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137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美人娇 > 第42章

第42章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景语见到纪氏,就要下榻来给她见礼。    纪氏原是想说不必客套,不知为何话到嘴边止住了,是了,这是她和三郎的侄女,秦府大房行九的九娘子。    “三婶,”她下地穿了软稠拖鞋,又和小景琼打了招呼,“景琼下课了吗,才几日不见你,好像又长高了。”    秦景琼今夏开蒙,纪氏给她在家请了个严厉的女先生,每日里读书习字,一点也不肯松懈。小女娃果真气哭了几回,扑到母亲纪氏怀里,纪氏自然好一番温柔安慰;再扑到父亲怀里,秦明彦就给她的小手吹一吹,呼一呼,心疼她辛苦啦,又赞她真有耐性又学得好棒。这样安抚之下,她就觉得似乎也没什么了,不就是好好读书嘛,她可以做到的!    小景琼是个落落大方的性子,也冲景语笑道:“申时三刻就下课啦,正好外祖家送了好多杨梅,我就来送一些给语姐姐尝一尝。”    瑞姨娘忙叫湖菱去做些小孩子爱吃的冰碗茶点来,又请纪氏上坐:“三夫人打发人来就是了,还亲自走一趟。”    纪氏就叫她不要忙活,又叫人把一筐杨梅拿上来:“今春雨水足,入了夏结了果,家里瞧着颜色不错,摘来尝了也甜,才敢送来给大家添个果盘。”    大家往竹篓里一瞧,果然里头的杨梅个个深紫红色,一颗颗荔枝般大小,还带着一两片绿叶子,见了就觉得鲜甜解渴。    瑞姨娘就让湖柳捧一把去洗了来,再次向纪氏道谢:“果然好杨梅还是要出自萍乡才算顶好。”    纪氏娘家落在萍乡,那儿因了天时地利,栽种的杨梅树出产的果子十分优等,摘下来就会被争抢。纪氏一面和瑞姨娘说些闲话,一面注意着景语。    景语和秦景琼在一边,六岁的小景琼还惦记着要景语给她看看上回撞伤的手肘,“语姐姐还疼吗?”    景语顺从地把宽松的袖子挽了起来。她的手肘白皙圆润,上回撞到的地方抹了药膏后半点疤痕都没留下:“瞧,一点都没事,谢谢琼妹妹关心。”    景琼就小大人似的点了点头:“还好没留疤,语姐姐以后要当心啊,好疼的。”    “知道啦,”景语见她可爱,也认真回道,“以后再不粗心大意了。”    纪氏见她们一大一小站一块儿,九娘子低头柔声说话,白裙素淡,刚才那丝异样的熟悉感就再无踪影。    坐了一会儿,纪氏就带着小景琼告辞,这会儿湖菱才捧着一个五彩果什冰碗回来。    瑞姨娘就叫景语来吃,递给她一把勺子:“倒便宜了你,这是小孩子才爱吃的。”    “在姨娘面前,我不就是小孩子嘛。”景语笑了笑,先分出了两碗给萍儿和玉萱送去,那两个也还是孩子呢。    纪氏牵着小景琼回了三房,先问仆婢秦明彦在哪儿,得知他在书房,便叫女儿自去玩,她往书房去。    到了书房门口,正看到秦明彦身边的阿福出来。纪氏随口问了一句:“你这是要去哪儿?”    “回夫人的话,老爷派我去太尉府送个口信。”    太尉府?纪氏敏感地皱了皱眉。    进了书屋,她就见秦明彦坐在窗下,一个人摆弄棋枰,自己和自己玩。窗户支了起来,有风轻缓缓地吹进来,他抬头看到自己,笑着弯起了眼睛,“你送完回来了?辛苦了,快过来坐。”    他的眼神清亮又温柔,他一如多年来那般体贴,纪氏一颗不安定的心就安静了。    纪氏坐到他身边,往棋盘上一望,就见两下里厮杀到要紧处,难为他不偏不倚造出这么个势均力敌的局面。她向来知道他多才多智,不知为何今日就格外觉得他英俊些,多年来仍一直叫她时时心动。    她也不提别个琐事,就取了白子:“我陪三郎下一局。”    秦明彦摸了摸她的脑袋,取下一片飞絮,笑道:“还请夫人手下留情。”    简单一句,就叫纪氏禁不住红了脸。    纪氏的棋力不弱,两人续了小半个时辰,最后数子时纪氏竟然以半目获胜。这可是难得之事,纪氏知道自己不如秦明彦多矣,抬头看到他温和目光,哪还有不明白的。    她心里甚甜,坐到他身边靠过去:“三郎为何让我?”    秦明彦伸手揽住她,轻声在她耳边笑了笑,“夫人不要觉得不公平,我总会在别的地方找补回来。”    声音又酥又麻,纪氏忍不住起了个战栗。西窗外晚霞渐起,屋里有淡淡的书墨香味,身边这个男人沉稳的心跳听得纪氏满心欢喜。她如少女一般凑过去在他眼睛下轻轻印来一唇,耳边就仿佛响起了他从胸腔里发出的闷笑声。    “好大胆的小娘子,”秦明彦捉过她的手,在她手背轻吻了一下,“可是萍乡纪家的小瑶娘?”    纪氏彻底沦陷了,这一刻再没什么那异样的太尉和九娘子,再没有旁人。    吃晚饭前,阿福回来了。倒是秦明彦主动给纪氏说了一句,“为了九侄女的事,母亲让我问一问子明到底是什么打算。”    纪氏也挺好奇,太尉和他们三房这么多年的羁绊,竟是要换了个方式吗?她心里仍是不信的,就顺势问道:“太尉当真……放下那位了吗?”    若是平时,纪氏是绝口不提那个人的。她不是蠢笨女人,不会在自己夫君心上一再搅扬起早已落地的尘埃,让他们两个人都灰扑扑的。可近日,太尉似乎忘了三房里的琼花小院,真是这样吗,他真的想开了吗?那么是不是,那个人的名字不再是禁忌,连太尉都释怀了的话,她的夫君是不是更早已一笑泯然?    三郎他风光霁月的柔情和多年如一日的爱护,叫纪氏借着太尉的下坡,终于有勇气探一探他的心底。    秦明彦顿了一顿,随即摇头笑道:“子明怕是难……我这腿脚不便,也懒得去他府上,就叫他约个时间到棋馆来,没想到他回了信。”    阿福去传口信,带回了一封谢太尉的亲笔信。    秦明彦看似问的是他对府上九娘子是否有切慕之心,实则问的是,你还记挂她吗?    谢骁回信:我心你知。    我心你知。秦明彦就叹了口气。    纪氏也看到信纸上那四个字,心道果然。只是……她心里又毛毛刺刺了起来,既然无意,那太尉为什么要逗弄九娘子?    转眼又过了两日,这天是王家来秦府下聘的日子。    陈氏一面留意着王家和太尉府的动静,见两边都没出声,庆幸老太太主意正;一面早早就叫人打扫庭院,又给小時堂和景语的西厢重新添置器物摆件,里里外外装扮得喜气又精美。    王家随着聘礼而来的还有位全福人,要给景语插戴,陈氏的意思是叫景语去瑞姨娘屋里坐梳妆台。瑞姨娘自是乐意的,不但收拾了自己的黄花梨梳妆台,还准备了好些个荷包,塞的都是小粒的金瓜子。    景语很过意不去,“姨娘,怎能要你破费?”    瑞姨娘就笑道:“有什么分别……你是我院里的小娘子,我该为你打点一些。”她是想说景语的生母碧姨娘,又想到今日是个好日子,便没有说破惹大家伤感。    景语今日也梳洗打扮过一番,一身簇新的粉紫色齐胸襦裙,眉间点了三瓣细长木兰花钿,又添几分鲜妍亮丽,看着花一般娇美年纪。秦府诸子诸孙,就没有一个丑人,景语看着五官不显,但小书铺里的生母碧姨娘当初是因一身书卷气被看中,景语随了她,去了怯懦沉闷,一身气质便露了个惊艳。    玉萱、湖菱和江婆子几人也都换上了新衣,大家把前些日太尉异样举动忘在一边,专心忙碌这一日。    一大早景语的两个嫂子也过来了,长嫂跟着陈氏在前面招呼,二嫂和三嫂就过来陪她,看有什么要帮忙的。她们两个有经验,一个陪着景语说话,提点她一会儿要注意的事项,一个就和瑞姨娘四下里察看,看是否有疏漏。    一屋子喜气涟涟,比起瑞姨娘几人手忙脚乱,景语反而显得镇定。    不知为何,她静静坐着,看她们忙碌,心里却没什么触动。    早上刚过巳时,就听来回跑腿传信的小丫鬟从前院过来报信,说是王家鸣炮奏乐上门来了!    “来了来了!”瑞姨娘紧张地握着景语的手,这一刻竟然湿了眼眶。    小丫鬟后脚刚走,又有一人行色匆匆过来,在景语二嫂柳氏耳边说了几句,柳氏脸色就古怪了起来,朝景语望了一眼。    “怎么了?”瑞姨娘最是关注,忙低声问道。    柳氏就把弟妹李氏也叫过来,三人就离了景语,到了屋外去。    景语见她们刻意避着她,忽然就猜到了什么,心头一跳。    屋外,柳氏皱眉道:“前边来报,不只王家到了,谢太尉也来了。”    什么!太尉和大房无亲无故,今日来做什么?瑞姨娘和李氏就吃了一惊,三人想到谢太尉近来三番两次和九娘子走得近,不由心里都有些荒唐之感。但这又是绝无可能的,太尉若真是有意,岂容他人插足?所以他挑这日子,到底是来做什么的?    这话不好说,柳氏说完就笑道:“太尉来便来了,前边自会招呼,我们这边只管九娘子一切顺利。”    李氏也道:“是呢,听说全福人是王家大房一个出嫁的姑奶奶,她们眨眼间就过来了,派个人去路上迎一迎。”    两个嫂子自带了好几个侍女,就分了一个出去半路等候。    柳氏和瑞姨娘几人回屋里等了一会儿,果然片刻后,不只等到了有些忐忑的王家一行女眷,随行的还有陈氏和纪氏,以及拄着拐杖的秦明彦和谢骁。王家人真个惴惴不安,秦明彦是准新妇的三叔倒还罢了,冷眉冷眼的谢太尉为何来凑这热闹?秦明彦只好笑着解释,太尉碰巧过来做客赶上了,便来道声贺喜。    谢大人来贺,自然大大荣幸,王家人脸上也有光。大家便识趣地请他走在前面,笑话,谁敢叫一手遮天的太尉吊在末尾?    进屋后见到准新妇,陈氏和王家等人又是一番吉祥说辞。    那边说的热闹,纪氏、秦明彦、谢骁三人站一旁,均是注目望向对面坐着的人。    景语也在望着他们。不知为何,这两边忽如一道天堑,隔得他们落在彼此身上的目光,遥远又飘渺。    作者有话要说: (∩_∩)~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
添加书签