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作者有话要说: 主角们看花灯,我要出门去看《雷神3》啦!O(∩_∩)O~~ 走了一阵子, 清婉原本乱哄哄的脑子,渐渐地清醒起来了。她看着走在前头的李瑾,很想问问他, 今天这样的日子, 为何会一个人出现在街上,难不成也和她一样, 是走丢了?这可能性应该不大,毕竟, 以他和李瑜为首的等一众王孙贵族公子, 可是这京城里出了名的会玩儿, 如何就会在这上元节走丢呢,这其中,必然有什么缘故。至于那缘故是什么, 她就猜不出来了。或许可以回去问问清朗和清正,他们素日也出来赴宴喝酒,知道的,肯定都比她多。甚至是清忠, 也是个去询问的好对象。 这个念头一冒出来,清婉自己都觉得自己疯了,她为何会突然对这些感兴趣, 这可不是她往常该有的心思。一定是这上元节的缘故,清婉看着自己提着的那盏玉兔灯,心里狠狠地赞同自己道,嗯, 一定是这样了,是这节日的缘故,使得自己的想法都奇怪了起来。过了今晚就好了,她这样安慰自己道。 这样一边走一边自我安慰着的清婉,一个没留神,差点就撞上了前方突然停了下来的李瑾。“好端端的,做什么突然……”她挪开了提着的灯笼,不满道。 李瑾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让开了身子,好让她看清楚,前方是怎样的一副景象:数不清的河灯浮在前面那片湖上,灯火闪烁,映衬着各色的折纸河灯,这样远远望去,就好像是漫天银河落到了人间,星星点点,成就了人间的一处仙境。 清婉觉得这时候自己该发出赞叹的,她知道李瑾在等着她说出那句“真美啊”,至少他脸上的表情是有点期待的。这种时候她才觉得,其实他也不过还是个少年而已,总有掩藏不了的心思,从他眼角眉梢悄悄溜出来。可清婉自问自己是个诚实的人,她虽然觉得眼前的景致是很美,但还没有美到能让她惊叹的地步,毕竟,她曾在安州见过比这还要宏大的景象,那才是真的火树银花。 “嗯……很美。”清婉觉得这种时候还是要给个面子比较好,所以她最终还是这样说道,至少她没撒谎,虽然那的确比不上安州的美景,但到底也还是好看的。 可能是自己的语气太平淡了些,李瑾对她这样的回答显然不是很满意,但还是问道:“你要去放一盏吗?” “我?”清婉下意识地指了指自己。 她没反应过来,一旁的小贩却是极为精明的,立马捧了河灯过来,堆着满脸的笑向她说道:“今儿上元节,这城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要来这里放河灯,祈福啊,许愿啊,都说可灵验了,两位也试一试。”然后不由分说地,就把那河灯往清婉手里塞。 “这……”清婉捧着那盏灯,眼睁睁地看着那小哥点燃了里头的灯芯,压根来不及说不要。她看向李瑾,他伸手摸了摸腰间,这才想起自己的钱刚刚全都给了那对买灯笼的老夫妻了,见清婉正看着自己,不免有些尴尬了起来,然后就去解挂在腰间的一块玉佩——这和当年清婵拿自己的项圈去换两根糖葫芦有什么区别?清婉忍不住想要笑。 “我有。”清婉拦住了想要解下玉佩的李瑾,自己从袖中取出一只荷包来。自从那年知道了钱是出门在外必备的物品之后,她身上就再没少过这样东西,以防万一总是好的,是不是。 那小贩着实精明得很,又点亮了一盏灯,递给李瑾,笑道:“哪有只放一盏的道理,成双成对才是好意头,是不是?团团圆圆嘛。” 清婉知道他肯定也是误会的了,但她也懒得再去解释,只问清了价钱——这种日子里的东西,必然是贵得离谱的,但清婉还是给了,她只想赶紧打发这小贩走,免得他再说出什么好话来。 沿岸前来放河灯的人很多,清婉和李瑾走了好一段,才找到个人稍微少些的地方。看着那盏河灯脱离了自己的手,清婉一时有些恍惚,上一次出门放河灯的时候,她还在安州,陪在自己身边的,是另一个人,一个让她觉得欢喜的人。不知道那个人,今天晚上,是不是也会点一盏灯呢。都说天下河流同出一源,最后也会归于一处,那她今晚的这盏灯,是否会和他的那一盏,就在哪里相遇了呢? “许愿了?”清婉站起来后,李瑾问道。 清婉这才一惊,是啊,就说怎么老觉得忘了什么呢,原来是还没许愿啊。她觉得有些尴尬,便将问题抛还给了李瑾:“你呢?”她问。 李瑾看了她一眼,转身就往岸上去。清婉跟了上去,笑道:“就算你不说,我也能猜到,必是和那王家小姐有关,对不对?” 李瑾哼了一声,道:“你们两倒是要好得很。” 那倒也说不上,清婉心想,她们都明白,她们之间能有如今的这般关系,也不过都是利益驱使而已,若要说感情,还真说不好,那其中到底有几分真假。所以她呵呵笑着,说道:“那哪能啊,自然是没有她和殿下您……”说着就见李瑾又回头瞪向自己,她以为是不该提“殿下”二字,但不叫他殿下,她又能叫他什么呢? “九,九哥?”她试着用李瑜唤他的称呼。 李瑾不置可否。 清婉见他并未抗拒,便放了心,继续笑道:“那自然是比不上和九哥您了。” “找到了,在这儿呢。”李瑾才要说话,就见从前面人群中冲出来一人,一把抓住了清婉的手,然后转身向她后头的人喊道——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清婵。 “你跑到哪里去了?”清婵喊完了人,又对清婉吼道,“人这么多,我们差点就没把这整条街给翻了个底朝天了。” 当着李瑾的面,被自己的孪生妹妹这样说教,清婉是既好笑,又生气。她还没责怪清婵呢,这回倒被她先打了一耙。但这些都不是重点,她努力地向气呼呼的清婵使眼色,好让她注意到一旁的李瑾。 “怎么啦,眼睛有毛病啦?来我细瞧瞧。”清婵说着,就要来扒她的眼睛。 清婵脑子一根筋,清婉是知道的,但她没想到,自己这个妹妹。会神经大条到这种地步。“我眼睛没事儿。”她愤怒地按下了清婵伸来的手。 “那你歪嘴斜眼地做什么?”清婵一歪头,问道。 清婉恨得牙痒痒。这要是只有她们两个,她绝对要照着清婵脸上给她来上一拳。 “啊,这不是……”终于赶了上来的清朗,果然要比清婵眼睛尖得多,也比清婉要懂得,这种时候,这种地方,什么该称呼,什么不该称呼。到底是兄长,没白长几岁,清婉心想。 清婵这才注意到李瑾的存在,她下意识地就拦到了清婉的前面,警惕道:“你怎么在这儿?”然后又四下里看了一圈,喃喃自语道,“那家伙不在?” “放心,他没来。”李瑾淡淡道,竟然并未在意清婵的无礼。“既然你来了,我可以走了。”他又对清朗说道,点了点头,便独自往前走去。 直到看他走,清婉这才想了起来,自己似乎一直都没有向李瑾道谢过。然而这时候再去。已经来不及了。 “说起来,你怎么跟那个人碰上的?”清婵看着李瑾渐渐湮没在人群里的身影,略带不满道。“还有,你哪来的这灯笼?咱们都走散了,你还有心思去买灯笼玩?”她拧起了眉头。 清婉没有回答,而是对她一瞪眼,道:“回去我再跟你算账。” “欸?我又做错了什么?”清婵眨着她那一双大眼,作无辜样道。 清婉不再理她,而是走到了清朗跟前。清朗于是笑道:“好了,有话咱们回去再说,大家都还在等着呢。走。”说着一手牵了一个,打趣道,“这街上人多,好好抓着哥哥的手,可别再走丢了。” “给你嘚瑟的。” “你脸还真大。” 清婉清婵同时甩开了清朗的手,洋怒道。 清朗哈哈一笑,一人赏了个糖炒栗子,道:“可见你们是双生姊妹了。”只得了二人恶狠狠的从鼻子里发出的不屑哼声。清朗于是又牵了两人,笑道:“好了,走了。” 这倒是像回到了安州时候的模样,清婉想,有多久了呢,他们兄妹三人,有多久没像今日这般牵着手,一起来看河灯了呢。这种时候,要是清嬿也在,那就更好了。记忆中,只有一回,清嬿是同他们一起出来的,尽管逛到一半,她就不得不先回车上去歇着,但清婉仍然记得,那晚她脸上的笑容,和那沿街的花灯一般,灿烂无比。 “哥哥,”清婉突然站住了脚,拉着清朗,两眼炯亮,“我们去买盏螃蟹灯。” “螃蟹灯?” “哦,那是嬿嬿那小丫头喜欢的。”清婵也想了起来。 清朗依旧不解:“府里头也有人扎的灯笼,还有宫里娘娘赏下来的,难道不都比外头的好?非得去买?” 清婉和清婵对视一眼,莞尔一笑:“非得去买。” 清朗看着她二人那样笑,就知道,那螃蟹灯,不管他愿不愿意,都是要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