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10月初, 梁美清终于卸货了, 给季家添了个小公主。 头一天晚上, 梁美清腰酸, 预感不妙, 和季一庭说了这个事情,季一庭着急地说要送去医院。 梁美清和婆婆一脸淡定, 不慌不忙。 梁美清找衣服, 去洗了个澡, 把自己收拾了一通, 还和婆婆聊了一会儿天,恰巧两个女儿回来,都嚷嚷着要一起去医院。 梅奶奶拦着,“你们就别去添乱了,明天还得上学, 我和你爸爸、阿姨去就行了,你们等生了再去。” 二胎很快。 结果刚到一医院没多久, 梁美清就被推进了产房,并且顺利生产。 在产房时, 季一庭给苏强生打了个电话, 没想到孙奶奶婆媳二人闻声就跑来了, 还用保温杯装了一桶的排骨面线。 孙奶奶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不住地盯着产房门口看,跟苏家生孩子似的。 现在的人生孩子真讲究,她们那会儿生孩子, 都在自己家生,临生了才去请个稳婆,如果稳婆没来,妯娌之间谁在,谁给拿把剪刀,用开水煮一下,咔嚓下来就是了。 当护士出来通知家属,生了个7斤的女儿时,孙奶奶很失望,心里嘀咕着:怎么又是女儿。她是希望梁美清能够生个儿子的,嫁那么好,也得生个儿子。继子,毕竟不是自己生的,谁懂能不能靠得住。 有儿子的人生才算完整的人生。 她真提梁美清可惜,看样子应该也不会再生了。 她姑爷季一庭和亲家母梅奶奶倒是高兴,说女儿好,女儿好。孙奶奶觉得这梅奶奶挺好的,就是有时候很装,她就不想他们季家能够再填个孙子,好开枝散叶? 可能这就是城里人和农村人的区别? 从产房出来得一阵子,季一庭劝孙奶奶和张芳芳先回去睡觉,孙奶奶年纪也大了了,而张芳芳明天得上班,他们孩子还要上学。 孙奶奶道,“我精神得很,这几天就在这陪床了。” “那哪行,大嫂和我在这就好了,你们回去。”季一庭说,他口中的大嫂就是保姆阿姨。 “姑爷,你别倔,生孩子的事情还是我们女人懂,你和大嫂都回去,你明天得上班,大嫂回去早点休息,早上给美清做点吃的,家里不是还有两个小的得伺候吗?所以一会儿美清出来,你就回去。芳芳也回去,明早还得去店里。” “也行,那我就跟老姐姐在这陪床,你忙都回去,该忙什么忙什么去。”梅奶奶顺了孙奶奶的意,作为婆婆她是必须留下的,否则要被人戳脊梁骨。 见季一庭有些犯难,孙奶奶道,“生孩子,多大点儿事情,没事的,我们两个老太太能应付。两个孩子还在家等着,打个电话回去,跟她们说说,好让睡个安稳觉。” 季一庭一看,十一点钟,这时候他们应该也睡不着,于是就按照老人的意思,打了个电话回去。 听到电话响,苏敏和季忆都同时从床上跳起来,两人几乎是同时拿起分机,挂完电话,同时冲到走廊里,碰个正着,“生了、生了!” 苏敏也像孩子般地兴奋,和季忆抱在一起。 两人激动得一晚上没睡觉,第二天都起了个大早,要跟季一庭一起去医院看宝宝,在从医院去学校。 季忆一起来就缠着她爸爸问,“我妹妹像谁啊,皮肤白不白,7斤这个大胖子……” 到了医院,看到那个有些丑的小妞,季忆都快哭了,偷偷和苏敏说:“怎么这么丑,一点都不像我们,眼睛还那么小。” 耳朵尖的梅奶奶听到,笑着说,“别嫌她丑,跟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季忆突然被噎住了,这怎么可能。 苏敏由不得笑,确实丑,但是苏敏看到婴儿红扑扑的小脸蛋,和紧握的双手,还有睡梦里的笑容,苏敏突然母爱爆棚,想要去抱她。 两个奶奶慌忙阻止,“她睡觉,别抱,不然习惯了,以后每天你负责带妹妹。” 苏敏只好作罢。看来享受是人的天性,还在手上抱就懂了。 季忆看梁美清盖着一条小辈子,肚子依旧鼓起,好奇地问:“妈妈,你肚子里还一个吗?为什么肚子还那么大?” 梁美清:“……” 一屋子人都笑了,梅奶奶道:“刚生完哪那么容易恢复。” 难怪那些个明星都不生孩子,如此影响身材,她以后也不生,打死不生,看她继母,还跟个大水桶似的,浮肿都还没退下去。 苏敏和季忆一出来就开始讨论刚刚出生的妹妹,季忆不住地笑着,“真的好丑,好丑。我爸和你妈都长得那么好,怎么生个真丑的孩子。” 苏敏无语地看着季忆,又提这茬,“奶奶都说了,和你小时候一模一样。” “我才不信,你看我现在白白嫩嫩的,哪里像她了。我倒觉得神态有点像你,也就是说,实际上是像妈妈的,和我打不着边。” “现在丑,往往会越长越漂亮,因为会张开嘛。” “那姐姐,你看我张开了吗?”季忆道。 “请想象一下妹妹的样子,你觉得呢?” 季忆沮丧得很,居然说自己像妹妹,辣么丑的妹妹! 姐妹两个去给远在北京的哥哥打电话,给他报个喜。 季风听说继母生了个妹妹,很高兴,但也没激动到马上要飞回来的地步,最近女朋友闹情绪,没精力。 季忆八卦得很,“哥,听说你和林欣欣分手了?” “谁跟你说的分手,胡扯。” “两地分居,早晚的事情。”季忆很老道地说着,敢情好像自己也异地过一样的。 “你这丫头,胡说什么呢……” 季忆怕被揍,赶紧挂掉电话,吐着舌头。 苏敏抱着看戏的心态,笑着问,“被骂了?” 季忆点着头,可依旧笑容灿烂,她皮厚惯了,骂一句又不会疼。反正她也不喜欢那个林欣欣。 这年头,谁还不谈几次恋爱嘛,哪个像苏敏,跟个尼姑似的。 这尼姑不知道有没跟慕哥哥联系。 她倒是给慕哥哥写过信,也就是讲讲学习生活,但是从来也没收到过回信,慕哥哥真是小气。 苏敏和慕水微一个班,季忆和陈然一个班。 从初三到高中,上本部高中的占比不多,更多的同学去了其他高中,所以在手机还不普及的年代,他们开始流行书信往来。 慕水微承担了双重间谍的功能,一个是她哥慕璟川,收买她让她帮忙留意苏敏的动向,再一个是季忆,让她帮忙看看有没有人给苏敏写信,特别是男生。 当然有男生给她写信,从北京来的,秦铮。他来信还挺频繁的,偶尔还夹带着几张照片。 但是她一次也没见过自己的哥哥给苏敏写过信。所以,她很怀疑,他哥哥是不是还喜欢着苏敏。 去了清北,那么多人漂亮的女高材生,肯定被迷晕了。 所以他哥也不是什么圣人,就是个俗人。 季忆得知这一消息,觉得言之有理,这才是正常的走向。 她暗搓搓地高兴了一下。 她已经好久没有拍戏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剧组都没联系她去拍戏,按理说还有几场。 她得去联系一下其他演员,这部戏别给黄了。 听说经常有电影中间没钱或者其他各种原因,导致流产,也有拍出来没上市的。 所以就像苏敏所说的,这圈子不好混,哎,看来明星梦有点渺茫。 她和陈然依旧走得很近,两个曾经相互表白过,写过情书的人,现在并不是恋人关系,却能处得如此愉快,也是罕见。 季忆其实越来越搞不懂陈然了,她不像慕璟川那么干脆,可以义正言辞地和她说:我喜欢你姐姐,你不要来喜欢我。在季忆眼里,虽然这句话很讨人厌,但是也很带感,而陈然则不然,他貌似喜欢拖泥带水的。 他已经不是刚从乡下来的傻瓜了,在班里混得如鱼得水,甚至被推选为学习委员。 学习委员可比季忆这个宣传委员高一级,而且很多女生对他趋之若鹜,季忆看到那些叽叽喳喳的女生就很讨厌。 苏敏见此,她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季忆,别走了她的老路。当然,一个喜欢过慕璟川的人,应该看不上现在的陈然。未来,不好说。 有一次傍晚苏敏坐在操场的树下看书,季忆也过去,拉着苏敏说悄悄话,苏敏借机侧面提醒季忆,“你最近还和陈然走得很近?” “嗯,我们就是很单纯的同学关系。” “你得把心思花在学业上,高中别谈恋爱,况且你是要考电影学院的人,得保持良好的形象,以后大把男生等着你挑,明白吗?” 季忆敷衍着点头,她算是听出来了,可这话里的意思是,苏敏和陈然有那么点意思?感觉他们完全没交集啊。 但是三班的两个同学,平时完全零交集,之后两人偷偷在学校的茶山约会,被老师逮个正着,还请家长谈话了。 所以不要忽视零交流。 况且他们本就是同乡,零交流是件很奇怪的事情。 卷子上的名字还清晰地印在季忆的脑子里。陈然和她是同一种人,可以一边喜欢着苏敏,一边答应自己的表白。所以他对苏敏未必死心。 季忆搞不明白,也没敢问,因为苏敏连慕哥哥都看不上,说她看上陈然,还不被骂。 苏敏给自己配了一台电脑,注册了邮箱,她和慕璟川平时用邮件沟通。 你来我往,从来也没断过,说的大部分是工作上的事情。 有一个周末,苏敏题不会做,她本能想到的是去问慕璟川,把题目发过去,捉弄了他一番,来个在线等,急! 然后,苏敏收到了秒回。 她惊愕得说不出话来,这是,这是…… 解答玩,他又补了一条:刚想给你写信。 苏敏在屏幕这边笑了一下,不知该说什么好,就退出了电脑。 慕璟川其实回来得很频繁,2-3个礼拜一次的样子,每次回来也都会抽空和苏敏见个面,开个小会,了解一下工作进展。 他每次见苏敏都有那么一点变化,头发长了、或者变瘦了,女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他想起上次从法国寄回来的明信片,不知道收到没有,还是寄丢了? 她看懂那句话的意思了吗? 也怪自己脑抽,写英文就好了,非得写什么法语,她身边并没有懂法语的人,可是,她就不会来问自己吗! 然而问自己了又如何,以她工作狂一样的性子,是不会跟他谈恋爱的! 说起工作,她的眼睛都在发光。 慕璟川想了个方法,他主动地把《源氏物语》接给了苏敏,在那句话上标注上法文,这样她该懂了。 而且,看这书应该能让她更女人一点。 所以当苏敏收到慕璟川的《源氏物语》时,懵了一脸。 慕璟川一副为她好的样子,“这本书能提升你的写作能力。” “那为什么不先让我看四大名著?” “《源氏物语》比四大名著更早,而且通俗易懂。” 苏敏勉强接受这个理由,但是要告诉他,她已经看过《源氏物语》了吗,虽说是名著,但也不可否认,是本滥情的种马文。 所以苏敏收到源氏物语以后,就把书束之高阁了。 自从她妈生了小妹妹之后,每天早上起来、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看妹妹。 季一庭给小女儿取名季洁,冰清玉洁之意。 小孩子一天一变,原来丑丑的丫头,越看越顺眼。 单眼皮,居然偶尔会变双,眼睛也有越来越大的趋势。 两姐妹对这小宝宝爱不释手,小宝宝成了新宠。 看得出来,小宝宝的诞生,季忆从内心感到高兴和好奇。之前苏敏有所担忧,怕小妹妹又会挑起季忆的心里的那根刺,可是并没有。 苏敏的担忧也是几个家长的担忧,他们都同时松了一口气。 季一庭回来一直坐在梁美清床头,看梁美清,梁美清则看两个女儿逗宝宝。 苏敏觉得自己和季忆是两个大大的灯泡,赶忙拉着季忆出去写作业。 季忆还是没有去拍戏,问其他演员也没问出个所以然来。 苏敏也觉得奇怪,这不会中间出了什么幺蛾子,苏敏怂恿她去给副导演打电话,问问情况。 季忆去了,之后哭丧着个脸回来。 “我命好苦啊,副导演说,剧组超支,没钱了,导演和制片正在想办法。” “……” 这确实是个噩耗,但是不对啊,按照前世的路线,这部戏是上映的,而且红了,盈利多少不敢说,至少不会亏钱。而且本来就是小成本制作,又没什么特效,也没有国外取景,主角都是新人。现在的片酬又不像十几年年后,动辄几百万,上千万的。 不过现在的钱也值钱就是了,电影业很低迷,并未走向真正的商业化。 苏敏想知道这剧组到底是缺了多大一笔钱,才导致了断拍。 中间被抽掉,还是资金没有到位,预算不足,或者真的是副导演的解释,剧组超支? 副导演自然也不会和一个小孩子说这些。 苏敏起身给慕璟川发了一封邮件,给他分析了一通电影业的前景。她并不想从中获利,只负责给她的恩师提供一个信息,让他自己做决断。 这个投资只赚不赔,但不会是个小数目。 电影业和房地产同样都是呈井喷的产业,苏敏曾经看过一组数据,说的是传媒行业的立足期要比传统产业短得多,做大一个传媒行业只需要8-9年的时间。 做好一个项目,然后用这一项目去融资,拥抱资本,这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商业套路。结果只有两种:双赢,或者被资本吃掉。 可是很少人能抵挡得住资本的诱惑。 第二天中午,慕璟川直接呼她了。 苏敏找了个借口去外面打电话。 慕璟川开门见山,“那是说现在还不知道剧组资金缺口,对?” “是的,如果你有兴趣,我就去问问。” “可以,你去问问,顺便问问公司在哪里,我去看看。”慕璟川知道大部分影视公司都在北京这边。 苏敏应承下来。 苏敏回去找出副导演的电话,第一时间给他去了电话,副导演很是意外,“是问拍摄进度的事情吗?” “拍摄进度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我们家有个亲戚托我来问问你们的资金缺口。”苏敏开门见山。 “你家亲戚不会也是和你一样的小孩子,别捣乱。”副导演道。 这是苏敏意料之中的答案,“我家亲戚不是我,他成年了,所以你们可以考虑一下。” 苏敏就是抛个饵,不再说什么。 副导演知道,知州那一带很多土豪,但是托一个小孩子家家来问资金缺口,还一副很老成的样子,他实在没法相信。 “不是,你家亲戚对这行业感兴趣吗,他懂电影吗?” “嗯,他不懂电影,但是他懂钱。你只需要把预算、前期的成本投入还有后期的发行计划给他就行了。” 副导演听得有点懵,这丫头还有点门路,之前听季忆说她们是继姐妹,而且家里是开服装公司的,那牌子在国内还小有名气,会不会是为了捧自己的女儿,来投资的?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 现在剧组也确实尴尬,老曲都快跑断腿,愁白头了。 “我是看跟你这么熟的份上,就跟你交个底,300万的缺口。”副导演套着近乎道。 “行,我去跟亲戚回话,谢谢你了,你那边要是复工了,也跟我妹说一声,免得她担忧的。” “好的。” “先这样了,再见。” “再见。” 其实副导演还想再了解一些情况,但是苏敏很快地挂了电话,虽说是他们找到剧组,但是慕璟川才是握着主动权的一方。 苏敏这个中间人很快地给慕璟川回了话,听到苏敏说300万时,慕璟川犹豫了一下。 对于这样的一个小剧组而言,300万是很大一笔资金。按照苏敏的理解,应该不是前期准备不足,而是中间投资方撤资了。 “我需要先看他们的预算和发行计划,你回头帮我约一下时间。” “行,我看这个事情不着急,他会主动来找我们的,这是一笔不小的钱,你也可以充分考虑再做决定,但是在我看来,这笔买卖不会亏本。” 能不能赚钱,苏敏并不知道,当年很火。当然,很火的背后也有可能只卖了口碑,而没有票房,但收回成本应该不成问题,就看怎么发行。 苏敏一点不着急,她等着副导演主动找上门。 校园名人的季忆垂头丧气了几天,有同学问起,她怎么不去拍戏了,她也拉不下面子说剧组没钱,不拍了,只好敷衍,“我的戏还没到呢。” 她天天和家里抱怨,怎么这么会怎么倒霉,碰到这样一个剧组,以后要被同学看笑话了。 梅奶奶安慰她说:“你的剧组比你还急呢,人家投了那么多钱下去,不能这么轻易就放弃的。” 季忆想想也对。 季一庭心里还高兴了一下,希望就此打断了季忆的明星梦。 苏敏是在四天后才收到了副导演的传呼。 副导演当然也是一脸淡定,开玩笑地询问:“小敏,你那亲戚考虑得怎么样了?” “他说要看你们的预算、前期投入成本和发行。” 副导演喜上眉梢:“行,没问题,怎么见面?” “你们是在北京吗,还是在云岛?” “公司在北京,怎么你们需要来实地考察吗?” “对的,投资人会去你们公司,你们当面谈。我会把你的电话给他,到时候他会跟你联系。”苏敏道。 没有直接把慕璟川的电话给剧组,也是一种技巧,为以后谈判,争取利益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