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快穿之女配范儿 > 第61章 烽烟佳人06

第61章 烽烟佳人06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过了几天, 重嘉果然如约来找秋露去梨园春看戏。    梨园春是京里最有名的热闹去处,楼里常驻几支当红的戏班子, 楼上是达官贵人取乐的地方,楼下有花园, 常年熙熙攘攘, 卖什么的都有,秋露每年春天都会陪母亲过去一趟。    她站在穿衣镜前整理头发,黄氏就坐在她身后拢着眉头,半晌,才幽幽叹道:“去了和姜小姐好生处着。我的女儿, 不必委屈自己去讨好谁, 可也别太倔了,到时候是自己吃亏。”    秋露赴宴回家后,就向父母坦白, 自己对顾家少帅无意。苏政夫妻两个呆了半日,脸色都不大好看。    苏政是一门心思要女儿上进的, 听了她的表态,闷坐着抽了半天烟, 自此再没跟她说过话。倒是黄氏说:“人家做亲的, 都讲究个门当户对,这门不当户不对的, 到底成不了。你既不愿意, 娘也舍不得你给人做妾,就当没这回事罢。”    她是个有主意的妇人, 市井中打滚过来的,自有几分泼性,硬是顶住了丈夫的施压,没有妥协。    妻女都不听他这一家之主的,苏政的脸是一日黑过一日,这几日家中的气氛也冷得像冰一样。    秋露回身搂着她的脖颈,笑道:“娘就放心,姜姐姐好着呢!”    看着女儿难得的笑脸,黄氏觉得安慰不已,伸手抚过女儿精致的眉眼,连声道:“好,我露儿说她好,她必定好。”她心里纵有隐忧,也不说了。    秋露放开母亲,出门与姐姐会合,姊妹两个并肩坐在后座上。    她侧头打量重嘉,那天宴会上重逢时灯光太强烈,她心里又被激动的情绪填满,都没有仔细地瞧过姐姐。    这么一看,她就不禁蹙眉。重嘉依然是一身军装,朝廷配备的少将级制服,深青色的外套,袖口有闪亮的铜扣,她一手支头,面上的疲惫掩也掩不住。    她心尖蓦地一酸,像被一只手拧了一下似的,伸手将重嘉的手拢在手心里,低声道:“姐……”    重嘉的手很秀美,手指根根修长漂亮,可以做手模的水平,但掌心指间布满了硬茧,摸上去只觉粗糙。    被她一叫,重嘉总算回过神来,用空着的一只手揉了揉额角,笑容里透着疲累:“嗯?怎么了?”    “你是不是有什么烦心的事儿?跟最近株社的动作有关?”秋露猜测着。    扶桑株社提出要帮助朝廷修建京冀铁路的事情最近闹得满城风雨,连续在京华日报的头条位置挂了一个礼拜,连秋露这等小民也知道了。    重嘉点点头,又摇摇头,叹气:“是,也不是。谁修不是修呢?铁路总是要修的,中国人没有自主修建铁路的能力,拒绝了株社,总也要别家外国公司来承建。”    这时汽车的速度慢下来了,充当司机的士兵回头说:“大小姐,前头有学生□□,把一条街都堵住了。”    秋露探头去看,只见前方果然正过来一伙学生,他们统一穿着学生装,手里举着横幅小旗等物,约有上百人左右,街角处还有人源源不断的出来。    她回头看重嘉,重嘉端坐不动,只淡淡道:“小叶,绕道。”    车里的气氛一时安静下来,秋露回头看了看□□的队伍,想说点什么,终究也没有开口。    一路到了梨园春楼下,卫兵在车里等着,重嘉和秋露上去。    早有有眼力的伙计过来招呼,问明了姜家定下的包厢名,一面躬身领着二人上楼,一面殷勤地问:“二位,今儿是吉庆班排演新戏,且得有会子呢,要不要叫个唱的过来,也好打发辰光。”    他见重嘉穿的是军装,衔儿还不低,便把她当成了哪家的叛逆小姐,偷穿了家里兄弟的行头,专程出来捧角儿的。如今京里这样的主儿虽不多,却也不少,他在梨园春当伙计,什么样人没见过?    “不必了,我们清清静静的说话。”秋露说着,打赏了他几个钱。    伙计接了小费,又问:“那二位要吃什么点心,什么茶?我们这儿的茶点都是干净的,您放心。”    不等人说话,他一口气报出一长串名单,到了包厢外,侧身推开包厢门。    “来一壶吓煞人香,四样点心。”秋露自如地吩咐道。    不一会儿,茶点心都上来了,姐妹二人拒绝了楼里的伙计一旁伺候,秋露亲自动手斟了两碗茶。    这个包厢的窗户正对着戏台,这会儿窗子开着,可以看见戏台上有个穿戏服的正练习走步,来往的人很多,有个半大孩子正提着花篮卖茉莉花儿。    秋露探身叫了那孩子上来,买了他两支花儿,白花衬着绿叶,看着就素雅清新。她拿起一支别在自己的衣襟上,另一支掖在重嘉的上衣口袋里,顿时满室都香幽幽的。    “怎么剪头发了?”重嘉问。    问出这句话的时候,她坐姿端正,一手托着茶碗,一手揭开茶盖,从袅袅热气中睇过来的那一眼,平淡中蕴含着足以惊艳世人的神采。    秋露托着腮,笑嘻嘻地看着她,回答说:“马上就是大学生了,换个发型嘛。”    她真没有想到,上次见面那么突然,姐姐竟然还注意到了她的头发长度问题,明明也没有短多少。    重嘉沉吟:“是京华大学吗?你是什么专业的?现在京华的校长是梅久祯,这个人的人品不好,治学的态度还是好的。”    “姐,你还认识京华的校长?”秋露有些惊奇地问。    不是她大惊小怪,众所周知,姜家是军阀暴发户,大本营在西北,重嘉身为姜家的大小姐,又是早早从军的,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和文化界扯上关系的人。    重嘉笑了笑。    当然是有关系的。京城是全国的文化中心,人文荟萃,又是数所最高级学府的所在地,在朝廷的主持下,中国顶尖的人才都向这里集中。    西北姜家不只是有一支军队,更是一个横跨军政两界的庞然大物,要维持这个庞大集团的运行,当然需要人手,加上重嘉也有自己的考量,在西北的各项建设都需要新式人才,结交几个文化界的人,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事实上,她不仅与不少文化界的名人保持着不错的关系,还慷慨解囊,出资资助了不下数百名贫寒学子留洋。    她资助这些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他们回国后给她、给西北军工作,只是一项博名声的投入罢了。    这会儿可没有什么人人平等、职业平等的说法,读书人,还是能出国留学的读书人,那放在整个中国都是拔尖的人才,既然是拔尖的人才,就必然有自己的想法,连朝廷也不可能强制他们做什么,何况是西北姜家。    秋露听了她的解释,倒也不觉得惊奇。朝廷如今已经是一艘破船,还在船上的人拼了命的想下来,而各方军阀自然是想从这艘破船上捞最后一把。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桌上的茶渐渐失去了热气,秋露正要起来把冷茶泼掉,忽然听见楼下传来一阵喧嚷之声,好像有人在争执。    姐妹俩对视一眼,同时起身,秋露推开包厢门,就见在一楼通往二楼的楼梯边上,一个人高马大的外国男人正在纠缠一位年轻的中国小姐。    那个外国男人穿着不错,像是喝了些酒,身形踉跄,脸上涌起两团红晕,此时正大着舌头叽里咕噜说洋文。    被他纠缠的小姐虽然极力反抗,神情尚算冷静,也用洋文回了些什么。她的男伴身形瘦小,鼻子上架着副金边眼镜,一看就是个文弱书生,对付不了那个外国大汉,只能在一边扎煞着手干着急,而周围的看客指指点点,没有敢上前帮忙的。    秋露定睛一看,不禁“咦”了一声,那位小姐还是熟人,正是之前她在万国园的宴会上搭讪过的那一个。    她回头望向姐姐,却见重嘉看着楼下神色冷凝,伸手摸向腰间,拔 出了枪来。    还在借酒装疯纠缠女子的外国男人忽然感到劲风袭面,才要偏头,一枚子弹已经擦着耳朵呼啸而过。    他顿时僵立原地,待反应过来,立刻暴跳如雷的抬头,想看看是什么人竟然敢向他射击。    子弹射来的方向站着一位全身军装的年轻小姐,正冷冷看着他。    他几乎要气炸了,脸色铁青,伸出粗短的手指指着重嘉,当即就是一篇污言秽语的破口大骂。    重嘉根本不回他,只是又举起了枪,对准了他的脑袋。    男人吓得魂飞魄散,完全没想到她的态度这么强硬,胡乱扔下几句狠话,转身就跑入人群中不见了影子。    重嘉把枪收回枪套,那位被骚扰的小姐整理了一下衣服,恢复了体面,仰头对她感激地一笑,上楼来道谢:“顾云浓多谢姜少将军援手。”    她那位男伴也跟着上来了,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讷讷说:“谢谢姜将军。”    这位顾云浓出身大家,父亲是驻外大使,有名的风流才子,她自小兰心蕙质,跟着父亲在海外求学,如今学成归国,她的这位男伴同时也是她的未婚夫,其父名满海内,是知名的大学者。她们两人的结合,正是门当户对,天作之合。    顾云浓风度不凡,跟重嘉二人叙话,听说开学后秋露要去京华大学报道,便亲切地说自己的未婚夫被聘去京华教书,到时候为她引荐京华的才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