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我再也不敢坑主角了[穿书] > 第 16 章节

第 16 章节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吐出更多东西来,到时候再看。总之,侯爷是有救了。”    听他这么说,大家脸上都有了轻松之意。戚无为便道:“这几日辛苦先生在孟威那里凑合,已经为先生备好床铺,莫先生快去休息,郑江你带莫先生去。”    郑江便高兴应下,和莫先生,高森一并退下。    等人都走后,戚无为才问许恪:“你说,‘除非翟修手眼通天’,他有丘民,可不就是手眼通天?”    许恪一愣,他倒是没考虑这个问题。“‘丘民’到底是什么组织?”    戚无为声音有些沉重:“外公的意思是,这个组织,在各大官员府上安插有眼线,对威胁他们的人实施暗杀,并通过把持朝局,中饱私囊,以权谋私。”    听起来很厉害。许恪在心里转了转,难怪姜帝师宁可伤害戚无为也要抢走孟威,实在是他对丘民了解太少的缘故啊!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孟威在这里,不是也能审讯他了解丘民么?姜帝师何必非要把这么一个多功能的人质据为己有?    转而他就想明白了,大约是因为姜帝师看不惯定国侯,又不放心戚无为搞审讯那一套,才想自己动手的。    “很棘手么?”戚无为见他迟迟没说话,忧色爬到脸上。    许恪回过神,答道:“放心。不会办砸世子爷的差事,叫你难堪的。”    戚无为果然轻松了一点,说:“办砸了也没关系,我并不是怕自己难堪,是怕你想不开觉得难堪。”    许恪心里一暖,伸出手拉住戚无为,“不会的。我安排很仔细,设了好几层保护屏障。”    第 29 章    许恪不是说大话,他的本职仍然是侍卫,所以最开始戚无为要查孟威家人的踪迹,他就主动请缨了。戚无为将手边的人都调给他用,许恪便安排了两路人,一真一假送孟威家人回京。    在孟威开口后第二天傍晚,他的家人历经波折总算是平安抵达定国侯府别院。前来复命的侍卫汇报一路上的经过,最后说,这一路死伤三成。许恪恍惚一瞬,生出一种不真实感,他派去上百人,死伤三成就是三十多人。这些人在几天前还是鲜活的生命……    戚无为见他脸色难看,接话安抚几句,又说活着的要赏,对那些伤亡的兄弟依例加厚两成抚恤家人,命立刻就办。    孟威的家人其实只有一个老父和一个七八岁的侄儿,复命的侍卫退下后,戚无为直接领着孟家两人去见孟威。    自孟威招供后,就给他换了地方,也不再用绳索捆绑,只在屋子外围安置了人手。当他的老父和侄儿进来时,孟威猛地站起来,不敢置信地发了好大一会儿愣。    孟父喊了一声:“威儿……”    孟威始回过神,三步并成两步上前,跪倒在孟父面前:“爹,都是儿子不孝。”    再抬头,他已是满脸泪痕。    孟威的小侄儿抱着孟父的腿,半张脸藏在孟父身后,怯生生叫他:“小叔叔。”    孟威便胡乱擦了一把脸,长臂一伸将他搂进怀里。    戚无为等人就站在门口,等孟家人度过了重逢的激动以后,他们才走进来。    孟父拉着小孙儿对孟威说:“全靠这位世子爷我们才能平安回来。”    “谢过世子爷。”孟威随即朝戚无为拜倒,只是神色并不是万分感激的样子。似乎觉得若不是戚无为非要带他家人回京,他的老父亲和侄儿现在还平安在他安置好的地方过日子。    戚无为在房间里转了半圈,挑了张椅子坐下,随手拍了拍身边的位置,叫许恪过来坐。然后才说:“请老人家坐。”    立刻有下人搬了张椅子放到孟父身侧,孟父谢过戚无为后,在孟威搀扶下坐了。    他稍微一动作,就动作僵硬,咬着牙忍耐。孟威才发现不对,脸色一变,问孟父:“爹,你的腿怎么了?”    孟父忍着疼坐下,才说:“前几日摔的。”    孟威哪里会信?他跪在孟父一侧,小心探查他的伤,虽没说话,可动作神情已经显示出他十分不满,似乎觉得自己父亲的腿大约也是被戚无为一意孤行拖累的,只不过他现在是俎上之鱼,才没敢把不满直说。    他如此一番动作,在场除了郑江都是人精,哪个能看不出来他心中在想什么?    许恪直接冷哼出声,道:“孟将军不必觉得是世子爷多事,若不是世子爷,你爹和你这侄儿,只怕活不长了。”    孟威又是一惊,立马转过头去看孟父。    孟父吸一口气,说:“自从你安顿好我们爷孙俩离开后,就经常有人上门找晦气,这条腿就是被他们打折的。一开始我以为是当地人欺生,最后一次听那些人说上面有新命令,叫做成杀人越货,幸亏这位世子爷派人赶到,救了我们爷俩。威儿,是不是你得罪了什么人?”    孟威也不是个蠢的,孟父这段话虽没明说,但他前后一联系,就猜到是翟相的人用完他,打算清理了他,防止他后头坏事。    他一想明白,就忽然朝戚无为跪下,郑重谢过戚无为救命之恩。    戚无为没吭声。    孟威也清楚眼下他得罪了翟相,若不抓牢定国侯府,他们一家人也就没几天日子好过了。想到此,孟威头在地上一磕,说:“世子爷,您救了我全家,我孟威无以为报,这就亲自去敲刑部大堂的鸣冤鼓,澄清诬告定国侯通敌一案。”    他说完又磕了一个头,起身就要往外冲。    “慢着!”戚无为喊了一声。见孟威停住,他又说,“翻案是一定要翻的,但若准备不足贸然翻案,恐怕会适得其反。”    这事儿不光要人证物证,还要时机。    孟威不好意思地说:“世子爷说的是,我都听世子爷的。”    当下,戚无为便让郑江把孟父和小孩子领去吃饭。他则和许恪,莫先生,高森,还有孟威一起,重新推敲翻案的过程。    敲定细节后,高森去安排晚膳,莫先生则称要回去准备,先行告退,只余戚无为许恪和孟威三人。    戚无为朝许恪使了个眼色,许恪走到门口将门关上,然后站在那里留意外面的动静。戚无为则和孟威面对面坐着,距离有些近,他们互相对视一眼,孟威便从凳子上弹起,不敢再看戚无为。    戚无为无奈道:“是本世子让你坐的。”    然而孟威刚才受了一惊,怎么也不敢在戚无为面前放肆,执意不肯坐。    戚无为叹一口气,说:“随你。本世子问你,你可知道丘民?”    乍听到这两个字,孟威又是吃了一惊,动作比刚才大多了,他直接倒退半步,才勉强稳住,惊疑不定地反问:“世子爷如何知晓丘民?”    他刚才还对戚无为毕恭毕敬,这就开始反问了。戚无为神色昏暗,盯着他:“你不必问本世子如何知晓,单说你知道什么好了。”    孟威这才惊觉自己刚才反问的不合适,他擦了一把头上不存在的汗,定定神,说:“世子爷恕罪,我不是有意反问世子爷。只是因为丘民这个组织里的人,绝不可能自己对外说有这个组织存在,那世子爷会知道,就有些说不通,我才有此一问。”    戚无为道:“这个组织成立多少年头了?是翟修为首吗?”    孟威道:“二三十年只怕是有的,的确以翟相为首,成员大都是官员。官品有高有低,多不胜数。”    戚无为又道:“你可能说出几个名字?”    虽然孟威不能交由姜帝师处置,若是能知道有谁也在这个组织里,只怕姜帝师能利用一番。    他这样想,却不防听孟威说:“我加入不久,他们联系我十分小心,从不以真面目示人,因此并不知道都有谁。”    这话一落,戚无为还没反应,许恪先呛了一句:“早在十年前,你就在侯爷身边做卧底了,你现在说自己加入不久?”    若是没记错,十年前,定国侯俘获高昌王族的一枚玉环,就是被孟威盗走,又拿出来当做定国侯通敌的罪证。    孟威被他吼得一哆嗦,然后才说:“我那时候身上毛病一大堆,并不怕为了诬陷定国侯才盗走玉环的……就只为了钱。”    他说着有些不好意思,脸还红了。    戚无为打了个圆场,将这件事揭过去了。不管孟威说没说谎,眼下还需要他翻供救定国侯,万万不能这个时候把他逼急了。    ……    两天后,一件大事又震惊了京城的吃瓜群众。定国侯通敌案的首告人孟威亲自为定国侯翻案,称此前所为都是受人指使的诬告,恳请陛下还定国侯清白。    这还没完,他为定国侯翻案的同时,又状告翟相以他家人性命相要挟,令诬告定国侯一事。    陛下听闻后勃然大怒,亲命身边的内监大总管卫祁,代他往刑部大堂观审——不同于上次观审,此次卫祁带着陛下口谕参与了审理,足可见陛下对此事的看重。    由于事实清晰,且本来定国侯通敌就没有定论,因此定国侯当场释放。至于孟威,则收监听判,暂时不予论处。    孟威提到的翟相,陛下压根没过问半句。    有人说,翟相恩宠过盛,陛下一定不会责罚他。也有人说,说不定陛下正考虑要怎么责罚翟相,这事儿肯定还有后续。两方人马就这个猜测摆起了赌局,参与人数众多。    定国侯府对这些没有过多关注,整个侯府因为定国侯归来,陷入了一种空前振奋的气氛当中。    第 30 章    定国侯受了两个月牢狱之灾,看着清减不少。这还是有戚无为多方打点,牢房的人多为照顾的结果。    想他一生叱咤沙场,于千万人中取敌方首级如探囊取物,临终了竟受如此大辱。虽然诬告澄清,陛下却并未抚慰于他,也不曾严惩诬告案的始作俑者翟修,定国侯很是心灰意冷。    他对着所剩无几的幕僚说:“此后就种种菜养养鸟了,各位如有宏图大志,提早于我言明,能推荐的,我戚某定全力而为。想留在定国侯府颐养天年的,也尽管放心,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大家一口。”    这竟是他出牢狱后,对着最亲近的幕僚说的第一句话。这番话,也让他的幕僚都面面相觑,一时没人出声。    戚无为也没出声,但他却是真的高兴。他很清楚定国侯对上翟修毫无胜算,如今又得知翟修还建有个丘民的组织,更是巴不得定国侯离朝政远远的,这种棘手问题,就留给手段强劲的姜帝师处理好了。    侯爷身边的严律己则神情激动地说,要请道士来驱除晦气,他一开口立刻打散了空气中的凝滞气氛。大家都表示是该驱去晦气,侯爷这次完全是无妄之灾云云。    闲话些时候,定国侯就有些累了。众人识趣地告退。    许恪守在门外等戚无为出来。两人一前一后走了一段,四下无人,戚无为悄悄勾住许恪的手。    许恪喟叹一声,说:“总算是处理完了,可以好好休息些日子。”    这些天大家都绷着一根神经,虽然许恪有信心能把定国侯受诬告的证据找出来,可这个世界黑白就凭皇帝一张口,如果皇帝非要说他有罪,那任凭他花样百出也无济于事。好在虽然仁安皇帝不大爱理朝政,真到关键时候,还是能辨清是非的。    戚无为也很是放松,说:“接下来就看翟相的下场了。他在陛下面前有脸面,只怕能全身而退也说不好。”    翟修很会邀买圣心,仁安皇帝喜欢修仙问道,他就广建道观,到处搜罗道士法师,有一技之长的都引荐给仁安皇帝,这便是他能自由出入宫闱的原因。有人戏言,翟修对哪处能挖出炼丹用的何种品质的丹砂,比哪处能种出粮食还清楚。堂堂一朝丞相,不思如何使民安居乐业,只一味纵容陛下排除异己,也难怪朝野对他多有诟病。    这其中的弯弯绕绕,许恪也早有了解,只不过他并不如何悲观,而是说:“即便他此次能全身而退,也必定会大伤筋骨。你不要忘了,太子惊马一事,陛下还没处置,姜帝师稍微引导一下,他翟修处境就很艰难了。”    这倒是,戚无为听许恪如此说,真吐出一口浊气,语气轻松地问他:“京城太热,不如我领你去别院避暑,顺便到山上打猎。”    许恪一喜,道:“好啊!”    此前他们就住在别院,那里比侯府凉爽不少。后来为了给定国侯翻案,他们才下山回到京城。    三九酷暑审案,对大臣也是一种煎熬。可是他们不能将办公地点搬至山间。因为仁安皇帝自言进食仙丹后,不怕冷不怕热,是以不肯避暑,有职位的大臣只好相陪,万没有撇下陛下独自避暑的道理。    既然商量好了,戚无为就在晚间用膳时,朝定国侯提了一句。定国侯果然很大方地说:“你自去玩,过两日请道士来做法,府里免不了乱糟糟的,天又热,你在也是煎熬,去别院还能松快一些。”    戚无为便谢过定国侯,回去收拾行李,留人看院子,领着许恪和一众侍卫,第二天就跑到别院避暑去了。    定国侯没事以后,戚无为也活泼了许多,和许恪两个人上山打兔子,下河捉鱼。最后架个烧烤架,将猎来的兔子,捕来的鱼架上烤。    许恪边烤边说:“等烤好了往上边撒一层作料,绝对好吃。”    戚无为从没自己动手烤肉烤鱼过,动作笨拙地按照许恪的指挥,烤完这面翻过去烤那面。快熟的时候,肉香四溢,许恪经验很足地说:“要多烤一会儿。”    两人很是悠闲地过了几日。    这日入夜时分,两人刚洗漱完毕,许恪又被戚无为抓着研究棋谱。正百般无聊之际,高森求见。    不等戚无为说话,许恪就连蹦带跳地过去开门,将高森迎进来,问他:“你带了什么好消息?”    高森:“……你怎么知道是好消息?”    许恪道:“听你脚步声就知道了。”他说着走到桌几边,倒了杯茶水递给高森。    戚无为也走过来,叫大家都坐了,然后听高森说话。    高森:“翟相唱了一出大戏。他跑到宫门外跪了两个时辰,自言识人不清愧对陛下。”    “识人不清?”许恪重复一遍,和戚无为对视一眼,翟修果然将罪责推给了别人。    高森点头称:“翟相说,诬告侯爷一事,于他无关,是巡防卫统领刘将军的主意。他还说,刘将军觊觎侯爷手中的兵权,想取而代之。”    许恪问:“陛下信了?”    高森道:“信了。不但如此,翟相还把太子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