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返程
送走一波又一波,前来贺喜的人,倾雪实在不耐了,直接在车驾上挂了一张木牌,上书三个字 ‘生病中’。这三个字一出,威力甚大,无论其他人心中在怀疑,倾雪身体不好是事实!为了避免打扰到倾雪养病,触怒皇上、太后,因此,前来恭贺的人,全部消失的无影无踪。 见终于没有人来了,倾雪和蓝心若、烟雨大大松了一口,浑身无力的瘫软在坐塌上,这些日子实在是忙坏她们了。 来往恭贺的王公大臣们,数不胜数,而倾雪她们只有三个人,又怎么忙得过来? 御驾一路返程,倾雪等人坐在摇摇晃晃的马车中,颠得骨头都快散架了,终于在时隔近月后,回到了京城。 京城之中,人山人海,御驾所到之处,沿途密密麻麻的百姓,纷纷自动自发的跪下,口中三呼万岁,态度之狂热,堪比宗教中的狂信徒。 倾雪和蓝心若看得目瞪口呆,没想到康熙这位帝王,在百姓中人气竟然这么高! 伴随着御驾,一路行至宫门前,太子和几位监国阿哥,已经带着文武百官列阵以待。 康熙从御辇上下来,一众人等以太子胤礽为首,齐打马袖跪下三呼万岁。 行过礼,康熙带着一众大臣,连休息都没有,就返回乾清宫处理政事。倾雪则跟着太后,几位妃子、公主返回后宫。 回到云雪轩,倾雪、蓝心若和烟雨,第一件事,便是躺到床上好好大睡一场。 三人睡得昏天暗地,下午睡下,直到第二天才起,甚至连晚饭都没吃,可见一路疲惫成什么样。 第二天中午,倾雪迷迷糊糊爬起来,用过膳食,再次回到床上睡过去,不止倾雪这般模样,随驾的几位嫔妃、公主,这些天回到宫中后,也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潜心静养。 连续昏昏沉沉的睡了三天,倾雪的生物钟终于调整过来。 之后的半个月,倾雪日子过得轻松写意,也不知是不是康熙下了命令的缘故,半个月中,没有一位阿哥、和后宫中人前来云雪轩,就连太后也没找倾雪讲故事。 没有闲杂人等前来,倾雪也乐得开心,每天练练毛笔字,看看书,心情愉悦时,弹弹琴,所过得生活,简直跟以前在索绰罗府一样。 心情影响病情!在倾雪每天愉悦心情带动下,加上医药不断,身体情况大有好转,不再像以前一样,跑几步就气喘吁吁,喘不过气来。 因为倾雪身体好转,作为主治太医的李太医,得到了皇上和太后的双份赏赐。这让半个月中见云雪轩冷冷清清,心起别样念头,蠢蠢欲动的暗中人等,纷纷把念头收了回去。 当然,这些都是暗中的,过得悠闲的倾雪毫不知情,更不知道,康熙和太后曾同时出手,只为她的安全。 悠闲清净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个月。 一个月后,倾雪被一道圣旨,莫名其妙的招到了乾清宫,承担起了御前侍墨的职责。 乾清宫暖阁,御案后,康熙身着明黄色龙袍,手执毛笔,带着指点江山的气势,挥毫批改奏章。倾雪一身淡粉色旗装,站在桌旁旁,右手卷起一点衣袖,露出一截雪白的皓腕,小心翼翼的磨墨。 砚是上好的砚,墨是上好的墨,墨色浓黑,丝滑无比,磨墨应力道适中。倾雪一时走神,力度不自觉大了些,几滴墨汁洒在了宣纸和御案上。 倾雪当时就呆了,她悄悄瞅了瞅康熙的神色,发现康熙仍在批改奏折,神色没有丝毫变化,像似没发现的样子。倾雪快速拿起那张脏了的宣纸,在御案上擦了擦,御案上几滴墨迹是擦掉了,可那一片地方,模糊的变黑了, 看到比之前,更加惨不忍睹的御案,倾雪默了默,考虑要不要直接跪下请罪。思考片刻,倾雪还是不忍,让自己柔弱的膝盖受苦,端起康熙放在一边的茶盏,将茶盖掀开,把里面的茶水,小心的倒出来些在御案上。 “你在干什么?”一道询问突如其来。 倾雪吓了一跳,‘砰’的一声,失手把茶盏摔在了地上,精美的茶盏落到地面,摔得四分五裂,茶水溅的满地都是。 哀叹一声,果然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倾雪保持着淡定的模样,后退一步(倾雪面前是御案),打算跪下请罪。 康熙一把抓住倾雪的手,皱眉道,“有没有受伤?” 玉手被一个男人握住,倾雪脸上微红,神态颇为尴尬,她往回抽了抽,却发现,握着自己的大掌力道骤然加大了几分。手抽不回来,倾雪只好答道,“回皇上的话,倾雪没有受伤。 康熙检查半天,发现倾雪真的没事后,松了口气,口中训斥道,“下回别这么慌里慌张的了。” 倾雪表面淡定,心里却暗暗腹诽,要不是你突然出声,我又怎么可能会被吓到,以至于打翻茶盏! 当然,这些话,倾雪也只敢在心里想想,除非她不要命了,才会把这话说出来。 见康熙仍抓住自己不放,倾雪再次往外抽了抽手,康熙握的很牢固,一次两次,倾雪的动作,除了让自己的手变得更疼外,没有其它任何效果。 倾雪此刻再也顾不得,被墨迹染得脏污的御案,她的一颗心不停地往下沉,一直沉到无底深渊。康熙眼中的势在必得,让倾雪惶恐不已,几欲夺路而逃,可手被固的紧紧的,脚步丝毫迈不动。 好在,杯盏落在地面的声音,惊动了暖阁外的宫女、太监,一群人鱼贯而入,康熙不得不松手。倾雪松了一口气,后退几步,借着侍从们收拾碎片、御案,略有些混乱的时候,悄悄地从暖阁中溜了出来。 回到云雪轩,倾雪凝神细思,看来皇宫是不能多呆了,计划提前进行,不然以后,想离开都离开不了了。 第二卷:逃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