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红楼之好想哭 > 第47章

第47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听了贾小妞的介绍, 贾珠的视线扫过宝玉, 看着宝玉带着惊奇和亲近的眼神,贾珠不自觉的放柔了目光。    母亲和妹妹给他写的信,他都收到了。    然子不语怪力乱神,这种事情他是不愿相信的。    兄弟俩相差十多岁,又是一母同胞, 贾珠对宝玉倒是难得的亲近。    虽然还带着生疏,但却比府里的贾政三口好了许多。    宝玉是个敏感的孩子,他明显感觉到贾珠的气息里没有厌恶和排斥, 于是亲近的上前了两步,笑眯眯叫了一声大哥哥。    元春见此,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在宝玉还想与贾珠亲近一番的时候, 她直接引着贾珠坐到了贾母下首。    宝玉见是对自己并不怎么喜欢的大姐姐, 可怜巴巴的站在那里低下了头。    为什么这个家里的人都不喜欢他呢?    贾小妞见他这副小可怜的模样抽了抽嘴角,上前几步牵着他的手回到了贾代善身边。    这是她造的孽……    只是她若不这么干,也许贾家现在又是另一番景像了。    虽然她自信有贾代善在的荣国府一定不会做出原著中那些蠢事。可贾母对于宝玉的那种溺爱也挺让人头疼的。    其实相较于原著中的捧杀, 现在时刻被道德教育, 功课压身的宝玉也许更让人期待, 不是吗?    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遇到了事情不要总是想着别人会给他做主的男人。    真心的, 在鱼的思维里,与其祈求旁人的善心, 不如让旁人不得不善心。    少时,几人落座。贾代善又仔细打量了一下贾珠竹竿一般的身材,心中暗自摇头, “回来了,就好好歇息一阵子,养足了精神,等出了正月再回书院也不迟。正好赶上你大伯的喜事,你也凑个热闹。”孙子这身子骨看起来比老二还脆弱,贾代善觉得若孙子过几年还是这般情况,他可不敢放孙子进考场。    他爹那样藏着一身小肥膘的都熬不过去,被人提留出考场,他这样的,保准得送去半条命。    喝了一口热茶,贾代善放下对贾珠身子的担忧,又毫不客气的揭了贾母的短,“人就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多努力,将来也不会有遗憾。但好的身子骨却是一切的前提……你们老太太头发长见识短,别听老太太瞎叨叨,咱们这样的人家,更应该比那些寒门学子努力才是。听多了她的话,好好的苗子都能让她养残了。瞧瞧你老子,便知道了。”    贾代善虽然说的不客气,但事实就是这么回事。他们这样的人家无论是生活还是在人脉,地位上都比那些寒门学子有优势。在这么大的优势前提下再不好好努力,难道真的等到他死了,一家子人从官宦之家变成普通老百姓?    他死了,两腿一蹬,管他天崩地裂。只是……他没死之前总要念着他们一二。    这上进,便是其中最要紧的事情。    不想碌碌无为,抿然于众,那么就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努力方可达到。    世间万事,有因有果,没有什么是不劳而获的。    二房嫉妒大房有爵位可以继承。但却没有想过他的大儿子要付出什么,承担什么。    大儿子为人憨实,只要做好了引领不失为一个将才。只是他们贾家军功起家,到了这一代,是万不可再碰军权的。想要出仕唯有以文入仕方可保贾家几十年不被猜忌。    这个重担本来是落在了二儿子身上。    大儿子有爵位,二儿子有实权,兄弟俩互相帮衬,贾家又可以风光几十年。    只可惜……    万事算计得再好,也不如变化让人措手不及。贾代善已经对两个长成天残的儿子放弃了。    对于老大,他只希望他别犯蠢,被人卖了再替人数钱。而老二呢,一副曲高和寡的作态,也盼着他能认清自己的身份,别为家里闯下什么祸端。    荣国府只有两房。大房有琏儿,现在琏儿年纪小,却是知道上进的性子。二房有珠哥儿,虽然性子养的有些木呆,书生意气重了些。不过以他的资质将来进入礼部或是翰林院应该可以稳妥处之。    至于宝玉……贾代善看了一眼被心肝牵着的小孙子,贾代善对他的要求真心很简单。    做个好人。    贾代善的话,前半段听了,贾珠还能应付一二,后半段他都听呆了。    这话,他一个做孙子真心没法接。    说老太爷说的对,那就是在打老太太和亲爹的脸。说这话不对,老太爷指不定还要说些什么。    真心让人不知道如何回答是好。    贾母在贾代善提起她的时候,就在心中默背了一大段佛经。可是看着那滚烫的茶水,贾母的手还是抖了。    不受控制的端起茶杯,贾母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压制住那不听指唤的手,不让它将茶杯朝着贾代善的脸上飞去。    这男人真特么没治了。    被贾母这么想的贾代善,竟然还抽空朝她挑眉笑了笑。看到他那模样,贾母更是控制不住自己颤抖的手。    不能扔,千万不能扔。    不能再给这男人任何借口借机发作她了。    贾代善与贾母的官司,贾珠并不曾发现。元春倒是揣摩出了几分意思,但因着贾代善那不同寻常的作风,根本不知道这二人之间倒底怎么了。    元春回想了一下自家祖父对祖母态度转变的时机,然后元春就发现祖父与祖母的关系在先大伯母还未过逝前便有些个端疑。    虽然不知内情究竟,但元春还是本能的帮亲哥哥解围。在没有人说话的时候,主动提起了去后面张落事情的王夫人。    她说,太太这会儿怕是已经知道哥哥入府了,估计正往老太太这边赶呢。    正如元春这话,王夫人确实是知道了自家儿子入府的消息了。于是匆匆的吩咐了两句便带着丫头赶了过来。    她一进来,也看不到其他,只是上前一步抱着贾珠大叫我的儿。    贾珠十四五岁的半大小伙,被王夫人这么一抱,倒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    见过了王夫人,贾珠又去见了自家父亲和大伯贾赦,在这两人那里聆听了两段风格迥异的训话后,贾珠便又回了荣庆堂。    贾珠既然已经回来了,再加上时辰又到了饭点。一行人又说了两句话便安排了宴席。    因着贾赦与贾政都卧床,贾琏又已经回了梨香院,所以此时在贾母这里用膳的便只有贾代善和贾小妞,以及贾母带着二房的娘仨。    等到饭菜都上来的时候,贾代善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非常不客气的问了一句,“那个周瑞家的,可是还在你这小厨房里?”    要是在,老太爷可不吃这里的饭菜呢。    在吃饭的时候提起周瑞家的,那是一件非常影响食欲的事情。然而若是不问出来,贾小妞觉得这就像是吃到了一只有虫子的苹果。    而且那苹果上还有半只虫子的尸体,你整颗心都会碎掉的那种。    贾母因为贾代善的话,又一次回想到了那个荣禧堂之夜,于是脸色非常不好,看着这一桌子的饭菜也没了食欲。    “好叫老太爷知道……周瑞家的,已经不在厨房里了。”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房,王夫人见贾母铁青着一张脸,没有张嘴的意思,便只能硬着头皮将这事说了。    自从周瑞家的被贾代善打包送到贾母这里,王夫人就没少受贾母的磨搓。王夫人既不能对贾母怎么样,又不能对着帮她开拓财路的周瑞家的做些什么,生生受了几回后,才领悟到贾母的意思。    于是特特找了一天,在贾母心情极好的情况下,从贾母这里‘恳求’了半天,这才将周瑞家的讨回他们西大院。    周瑞家的回到西大院后,便迅速接手了西大院的内管家事宜,之后更是用心的替王夫人办事。    “原来是这样。我记得那周瑞家的是你的陪房可是?王家的家生子?”    “……是。”    “怪不得呢。”    怼了一句二儿媳妇,贾代善重新拿起筷子,先给坐在他身边的贾小妞夹了一筷子火腿炒竹笋,然后才给自己夹了一筷子肘子,非常淡定的吃了起来。    贾母:……    王夫人:……    并不知道‘荣禧堂之夜’的贾珠有些不解这段对话是什么意思。左右看了一眼,满腹思绪的低头吃饭了。    当晚饭毕,贾珠离开荣庆堂后,先去给贾政请过安,又与母亲说了几句话,才在下人的指路下来到一处小院子。    看着这处院子,贾珠心中又起了几分疑惑。    这几年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不但所有人的态度很奇怪,就连他们二房都搬到了这府中的西大院?    “大爷,秦姑娘已经安全到家了。这是秦姑娘让小的稍给您的谢礼。”    贾珠洗漱过后,一直跟着他的书僮观砚贼眉鼠眼的走进来,从衣襟中掏出一个布包,小心地递到贾珠面前。    贾珠闻言,刷的一下从床上坐起。急切的伸手接了过来,一边珍惜的打开布包,嘴上还问着观砚,“秦姑娘还说什么了?”    观砚想了想,学着瑞珠对他说的话,一字一句的学给贾珠听。贾珠听了,眉眼都带着几分温柔。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