”    他说完,恭恭敬敬地向清阳公主行了礼,退了出去。    这少年确实不错,但还是太冒失了,一点不像书香门第的出来的孩子,还需再好好考察一番。    “清莲居每日增加十名护卫,郡主如今大了,不该放进去的就别放进去了。”清阳公主不紧不慢地交待李嬷嬷道。    114 偏心    其实,清阳公主内心也是有私心的。    自家女儿能梦到菩萨,说不定儿子的亲事也会遇到菩萨的指引呢。    所以她最终还是先和女儿说了儿子的亲事,“你哥哥也老大不小了,咱家的条件也不错,居然没有一个人上门来提亲。”    之前满城风雨,到处都在谣传王皇后要被废掉,王家做为皇后的母族,自然无人问津。    “惠妃娘娘现在满脸大包,只怕短时间内会老实很多。”王琳芝心情极好地说道。    御花园不可能有那么多蜜蜂,只可能是有人在背后使了手脚。    一说起这件事清阳公主也很高兴,但也有隐隐的担心,“就怕查起来,会牵连到皇后娘娘身上。”    王琳芝笑了起来,“您放心好了,就算查到姑母头上,也不过是受罚一回。”    又没有蛰死人,不过是疼上一阵子罢了,蜜蜂不蛰别人,只蛰吴惠妃,还连累的皇上,若是被罚首当其冲的应该就是她。    至于王皇后,以前吴惠妃得宠的时候都没有这种手段,现在就更不可能用了。    丽妃的儿子已经封了太子,现在自然是怎么稳当怎么来。    唯一想闹事的只有刘太后姑侄,皇帝如果不瞎,根本不不用查,用脑袋想一想就知道了。就看皇帝想怎么处理这件事了。    王家远在宫外,无法插手宫内的事情,“让皇后娘娘一切照常。”别自己乱了阵脚。    惠娘一倒下,又没人可以同王皇后争宠,皇帝如今又正值壮年,王家只会水涨船高,怎么会没有人家愿意结亲?    又不像前世这个时候,王皇后被淹没在被废流言之中,王家也跟着战战兢兢,最后给王慎远娶了一个五品“清官”翁大人家的小娘子。    王琳芝之所以称翁大人为“清官”,并不是因为他廉洁,而是翁家实在太穷了!    穷倒也不是什么错,关键是仇富!    翁氏跟王慎远也没有共同语言,什么东西都往娘家拿,还一派嫌弃银子的模样。    阿娘没有办法,只得让他们分开另住,据说也是天天过得鸡飞狗跳的。    好在这一世翁大人要继弦程静姝,结果被她捅到吴惠妃那里,后来易为程三娘,结果两家闹了起来,翁大人早为此事丢了官。    可保不住阿娘为了避嫌皇上的猜疑,继续给哥哥寻找小家碧玉的心思。    也不是说小家碧玉不好,但真的撑不起皇后的母族。    “要不,从我们几个人那伴读里面选一个?”    那些小娘子们,自然个个都是好的。    清阳公主有些迟疑,“就怕陛下那里不乐意。”    王琳芝冷然一笑,“但我们太卑微了,只会让旁人看不起。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会伸出手的只有血亲。”    王家不自立起来,想靠着皇帝的同情过日子,显然不是长久之计。    清阳公主暗暗点头,可见这些事还是和女儿商量比较好,便也没有瞒她,将今天去大慈恩寺上香的消息告诉了王琳芝。    “清云性子直爽,心地纯正,为人坦诚,却也不是全然不通人情世故。”王琳芝点头道。    以她的家世,根本不需要使什么阴私手段了。    至于人情事故,经历得多了,自然也就懂得了。    长兴侯此时正守着边关,万一到时候王家真遭了难,薛家就算保不了哥哥,必定会保薛清云所生的孩子。    事世无常,让王琳芝不得不做最坏的打算。    当然,她更希望因为她的努力,让父母白首偕老。    上一世爹娘只有她和兄长两个孩子,这一世她却会多一个弟弟或是妹妹出来!    这般一想,她便生出无数的期待。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那就选薛家,他家和咱们都是武将,也更能说到一起去。”清阳公主终是下定了决心。    王皇后没有嫡子,王家便不用周旋在各个世家中间,长袖善舞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反倒没有什么用处。    只需低调就好。    万一京城呆不下去,不是还可以奔投长兴侯去?    有这这门得力的亲事,皇帝再想废后,也会思量一番。    换一个角度考虑,这门亲事竟是怎么看都好,就看儿子愿意不愿意了。    不过,儿子就算不愿意,清阳公主也准备想办法说服他,让他愿意。    “长兴侯薛家的小娘子你可有印象?”清阳公主这般问儿子,“就是你妹妹那个伴读。”    王慎远想了想,老老实实的开口道:“性格很直爽,爱憎分明,但并不冒失,还不错。”    “那阿娘使人去给你提亲可好?”    “一切由阿娘做主。”    这孩子!    “你要不喜欢,也可以换别人。”    “一切由阿娘做主。”    唉,这闷葫芦一般的性子,找个开朗的姑娘兴许会好一些。    清阳公主这般一想,对薛家小娘子的好感又增加了几分,所以话也就说得更直白了,“后天是上巳节,要记得给人家小娘子送兰草。”    循规蹈矩的孩子,不讲得太直白,怕他不知道。    “这个儿子知道,顾二弟已经告诉儿子了,说每个认识的小娘子都送一份,我前两天已经派人去挖去了。”    清阳公主被气笑了,“像征性的送一棵就行了,也不用每个人都送,你又没有其他认得的人,至多也就是你妹妹的那些同窗,当面遇到了,不给脸面过不去。”    上巳节赠送兰草虽然是一种习俗,但也只是应景罢了,顾钺都交待了“送认识的”,除了妹妹王琳芝,他跟其他人认识吗?    不过是点头之交罢了,“人家小娘子送你,你转手再送人不就成了?”也不是没人给儿子提亲,只是那些她都看不上罢了,到时候给他送兰草的人绝对不会少的。    “是,儿子听都听阿娘的。”依旧恭恭敬敬。    “对了,向家好像有意为顾钺向你妹妹提亲的意思,顾钺这小子鬼主意一套一套的,你可帮阿娘看着点,别让你妹妹被人拐走了。”    王慎远摇头:“他根本不是那样的人,京里那些半大的小子们,都特别的服气他呢。”    “光讲义气不行,不代表能照顾你妹妹一辈子,你做兄长要在一旁帮忙看着!顾钺年纪那么小,怎么会懂得照顾别人?”    王慎远这才恍然大悟,“阿娘放心,儿子公务之余,就专门关注这件事。”    115 自信    下午的时候,云先生早不知道躲到哪里喝小酒去了,一干小娘子们便开始明目张胆的做起小动作,准备提前完成云先生布置的绘画课业。    王琳芝画艺平平,打算画一幅鸭子戏水图。    可惜她画了好几张,总会在快完成的时候,被前排的凤香公主破坏掉。    头一回的时候,凤香公主的墨汁滴到了她的画上。    第二回,风香公主,靠了一下桌子,她的手抖了一下,自己落了一滴墨。    第三回的时候,凤香故意碰了一下她的胳膊,让她的鸭嘴变得比腿还长。    到第四回王琳芝忍不住了,胳膊碰到砚台,让它滚落到地上,砸到了凤香的脚上。    凤香公主并没像以前那样指责王琳芝,而是不响的离开鹤鸣轩回宫了。    王琳芝敛眉坐在那里没有做声。    若是凤香公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