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美人娇 > 第44章

第44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瑞姨娘似是早就料到她会推拒,温言笑道:“你又想岔了,我一个人哪里有这么多体己给你,这大半还是你母亲生前留下的。她曾在病中托付我,叫我保管你的嫁妆,我不过是交还给你罢了。”    景语哪里会信,府里的月钱和赏赐都有定例,除非经年节俭积累,否则哪里能存下这上千两的积蓄。况且碧姨娘最后几年缠绵病榻,延医问药就几乎让她们捉襟见肘,哪里还有嫁妆银托付给瑞姨娘?    她心中莫名酸楚,坚辞不受:“姨娘心意,我早已铭刻心上。只是家中都有安排下,不会短了我,姨娘且留下傍身。”    瑞姨娘看她逃也似地跑开,无奈地笑了笑。她把茶几上两个檀盒收好,递给湖菱道:“先交你保管着,到时候随你的行李一起过去。”    湖菱也有些动容,眼眶泛红不舍道:“姨娘……”    昨晚瑞姨娘已和她商量过,要让她跟着景语陪嫁去王家。湖菱来到小院里也有十来年了,主仆相谐,乍然间要离开,很是不舍。    景语还不知瑞姨娘有此打算。她回了西厢就想躺下,一早上折腾,虽没她什么事,也累得浑身绵软。    路过梳妆台时,镜中闪过一点赤红光芒,她的脚步就顿了顿,是头上那支赤金丹凤红眼宝石钗。    她注视着晕黄的铜镜,镜中人有一张陌生的面容,纤细的眉,略圆的杏眼,挺翘的鼻子,红嫣嫣的唇。以她的眼光来看,若不是眉间有花钿,再加上发间红涟涟的宝石钗,这五官还是素淡了些。    她忽然有了冲动,打开妆匣子,拿出前些日妹妹秦景兰送的眉粉墨条。    自她归来,她还从没主动梳妆打扮过。她坐在绣凳上,把一样样的脂粉盒子摆开来,摆了一桌。    先是画眼。她原先的眼型并不是杏眼,而是更饱满的桃花形,眼尾也比之一般更狭长,阖上时从侧面看有一道斜飞的弧迹。她肤色白,眼尾因这抹飞挑而有薄薄粉色,正面看便显得一双眼睛秾艳有神,微眯时又慵懒娇气。    再是画眉。她原先的眉型并不如此纤细,稍稍要粗一些,眉峰也不是下折,而是略抬后再平折,合了她的眼睛,就带一丝英气。    再是画唇。她原先的唇是不点自朱的,明红的唇色,还有小小唇珠,唇形十分好看,不笑时都有娇美弧度。    她放下唇脂,抬起头,镜中人已有了几分熟悉的影子。抬手把那支红宝石钗取下来,不必插戴,这脸已撑起了几分雍容秀丽,再配上眉间木兰花钿,顿时就有几许艳光溢出。    她看了一小会儿,趁着玉萱她们还没回来,又揩了湿巾一一抹去。    ……    这之后的日子过得飞快,陆陆续续又有好些人来添妆,多是长辈和堂兄妹。景语深居简出,往日里闷声不响,竟没什么要好的手帕交,倒是族妹秦紫带着弟弟来了一回。    秦紫现年十四,家里也开始替她相看人家,瑞姨娘问她,她就羞答答的不肯说。她一个小姑娘还没什么积蓄,就送了自己绣的几条手绢,还有一块压裙幅的海棠玉佩。她弟弟秦轩也亲手写了一副“文定吉祥”,也不知练了多少回才写出这一张满意的来。    景语对他们的到来十分欢喜,两人嘀咕了好一阵,一院子都是喷香的零嘴瓜果,还有瑞姨娘和秦轩的笑闹声。到了傍晚景语要留饭,秦紫牵了弟弟坚辞而去,说是改日再来喝喜酒。    最让人意外的是,信陵候府竟也派人上门来。接到门房跑步来报信,陈氏正在老太太那里,两人都吃了一惊。    “信陵候府,这没听错?”    来人自称崔嬷嬷,是来给府上九娘子添妆的。这更叫人糊涂了,一等信陵候府怎会来给个庶娘子添妆?陈氏不敢怠慢,忙亲自去前厅相迎。    前厅里的人,果然是腰板硬朗的崔嬷嬷。大约是上门道喜的缘故,崔嬷嬷换了一件亮褚色遍地撒花织锦衫,发髻上一支宝葫芦玉簪,又不招摇又不显素淡。陈氏虽和信陵侯府没有来往,但于京中王公世家的一些情形她是知晓的。这崔嬷嬷来头不小,据说原是宫中到三十岁上退下来的人,信陵候请了来,来帮当年新婚的林家小娇妻撑腰管家。陈氏没见过崔嬷嬷,但一眼就认定不会有假,这气度说是大户人家的老太太都有人信。    “秦夫人,老身打扰了。”崔嬷嬷看到陈氏急步过来,先行欠身打了招呼。    陈氏连道荣幸之至,路上和崔嬷嬷搭话,崔嬷嬷就把在秋山寺的偶遇略略讲了几句,只道是投缘。    这边的动静,早有人通知了景语和瑞姨娘。    竟是姑姑派人来了?她心跳快了几许,在屋里坐不住就跑到院门口,果然过了一会儿就看到了两鬓染白的崔嬷嬷。    崔嬷嬷的眼睛可精着,她看出九娘子见了自己真个欣喜,心情更好了几分。她就笑道:“九娘子大喜,老身奉候夫人之命前来道喜添妆,吃你一杯茶。”    景语就请崔嬷嬷进屋坐。    她们去的是瑞姨娘的小莳堂,景语的西厢闺房不敞阔,不好招待一波一波的来客。瑞姨娘自是将这事揽了去,把堂屋的三间明间收拾出来,又往厨灶上撒了几把银子打点,叫人紧着预备茶点和饭食。这些她都默默看在眼里,感动的话一句也说不出。    崔嬷嬷进了屋,见四面整洁,摆设雅致,一花一盏颇有体贴入微之处,也不由高看瑞姨娘一眼。喝了口茶水,她就叫身后两个丫鬟上前,打开其中一只三五寸长阔的盒子,竟是满满一盒珍珠。只见这些珍珠大小均等,莹润洁白,颗颗都有拇指盖大小,这一盒下来总值个小八百两了。    陈氏在旁见了暗暗吃惊,这信陵侯府一出手就这么大方,仅是投缘实在匪夷所思!陈氏自家人知自家事,在这遍地权贵的京城,他们秦府这点资历实在入不了侯府的眼,何况景语还是个没娘家的庶女。她心中惊诧,恨不能立刻就好好问问景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珍珠倒不是很配九娘子花一般的年纪,”崔嬷嬷慈声笑道,“我们夫人说,这是拿来给九娘子赏玩的。”    珍珠洁白素雅,用来做首饰略显花式不足,小娘子们年纪轻轻的,颜色正好,也显不出这雍容华贵。崔嬷嬷又打开另一个丫鬟手中的盒子,里头又有两只小盒。其中一只小些的装了约二十几块宝石,红鸽血的绿松石的琥珀色的萤黄色的,一拨动就有艳光涟涟,亮晶晶得晃眼。    景语已有些呆了,这若是从前,姑姑拿来给她当玩具也使得,只如今,她和姑姑不过见了几面,怎么就得她这样馈赠?    她下意识就要拒绝,触到崔嬷嬷的目光又咽了回去。    崔嬷嬷笑着打开另一只盒子,那竟是个三层的小妆匣,放着一副完整的首饰头面。是一副红宝石,头钗是赤金红羽的分心七尾凤凰,再打开下层,里面是一对小插和掩鬓。    她的目光忽然就凝住了。    那对掩鬓是琼花的样式,五朵薄玉片制的小白花,围拢着一束红心花蕊。那蕊丝头一粒粒的,也不嫌烦,嵌着油菜花籽大小的红宝石。    她低着头,崔嬷嬷只当她被这套华贵首饰惊呆了,心中慨叹,口中笑道:“可不是有缘,夫人稀罕你抄的经书,说是难得九娘子这样用心。”    实则崔嬷嬷心里并不赞同自家侯夫人送这么重的礼,这一盒珍珠、宝石和头面,价值便是送给公主郡主也使得了。    几日前崔嬷嬷提起秦府九娘子就要下定,信陵侯夫人记起这事就来了兴致,叫去取库房名册来。    等待的间隙,**氏又叫人把那本《普贤行愿品》拿上来,随意翻了一会儿就凝了脸色,翻来覆去地看,甚至还亲自翻箱倒柜,从压箱底找出了两册旧抄本。    这一坐就是大半个下午,末了她比着两个抄本连连叹气,却亲自指了几样物件叫崔嬷嬷改日送过去。    真像啊,这字迹一模一样,莫不是真有缘?    这才有了今日这一幕。    崔嬷嬷把礼物送到,再说了几句话就告辞而去。    剩下陈氏和瑞姨娘惊疑莫名,景语嗓子有些哑,说到自己在寺里曾给侯夫人抄了本佛经,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却叫姑姑看出了笔迹。    只是,这也只是凑巧罢了。    只是,这温柔和记挂,让她心酸得不能自己。    陈氏也只能感叹,叫景语自个把这份礼物收好,这才回去要把这事报给老太太知道。    她又在瑞姨娘屋里坐了一会儿,待回了西厢就交代玉萱她有些累了要补觉,不要打扰。    大热天,她闷在被子里哭得泪水肆流。    姑姑,瑞姨娘,所有人都是盼着她要幸福她要好。可怎样才算幸福才算好,她这副鬼样子,揭开来便是鹤发白骨,她要怎么才能幸福才能好?    ……    转眼迈入了八月,天气不但没有凉爽,京城的气温更明显躁热起来,举国上下、街头巷尾都只一件大事。秋闱在即,同往年一般考三场,下场的日子就定在初九、十二、十五。    王秀才马上就要下场了,秦家既已和他定亲,这个便宜女婿在客栈的起居,这边就也派了一个小厮前去跑腿听使唤。瑞姨娘还问过景语,要不要缝个魁星点斗的荷包送去,她一瞧那复杂的纹样就摇头。    算了,她心且乱着。    作者有话要说: 《我和读者》:13,东霓    某天偶然打开她的读者栏,发现这位读者的藏书分四大类,分别是“Tt”、“小陌”、“大风GG”、“扇坠子”。第一反应是我看错了,再一看,我还看……哇竟然真的,我竟然真的有这个荣幸被单独分类,三本书都被妥贴归在“扇”的分类下!!    那一刻非常非常激动,真的非常谢谢这一分认可QAQ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