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人情、慷慨
她还买了一个搪瓷缸子, 全白的, 口径有十公分, 八毛五一个。虽然挺贵的,但是这个东西可以当杯子也可以当碗用, 以后可以给宝宝做辅食, 不怕油不怕烫。 一长条洗衣皂, 可以掰开一块快用, 一共三毛钱。 现在家里从来没用过洗衣皂,都是用草木灰水洗衣服, 洗头都是! 这时候人干活儿出汗, 其实衣服头发挺脏的, 不用肥皂洗不干净。 虽然知道张翠花舍不得买来用, 她还是买了,赚钱不就是为了买这些日用品, 让日子过得舒服点嘛, 就算挨训回去再说。 肥皂买了也不差一个甘油了, 她就买了一点散装的凡士林一小瓶甘油,如果没有这个, 冬天冻手冻脸很容易皴。 莫茹还想买双水靴给家里穿, 结果一问居然要四块多一双, 吓得她赶紧摇头说不买了。 还是买日用必需品, 可买可不买的绝对不买。 火柴两毛一包, 两分一盒, 一包十盒, 她原本想买个十包回去各家匀的计划也泡汤,依然要凭本买,她只能买三包。 另外还有盐,粗粒盐一毛三一斤,精盐是一毛五一斤,还有大粒盐一毛一可以买回去腌咸菜。 粗盐和精盐她用傅臻的本买了一些,大粒盐不用本,她就买了十几斤回去各家分了腌咸菜。 林林总总买了一堆日用品,必需品她觉得都买完了,其他不是非卖不可的就算了。 买完日用品,她道:“我们还得买些红糖。” 傅臻就和她来到副食品柜台前,红糖一斤五毛四,还剩下一个桶底,这时候的食品以及一些日用品都习惯装在桶里, 莫茹都要了,称了一下也只有三两。 莫茹猜商店里肯定还有货的,不止这一桶,估计是今天的份额卖完了就不肯再拿出来。 傅臻笑道:“你继续买别的,红糖交给我。” 莫茹道了谢,继续去另外一个柜台买煤油。 这时候煤油也装在大白塑料桶里,各人自己带容器来打。 莫茹就去把自己从医院要来的玻璃瓶都拿来,然后把自己收集的两斤煤油票都打出来。 一斤煤油三毛四分钱,莫茹有点奇怪不是统购统销吗?在乡下三毛钱就够了啊。 她就问问售货员。 那李姐笑道:“乡下供销社是三毛钱,但是一张票只有二三两,我们百货商店一户一月有一斤的票呢,当然要贵一点。” 好,莫茹乖乖付钱。 买了煤油她就去扯布。 自己卖鸡蛋的时候换了一丈多布票,另外还有柳秀娥等人的布票要帮忙扯回去。 有傅臻帮忙,莫茹在百货商店买东西简直是如鱼得水。 要是自己来买东西,单单被张莹那样的人白眼也不舒服,并且不给挑不许多问,要买快买不买拉倒,跟被迫着买一样。既享受不到购物的乐趣,也买不到合心合意的产品,自然不爽。 现在可好了,她可以随便挑慢慢选,比较一下花色、纹路,各种不同的料子可以问问价格。 那李姐看在傅臻的面子上自然也要耐心回答。 莫茹果断把自己手里所有的布票都花布,拿回去给张翠花让她分配,做棉袄、褂子都好的,至于裤子空间里还有点次品布呢。 别人的布票自然要精打细算,就柳秀娥扯一块花布,其他人的都扯蓝色斜纹的劳动布,结实耐用。 反正乡下人也不追潮流,不是非要买什么面料,结实耐用为上。 比起她上一次去供销社扯花布,这里的要贵一些,不知道是涨价了还是城里的格外好也格外贵一些。 最便宜的花布是三毛一尺,还有四毛八的,她扯的自然是最便宜的。 劳动布还好,两毛六一尺。 扯布的时候也有讲究,她看那李姐的手指紧紧地卡着布尺子一点余量也不给放,心里不禁有点失落,还以为她会像冯如那样给留点余量呢。 这棉布估计没缩过水,回去一洗估计都不够做衣服的。 傅臻看在眼里,就对李姐笑道:“李姐,你量布的时候不要扯那么紧嘛,你扯紧了和放平了量要差两寸呢。” 李姐笑道:“小傅啊,咱们也有规定啊,这布没有放量只能紧着卖,要不最后少了要我们贴的。” 傅臻就道:“那得和你们领导提提意见呢,也不能让我们亏啊,一年就这么几尺布票再少了两寸。” 李姐虽然嘴上说规矩,却还是给略松了松。 等扯完布,莫茹觉得差不多了,想和傅臻去买红糖。 傅臻却不及,靠近她附耳道:“你不买那个啊。” “哪个?”莫茹不解。 傅臻朝着她眨眼,附耳低语,又指了指柜台后面卖女性用品的地方,那里有女性裤衩、背心、胸/罩、月/经带等。 莫茹其实刚才就看到了,但是她没明白是什么,当时还以为是口罩!!! 原来不是口罩啊。 三指宽的一条布,里面是胶皮,两头有细带子,莫茹都想象不出要怎么用。 傅臻低笑:“你们家里人都不用吗?以前你们怎么行经的?” 莫茹眨眨眼,以前用卫生巾、卫生棉后来有月事杯……这个她真没用过。 她突然想起来,等她生了娃,大姨妈还是要来造访的,那她要怎么解决? 她脑子里想了想家里的女人是如何解决的? 她突然想起来二嫂和三嫂经常私下里嘀嘀咕咕,有时候俩人黑灯瞎火地洗东西,还有她们房间拉的麻绳上总是搭着些乱七八糟的布头,那时候她没多想,一直以为是尿片! orz 那应该是原生态的姨妈巾? 等自己来了要怎么办? 傅臻轻笑道:“哎,我听说你们那边很多妇女都是用草木灰的,是不是真的啊?” 草木灰? 莫茹眼睛都瞪圆了,居然还能这样吗?来大姨妈可以用草木灰堵回去?莫茹感觉自己被刷新了三观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她穿越来的这段时间一直怀孕,大姨妈不造访,所以她都没关注。 根本不知道啊! 难道二嫂和三嫂她们都是用这样的土方法招待好亲戚的? 傅臻看莫茹一副惊呆的模样,低笑一声,拍拍她的肩膀,“要多买几条备用,还得买手纸,你可以买一些细的手纸,再备一些粗糙的折叠在里面。” 如今中央有文件下来,要求医疗向农村倾斜,让各大县医院为各乡、大队培养赤脚医生,解决农民的看病难问题。这其中就包括了妇科卫生知识的宣传,傅臻是下乡宣传过的。 据说乡下妇女们来月事的时候都是对付一下,条件好一些的用破布叠成布带子,布不够的每天都要洗,否则就没得换。条件差的用布袋子装草木灰,用过把草木灰倒掉,布袋子洗干净继续装草木灰换。 不过既然莫茹是乡下来的,也不会用这个卫生带,那她干嘛一副这样惊吓的样子 职业使然傅臻就要给莫茹宣传一下,让售货员拿几条带子过来给莫茹选。 若是别的乡下女人,根本不好意思说这事儿,更别说在百货商店的柜台公开挑选用品,简直能羞死。 莫茹毕竟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挑选卫生用品是天经地义的,接受了现在没有卫生巾只能挑选月/经带这个事实以后,她就镇定下来。 她看居然还有带花纹的,哎呀,太风骚了挑个深色素面的就好。 傅臻道:“回去以后跟家里村里的妇女多宣传一下,以后等有赤脚医生来培训,你们也能定期检查妇科。” 莫茹点点头,真诚道谢,“小傅医生真是多谢你,要不是你讲,俺们什么都不懂呢。” 傅臻笑了笑,又让售货员给她拿手纸过来。 手纸有两种,粗糙的那种棕黑色的手纸,摸着跟砂纸似的,吸水强但是没韧性遇水就烂。还有颜色略浅、软一些长一些,也结实一些,不过在莫茹看来也粗糙得很。 可这已经是最好的。 想到以后每个月都要用一次,采购、处理都是一个问题,莫茹就觉得有点头大,哎,这真是不得不担负的负担啊。 大姨妈一来,再强的女人都被折磨地没着没落的。 像纸这种工业品,估计来年也会被限购的。 其实就算不限购,现在乡下也很少人会买手纸用,绝大部分人上厕所都是对付……石头、坷垃儿、树枝、树叶、玉米芯儿、高粱杆儿等等。 说起来都是泪儿。 傅臻看她犹豫,以为她怕贵,就小声劝道:“宁可穿的差一些,卫生用品是要备的,万一得了妇科病那可是一辈子的事儿。” 莫茹点点头,买! 手纸现在也是凭本买的,其实跟发行票证也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以货量限制一个是公开限制罢了。 这个东西人家傅臻家也要用,莫茹都不好再买。 傅臻却不管,笑道:“你买就是,多买几刀回去备着,也不是每个月都能买的。”虽然姐夫比别人要正直一些,可他们家的日用品那是绝对不会缺的,这就是权力在手,一点都不愁。 莫茹问了问,纸也不便宜,一刀一刀的卖,一刀有一百张,捆成一捆。 粗糙的黑毛纸是两毛八一刀,好一点的那个三毛八一刀,其实还是挺贵的。 这时候造纸技术不到位,纸的质量差,价格贵,却也没办法。 这还欠傅臻好大的人情呢,以后有机会她一定要好好回报人家。 原本他们以为就来城里买红糖,谁知道现在除了粮油猪肉布要票,其他的表面不要票,可数量有限,不是卖光了就是凭本供应啊! 要不是今天运气爆好,遇到了慷慨的傅臻,他们估计要攒着几十块钱买不到一斤红糖,就那么灰溜溜地回去呢。 这就是有钱也可能买不到东西的尴尬时代,因为没有买的资格。 这么想着,她就寻思是不是可以回去让周明愈带着队员们做手纸! 技术不是问题,政策是关键。 如果上头不让大队里搞副业,要是他们搞了那就是走资派就要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甚至可能抓起来。 虽然花了很多钱,莫茹并不太心疼,毕竟他们这一次来偷摸卖鸡蛋就是为了筹钱买其他家里没有的东西。 她还想给周诚仁他们买点烟叶,但是百货商店不卖烟丝,只有成品卷烟。卷烟最便宜的丰收牌要两毛一一盒,乡下人从来不抽,只有张根发偶尔抽一下。她和周明愈要是买回去,就算周诚仁不骂,估计也得心疼得睡不着觉。 还是算了,找机会买烟末。 买完东西,傅臻就和她回仓库看看。 这时候邱云已经处理完刚才的矛盾,让张莹几个回去值班儿,又安抚几个买东西的妇女,让她们只管去买东西,直到选到合心的为止。 等相关人员走了,他就跟售货员组长道:“咱们从今天要明文规定,不许和顾客吵架,没有什么好反驳的。就算有些顾客啰嗦我们也要体谅,尤其是乡下来的同志们,好不容易张罗到几张票大老远地赶过来,不管怎么挑也是情有可原的,我们一定要有耐心,好好为人民服务。” 组长连连点头,她脸红红的,的确是她失职.自己平时就对那些顾客冷眼冷面惯了,对城里人还好一些,要是乡下来的泥腿子,一脚一身的土,弄得柜台都脏,她们的确是很反感的,态度更加冷淡甚至称得上恶劣,有一些本来就胆小的乡下人到了柜台前都不敢开口说话。 邱云也不难为她们,摆摆手,“好了,回去安排工作。” 待她们都走了,他看向周明愈几个,笑道:“傅臻和我说了你们要买红糖的事情,柜台上今天的量已经售完,我可以把明后天的调拨一些先卖给你们,毕竟你们大老远来一趟不容易。” 两人笑道:“多谢邱经理。” 邱云扭头对傅臻道:“那就让两位老乡买两斤红糖回去。” 傅臻甜甜一笑,“谢谢姐夫,不过人家大老远来一趟就两斤也不够吃,我看把我妈、我姐的份额都给他们,我们这几个月都不买,行了。” 邱云一副无奈的样子摇摇头,“行,最多四斤,这都是破天荒的,后面少不得有人要抱怨呢。” 傅臻背着手,笑得有点神秘,“姐夫——这几天……是不是有很多特价品啊。” 比如说免票的布料啊,次品的日用品啊…… 邱云扶额,“我说你是我们家妹子吗?别是他们家的。” 傅臻飞快地做了个鬼脸,“你可不能瞧不起乡下同志们啊,我觉得莫茹可像我妹妹了,别看她乡下来的还上识字班呢,认识好些字。” 她指了指墙上的一面宣传画对莫茹道:“妹妹,你念一遍让邱经理瞧瞧,争取多给你卖点特价品。” 莫茹笑了笑,一副很乖巧的样子,“多谢邱经理和小傅医生。” 她跟个小学生一样脆生生地念了一遍,就跟被爹妈带出去炫耀会背唐诗的小孩子一样。 邱云惊讶地看着她,“还真会啊?!” 傅臻得意道:“服了,是不是要帮这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